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追捕

金融时报 飞越疯人院

一 本·拉登死讯的后续消息自然还是中国媒体焦点,海葬细节、各方反应,奥巴马与同僚在白宫内观看袭击实况转播的图片,登上多个头版。《参考消息》头条是“全球拉响防‘基地’复仇警报”,《环球时报》描述“‘美国胜利’被广泛宣扬”。 不过,早间,五大门户均已将另一则来自中南海的新闻推向头条。据新华社稿件描述,温家宝在“五四”青年节前一日同20位青年代表座谈,提出五点希望。除新浪外,另四家均用标题将其重点提炼如下——“靠独立思考了解真相”。 事实上,近一年来,一些民间异议者对温家宝的印象有所改观,他们开始将这位高层领导人视作突破体制死结的登高一呼者,认为这是任期将尽的国家总理在做最后努力,“他至少这么说了,其他人连说都不说”。 温家宝“说”的是政治体制改革。自去年年中以来,以《南方都市报》、腾讯、网易等为代表的一批市场化媒体,努力捕捉跟踪,在机关报四平八稳的通稿之外,突显那些“敏感表态”。此期间较早的报道,源于2010年6月温家宝在日本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也不会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8月,他在深圳再提“政改”,更引得惯为先锋的南方媒体广泛解读;而后是今年3月人大记者会,他强调“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 上月下旬,他的两处言行更增添了“改革鼓吹手”的色彩。4月27日,他在出访马来西亚时对话当地学生,根据网络流传的视频画面,他重申“中国要推动政治、经济和司法体制改革,令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这一段未刊于官方通稿中)。昨日,《南方都市报》更借采访香港特区原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之机,详细引述温家宝与其4月23日会见时的言行,其中就包括那段已经泄露的“内地改革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两股势力,一股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残余的;另一种则是‘文革’遗毒,两股势力影响了人们不敢讲真话,喜欢讲大话。”作为旁证,《人民日报》4月28日引用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刊出评论《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后,得到中国诸多市场化媒体次日转荐,《南方都市报》更是径直将其登上头版头条。 比起南方系对温家宝的“厚爱”,中国最有政治风向标含义的几家中央级媒体,总体上还保持着不偏不倚的姿态。今日人民网头条推荐《人民日报》社论,响应胡锦涛两周前清华所提三点希望,呼吁青年一代《用奋斗为民族赢得新光荣》;新华网则刊出《中央政治局九常委的“青年寄语”》。 二 武钢激怒了广东媒体。因为徐武,这个“精神病”。 根据《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的共同描述,4月19日,被精神科监护治疗四年多的武汉钢铁集团职工徐武“飞越疯人院”,来到广州意图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但4月27日下午,徐家父子在南方电视台接受完采访,准备在该台大院内搭乘出租车前往另一报社时,被武汉便衣警察等强行掳走。 对广东媒体人来说,这一幕“跨省追捕”就眼睁睁发生在自己面前, 这足以激发新闻冲动。记录“掳人”过程的现场监控视频被南方电视台次日播出,从机关报到都市报,纸媒们开始为这个求助未果又陷火炉的“被精神病”大声疾呼,并引用律师观点等强调“精神病人不是在逃罪犯,警察无权采取强制措施”,《新快报》4月29日发表的记者手记分析,何以武汉警方劳师动众抓捕徐武,“难道这个‘精神病’讲的胡话昏话都是真话,所以才‘祸从口出’、闯下‘大祸’,最直接的推测则是一句老话,这个精神病‘知道的太多了’!”。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中国: 中国上演现实版飞越疯人院的故事

