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

央视鲁健:我为自己不是感到感动而是感到荒唐而感到自卑

评论(185)| 转发(267)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举报处理大厅,欢迎查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 | 认证用户 | 关注的人 | 陌生人 周–磊:能说出自己也听不懂的话,于您而言,委实是一份勇气!这份心,老天看在眼里!(今天 01:12) 回复宇宙无敌亲春大头苏:为什么你没有被离开。 (今天 01:12) 回复柯磊vivienne:鲁老师睡这么早 (今天 01:12) 回复站在高处看世界V:允许你们这样的身份说真话吗? (今天...

阅读更多

<天玑>为了这些残忍的温柔

所以有些人,对这种美与爱,尽管无比渴望,但选择的态度常常是回避和否认的。因为潜意识里深知,它遭遇现实之后,便无法逃脱必然消失的命运。只有在那个精神的世界里,那个浓黑的时间之海中,它才能永恒的泅渡,永恒的闪耀着微茫的金色光芒,搭救起我们心中那深不见底,无以言喻的孤独。     为了这些残忍的温柔   文/李维恩(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实你或许比我更清楚,每一条路都通向死亡。 每一段友情,每一种爱都是。 折磨、失去、背叛、痛苦、苦难、苍老、屈辱。 或者是久治不愈的恶疾。 所有这一切,只带来一个结局。 一个给你的、给每一个你曾在意的人和事的结局。 那就是死亡。     1. 爱情是可怕的。 至少在《图兰朵》的世界里是这样。 故事的梗概就是:侍女柳儿爱着王子,王子爱着公主图兰朵。于是一帮大臣百姓,加上三个主角,拉锯般的开始了这个关于王子要不要为了得到公主的爱情而去送死的争论。在最后的那个晚上,一整座孤城、一整个长夜都没有人敢睡去,所有人都在等待王子猜出那个谜语。 第一幕,黎明之前,波斯王子因答错谜语被砍去头颅。当刽子手挑着受刑人沾满鲜血的白衣走过剧场时,在微蓝的月光中,死去王子的灵魂飘无所依,枉送了性命。他以为那是爱,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复仇的诡计。 可笑的是,《图兰朵》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爱情狂热的单恋者,也是爱情愚蠢的牺牲者。我想普契尼想要表达的是,爱是一件多么诡秘的事情。 它可令人胸腔充满奇怪的热望,血液沸腾。失去一切理性,忘记一切原则,如疯如魔,趋死避生,形同巫蛊,好像中邪。 它是世间最可怕的猛兽,然而它却有着世间最温柔的眉目。 因此,当图兰朵发现自己竟然是在爱的时候,她不是欢喜,而是惊恐的。 柳儿应该是这幕戏剧中最赚人同情的角色。她的爱情,隐秘,沉重,毫无指望,多年流亡的苦楚,王子的笑容是她永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因他情窦初开,亦为他心如刀割,却是在终于相遇的时候,发现他爱上别人,爱上一个美艳,残忍,虚荣的女人。她成全他,以她的生命,刚烈,坚毅,宁为玉碎。 那一刻我想,她究竟是为了令他如愿,还是根本死于自己的绝望。 1929年,Guerlain特意为柳儿做了那款著名的香水,LIU。 前调是完全的浓烈、苦涩,最终却化为一缕缱绻柔美的香气。 古董香水,古老时代,古典爱情,很恰当的表现出那种求不得的清寂凄美。爱情的疯狂自内部燃烧,摧毁灵魂。那光芒,神秘温暖,据说看过的人,都会为了它,奋不顾身。 然而这样一份捧在手中仿佛要将肌肉烧融的感情,又有谁敢消受,谁能消受?谁能承担,谁能回应?如果谁都配不上你的爱,你为什么不去爱自己? 暴戾决绝到玉石俱焚,把所有的热情倾注在怎么浇灌都不会开花的墓地上。 可是,她不会。她爱另一个人,远胜过自己。 所以她才是柳儿。一个美丽却不为人知的名字,诠释着我们死去的,早已腐烂的理想。 越是充满激情和天赋的女子,越是脆弱,固执。 越是珍惜爱情,越是为爱情所伤。 越是捍卫理想的纯洁,越要遭受现实的诘难。 它是冰块,却令你燃烧。你越燃烧,却越冰冷 它是雪白,又是漆黑。 它给你自由,你便自此成为奴隶。 你奴役它后,从此自由自在。 所以,这则谜语的谜底与谜面,都是爱情。 爱才是图兰朵公主的最后一个谜语,也是最残酷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有个可爱的理论:心脏用来使血液沸腾,而大脑则负责冷却。 那么爱情会不会,就是产生于这沸腾与冷却之间,温度恰好的那一瞬呢? 这部歌剧无疑亦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仍然一无所获。 但绝对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管我们叫它什么,它永恒主宰着我们的幸福,寂寞与温柔。 面对它,我们只能这样抵死挣扎而又心甘情愿,浴血奋战并且相依为命。 所以,我深爱这个充满疑问的世界。 所以,我爱你。 2. 无端的,我总是在脑海空白的缝隙里,想起三岛在《金阁寺》中刻画的那个羸弱、丑陋、结巴的少年。 他的世界是极端的,与世隔绝的。因为这种疯狂的孤独和激情,他固执的迷恋上了金阁的美。无数个时辰,他长久的凝望着金阁,眼睛几乎被晚夏的烈日灼伤。 这个影像如此的暴烈灿烂,以至于我每每想起这一幕,都觉得眼前一片雪白的化不开的倾城日光,金阁那非凡的光芒从此在我的意识里,打上了灿烂燃烧的印记。 他无比固执的相信,金阁有着不属于白天的一面,它的表象仅仅是一种伪装。它的美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深夜或人们目所不能及的瞬间,那种美神秘、浩大,带着无穷的忧伤和魔力,深深的迷住了这个内心黑暗的少年。 他固执的相信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不属于世间的美。因为只有它是这样的美,才能够拯救他的绝望,才能够承载他的绝望,才能够照亮他的绝望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必须美的东西。它倾注了我们对于终极状态的种种幻象和期望。但它属于世间的这一面,通常是极其平庸的。在我们精神的那个世界里,它陷在浓黑的夜色中,散发着微茫的希望之光。它是行进在黑暗的时间之海中的船,泅渡我们肉身之外的最华美的想象,最终到达彼岸。 这个必须美的东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以某一个人的形象出现的。至于为什么通常是人,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具有某种可以沟通的可能。这种对美的渴求,我们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爱情。 这个被爱的对象身上或许具有一点和别人不同的特质。于是我们就会敏感的抓住这种特质,无限的扩大,无限的幻想。就像少年对于金阁那种疯狂的想象和沉迷,这个人在我们的想象中变得越来越具有一种难言的美。