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追尾精选

上海神话的“轻度崩溃”

胡荣荣-凤凰博报 很多人不知道,在南京东路这排光鲜的房子后面,是非常脏乱差的“旧社会”。到过这里的人,都不会对南京东路产生敬意。 上海又一次成为了世界媒体的焦点,因为一次地铁事故的“轻度追尾”事件。这本来应该是一次被上海地铁相关部门宣称为“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追尾事件,但它就是追尾了,而且还是轻度的。多么美妙的动词啊——轻度追尾。追尾而轻度,你看是多么的温柔。都说上海男人的温柔是天下一绝,果然连地铁追尾时也带有了其温柔的特征——轻度追尾。 上一次上海让世界震惊的时候,是在去年的11月25日,发生在市中心静安区的一场大火,距今一年也不到。这次大火的后续新闻,至今还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当然,这些后续的新闻,也很多中国特色,比如有人质疑其慈善捐款的下落。 当然,这中间一次上海让世界的焦点舆论注目的,是一则关于南京东路名不副实的评论。因为发表该评论的是美国的一家媒体,所以知名度是世界上也是相当的高。但知名度虽然高,该知名度却不是好的知名度。虽然该评论被广泛转载后,引起了南京东路主管单位的重视,对该评论予以反批评。不过,作为一个户籍还在南京东路上的老上海来说,觉得,该评论的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在南京东路靠近外滩和平饭店的地段,原来的中央商场对面,有一段上海的老弄堂房子,里面的住民,至今还在过倒马桶的生活。有些居民倒马桶时比较随便,粪水就倒在了外面,脏兮兮的,实在是有损南京东路的美名。到了夏天,靠近南京东路马路的地方,有一个垃圾洞经常会发出恶心的臭味,满出来的生活垃圾堆积如山,甚至还有一些人就在垃圾洞的旁边小便,这样的南京东路,的确是很难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街的吧? 撇开这条关于上海南京东路的评论不谈,我们还是再来说说,上海滩曾经引起世界广泛注目的特大新闻。 和9·27地铁轻度追尾同一个月,9月14日,上海的一辆公交车侧翻,造成了11死13伤,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事故。事实上,前不久发生的“温甬动车”事故,也是上海铁路局管辖下的部门。 网络上还有一个流行度很高的热词,叫“楼倒倒”。该词条的的发祥地,也来自大上海。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的一栋未交付使用的高层住宅楼轰然倒塌,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围观。自那以后,“楼倒倒”就成为了新时代地产业的合适标签。 曾几何时,上海曾经是全中国最先进的城市,上海的产品也是全中国人的向往。那时候,上海人的素质,虽然不敢说天下第一,但至少是中国第一。只不过到了现在,随着“楼倒倒”、车撞撞,等一系列的故事,上海的神话已经“轻度”地轰然倒塌了。说是“轻度”崩溃,只是作为一个老上海,还不太愿意面对现实,还对“上海牌子”抱有最后的一丝希望。 上海牌子的倒塌,不仅仅是体现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那个“绝对不会发生”的地铁追尾故事,就是如此无法让人相信的发生了。说它是一个“奇迹”,果然是一个“奇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但这“奇迹”发生的背后,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而是有迹可寻的。 2009年9月16日,也是九月份,上海城管局某单位,一手导演一场可获奥斯卡金奖的“钓鱼执法”戏:一个好心的司机在路上搭载了一名路人,却被路人带到了城管执法队埋伏的地段,而后以黑车运行的名义,对好心的司机予以了高额罚款。这次事件年因受到了本地的著名作家韩寒的关注而举世闻名。从此以后,不少起相同的钓鱼执法事件浮上水面。 看上去,这起钓鱼执法事件和后来的那些“楼倒倒”、车撞撞、火烧烧等,毫不相关,但事实上,当被认为是“中国人中文明素质最高”的上海人的中间,出现了“钓鱼执法队”之后,上海人的精神文明素质就很可疑了。那个本来应该是离世界文明距离最近的上海人,现在非但没有成为文明的标兵,相反成为了反面教员。于是,上海牌子的神话就不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性质恶劣的丑闻,以及事故。 所以,自那以后,上海人已经习惯了,淡然了,看穿了,所以,面对地铁一号线一日发生了4起事故而无动于衷;也同样对高桥石化多起大火而不以为奇,甚至连媒体也只是用了一个淡淡的“再”字一晃而过——高桥石化再起大火,你看如此而已。所以,当地铁出现了不可能发生的“追尾奇迹”后,这奇迹,也只能被评为“轻度追尾”而已,没啥大不了的。连死人都没有的事故,算啥事故呢?当然只能够说是轻度的事故了。 只是,当这么多的事故连在一起,三点成一线后,上海牌子是“中国第一”的神话就破灭了。在事故丑闻接二连三的时代,吹嘘“海派文化是中国最现代化的文明”这样的牛比,基本上是芙蓉姐姐摆pose——自我显摆而已。上海牌子的确立,曾经是一千万上海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现在,上海的神话“轻度”地崩溃了,谁来对上海负责呢?(作者:胡荣荣)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hsqzhdx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4817/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上海神话的“轻度崩溃”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10/05, 11: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一个92年上海姑娘给大家对上海女生的偏见的一封信 轻度抑郁症,都市病你有吗? 两图片轻度追尾续 上海区域上空出现巨型UFO航母 [NHK纪录片]上海百年物语(中文字幕) 无觅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轻度体”走红的背后