中国上演现实版飞越疯人院的故事 网上流传的徐武在广州的留影 DR 作者 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连日来,一则现实版的《飞越“疯人院”》在武汉与广州这两个城市之间逼真上演。因为与所在单位武汉钢铁集团的诉讼纠纷而被关进精神病院达四年之久,武汉市民徐武日前成功“越狱”,并来到广州寻求专业检测,以证明自己没病。不过,4月27号下午,徐武却在南方电视台大院附近遭遇一群不明身份人员的伏击和抓捕,后下落不明。 对此,《南方都市报》昨天( 4月30 号) 的社论说,如果不是因为事发地点的监视器全程拍下了徐武的这次突然遭遇,公众肯定无法如此直观地见证这场赤裸裸的暴行。 徐武年迈的父亲被从出租车上生拉硬拽下车,身份不明的青壮男子对老人不乏推搡,之后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刚刚接受完南方电视台《拍案惊奇》栏目采访的当事人徐武强行掳走,一度失去消息(后经记者采访查证发现,徐武已被重新带回武汉某精神病院,且院方拒绝家属探视)。再看随后这伙人被证实的武汉警察身份,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公权力究竟需要怎样的勇气,才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呢? 文章反问道,难道这是在执行跨省追捕任务吗?为何却又不履行警察执行公务时应知会当地警方的法定程序呢?不过,从事发后武汉警方的暧昧态度可以看出,这显然并不是一次能够拿得上桌面的执法行动,或许正因为如此,这些武汉警察被带到警局后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更何况,当事人徐武本身并非任何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以所渭“精神病人”的身份而遭到警察无端抓捕,这是武汉警方明显无视法律程序的表现。 据说武汉是为数不多已经出台了《精神卫生条例》的城市,该《条例》规定,只有重性精神障碍者在发病期间,其监护人和近亲属才负有送其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义务;只有监护人、近亲属确无能力送医的情况下,精神障碍者所在单位、公安机关等机构才被赋予协助的权利。而根据《刑法》第18条规定:强制收治的要件为:一、确诊为精神病人、二、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且产生了后果,三、配偶或直系亲属提出要求。而在本案中,当事人徐武一无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二无其配偶和直系亲属的委托授权,甚至就连精神病诊断尚且存疑。竟然在其父反对的情况下被警方用完全越权的方式蛮横抓捕。 不仅如此,本案所依据的几份由利益攸关方幕后主导的鉴定结论,也存在诸多问题:南都记者的调查表明,由武汉当地多家精神病鉴定机构出具的数份鉴定报告,有包括时间在内等多项蓄意造假嫌疑,尤其是此次飞越“疯人院”事件,徐武在广州所作的鉴定直接否认了武汉方面的结论。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在以精神病收治为名,行非法拘禁之实。普通公民因为与所在单位发生纠纷,因为不满于败诉的结果而履行法定权利予以申诉,就不得不接受“被精神病”这样一个强加给他的结论,一关就是四年!每天必须吃药,不吃药就要被电击,还需要想尽办法以“越狱”的方式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们有必要问一句:病了的,究竟是谁? 文章又说,本报社论此前曾就《精神卫生法》迟迟不能出台表达过担忧,而公民徐武近日的遭遇更是为当下的“精神收治”乱象做了最鲜活的一次背书。如果每个正常人都面临着随时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可能,而且往往求助无门,这算不算是最紧迫的立法需求? 目前,即便是法律缺位,又是谁给了那些作恶的人如此大的权力,去公然以专业的名义、以“你知道得太多了”的名义,去轻而易举剥夺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且一切都做得那么明火执仗,毫无负罪感可言。这样的恶劣事件为什么会反复出现?究竟有多少公民仅仅是因为倔强和不驯服,就被当做精神病而限制人身自由? 种种迹象表明,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个案。 众所周知,精神病鉴定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压制不同声音和惩治不驯服个体的惯用手段,普通公民在如此横行而暴虐的公权力面前,往往感到十分无助,本来只是为了维护自身一丁点的合法权益,却往往被陷于强大的包围与打压之中。无论如何,徐武这些天来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却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所经历的上述残暴对待,由于现场视频的作证而让这场罪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对此,武汉警方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交待,人们相信,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 – 人权 – 社会冲突

阅读更多

宽带山:开帖说说农产品采购中接触到的一些事情(1-13)