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遇到被爱对象的实体,因为落差感,有时会生出一种被美所背叛的痛苦,短暂的现实痛苦之后,又不得不让他必须美下去的,如是往返不休,直至疲惫,清醒,消亡。 所以有些人,对这种美与爱,尽管无比渴望,但选择的态度常常是回避和否认的。因为潜意识里深知,它遭遇现实之后,便无法逃脱必然消失的命运。只有在那个精神的世界里,那个浓黑的时间之海中,它才能永恒的泅渡,永恒的闪耀着微茫的金色光芒,搭救起我们心中那深不见底,无以言喻的孤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金阁寺,它是我们在这无味的绝望的世间,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我们还仍然在爱,那么金阁寺就永远存在,它就是我们心中明知不可能,又极度盼望、无法放弃的,渴望被拯救的一丝生的信念。 故事中的少年,最后一把火烧掉了金阁寺。这一举动其实也象征着三岛由纪夫本人和肉身世界的彻底决裂。他彻底清醒了,彻底面对自己,承认了这一切虚无的本质,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世间之物,狠狠的把自己的世界分割开来。这是种毁灭,也是种成全。 杀意和慈悲往往就是同一样东西。     3. 据说,爱情和死亡是艺术的两个永恒的主题。这也容易理解,大多数的我们,都无法离开脚下的土地去展翅飞翔,我们甚至不会去远方流浪,终其一生,也不会有太离奇的际遇,现实平淡得甚至连哭泣和大笑都没有了。 但是,我们都会遭遇爱情。 一千个人看见了一千个罗马,那么,一千个人也一定看见了一千种爱情。 卡夫卡给他的挚爱菲丽斯写信,问:“为什么要爱?” 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生命的起点就是荒谬的,人们在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被”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帝创世时撒下多少颗石子,人的一生就会遇到多少件无聊的事情。每一个人,作为单一的个体,都会有孤独和无助的时候,此时,最可依靠的就是能够和自己的生命相契合的另一个体。 在《37°2 Le Matin》里,爱情的双方,贝蒂和左格,分别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化身。左格想写作,却没有信心,宁愿在海边刷几百间木屋(刷几百间木屋,枯燥,没有意义,是俗世生活的表象),而贝蒂,先是烧掉了木屋,然后竭尽全力鼓励左格写作,她相信,左格一定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最后,贝蒂精神失常,弄瞎自己的双眼,在精神病院死去,她用生命完成对左格的救赎,理想主义和现实终于在左格身上得到统一,左格开始潜心于写作,如同贝蒂生前期望的那样。爱在此时,与那个人无关。它仅仅是热烈活过的证据。 《Lovers on the Bridge》里,被俗世生活遗弃的Alex爱上了被俗世情爱遗弃的Michelle,因为在他荒凉的生命里,她是唯一的温暖,他在爱她的过程中得到救赎。Michelle以为自己不爱Alex,但是,在逃离以后,她还是回到Alex面前,说:“我时常梦见你,所以我爱你。”或许,她也无法离开新桥上空漫天烟花下爱的期许。 爱情本身并不值得我们歌颂,因为爱上一个人太简单了。你处在人生的岔口,选择往左或是往右,会爱上一个不同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爱情的荒谬还在于,你似乎永远无法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基斯洛甫斯基的《蓝》里,朱丽叶一直无法忘记死去的丈夫,后来,当她知道丈夫有情人并且还怀有一子时,爱的信念轰然倒塌,她终于可以从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代价是意识到了爱的虚无。 《有爱,也有污秽凄苦》。这是David Salinger在《九故事》中的一个副标题,它几乎可以看作是Salinger所有创作的母题。Salinger落笔漫不经心,脏话连篇,甚至连基本的六要素规则也不屑与遵守,完全是美国式的直接粗野。在他笔下,光怪陆离地呈现出一个虚伪的世界,以及其中绝望的众生相。但你若能一眼洞穿,在这些污浊的,飘满枯枝和油腻的水面之下,还有一股温暖的清流。在污浊和凄苦中,它清澈坚定,在人性的最深处无声流淌。这就是Salinger心中的爱,是令他在麦田之上日日守望的,一天云锦,万颗奔星。 你划着小木船,因为渴望聆听我的歌唱,尾随载满我声音的木筏航向彼方。但请回到你自己熟悉的故土,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我而迷航。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为我指引方向。 我们终生被冥冥不可知的力量牵引,穿越过黑暗无边的生命海洋,但我们却永有一点点微光相随。我们共同走过漫长的海岸线,比生命还要长。我们说好要去看樱花,在富士山下给彼此寄明信片。樱花如今又开了几转,你的头发好长好长。 是的,我们是草芥,是沙粒 但是我们的爱欲不灭,所以我们的灵魂不死。 4.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是一部很好莱坞化的电影,但气质却完完全全是俄罗斯式的浪漫与苍凉,是那片广袤、寒冷的大地上散发的忠贞和深沉。这种气息让我想起普希金的所有诗句,以及他为纳塔利亚进行的决斗。 情节并不复杂: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女人珍前往莫斯科,她的任务是做好士官学校校长沙俄将军的交际工作,以便让他资助美国人投资的一项发明——制造一架巨大的叫“西伯利亚理发师”的伐木机器,这机器用来砍伐西伯利亚无边的白桦林。珍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遇到年轻的军校学员托尔斯泰,或许是她迥异于俄罗斯女孩的气质,托尔斯泰爱上她。 军校学生演出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托尔斯泰饰演理发师,他在歌剧上演前夕无意中听到珍在房间里向将军示好的对话,觉得爱情受辱,冲入大雨中,苍白的脸上流着雨水和泪,惊恐的眼神令人心碎。托尔斯泰重上舞台,他的心里一定是充满骄傲和不妥协的:没有人能够侮辱我的感情,因为它便是我人生的尊严。他最终在朋友担忧的注视下拿起提琴琴弓,奋力抽向将军,也因此被发配西伯利亚。 很多年以后,“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终于可以轰鸣着驶在西伯利亚的丛林间,珍也有机会踏上托尔斯泰流放的那片土地,但是她在住处没有找到托尔斯泰,只能驾着马车怅然离去。 