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 让我们都来聊聊这个话题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20)  | 标签: 计划生育 , 中国 外滩画报专栏 ——————— 应该是两年前,朋友约我吃饭,说起了他的一个打算:要做一部纪录片,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然后准备放到网上去。因为我是做电视的,所以来寻求一些专业建议。 我很惊讶,因为朋友是一名企业家,这个话题,学界关心的人更多一些。当然,他也算得上半个学界人士,当时他正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而人口政策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正是他手中进行的课题。 仔细想想,倒也就不奇怪了,因为自己创业作企业,自然对创新这个问题非常敏感,而创新说到底是人,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自然对创新也有关联。虽然我没有经济学背景,但是朋友拿出来的数据和推导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有说服力。这和之前我所获取的一些观点当然很不相同,人口红利,分子分母的关系,是证明人口多的弊端的最多被人提起的理由。 我当时提醒朋友,这可能是一个敏感的题目,我甚至无法确定,是不是可能在网络上传播。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在几个月后的两会,有人大代表提议,开放二胎,准备就这个话题做一期节目进行讨论,结果,嘉宾都来到演播室门口,一个电话,节目临时换题。 也因为这样,当朋友自己撰稿的纪录片,半年后在网络上出现的时候,又有点惊讶,然后开始揣摩:难道口径开始松一点了?至少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人口政策,应该算是安全了吧? 于是,做了一期关于人口政策的节目,从丁克家庭,生了二胎面临罚款的家庭,到老人院,很婉转的讨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三十多年之后,目前面对的问题。都不敢提前预告,担心“午夜凶铃”,不过,节目播出之后,一切都没有发生。 不久前,朋友把他的研究结果写成了书。关于这本书,也有点波折,最后被归类在学术书籍当中才最终出版。新书发布来了很多家媒体,好奇搜索了之后的相关报道,寥寥无几。研讨会上,一位被邀请的学者,显然和朋友的观点不同,我当然喜欢这样针锋相对的场面,因为学术讨论,就是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和质疑对方的方法。只是听到这位学者指责朋友以及其他支持对人口政策进行讨论的学者,是在攻击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免心生反感:如果连学术讨论都被按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那又如何可能对一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一位计生委的退休官员,在研讨会上讲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中国的妇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向她们道歉。”也因为这句话,我坚定的认为,一定要和他做一个访问,让他在我们的镜头前,好好的谈谈他的心路历程。 他回忆自己九十年代抓各地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要是我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他讲起自己看到汶川地震,那些失去了唯一孩子的家庭,他的眼睛开始湿润:“我们真的对不起这些家庭啊。” 就在几年前,这位退休的官员和其他的一些学者,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重新审视目前的一胎政策。这些学者当中,有从事人口学研究的,也有法学专家,他们提醒政策制定者这样一点: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候,政策制定者就说过,三十年后应该进行检讨。 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了,这封公开信对于这些学者们来说,就好像掉在海绵上的一根针,没有产生任何的回响,至少从官方的层面。这不免让他们有点失望,甚至有些绝望:因为在一些人口学家的眼中,改变中国低出生率的最佳时机已经彻底的过去了,未来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老龄化,年轻人缺乏的倒金子塔国家,而在我那位朋友的研究结果看来:未来中国,会步入日本的人口结构的轨道,而被印度迅速追上。 多一个人,就会分薄资源和经济总量,这样的思维方式,说到底还是把人当成一个分母,这样的思维模式在现在,至少可以让这些学者们觉得欣慰的是,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大多数了。一些人对自己的生育权利,对别人的生育权利,开始有了不同的思考,权利意识的觉醒,也让基层的计生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当然,也间接的导致了一种新的营收模式的出现。 只是,如果真的觉得,人多会影响经济,那又为何存在只要支付了罚款就可以多生的现实?既然有研究认为,中长期来看,人口增加并不会分薄经济收益,为何这样的讨论不能大大方方的展开?如果计生影响了社会和谐,是否应该反思政策的合理性?