去年年底开始,帮一家德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农产品采购的一些协助工作,期间接触到一些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感慨,今天闲着无事,开帖说说,或许对大家的健康饮食有所警醒,或许看过一笑置之吧。 一 关于枸杞子 中国人有吃枸杞子或者枸杞子泡茶的习惯,而且枸杞子威名远扬,老外也很喜欢,营养价值极高。所以,这家德国公司(以下简称G公司)也在国内采购。 但是,每年的采购工作都非常复杂,并且采购量很不稳定。原因是,中国的枸杞子大部分农药残留超标。为此,G公司不得不派人对产地进行考察、采购前检查、装箱前送样检查、到德国后还得详细检查,但是还是经常查出超标,超标的一律销毁。 为什么农药残留超标呢? 因为枸杞子是甜的,别说人爱吃,虫子们也爱吃,于是为了防虫,种植农民不得不打农药,但是你们注意一下枸杞子的表面,是很容易吸收农药的,极难去除。 这怪不得农民,不打农药的话,枸杞子有了虫害,就歉收了。 是不是有高科技或者其它的非伤害性的防虫手段呢?我不知道。 所以,G公司每年询问西北的供应商订单XXX吨能不能保证供应的时候,西北的供应商通常不敢100%保证,因为他们也要等收成以后,自己再做农药检测,把残留低的出口给G公司,至于超标的枸杞子怎么办呢?………(我不知道,我不说)。 G公司派去西北的市场代表考察以后,报告母公司,除非德国人把土地包下来自己种植自己采摘,才能彻底保证货源的品质和供应稳定,否则永远只能进行碰运气式的采购。 现在的状况是,G公司只得按照以往的多次检测的模式来采购,没办法。 PS: 最好的枸杞子是野生的,无农药化学物残留,这种好枸杞子不是没有,产量极少。全世界枸杞子需求量极大,至少我没这个运气吃到野生的。我反正再也不喝枸杞子泡的茶了。 二 有机食品,有机农作物 其实有机食品的流行是源于欧美。有机农作物的采购是这样的,G公司提供种子,要求中国供应商种植的土地必须三年没有施撒过农药和化肥,作物种植中不得用农药和化肥,必须使用有机肥料等。 G公司的市场代表跟我是好朋友,他也常跟中国的供应商交流,了解了这个产业的情况。 尽管有些供应商号称是有机种植,甚至有农业部的有机证书。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有的公司是这样操作的,先有机化种植100亩作物,再去农业部申请证书,然后扩产到1000亩。 要知道有机作物种植的成本是很高的,风险很大,如果碰上霉菌虫害,那么100亩的作物和1000亩的作物的损失,完全是2个概念。明白吗?所以这个有机作物,也就是个忽悠了。 于是,G公司虽然还在中国采购一些有机作物,但是量始终大不起来。大部分有机作物还是转从其它国家采购。 G公司的市场代表实地调查后,还是打报告回去,你要在中国大量采购有机作物,除非你自己来种植,否则风险太高,不推荐。 三 一件关于吃虾的趣事 G公司的市场代表有次去京津地区的一家药材工厂出差,和对方(供应商和当地技术监督局的官员)一起中午饭。有酒有肉还有虾。 虾上来了,看起来很新鲜。但是……….闻起来有股柴油味。 然后叫服务员来,问为什么有柴油味? 服务员闻了,确实有柴油味,于是换一盆,但是………换一盆还有柴油味。于是退了。 席间一个小科员说起了缘由,卖虾者会在虾群里面撒一点柴油,这样一堆虾闻到柴油味就会活蹦乱跳,让人感觉很新鲜好像刚捞上来的一样。 虾+柴油,神奇的土地啊~~~ 四 蜂蜜 (题外话) 最近英国还是欧盟有个报道,从中国进口的蜂蜜又发现有抗生素残留超标。 为什么抗生素残留超标呢? 蜂蜜中为什么会有抗生素呢? 因为蜂蜜是蜜蜂生产的,为了防止蜜蜂生病影响产蜜量或者蜜蜂大批量死亡,于是蜂农给蜜蜂吃抗生素,蜜蜂是不生病了,但是…….抗生素到达蜜蜂生产的蜂蜜里面去了。 出口给老外吃的蜂蜜尚且如此,国内的呢?…… (我不知道,我不说,不要跨省追捕我。) 五 关于调味料 G公司做很多香辛料和调味料的生产贸易,因此我也了解了一些香料调味料的东西。 举个国内的例子,这几年最火的老百姓接触到的调味料是什么,是13香,用到很多香料。 中国其实也是个香料出口大国,但是,整个中国一年的香料出口量,都比不上国内最大的一家调味料制造商的采购量。 也就是说,卖给老外的全部香料都没卖给这一家中国公司的香料多。 为什么呢? 