此时,在山野里打猎的托尔斯泰一定感觉到了珍,他向着珍的方向,像野兽一样疯狂奔跑,他穿过丛林,越过溪流,最后站在山脚。往日的英俊少年已是野人一般的模样,他点一支烟,吸上,然后抬头,痴望着昔日爱人的影子在原野尽头逐渐消失。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个片子揉杂了很多东西,如米哈尔科夫对俄帝国的辉煌和俄罗斯精神的迷恋,以及对这种旧精神中专制一面的批判,再有,就是西方文明对俄国文化的冲击(典型的表象是那台巨大的机器)。 然而,最让我动容的,还是托尔斯泰对爱的忠贞和不妥协,他可以用自己的前途乃至生命来捍卫爱的纯洁和高贵,当他的同学对珍有些不尊重时,他提出用决斗的方式解决彼此的争执,并为此差点丢掉性命。在托尔斯泰身上,爱情和他内在的精神气质高度统一,他捍卫爱情,就像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这种气质中极端的成分让他的生命如同水晶一样易碎,却也使他苍茫的生命之途散发出水晶折射太阳之后的熠熠光芒,在我看来,这种光芒蕴涵的骄傲是人性中唯一让人敬畏之物。 假如我又遇见你,隔着悠长的岁月,我将如何致候?以沉默?以眼泪? 实际上,我只是静静的点了一支烟。 当我循你的气息翻滚下山,当我的容貌已无法辨认,当你的马车在西伯利亚原野上疾驰而过,当懊热的空气如往事般瞬间淹没我。 你知道的,我曾经天雷地火的爱过别人,到如今却孑然一身 关于爱,消失的时候,回顾都成了酷刑。空余灰烬。 最后,谁才是你真正爱的人? 《The Tango Lesson》里说了一个故事,雅各布四处行走,有一天黄昏在山谷遇到一个傲慢的年轻人,他无法忍受年轻人的骄傲,于是和他打架,他们从黄昏打到深夜,又从深夜打到太阳升起,最后,雅各布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年轻人是无法战胜的,他或许是天使,或许就是上帝本人。 你的爱人,便是你心底那个无法战胜的人。     5

阅读更多

<天玑>黄昏时偷来你的肋骨酿酒,百年后醉得有血有肉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生活以妥协结束,而我以妥协开始。     黄昏时偷来你的肋骨酿酒,百年后醉得有血有肉   文/李维恩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1 当我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我莫名其妙的回忆起一年前的一个秋夜阅读果戈理《涅瓦大街》的情景。当我在涅瓦大街迷人的街灯和喧闹的人群中目睹一个纯真又孱弱的年轻人的激情被现实的荒谬彻底击碎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这令我无处遁形。书中的主人公,庇斯卡辽夫以其全部的生命追求一瞥而来爱情,但是迷人的姑娘却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妓女,于是他对美的追求反而嘲讽般的把他推向了生命的尽头。然后,我在那个有点慌张的夜晚里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要试图弃拯救任何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太多的人希望在蓝色的天空下不断的延展梦想,包括爱情在内,无奈的具有理想性质的向往与改变他人的试图总会变得苍白和荒谬。然而这种结论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面前重新变成了不可名状的乏力与单调。 有人说菲茨杰拉德向我们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充满泡沫般的浮华现实中的幻象,然而我却似乎只看到了盖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对中,在那绚烂灯火照耀下的觥筹交错中,在那无数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识的假惺惺的畅谈中,紧张的向着大海方向涌动与生命逆流反叛的冲动,一股永远等待的冲动。 每天,盖茨比都会在大海的边缘向着这种等待发抖,不管夜色有多么温柔,不管黛茜的身影离他多么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着他身后那闪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恒的孤独。最终,只有盖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也许,应该说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虽然菲茨杰拉德随后也把这种等待抛诸脑后,坠入不可遏制的失败中,他终究没有办法化解掉等待那难言的孤苦与焦虑。但当盖茨比荒唐的被手枪打死的一刻,他笔下的尼克伤感坐在了盖茨比无数次去过的海滩上缅怀着那个久远的,未知的世界。在他无限的怅惘中,盖茨比的梦也已经飘散,在依稀的人声鼎沸的幻觉中,只有盖茨比消逝于这个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还有他镇定而紧张的等待爱情与梦幻的孩子一样的眼神。 尼克还回想起了青年时代那令人激动的返乡的火车。我们有理由怀疑,盖茨比的灵魂并没有在漫长的等待结束之后回家,但那黄昏之后,那些聚集在幽暗车站上纯真的问候与相互依恋,还有寒冬的黑夜里向奔驰的火车两边远方无限伸展的所有归乡人的雪,就在盖茨比死后似乎可以让我们意识是到什么才是灵魂中最重要的部分:那种对未实现梦想的执念。 最后也没能到达的地方,最终也没能牵手的人,永远都会勾起你无穷无尽的思念。即便在后来的人生中你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需要曾经梦想的那些,或者自己如今拥有的已经更多,你当年的梦想依旧会在某个深夜不定期的反复将你折磨。 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全部都听见了“严寒的黑夜里雪车的铃声”,也都看见过“圣诞冬青花环被窗内的灯火映在雪地上的影子”,但是在经过了许多年后,我们不会把它们与盖茨比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码头后令人心醉的绿色联系起来,也不再有勇气重复当年的梦想,甚至不愿提及。正因为如此,我们最终都会站到了现实的一边,我们得到的是相对容易满足的物质生活和看似安稳的人生浮动,而盖茨比,那个了不起的盖茨比,则会永久的站在我们的对岸,忧伤但并不哀怨的注视着等待的哀歌无尽地包围古老的悲剧,那些在无数个世代重复在无数人身上的悲剧。     