难道放开了,人口真的就会大幅度增加,因为其他国家走过来的道路都说明,经济越发展,生育率约低,难道中国真就是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和全球发展趋势不一样? ————————- 详细内容,欢迎收看本周的“走读大中华”,凤凰卫视中文台6月8日,星期五晚上1920,重播周六中午1125。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20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教会孩子说不 / 2012-07-10 10:23 / 评论数( 6 ) 回归十五年这一天 / 2012-07-08 14:07 / 评论数( 3 ) 如果她是不良少女? / 2012-07-03 11:22 / 评论数( 14 ) 你不说,不会有改变 / 2012-06-30 14:33 / 评论数( 6 ) 你感伤生命的凋零吗? / 2012-06-25 17:43 / 评论数( 14 )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假如我得了大病?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6)  | 标签: 大病医保 , 医保 , 中国 , 香港 华商报专栏 —————- 见到王勃,是在北京一个残旧的住宅小区,他和另外一个大学毕业生合租了一个单位,虽然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小小的沙发,对我来说,这并不是问题。如果他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这样的环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对着坐在我对面的王勃,这个地方,是他努力让自己活下去的地方。因为,他是一名尿毒症患者。 当我在微博上征求愿意接受访问的长期病患者的时候,他的同学找到了我,告诉我王勃的遭遇。北大法学院研究生,当他参加毕业典礼的那天,他入了院,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现在,他需要每隔一天,到医院做透析,也就是洗肾,而做透析的费用是相当高昂的,每个月一万多元人民币,而他,因为发病的时候,已经从学校毕业,所以学校的医疗保险只持续到八月份,虽然他之前实习的律师事务所,老板最终还是雇佣了他,但是工资扣除日常开销,远远不够洗肾的开销,而工作单位为他买的那份医疗保险,只能够报销每年二万的医疗费。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现在他看病的钱,都是同学们捐赠的。 他的同学希望,或许,上了电视,会有好心人能够帮助他,毕竟同学们也都刚刚毕业,能力有限。王渤说,他也尝试寻找民间慈善团体,但是发现,都是帮助儿童的,像他这样的成年人,找不到相关的机构。他现在正在申请大病医保,只是因为他购买保险之后,诊断在先,所以不符合规定。如果大病医保批下来,他一年的保险费用可以增加到十万,这样的话,保命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这依然不是最好的方法。 在医院,医生告诉我们,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换肾,就连医生都对我们的采访抱着期望,同意让我们拍摄做透析的过程,因为虽然手术费用可以报销,肾源还是要由病人自己负担。一下子拿二十多万,对于王渤和他的家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能够让这个年轻人结束这种保命的日子,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一次透析的时间是四个小时,不过医生说,如果在国外,这样的病人,是应该每天都做透析,而且应该是八个小时。王勃已经算幸运的,虽然他一直在为接下来透析的费用而伤神,还有太多的人,因为无力负担,选择呆在家中,等待死亡。 王勃虽然很爱说笑,但是仍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的笑容背后的苦涩。他的嘴唇,因为要控制饮水,而出现了龟裂。我忽然想,如果是我,处在王勃这样的境地,我能不能像他那样的勇敢和乐观?我能不能这样努力? 当然,我是幸运的,假如我得了大病,我只需要专心的接受治疗,不会有这样多的烦恼。因为在香港,有公立医院,只要有香港身份证,就可以享用几乎免费的医疗,不会出现因为担心没有钱而看不起病的情况。如果觉得公立医院轮候时间长,或许希望使用更贵一些的药物,而自己经济负担许可,可以选择私家医院。 我一直想不通,其实内地政府花钱搞新农合也好,城市医保也好,为何不能够直接降低公立医院的收费呢?如果说,是因为政府的钱不够,其实香港的医疗费用只占GDP的百分之三,而内地现在已经占了百分之五。 和专家聊起大病医保,对方显得很激动:“这不是笑话吗?所有的病都应该得到治疗,为何还有病种限制?我不谈大病医保,我们就谈一个问题,让所有的公立医院回归本质。谁说做不到?神木不是做到了吗?” “不过,当年推动医改的官员,被升上了“神台”。这让其他地方的官员看在眼里,谁还愿意这样做?“ —————————– 走读大中华节目视频:病有所医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06/f739b415-d810-4422-b85e-3317c25e6466.s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6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教会孩子说不 / 2012-07-10 10:23 / 评论数( 6 ) 回归十五年这一天 / 2012-07-08 14:07 / 评论数( 3 ) 如果她是不良少女? / 2012-07-03 11:22 / 评论数( 14 ) 你不说,不会有改变 / 2012-06-30 14:33 / 评论数( 6 ) 你感伤生命的凋零吗? / 2012-06-25 17:43 / 评论数( 14 )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我为什麽那样容易生气?