“轻度体”走红的背后 作者: 来源:凯迪社区 来源日期:2011-10-2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2 9:37:55 阅读量:3次    近日,“蓝精灵体”、“Hold住体”、“TVB”体日渐“退烧”,一种新的网络造句热潮“轻度”体又横空出世。轻度体来源于新闻直播间栏目称地铁十号线轻度追尾。随后便有网友造句称:轻度饱了,轻度脑残,姚晨转发地铁追尾新闻的微博称轻度转发,演员冯远征也称“今天天气轻度不好”。(9月28日网易娱乐)   每当发生重大事故,官方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情可以理解,并且为了维稳,和防止被敌对势力利用,新闻报道或公开发布灾情时发言人用词有所收敛也情有可原,但是有关部门不要忘记了,官方语言不能一味情绪化,明确点说,就是不能为满足自我需要无限演绎,画蛇添足,成为群众笑柄,而应该适当有所规范。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不久前铁道部发言人在案情通报会上的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名扬天下,便说明官方语言不要太多带有私人主观化的描述或表达,否则,语言越流氓,群众越反感。   就央视而言,官方媒体新闻报道里带有“轻度”的官腔的确很正常,不过用“轻度”去定义地铁追尾程度,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会如此用,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按照惯例,这种用词方法或方式不符合习惯。既然是轻度碰撞一般而言,就不要特别注明了,甚至大多数新闻媒体在处理这种新闻时往往还要故弄玄虚,吸引人眼球,标题直接就做成是“上海地铁十号线发生追尾或严重追尾”!所以明眼人一看这里就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何况究竟事故严重程度如何,同时的新闻公开报道内容里已经说明了“导致271人受伤”,——271人受伤还算“轻度追尾”?这不是大白天说谎和文不对题吗?   由此可见,以上官方语言包括官媒用语的失控或失败背后不是从业人员智商的问题,而是立场以及倾向性问题,立场偏心必然语言就要脱轨、失范。加上现代网络时代,舆论不再属于官方独享,被不满的明星以及网民们调侃、嘲弄也纯属必然。只是今后这些如果再不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戒、重视以及整改,那么总有一天,官方语言的权威性将受到致命的打击,至而完全失信于民。毕竟一个公开说谎或完全站在官方利益方说话的媒体还能够让人民群众相信吗?

阅读更多

新浪微博:“轻度体”合集

@老课本新阅读:【百度百科很给力】轻度(qīng dù )解释:1.程度低或量小,范围不大或数量不大。如:轻度损坏。2.以不影响患者保持不卧床和走动的能力为特征的。如:轻度肺炎。3.以没有人员死亡的国家基础建设事故。如:轻度追尾。 @80后重口味: 【 中国进入轻度时代 】 地铁,轻度追尾;事故,轻度泛滥;决策,轻度失误;社会,轻度不满;货币,轻度贬值;法治,轻度混乱;物价,轻度上涨;税收,轻度敛钱;民生,轻度痛苦;...

阅读更多

CCTV创造“轻度体”

中国国家媒体CCTV在报导上海地铁追尾事件时创造了一个新语叫“轻度追尾”,一时之间“轻度体”风靡网络,CCTV试图改变民众事件认知的做法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CCTV对重大事故/新闻的轻度表述立即引起中国公众的注意,并招致广泛的抨击,随后演变成了一种大众娱乐,网友创造了各种“轻度”新词:轻度泛滥,事故轻度失误,轻度不满,轻度贬值,轻度混乱,物价轻度上涨;税收轻度敛钱;民生轻度痛苦;权力轻度腐败,轻度烦躁,轻度贫困….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中房原董事长呼吁小产权房征房产税!网友:柿子捡软的捏,怎么不提议去征收豪宅税?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