2 在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巴黎回忆录《流动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中,他花了整本书四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来记叙当时在巴黎已身负盛名的司各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和自己之间发生的种种有趣的事。当时,风华正茂的菲茨杰拉德已经写出了他了不起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过与“风华正茂”这个词相照应的是另外一个可怕的词——“英年早逝”。1940年,年仅44岁的这位“迷惘一代”的伟大作家因心脏病突发,于圣诞节前4天猝死在了洛杉矶。海明威曾在读过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之后写信给他说:“你不是一个悲剧性人物,我也不是,我们不过是作家,我们该做的事是写作。” 相对于前辈霍桑或者亨利.詹姆斯,菲茨杰拉德实在是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资本,在他眼中,或许没有什么比美国本土的学校糟糕了。因此霍桑以其迷人而丰富的笔调写他的故乡英格兰,亨利.詹姆斯在旧世界和新世界交替的时候、像一个欧洲哲学家那样深刻的描写美国人,而海明威这头危险的公牛则把美国的迷惘带到世界公民群体“垮掉的一代”中修炼,然后写成整个人类的迷惘。这其中只有菲茨杰拉德是如此单纯:他面向西部青年和东部青年们的同一个梦想,他看着他们毫无诗意的放纵和狂欢,目睹美国生命的灿烂和黯淡。所以南方人爱墨生热爱这个纯种美国作家,而才华横溢者如福克纳则态度相反。相比菲茨杰拉德,诗人惠特曼比他更好更豪迈的写出了美国,马克.吐温比他更准确的捕捉了美国幽默下的辛酸血泪,欧.亨利则比他遭遇更多,比他更丰富的刻画美国。菲茨杰拉德的平庸由此可见。 然而,这个人,他却整整描写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和我们今天生活的国家如此相像:虚荣、金钱、权力,以及非法的商业操作,欲望在灯火辉煌中毫无保留的释放,人们整日谈论名流和名牌,没有哲学、诗歌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这个时代和那个时代,最赤裸的映照了人性,然而却无人把人性写得更加动人,缺少真正的精神牵引:人人如此,无从对照。 任何作家都无法避免将自己的影子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尤其是悲剧。恰如潜入“鹦鹉螺号”,甘心忍受深海处无限时间的荒谬与煎熬的尼摩船长之于Jules Verne、为了爱情而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之于Heinz Andersen,菲茨杰拉德也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人生悲剧融入到自己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夜色温柔》中。借尼克之口叙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暗恋者执著追求一个不存在的“梦”的故事。 “世间只有被追求者和追求者,忙碌者和疲惫者。”菲茨杰拉德在书中如是说。在书的结尾,作者更将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升华到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美国梦,全书也因为尼克的这段话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可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其作者书名用意究竟何在?我想,在书的结尾,我们已经找到答案。 “于是,一条条小船逆流而上,我们奋力向前划,却被载着不断地倒退,退回过去。”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没人能够安稳。人生的悲剧在于,即使你只是以最安全的姿势原地站立,时代的洪流也会将你视为无数的牺牲品之一冲垮。 于是我突然想到王尔德的一句话:无论场面再怎样喧哗,我只是一个头上插满鲜花,将要被送上祭坛的公牛。     3 想起芥川龙之介一则极短小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想学习在衣服上绘画的技艺。他的师父最初在教他画衣时,就说,这是一门危险的艺术,你极有可能以生命相赌。这话就像是对自己死期的预言。那位年轻人十分勤奋,技艺举国无双。据说他在衣服上绘画的樱花会在午夜时分纷纷扬扬飘落,他画出的飞鸟会在黄昏的尽头飞出衣裳又在第二个黎明时分归来。四方的大户人家都前来参拜,只求能得到他的一件画衣。某一秋,那位年轻人咳嗽了一整个黄昏后死去,医生解剖,说他的肺已经被颜料的烟云熏得五颜六色,像是被天神收拢在一个袋子里的繁星。 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背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权衡或者牺牲,有时候这种牺牲暴烈而决绝,有时又无比的凄美。比如你在一样东西的指引下不断前行,在悲伤、痛苦和恐惧的时分,它带给你安慰、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动力。你一边收获着一个个名利上的成功,内心却始终充满着因那样东西的不可得而带来的空虚。然而你可曾知晓,也许你对那样东西的渴望原本就是荒谬的,它只是在你的回忆和幻想中才美丽才具有意义,然后当你真正靠近,才发现它早已变质抑或从不曾存在。 我曾经梦想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一个围绕着此起彼伏四季青翠的山峦地方。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到处都是绿气袭来。你从来不知道呼吸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那些带着生命的气息穿透大地穿透墙壁再穿透过你的身体。苔藓爬上青灰的百年石砖,王宫依然留着当年的容颜,灯笼高高挂起,凄美的故事反复倒转流传。 穿上藤条编织的草鞋,扎染的长衣,批上披肩,穿行过半条街,喝热热的酥油茶,吃新鲜的烤奶酪。从马坊牵出一匹温顺的小马,载着你在日头偏西的时候马铃叮当。进苍山,寂静无人山谷中只有鸟儿的啼鸣,嗒嗒的马蹄响,和你肆无忌惮的笑声。绕过盘山的木板桥,在低头俯身让过千年偎蜿的垂枝老松时,一瞥眼看见山峦间的一线青天。 其实现代人梦想的终点或许不是城市,也不需要没有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楼群。它没有地界,翻过这座山依然是无尽的青山。