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24)  | 标签: 秩序 , 职业 , 专业 外滩画报专栏 ——————– 在北京机场坐出租车,司机一听到目的地,就开始嘟囔。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同样的情形遇到的太多了,虽然我一直不明白,从机场到我住的地方,也要花七十多元,显然对于司机来说,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 明白司机排队的辛苦,也理解他们想多赚点钱的心情,所以一般他们对我说,如果机场管理人员问我他们去哪里,就说去望京,这样他们再回到机场,可以不需要重新排队。我不会拒绝,当然我也不想说谎,还好到现在为止,机场管理人员从来都没有问过坐在后排的我,于是我可以装做听不见。 大部分的司机,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接受这样的现实,个别的会在那里批评我,为何不坐大巴,非要排队坐出租车。遇到这样的司机,我会告诉他:使用怎样的交通工具是我的权利。然后我们之间会陷入沉默,空气里面飘满了一种僵硬的气息,而司机会踩高油门,车身也会变得晃荡起来。当然,我不担心,毕竟司机再不开心,也不会把自己的车子和人命搭上去。 只是,我的心情显然受到影响。原本这个司机和我之间,只不过是一个购买服务,一个提供服务而已,如果各司其职,也就相安无事。 我一直觉得,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从来都是平等的关系,因为这样,生活相对更加简单。也因为这样,我特别看不惯那些在餐厅里面对服务员呼呼喝喝的顾客。 前两天坐飞机从深圳去北京,飞机刚起飞,安全带的标志还没有熄灭,机舱里面响起了一个巨大的声音:“服务员,服务员。”坐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士,已经把座椅调节到躺下的位置,等到空姐走到面前,他很不高兴的让空姐把他脱下的鞋子收好。“给你们钱,你们不就是做这些事情的吗?”男士的声音,在灯光暗下的机舱里面,显得特别刺耳。 看着空姐在还在上升的机舱里面努力保持平衡,我有些失望。其实我好想大声告诉那位男士:安全标志还没有熄灭,他是不可以躺下的,空姐本身也是不能够走动的。当然,我没有这样的勇气,而且我觉得,这是空姐可以处理和应该处理的事情:告诉乘客这样的规矩,并且严格执行,对于这位乘客这样的要求,根本不需要理会。当然,我也明白,这是商务舱,不少乘客带着一种优越感,而空姐被要求要把乘客当成上帝,于是,关系从一开始,就变得不平等了。所以,即便最后飞机降落,这位乘客的座位一直处于平躺的位置,而根据我出行的经验,这应该是违反航空安全规则的行为。我当然看不惯这位乘客的做派,但是我同样对态度和善的空姐也很失望,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不职业,因为纵容,或者怕麻烦,更无法获得尊重。 坐在机场的摆渡车上,车内正在播放广播剧,显然这是司机喜欢听的内容。以为只是深圳机场会是这样,到了北京,居然一模一样。听着那些拿腔作调的广播,我不知道别的乘客有怎样的感想,我只觉得一种煎熬。我没有出声,忍下来了,毕竟对我来说,也就是最多五分钟的车程。我也知道这样写,有些人会觉得我小题大作,甚至缺乏同情心,因为司机工作很枯燥,司机收入低,因此为何不能听听广播来舒缓一下呢?但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担心:听广播会不会影响工作的专注度?太多的事故,就是因为一点点的分心。 这样想的人很多,每次我在微博上提到类似的遭遇,会遭到很多的批评,认为我的抱怨太多了,认为我不了解中国内地,言下之意,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有情可原的。 因为做节目的关系,一个星期至少坐二次飞机来往内地不同城市,航班晚点,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倒是准点,变成了一种意外惊喜,好像自己赚到了。其实仔细想想,是自己麻木了,妥协了,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只是,如果大家都接受了,那航班误点的问题就没有改变的可能,因为既然乘客们都不在乎,那航空公司又何必为自己增加麻烦? 前些天在深圳机场坐出租车,四个年轻人插队,管理秩序的保安,喊了一声,看对方没有回应,也就不再理会。我看不下去了,大声的想叫停那些人,也尝试叫保安管,但是我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是那样的无力,就好像对着空气打出去的一拳,令人绝望,甚至有点滑稽。于是,当四个人坐的车经过我面前,隔着玻璃,我对他们伸出了中指,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做这样的动作,我不管他们懂不懂,我要让他们知道,也让周围看到的人知道,对于这样的情景,有人很生气。 不过,虽然我鄙视这些眼中只有自己的人,但是我对保安更加生气,因为他没有做好他应做的工作,我也很失望,当我叫喊的时候,排队等车的人们,就那样看着那四个人上车,无动于衷。嘿,各位,为何不生气呢?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24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教会孩子说不 / 2012-07-10 10:23 / 评论数( 6 ) 回归十五年这一天 / 2012-07-08 14:07 / 评论数( 3 ) 如果她是不良少女? / 2012-07-03 11:22 / 评论数( 14 ) 你不说,不会有改变 / 2012-06-30 14:33 / 评论数( 6 ) 你感伤生命的凋零吗? / 2012-06-25 17:43 / 评论数( 14 )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你感伤生命的凋零吗?