因为老外在乎农药残留、在乎重金属残留、在乎黄曲霉素残留,卖给老外很困难,但是这家中国公司不管这些残留不残留,大量采购。所以,大部分香料种植商反而情愿做国内贸易。 六 有机茶 工作中接触到一家福建的茶业生产商,问G公司买有机香料(薄荷等),而且要求必须100%是有机的要有欧盟的证书,让我感觉对方很怕买到劣质产品。我第一次碰上中国的企业有如此严格的要求,这通常意味着他们的产品标准很高,质量应该很好,于是和他们的采购经理聊了会。他们是专门做有机茶的,有国际上认证的证书,但是……..他们只出口卖给老外。 我问他为什么不从国内采购,而要去万里之外的德国采购这些香料。他说他们也怕买到不好的原料,比较相信德国的。 我问他为什么不把产品销售给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应该更大啊,对方告诉我,国内市场他们没法做,因为做不过竞争对手,至于为什么做不过竞争对手,他没说太细,不过呢,想想也就明白了,国内不是理性的竞争,是成本的战争,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战争。 因此看来,国内并不是没有好好做食品的人和企业,问题是,谁在做?做了是不是给你吃的? 七 题外话 去年春节在WX和堂姐夫一家吃饭,席间聊了很多,他说起个事情。 堂姐夫老家在乡下,农村的乡下总有那么几家是家里养个把头猪的,但是去年年初很多猪生了病,也就是猪瘟啦,按以前照例说是要烧掉或者深埋掉的。但是奇怪的是,这病猪死猪有人收,农民也乐的卖给这些收的人。 后来据说是肉联厂收的,这些猪无法被宰割分成鲜肉卖,毕竟色味变了还有病菌,但是会被再加工,反正高温消毒,病菌是肯定杀死了。加工什么呢? 火腿肠,肉松……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加调味料来调味,可以加添加剂来设定软硬和口感。 说起口感,我想起餐馆里面的鲜果汁。 有一种果汁用的添加剂,专门用来调配鲜果汁,这种添加剂+水+部分鲜果汁,就会出来一杯鲜艳的均匀的果汁,口感还不错。 八 蘑菇菌菇和灵芝 今年有此展览会认识了个做菌菇的公司,去他们公司参观了一下,见识了菌菇和灵芝的批量栽培。 菌菇很多是长在树木上的,但是现在国家养林育林,导致批量栽培菌菇的树木供应紧张。于是,有了变通的办法,开始用树木的替代物:木材废料、秸秆废料等,包在塑料袋里进行栽培。 这家公司也有部分菌菇是树木栽培的,但是对方也说这种栽培成本较大。 也有些菌菇是土生的,我也看到在沙土内栽培灵芝。我看到有些灵芝周围是石灰,就问起对方为什么撒石灰,对方告诉我,灵芝也会“生病”,就是长霉菌,这种生病是有蔓延趋势的,要死就死一片,全部颗粒无收。因此,一旦发现一颗生病,赶紧隔离治疗,不行就得移走。 对方告诉我,其实用石灰是土法,用一些药物来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因为他们这些灵芝是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的,客户严格要求不能含农药。所以他们不敢用。 我觉得他们的栽培还是相对严格的,但是只看到了他们的上海基地的栽培展示区。他们的栽培基地遍及全国,其它地方就不清楚了。这家公司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都做的非常大。 中午在对方公司吃了顿绿色菌菇饭,口味不错,胃口大开,吃了2碗饭呵呵。 九 辣椒酱 我想中国人的辣椒和辣椒调味料的消费量估计是世界第一的。 有个客户朋友前几年是做辣椒生意的,跟我说起辣椒这个事情。中国的辣椒和辣椒调味料消费量极大,但是没这么多辣椒供应,怎么办? 出于竞争的需要,开始想办法。有一种方法是这样的: 辣椒素(辣味)+食用色素(红色)+玉米芯粉末(重量) 玉米芯就是平时玉米吃掉后,中间的本来要扔掉的芯体。 这种制造方法,一方面是因为供应量不足,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恶性价格竞争的结果。 十 花果茶 最近几年流行起来喝花茶果茶,花草茶。这家G公司也做这个原料配料的生产,还委托我们公司帮他们销售,期间我也调查了这个对我来说很陌生新鲜的市场。 