山下是一片片整齐的麦田和潺潺的小河,那些青黄交接的梯田,河中清凉的流水,田边的四角凉亭,却比任何图画都要美,它真实的浸透了你的呼吸你的瞳孔。并不宽阔的马路上,朴实的乡人赶着沉甸甸的马车悠闲的经过,偶尔还有一些油亮的水牛,成群的绵羊,活泼的马驹。或许就是这样,在每一个看不见的城市里,留着无数人的梦。有人在梦中骑马穿过车水马龙的人群,走过熙熙攘攘的街口。在梦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目的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也不知流向哪里的海。它指引着一个又一个看不见来路的沉甸甸的远航,我于是该走了,拥抱这个城市最后一缕慈悲暖阳。 或许,这眼前的生活并不是你所期望的生活。你诉说梦想的声音像一团被打捞上来的海藻,你的言辞像是从无数的河流、山川中汇聚而来。我们追求的梦想可能不再是我们自己的梦想,而是这个国度强迫我们追求的梦想。而当我再看见你的时候,我也会像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里那样,很快地老去一百年吗?     4 假如让我推荐一位能代表真实内心的诗人,我不会选出博尔赫斯或者维庸。真正触及我心中痛感和存在感的,应该是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波德莱尔与福楼拜同年出生,生活的时代是浪漫主义最辉煌的时代,与所有在巴黎的名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独立特行。无论他对李斯特那堪比“生不愿封万户侯”的美誉也罢,还是对乔治桑的种种恶嘲,都令人有些被迫感和尖锐感。 本雅明论及波德莱尔时说,《恶之花》的时代,大众正对抒情诗失去兴趣。拉马丁那样的贵公子日益稀少,诗人很难再如夏多布里昂那样引获举世崇敬。于是,在《巴黎的忧郁》里,波德莱尔说出了他的理想:将他习惯的诗歌去掉脊椎骨,剁成无数小块,没有节奏和韵律而有音乐性,足以适应梦幻的起伏——好了,这就是散文诗。 《巴黎的忧郁》并没有像巴尔扎克或雨果般浩繁广袤的城市或人群描写,甚至也没有像福楼拜(尽管他和波德莱尔同生于1821年,命运把他们指向了文学的两个极点)那样细致科学的氛围描写。这组散文诗的内容,一如波德莱尔对散文诗这种体裁的理想体式一样呈碎片状。人群与城市并没有直接出现,但却无时不刻存在于背景之中。波德莱尔在人群中穿梭,像个隐士一样为每一瞥惊艳。 19世纪的巴黎,拱廊的出现使城市成为花园。《新闻报》的长篇报导、大仲马的连载小说和纸醉金迷的商品与大众美术,使巴黎如梦似幻。可是对波德莱尔来说,这种梦幻像油画颜料般浓郁而不真实。他不像巴尔扎克那样把巴黎尽收眼底,然后吐气开声的宏伟叙述。他在人群中隐居,不断搬迁,每一个他见过的巴黎人都是他心湖中的一点雨,一片涟漪。密集的人群使他的心绪中波澜横生,而又隐藏着阴影。因此,他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但却是破碎的、密集的和阴暗的 工业文明的兴起及大量报纸的淹没,使时代从旷野变成了城市。人群的处境产生了巨大变化。当诗歌和其他文本体裁一样被批量生产、诗人被城市的人群拥挤围绕时,古典文明被湮没了。这算是巴黎的拱廊对时代的反讽:当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花园化之后,花园本身的诗情画意消失不见。时代与人群使城市变得破碎而不易捕捉,波德莱尔于是出现,用一种既古典又反古典的矛盾体裁来致敬。 波德莱尔的巴黎不像雨果,有无数宏伟思想连缀其戏剧性场面;不像欧仁·苏,有那些精巧的情节牵连。他的巴黎是许多破碎的意象和断想,还夹杂着大麻和鸦片邪恶的氤氲芬芳。如果不是他而是一个庸者来写作,你会觉得那只是疯子的无节律呓语。可是,毕竟他是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是他刻意打散的镜子,是他刻意“剁碎、去掉脊椎骨”的蛇。 一位虔诚的诗人,睡眠的仇敌 把这苍白的泪水捧在手掌上 好像乳白石的碎片虹光闪亮 放进他那太阳看不见的心里 —节选自《巴黎的忧郁》 “月之愁” 波德莱尔用他充满黑暗诱惑的美学观点说:爱情是什么?爱情是走出自我的需要。人是一种善于崇拜的动物。崇拜是自我牺牲和自我献身。 所以一切的爱情都是献身。 带着天使星眼燃烧的火焰,我要回到你的房间,穿过夜色昏昏的黑暗,悄悄地溜到你的身边。我将给你,我褐发的情人,像月亮一样的冰冷的吻,就像在墓穴周围爬行的蛇一样与你相依偎。当那天边的黎明降临,你身边便消失我的踪影,直到夜晚的孤寒凄清。别人会对你多意柔情,我却以自以为专断的统治慑服你的青春与生命。 假若哪日我迷踪不明,也请记得我对你有一场动情。     5 在感觉自己身陷平庸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 Leonard Cohen在晚年不断强调的那个意象:被烈火炙烤的心。身处这样的时代,他有着自己的处世秘诀。他说,当他对一切感到心烦,就想想荷马、但丁、弥尔顿、华兹华斯等。他们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他们忍受人生的痛苦,和我们一样,如同草芥飘在尘世,为了挖掘如何令人的灵魂更具尊严的秘诀而工作。在他低沉的声音中我万分迷惘,曾经的故事在不厌其烦的叙述中慢慢远去,而这时你的影像走上前来,稳重的好像群山连绵的根基,地心炙热浓稠的火焰。 油画般的光影色调,童话般的幻想,绝望的孤独,悲伤的命运,所有的一切混合着欲望、罪恶、腐臭当然还有香味的文字,如魔咒般附在你和你命运相连的所有人身上。情节和场景的交织如此离奇浪漫,令人联想到昏暗的青幽小径,斑驳的教堂,孑然孤单的灯影,散发腐败气味的集市……人生就这样一步步将人诱入犹如梦魇、神秘、凄绝的故事中去。 很多时候,总是在某个安静的黄昏,或暮色浓重的时分,周围的世界会悄然地在这样一些场景中展开:一个空荡荡的旅馆房间,一家加油站里暂且驻足的过客,一列行进中的火车车厢,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公路。画面中也许空寂杳无人烟,也许会出现个别男女。他们中多数孑然一身,或在街边安然默坐,或在吧台啜饮,或是凝神窗外。他们的姿态极为寻常,却都有那么一丝荒凉和阴郁,强烈地暗示出一片静默中令人不安的因素。一种巨大的孤独和绝望,如同不可抗拒的暮色,向你袭卷过来,似乎要吞噬掉所有的一切。这是当代那些为数不多的写实派作家不厌其烦表现的主题,并且固执的认为,这种庞大的空虚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在这样的推论上,我们活着只是在想法设法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或者情欲,并没有再进入更高一层空间的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想忘记所有的代价,只想爱,那么爱的代价反而可能更高。因为爱与仇恨是一体连生儿,你不可能将两者分开来,爱情一旦被剥去温情都是野蛮的,包括仇恨。