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14)  | 标签: 堕胎 , 计划生育 南都周刊专栏 ———————- 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是在哈佛一起上课的尼泊尔同学发来的。他告诉大家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他的妻子很不幸,流产了。对于他们的悲伤,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表达一些安慰,希望能够让他们知道,对于这个还没有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的小生命,我们知道,他曾经存在过。 如果在以前,对于这样的邮件,我会有点不以为然,因为我会觉得,胎儿不小心流产了,虽然很可惜,但是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没有必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告知大家。2006年去美国前,三个月的胎儿没能够保住,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也只是例行地安慰一下而已。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每周例行的活动,那就是每个同学轮流分享自己人生的故事。一个美国同学,讲述了自己和妻子刚刚经历过的遭遇,妻子在二个多月前流产了,之后患上了抑郁症,而他也一直情绪低落,而他们要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是,他们终于走出来了。 坐在台下的我,看着这对夫妻此时幸福的笑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无法想象这件事会对他们造成如此大的打击。一个三个月不到的胎儿而已,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称不上生命。我开始反省自己:为何会对自己还有别人这样的遭遇如此冷漠和麻木?如果觉得他们过于脆弱,那自己又是不是过于“坚强”?我是不是丧失了一份宝贵的感情?丧失了对于生命的那种敏感?而如果真是这样,是怎样的环境,造成了这样的我? 过去一年,一直回内地出差,有机会经常去那些县级城市。到了夜晚,在酒店打开电视,当地的电视频道,充斥着各种妇科医院的广告,最多的,就是无痛人流。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知道这绝对是骗人的,虽然技术发达,但是只要想象一下,再小的胎儿也需要从子宫上刮下来,那怎可能不痛?也因为这样,在香港做人工流产手术,是需要全身麻醉的。当然,这会让很多内地医生不以为然,人工流产,太简单的小手术,一个小小的卫生医疗站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不管是电视还是街头张贴的小广告,都对年轻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暗示:“没有关系,出了问题,很简单就可以搞定。”没有人教女性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人提醒男性,要尊重女性的身体;更没有人教年轻人,要珍惜每一个生命,做任何事情,都要顾及后果,要负责任。 想起电影《Juno》,一个十六岁的美国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有三个选择,堕胎,把孩子生下来自己抚养,或者把孩子生下来送给领养家庭。当她去诊所准备堕胎的时候,她犹豫了,最后,她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有这样的犹豫和纠结,是因为内心对于生命有着一种敬畏,也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和责任。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犹豫实在多余,尤其是对于还没有成形的胎儿,甚至有点虚伪。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明白对生命缺乏敬畏的可怕,因为你会把一个个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变成一个个数字,然后决定,他们是否有权利存在,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完成我的工作,而我的工作就是不让这些未来的人成为现实,就好像个别妇产科医生,会在论坛上讨论,如何让大月份的胎儿不要活着离开孕妇的身体。他们都忽略了,这些成形的、未成形的胎儿,至少对于一个个家庭来说,不是一个数字那样简单,那是活生生的生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如果说,因为穷困,所以生存的需求和迫切性,让我们无法生活得精致,无法去关心让自己活下去之外的东西,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曾经理所当然,或者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不是需要进行反思? 如果说,是否禁止堕胎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大,因为涉及到个体是否有权利处置自己身体的问题,看看美国,堕胎问题成为保守和自由派之间典型的分野话题,但是至少,透过权力,去处置别人的身体是否依然能够被接受,甚至是否合法,应该拿出来好好谈谈。 