例如,新鲜的洛神花泡出来是深红色并且有很强的香味的,欧洲人做的花果茶的色味都很浓郁。 国内也有人做此类花果茶,但是因为国内的原料本身质地不高、生产加工的能力有限,储存不当或者储存过期也会导致色味丢失。如何避免呢? 很简单,添加色素和香精。 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是否添加了色素和香精,以至于部分消费者看到很深很香的花果茶,哪怕是进口的,也会很担心。 另外,国外的花果茶保质期通常能做到最少18个月,国内几乎做不到。 至于价格,更是天差地别,很便宜的东西做的价格很高,而国产假冒进口的更是比比皆是,在此不多谈。 十一 关于黄瓜 以下内容来自我德国同事的一份工作邮件: “有人告诉我,采购中国的东西只能采购根茎,不能采购叶片。叶片上农药残留想到欧盟标准很难很难过关。现在我们需要5吨的烘干黄瓜片(动物饲料),找了3-4家中国工厂,一看我们的采购规格书都说达不到农残要求。可是,中国的黄瓜在国内是给人吃的,居然达不到欧盟的动物饲料标准。我这几日开车睡觉都想着这事,心里不安啊。” 从农药残留标准来说,我们吃的东西,连老外的狗食都不如啊。 十二  关于茉莉花 (因为这个词是禁词,不知道是否能出来。读音为:莫利花) 中国人很喜欢喝莫利花茶,产量也很大。网上有信息称全球60%的莫利花产能在中国。 德方委托我们寻找中国的低农残莫利花供应商,原因是整个欧盟已经好多年无法采购到来自中国的符合欧盟标准的莫利花了,也就是说,中国产的莫利花几乎极难极难进入欧盟市场,原因是农残。 事实上,我们也很难在国内找到符合欧盟标准的 茉莉花 供应商。 好一朵美丽的 茉莉花 阿。 十三 关于灭菌 在食品生产领域,各种病菌、微生物、虫类极易滋生,于是相应的产生很多灭菌灭虫卵和控制微生物等级标准的方法。 有一次跟山东客户联系调味料事宜,我们给了德国工厂的微生物等级标准,类似于微生物在多少多少万等级下,打个不精确的比方就算是10万等级吧。 山东工厂一看到德商的标准(10万等级),很不以为然,说“我们国内都已经达到百万等级了”。 也就是说,国内比国外的微生物控制更好,这一点上似乎这家德国厂商落后于中国一些厂商。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后来我们知道,事实有点微妙,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等级,国内一些厂商用了非常不好的技术手段:辐射!(钴60灭菌) 在欧盟的食品业,这是严禁的! 菌类、微生物,的确在钴60辐射下,无法生存。但是,这是食品,经过辐射灭菌的食品,你敢吃吗? 相关日志 2011/03/21 — 华尔街日报:更多日本食品查出高辐射水平 (0) 2011/03/09 — 德国鸡的33天速成之旅 (0) 2011/02/26 — 肯德基黄金蟹斗外是蟹壳 内是臭鱼肉 (0) 2011/02/25 — 科学松鼠会:“皮革奶”的问题,不仅仅是重金属 (0) 2011/02/25 — 篱笆网:前熟食店老板娘的自述—-别逼我用亚硝酸钠…… (0)

阅读更多

迈向社会重建之路孙立平

这种忧虑还表现为对 言论自由 的压制有增无减,日趋严密。媒体和网络上的言论封杀成为常态;限制新闻媒体异地批评,不断被强调;因言获罪的事件频频出现,“跨省追捕”,不时发生。更为荒诞的是,近年来甚至出现过公民因用手机短信发送针砭时弊的打油诗而遭 …

阅读更多

精英好比大公鸡- 郭宇宽- 名家博客- 博客- 《财经网》

… 头不梳脸不洗,打扮得比底层更底层,显得特有良知的高调唱得山响,其实暗地里一点儿实惠都不放弃,闷声大发财。在中国当下,这样的人更容易受到大众的欢迎。 我总是觉得,广大中国老百姓培养起对真正精英的鉴别力和鉴赏力,是我们谈 民主 和 宪政 的当务之急 。 … 言论 自由 … “微博型社会”是民粹和庇护主义的土壤: akiraljy: 微博 民主 是被逼出来的。别的地方讲 民主 要被跨省追捕的~. “微博型社会”是民粹和庇护主义的土壤: 《财经网》网友: 好文,社会结构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其中包括交际方式的差异,比较才有见地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