这不仅意味着看得见的爱是建立在看不见的压抑之上的,而且也意味着爱和仇恨是同一情感的不同方面,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但它们仍然是相反,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 一天中的某些时间,我感觉非常的痛苦。痛苦,因为这是唯一真实的词。这些天夜晚到来时,我因为堵塞的记忆通道惊醒。逼仄的房间倾斜,我双手挥舞着落进布满灰尘的河,河水黑,而且冷,让我忘记来路。仿佛一个人在触摸下体的时候上身突然分崩离析,我的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没有母语,没有祖国。 一直怀有死的愿望,却仍然活着,单单这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爱。 尼采怀着几近癫狂的意识说过,“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伪装自己的一切狂热,但还是禁不住在梦中梦见无言的高加索山脉,还有卡夫卡、波索亚这些善于沉默的人。高山和你的身形卧在一片我不知名的海岸线上。我强迫你不要告诉我你近来怎样,不要给我电话。写下来,把一切感情都写下来,像被刺穿的肉那样透明和原始。然后我们什么也不要更改。 这样当我在梦里躺下,而你从山脉之上走来的时候,你的身影就会非常清晰而巨大。我希望我们都能在白象一般的群山中出生,而一旦入睡,身下就有异常温暖的土地。 可是再怎样伪装也是无用的,以色列人阿摩司•奥兹早就在《我的米海尔》一开头便喃喃自语道出了我心中的语虚:“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可我并不想死。”       (采编:安镜轩;责编:安镜轩)     您可能也喜欢: <七星百科>第二十九期:养老保险制度 “完美”的种族主义 洞察你我身边的心灵杀手——解密中国大学生的荒漠心灵(下) <天璇>你与这个世界 蓝色的召唤 无觅

阅读更多

冉云飞 | 推特微博荐书之91至135本(附前90本)

作者: 冉云飞  |  评论(3)  | 标签: 推特 , 读书 冉按:冉氏荐书是我在推特和微博上,为了满足一些朋友寻书之需,而罗列的自己已经读过的书籍目录。这些书籍于我大抵都有相当之价值,但是否能给予朋友们同样的价值,则未敢自信。不过,我的推荐只不过是替大家打开一扇窗口,至于你看到了什么风景,有什么样的议论,与我相同否,则不是我所考虑的。如有契合,自是好事,如有不同,亦是自然。读书贵在自适娱己,同时亦能为社会的良性演进,做一些微小的功课,已属相当不易。每荐书45本,我都会将其辑录起来,以方便那些不能时常跟进看我荐书的朋友。2012年3月13日16:02分于成都 91李洪林《中国思想运动史:1949—1989》(天地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和亲身经历,将四九年后四十年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遭整肃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虽然还是很感有些阶段深度不够,但作为想了解大陆四十年历史真相的人来说,仍不失为值得推荐阅读的书籍。 92侯凤菁《燃烧的多瑙河:匈牙利1956年事件真相》(新华出版社2009年)1956年匈牙利事件对反右乃至文革的爆发,都有极深的影响。但对此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何以对中国当代史有如此深的影响,则大多语焉不详。 @肖雪慧 老师曾荐此书谓,中共在对匈牙利事件上比苏共要强硬铁血得多。 93李又宁主编《胡适与国民党》(约纽天边外出版社1998年版)是书由台海两岸学者刘绍唐、杨天石、蒋永敬等人的七篇研究文章结集而成。胡适与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陈光甫等的关系均在研究之列,这对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胡适有参照作用。胡适遗产还很多地方待掘。 94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1998版)高尔基于苏联专制有许多讳饰和奖词,但他强力抗争过,本书就是明证,而不像郭沫若完全无条件输诚。“文化的真正本质和意义在于从心里厌恶一切肮脏的、卑鄙的、虚伪的、粗俗的东西,一切贬低人和迫使人痛苦的东西”。 95《李劼人全集》(二十册,四川文艺2011版)李劼人是夏志清、司马长风等都未曾论及的一位二十世中国重要作家,他在长篇小说、翻译、成都研究等方面均有卓异贡献。全集有包括向党交心、大饥荒时书信在内的四百万字是第一次面世,从文学、文献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96兰格《希特勒的心态:战时秘密报告》(中央编译2011版)像希特勒这样大规模的人类灾难制造者,应该引起多方的关注、研究,以便尽量避免类似灾难的再度发生。我的意见是,每个恶魔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乌合之众。希望中国学者能用如此方法,更多地探索中国本土人物。 97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山东画报2007版)像老舍听命于官方的宣传并为其涂饰,而又惨死于文革者,何其夥矣。但无论如何惨死,在我们的视野里大多是一团浆糊,傅光明对老舍之死的追寻是迈向真相的一步,正如著名作家乔伊斯所说:历史是我正努力从中醒过来的一场噩梦。 98《金大钟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中央编译2011版)金大钟一生用毅力、勇气、耐心、慈悲来为韩国的民主自由而奋斗,他践行民主自由而超越个人恩怨,当上总统后特敉昔日追杀监禁他的政敌全斗焕、卢泰愚,并为几乎整死他的朴正熙扫墓,为弥合韩国社会的伤口做出了巨大努力。 99柯兹纳《米塞斯评传:其人及其经济学》(上海译文2010年版)以前也读过一些关于经济学的书,但认为没有读这本《米塞斯评传》给我的开窍感。米塞斯用消费者主权、企业家的动态竞争等观点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经济,从而在维护自由社会上迈着更加坚实沉稳的步子,这是人类文明的幸事 100张忠栋等主编《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资料选编》(十卷本,唐山出版社1999年版)这是台湾自由主义和胡适研究者张忠栋在生命最后时刻贡献给研究中国自由主义历史的人们一份大礼,本书分什么是自由义、基本自由与人权保障、自由经济的主张、民主.宪政.