我甚至羡慕我的尼泊尔同学,他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要穷困得多的地方,但是他并没有丧失那种感受生命的能力。其实穷困从来都不是不尊重生命权的理由,那只不过是经济至上者的一种托辞。 —————————– 全民相对论,被堕掉的生命:http://v.ifeng.com/quanminxiangduilun/duotai/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4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教会孩子说不 / 2012-07-10 10:23 / 评论数( 6 ) 回归十五年这一天 / 2012-07-08 14:07 / 评论数( 3 ) 如果她是不良少女? / 2012-07-03 11:22 / 评论数( 14 ) 你不说,不会有改变 / 2012-06-30 14:33 / 评论数( 6 ) 我为什麽那样容易生气? / 2012-06-19 10:59 / 评论数( 24 )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你不说,不会有改变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6)  | 标签: 机场 , 出租车 , 北京 , 管理 华商报专栏 ————– 端午期间来回北京深圳,因为两边天气的原因,三个小时的飞行航程,结果变成了来回了一次欧洲。最夸张的是延迟了五个小时之后,凌晨抵达北京机场,冒着大雨下飞机,没有廊桥,也没有挡雨的楼梯,向我这样身手矫健的也就是淋一下雨而已,但是那些老人还有怀抱婴儿的乘客呢?走出机场,看着长长的等候出租车的队伍,一开始并不着急,之前也遇过这样的长队,但是也就是半个多小时也就可以上车了。只是,我过于乐观了,最后花了两个多小时, 排队时间长,于是前后左右的乘客开始聊天打发时间,同时也是舒解心中的不满。一个大学教授半开玩笑的说:“我已经习惯责怪自己,为何要坐晚上的飞机?为何明知道天气不好,还要出门?所有这些,都是自己活该。” 过去一年,因为每周平均要坐三四次的国内航班,对于飞机误点已经开始习惯,因为,天气不好,毕竟可以理解为不可抗力,虽然我到现在也想不通,为何一场大雨和雷暴,就会把机场搞得一团糟,还有流量控制,如果明知道自己没有足够多的承受能力,为何要做这么多的生意? 但是如果是人为因素,那就绝对难以让我接受。比如机场的廊桥,挡雨的楼梯,其实只要稍微的为乘客着想一下,就是可以解决的问题。飞机晚点,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事情,只要有起飞时间,自然有落地时间,到时候有多少航班延误,只要花几分钟计算一下,自然就有答案。还有机场的出租车,如果说机场没有办法控制数量,那就多安排一些机场巴士,增加班次,去市区的地点,看到好多乘客网络上留言说,花了一个小时才买到机场巴士的票,可以联系机场铁路,延长服务的时间。 发了几条微薄,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呼应。其实在排队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在那里拍照发微博,搜索一下,可以看到大家太多的问号,为何会这样?为何没有人管? 当然,也有人看不惯我这样的抱怨,我很老实的告诉对方,这实在是太简单的道理,如果没有人把不满说出来,那就不可能有改变,虽然,即便说了,也未必有改变。但是我相信,只要声音足够大,一定会被听到,足够大,可能是因为说话的人有影响力,也可能是因为说话的人足够的多。 发微博的第二天,首都机场在微博上发布了即将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且@了我,显然,他们听到了。不管这些新的措施是否有效,但是至少看到了对方想要做的更好一点的努力。我提了一些建议给他们,因为我也清楚,出租车问题的根源不在机场,但是至少有些在机场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他们是可以做到,或者尝试去做的。 朋友看到我的微薄,给我发来短信,让我下次再到北京,不要排队等出租了,他会让司机来接。我谢绝了他的好意,因为一来不想麻烦别人,二来,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又如何会知道,这里面存在问题? 记得之前要做关于出租车难打的节目,一位同事提醒,会不会影响收视率?因为我们的观众坐出租车的人不多?甚至有一位同事很认真的反问我:”出租车很难打吗?“因为他开车上班。 或许,这也就是不管是机场,还是市区,在很多的城市,服务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因为领导不知道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加上抱怨的声音不够大,或者没有渠道转变成一种舆论,领导们听不到,于是,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既然不是问题,又何谈改进?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6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教会孩子说不 / 2012-07-10 10:23 / 评论数( 6 ) 回归十五年这一天 / 2012-07-08 14:07 / 评论数( 3 ) 如果她是不良少女? / 2012-07-03 11:22 / 评论数( 14 ) 你感伤生命的凋零吗? / 2012-06-25 17:43 / 评论数( 14 ) 我为什麽那样容易生气? / 2012-06-19 10:59 / 评论数( 24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