谣言

人权观察 | 中国:领导交班未见改革诚意

“中国政府为回应国内和国际压力,宣布将就劳教制度和一胎化政策等议题进行局部改革,但其领导班子同时对异见人士展开严酷打压,并藉强硬论述表明无意推动政治体制的自由化。” 亚洲部主任 布莱德・亚当斯 (纽约,2014年1月21日)-人权观察今天发表《全球年度报告(2014)》(World Report 2014)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13年通过强硬的措施和论述持续巩固其垄断权力,捣碎外界对中国新领导班子可能深化体制改革以改善人权、强化法治的期望。 尽管宣布将废除侵权的劳动教养行政拘押制度、放宽一胎化政策及促进司法公正的计划,新上任的习近平与李克强领导班子仍未启动根本性的改革,以适切回应公众对于司法公正和官员问责日益热烈的要求。 “中国政府为回应国内和国际压力,宣布将就劳教制度和一胎化政策等议题进行局部改革,”人权观察亚洲部主任布莱德・亚当斯(Brad Adams)说,“但其领导班子同时对异见人士展开严酷打压,并藉强硬论述表明无意推动政治体制的自由化。” 这份人权观察第24度发布、篇幅667页的《全球年度报告(2014)》检视了90多个国家的人权实践。人权观察指出,叙利亚对平民大开杀戒骇人听闻,但世界各国领袖却没有采取多少行动加以阻止;重获活力的“保护责任”学说似乎防止了非洲某些严重暴行;埃及和其他国家掌权的多数打压异见人士和少数群体的权利;艾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揭发美国监听计划在全球引起广大回响。 在新领导班子于2013年3月正式掌权之前,中国许多人高度期待他们能推行改革,化解因圈地、强迫搬迁、腐败、污染、恶待移民工、户籍歧视、监禁维权人士和其他问题而不断升高的社会紧张情势。 在11月召开的党内三中全会上,中共宣布了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此一制度建立于1950年代,允许不经审判将人民拘押数年。中共并且宣布放宽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生育配额,允许配偶之一为独生子的家庭生育第二胎。三中全会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法院依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落实程序保障,包括禁止在审判中引用通过酷刑取得的口供作为证据。新领导班子还宣示扫除贪腐泛滥的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暗示官位和关系将不再保证平安。 “近来宣布的各项改革是否能通过具体行动落实,还不到评断的时候,”亚当斯说。“但即便习近平经常将打击腐败挂在嘴边,政府却不断高调抓人,对那些揭发党政高层贪腐的人士严加打击报复。” 从3月开始,中国政府陆续在全国各地拘捕超过50名维权人士,企图压缩和重新掌控公民社会维权行动的容忍界限。被拘押的人士中包括参与新公民运动的维权人士,这个公民平台在各地组织街头抗议,要求强制官员财产公示以形成反腐机制。许多维权人士因此被关押至今。 8月,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展开近年来最严厉的一次打压,以打击“网络谣言”之名在全国各地拘捕“造谣者”,对揭发贪腐的敢言公民和记者加以惩罚,并扩张解释现行刑事罪名以便处罚网络言论。 中国政府持续在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区域实施压迫性政策。在西藏,长期部署大量安全部队,严格限制藏人迁徙,并将党的干部派驻到每一个村庄以加强监视居民。在新疆,普遍的民族歧视和严厉的宗教压制导致紧张日益升高。超过一百名维吾尔人、汉人和其他民族人士在各地冲突事件中遇害,造成自2009年乌鲁木齐暴动以来最高的死亡人数。在西藏和新疆两地,中国政府都曾向和平示威群众发射实弹导致伤亡。在这两个地区,中国政府也都在实施非自愿性的人口重新安置和大规模住房改造。 《全球年度报告(2014)》的重点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继续在中国北方辽宁省服11年的徒刑。他的妻子刘霞仍被非法软禁,据报导罹患严重抑郁症; 中国死刑处决人数持续领先全球。精确数字仍被列为国家机密,但专家估计已从十年前每年约1万人逐渐降低到近几年的4千人以下; 在多年否认和不作为之后,环境保护部终于承认存在癌症异常高发的“癌症村”。国内媒体曾对此一议题做过广泛报导。受害者长期争取司法救济和赔偿迄无结果;以及 5月,中国首部《精神卫生法》生效实施,填补了重要的法律真空,但仍留下一些漏洞,使政府当局和家庭仍可违背本人意愿将人关进精神病院。 人权观察表示,国际社会仍旧维持长期趋势,在2013年未能一致在人权方面向中国施压。许多国家,例如英国和法国,在与中国举行领袖峰会时降低了批评声调,转而兜售成效不彰甚至毫无作用的“人权对话”。 “中国已崛起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世界强权,因此其他国家如何看待它的人权状况较之以往更加重要,”亚当斯说。