法治等十大部分,资料搜罗详备,堪资研读 101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中央编译2004年版)布兰察德通过社会反叛者、未掌握政权的胜利者等四个部分论述了包括马克思、甘地、孙中山、格瓦拉、卢梭、托落茨基、托尔斯泰等人,这些人物在心理学的烛照下,肯定能让你看到与你此前所意想不到的解释 102罗尔纲《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忆》(三联书店2006年版)罗尔纲受教于胡适,打下了他做学问做人的根基,书中那些如沐春风的记录,在“谢本师”风潮总体上比较盛行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给人一种难得的教益。我们更可以从胡适对吴晗、千家驹这样的左倾学生的提携上,看出其师范之一斑。 103约翰.范泰尔《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贵州大学2011年版)在平安夜,给大家推荐一种我正在读的这本书,信仰自由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之间的关系和历史,此书阐述较为清晰。此书由@张大军10 兄翻译,他在政治学、社会运动和信仰自由方面都有不错的造诣 104阿考斯、朗契尼克《病夫治国》(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本书分析了二十世纪27位“病夫”,如希特勒到毛泽东是如何治国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见解,但你可以想想别人为何从你不曾想到过的角度加以分析,总可以丰富你思考问题的路径,避免陷入被愚弄的牢笼而不自知,这就是求知的力量 105《李慎之文集》(上下,2004年内部印刷)本书是李慎之先生晚年读书、思考中国历史及现实问题,并结合他自身经历及走过的曲折道路的结集,对研究“真头真”知识分子及相关思想历史,有标本性的意义。集中的坦诚、勇毅、洞察力所在多有。其中如《风雨苍黄五十年》,可称十年来名文。 106金雁《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北京大学2011年版)秦晖、金雁夫妇是研究切实学问、说明白话的学者,既有做学问的扎实,也有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关切。本书对大家了解被官方主流传媒妖魔化的苏东波转型,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对民主自由有更坚定的认同 107寇延丁《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我们时常说建设公民社会,但我们不少人对志愿者和NGO的认识还是停留于好人好事的认识基础之上,对公民社会的建设意在最终达成民有民享民治的效果,没有深切的体认。本书就是从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探讨了一切改变怎么从自己开始 108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伯林作为二十世纪有名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对极权时代俄国文化的观察敏锐、细腻,对返观当下的中国文化不无裨益。他认为:“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109《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广西师大2004年版)这是波普尔思想的普及版,相对于《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更容易读懂。其间对马克思和希特勒等,亦即对专制的思想来源和实际运作都有相当深入的批评和反思,使初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效。 110@肖雪慧 《守望良知:新伦理的文化视野》(辽宁人民1998年版)这是一位二十三年不能登讲台的学者对于伦理学的思考,但她从来不曾放弃过自己对普世价值的追寻。周辅成先生在序言中说:“这是一部使道德理论密切联系开放社会经济实际的创新之作,也是一部使伦理学密切联系新时代哲学的著作” 111传知行研究所主编《“黑车”司机访谈录》(内部自印2011版)中国的出租车管理制度是人为的限制出租车自由竞争,以损害乘客、司机的利益、维护出租车管理者利益的,其间发展出像上海政府利用钩子整治举报黑车而致杀死人的惨案,其根源在于@郭玉闪 兄所说的“可以杀人的制度”。 112冯客《毛泽东的大饥荒:1958—1962年的中国浩动》(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冯客用1958至1962年的时段划分来打破“三年大饥荒”的说法,明显更为准确。但我认为冯和其他著述对四九年后NGO的消失(皇权下县)、户口制度等方面于此浩劫的影响尚未触及,可以考索的空间依旧相当大 113舒尔茨主编《心理传记学手册》(暨南大学2011年版)是书分为如何撰写心理传记、艺术家和心理学家及政治家与心理传记学四编,由心理传记领域的名家撰写,分析了猫王、普拉斯、弗罗伊德、尼采、埃里克森、拉登、小布什等人,对于了解个体的人之心理成长和转变,益助多多。 114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对胡适早期成长的传记,史料很多,立论审慎,不少为此前论胡所未有。特别是江说胡用《四十自述》对早年心路历程的重构心态及对名人回忆的态度,值得传记和史学研究者重视。 115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此书在谣言研究上虽没有方法论意义上的贡献,但我认为研究着实的中国问题,还是值得阅读的。你能想到五十年代毛人水怪、割蛋等谣言的传播与苏联的关系吗?我们未知的历史还有很多 116黎安友《中国政治变迁之路》(巨流图书公司2007年版)作为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黎氏对中国的研究与议论,深刻清晰,颇具洞见。在由台湾清华大学邀请其所做六讲中国讲座结集而成的《中国政治变迁之路》里深入地探讨美、中、台三者的关系,并用《中国研究四十载》回硕了与中国的学术渊缘 117中共杂志社编印《大陆地下刊物汇编》(第十辑,中华民国71年版)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状况,不研究地下刊物,是不可想像的。我虽然搜了不少原始材料,但与台湾中共杂志编印的这个系列相比,还是不值一提。此辑有今天、四五论坛、沃土、科学民主法制等刊物的内容 118金纲编著《鲁迅读过的书》(中国书店2011年版)从《论语鼓吹》到此书,都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以及做学问的扎实与严谨。