阅读更多

法广 | 李开复亲自辟谣网上“被去世”消息

继金庸、好莱坞明星布莱德•彼特在中国网络上被传死亡之后,前谷歌大中华区执行长李开复,成为最新一个“被去世”的名人。目前是创新工场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18日早上亲自在其微博中辟谣,还开玩笑说:“有一位网友说,这消息一看就是假的!如果真要死了,李开复这么爱互联网,一定会搞个微博微信直播的。” 去年9月透过微博证实自己患了淋巴癌的李开复,已回到台北接受化疗,但由于他也是个微博大V,他的动向以及病况一直引起海峡两岸网友的关注。...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温相通过港媒力表清白 媒体聚焦谁是周后大老虎

温家宝罕见地通过香港媒体表达自己的清白。温家宝通过一封在香港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亲笔信强调,自己从没有,也绝不会做一件以权谋私的事,“我要走好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赤条条来到世上,干干净净离开人间。” *遐想和揣测* 这段话引发观察家无尽的遐想,并迅速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式,传回北京,引发各种热议和解读。 这条消息成了北京周末互联网上最火爆的消息。疑问声浪也随之而起:前总理温家宝为什么要通过香港媒体表达清白?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大陆的媒体直接发声?温家宝目前的地位有没有变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干干净净离开人间”这样的表白有没有特殊的暗示?是否意味着反腐的刀把子已经悬到自己的头上?

阅读更多

爱思想|盘点: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    年度十大学术热点既可谓一年来学术研究的纪录,也是对现实社会焦点问题、深层问题的折射。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现已评选出来,今予公布,以飨读者。    热点 1: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    ■入选理由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提出一年就吸引了多学科的共同关注,学界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了理论建构:1.中国梦提出的意义和背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高度评价了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从纵向来说,中国梦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是紧密相连的。许多学者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来阐释中国梦的历史传承,强调了改革开放前30年创造的财富和积累的经验为国家改革开放后的爆发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许多有益思想是当今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该加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横向上来说,比较分析了中国梦与其他大国梦在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上的区别,强调了中国梦的世界意义。2.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围绕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学者们对中国梦的内涵作了多维度考察,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和有机联系。3.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在宏观层面,集中探讨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梦的根本方向和价值指标,中国梦的表述实现了话语体系的转换。在具体层面,将中国梦与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相结合,落实中国梦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4.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要想把中国梦变为现实,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清醒面对一系列挑战。学者们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实现、三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与中国梦的实现、实干兴邦与中国梦的实现等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专家点评 目前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深入和拓展:一是进行多维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如从历史、现实与未来,国家、民族、社会与个人,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与国内等不同视阈进行学术研讨;二是继续深入研究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重大意义,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价值诉求、目标要求和现实路径;三是加强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想的学术史研究,夯实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的学术根基,彰显本研究应有的学术价值。    (点评人王顺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热点 2: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    ■入选理由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日趋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学界的反思与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并实现分配正义,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有关讨论近年来持续升温,到2013年成为一个热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问题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理层面,学界关心的是马克思主义究竟讲不讲公平正义问题,以及所讲的能否用于探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否定论者认为马克思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时消解了正义观念,相反的观点则认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正义要求持明确肯定态度,由此形成了争论。2.深度挖掘马克思的理论资源,探讨分配不正义现象存在的社会根源。3.探讨分配正义的实现,指出实现正义分配的根本途径在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分配原则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4.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异同,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反观其理论得失,拓展应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资源。    ■专家点评从2013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还有一些深层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分配正义所讲的“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再如,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能否直接用它来解释当前中国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如若不能,那能否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资源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再有,自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以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基于“平等”的分配正义理论,他们的理论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分配有无借鉴意义?这些深层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点评人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热点 3: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启幕。一年来专家学者围绕这项重大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1.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成就,揭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2.深入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清晰界定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沿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条改革主线,破解和消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4.寻找和开拓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5.研究构建可持续的改革动力机制和新的利益调整机制,有效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共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等等。    ■专家点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战略研究作为2013年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热点。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对于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问题涉及范围较广泛,从经济学研究涉及的文献来看,除涉及宏观经济问题外,还涉及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与劳动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最后,到目前为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同观点的争论,还需要通过今后深入的讨论和调查研究来逐步达成基本共识。    (点评人左学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 4:大数据国家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从学术界层面来看,2013年学者对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考量,围绕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的意义。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将会影响国家的方方面面。2.大数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大数据良性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链等。3.确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储存和分析工具及技术,并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安防、医疗、卫生、教育等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4.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战略。大数据安全问题既包括上至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下至数据库、企业以及个人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包括来自法律、政策、标准、技术等层面对于安全的研究。同时,海量数据的汇集无疑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应该从政府层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条文,从行业层面制定严苛的行业规则,从技术层面保证信息安全,也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专家点评大数据国家战略成为年度学术界热点议题,反映了信息时代大数据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首先,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日等国已经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其次,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集中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是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第三,大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的出现,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深刻的商业变革。在商业模式上,对商业竞争的参与者来说,大数据意味着令人振奋的业务与服务创新机会。目前,百度、谷歌、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探索对于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点评人卢小宾,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    热点 5: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    ■入选理由 为回应互联网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行为模式重构,学界近年来对网络社会的研究持续加强,并出现了新的问题意识、理论概念和研究范式。相关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社会变迁层面探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时代,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再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虚拟社会”。这一全新社会呼唤着重新审视网络时代的新型社会结构。2.更加积极地探讨互联网在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涵义。互联网在中国不只是一种技术平台,同时也具有改变了以往社会关系的平台意义,因而,互联网在社会群体性事件、环境运动、慈善捐赠等具体领域的研究愈加深化。3.“网络反腐”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众网络参政议政的热情,为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网络语言、网络思想等线上文化研究占据一席之地,通过解析其出现缘由、表现形式和背后内涵,认为线上文化能够折射现实社会的种种深层问题,具有重大意义。5.虚拟社会治理研究持续升温,一些网络“大V”落网、对网络谣言加强管控等社会现实,刺激学界进一步探索规范网络社会秩序的可行性。    ■专家点评 毋庸置疑,网络时代正在对当今的社会结构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包括网民(传统社会统称为个体)之间的互动重构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创新了人们的利益诉求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等等。当然,网络语境下的虚拟社会毕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不完全是颠覆,因此它也会反映现实的社会结构形态。鉴于此,对于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治理不仅考验着全社会从容应对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变化的勇气,同时也是检验着其社会治理的智慧。    (点评人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热点 6: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入选理由 有关城镇化问题的讨论,这些年一直都在持续。2013年,学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角度,从不同层次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主要集中如下: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其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3.新型城镇化要统筹“新四化”发展,平衡多方面关系。4.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大制度变革,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充分互动。必须健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专家点评 新型城镇化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和全局性的意义,它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综合 > 学界动态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1495.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