鲁迅的思想谱系一直众说纷纭,但我认为弄清他藏读了些什么书(如此前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出的《鲁迅藏书研究》),是研究鲁迅必须的基本功和前提。 119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如果你不曾读过谢幼田的《中共壮大之谜》,不知道抗战后期某党利用国民党正面抗击日本而遭重创时,努力扩张而成就一党伟业,那么看看这书就会让你茅塞顿开。 120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上下,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储安平的“党天下”是对党治天下最为剀切的评论,他主办的《观察》周刊抒写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言论自由的历史。他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遭遇,是知识分子中国悲惨命运的缩影,本书是目前为止其言论汇集比较全的集子 121商友敬主编《过去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所说的“过去的教师”大抵是指1949年以前,与当今的教师对比起来就有意思了。我认识一些好老师,但我看到了更多的糟糕老师。在下以为老师们最好看看这书,一个不热爱学习的老师不可能教出热爱学习的学生 122《戴晴文选》(2011年内部自印)凡是读过《储安平与党天下》、《张东荪和他的时代》的人,无不为戴晴对史料的极力搜罗和问题敏锐的捕捉所打动。她这七十年几乎与中国的跌荡坎坷相始终,其中的小册子《三峡!三峡》更是反对三峡工程的有力声音。这本散篇结集的文选值得阅读 123@狄马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看了狄马的文字,听过狄马唱歌,你就会难以忘记。为什么呢?用他自我调侃的话来说:我是唱歌里文章写得最好的,写文章里歌唱得最好的。他平静地挑战权威,理性地传播常识,激发你不懈的思考和活着的趣味。 124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我虽非隶属任何宗教的信仰者,但我对许多宗教一直以来有持久探索的兴趣,比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一直是我所关注的。谢氏此书虽没能解我所惑,但比那些对此回避的人,却要精进不少。 125管仁健(网名“小瓜呆”)《你不知道的台湾.国军故事》(文经社2011年版)当我们也可以像台湾朋友一样思考和批评军队里面的离合悲欢、苦痛黑暗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才有真正的希望。是书通过国军个案、通案、劳军、军纪故事展示了台湾戒严时期我们未曾知晓的历史 126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1998年版)有历史感的人,才能真正看清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应将四九年后的历史统贯来研究的因由。五七反右关涉的大多是知识分子,故被提及和研究的较多,但即便如此,许多史料料亦有待挖掘,朱正这书迈出了一小步 127笠原十九司《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外交部与一些不理智的发言者,都主张南京大屠杀毋容置疑不需讨论,这样的国家和民众,徒有血勇而不知以理服人,难怪别人轻看而抵赖。连南京大屠杀争论历史之来龙去脉都是日本人所作,夫复何言? 128邵建《胡适与鲁迅: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胡适与鲁迅在思想路径、为人处世、政治见解诸方面都有许多不同,本书有深细的探讨。鲁胡说有交往有纠葛,他们的分歧甚至预示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所走的不同道路,至今仍在不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129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大2004年版)这部由刘军宁、秦晖、肖雪慧等众多学者批评狭隘民族主义的文集,至今仍值得推荐阅读。特拈出@王小山 同学当年封底推荐语:“爱国主义不应成为丑陋行为的遮羞布,民族主义也不是流氓的避难所”。 130周孜仁《红卫兵小报主编自述》(溪流出版社2006年版)相对不少文过饰非的文革亲历者来说,作为《815战报》主编的周孜仁希望自己的回忆“真实地,负责任地,为那页可怕的时代履历表填写一行注脚”。对文革没有认真的反省和研究,民众和民国必然还会再次付出惨痛的代价。 131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江西教育2003年版)这是一本比较全面梳理胡适思想的的书,但我认为研究胡适思想,不能只从传统的打捞史料的文史功夫上着眼,不可没有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维度,否则很难比较清晰地认识胡适的价值 132巴巴拉.德米克《我们最幸福: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台湾麦田出版社2011年版)谁要是不知道中国曾发生过的事情,那就请你看这本书。什么叫独裁社会,就是连最基本的需求包括接吻都不可思议的社会。我真是希望你在自由的情形下理解那些人是多么卑微且值得悲悯 133王实味等著、沈默编《野百合花》(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由延安整风、批胡风运动、反右运动、文革时被整肃的一帮知识分子文章的合集,既可以从中看出官方的整肃路线图,同时也可视作知识分子的苦难史。如果与李洪林的《中国思想运动史》对读,更能收到应证之效 134朱凌《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是书叙述湖北潜江姚立法十二年屡败屡战,最终当选而在人代会上喊出“我反对”的传奇经历。姚批评政府不留情面,为民众维权,真正做到了一个公民推进民主的可贵努力,不像2会雷人代表辞典里从来没有“我反对” 135蔡文彬主编《赵紫阳在四川》(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他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八十年代的改革,特别是关键时刻的仁慈,使民众和历史必将记住这个人。记住这个人的方式之一,就是整理和了解他的历史,无论对错,不为尊者讳,以为这个国家留下点可贵的政治遗产。 附1至90本网址:http://tufeilaoran.blog.163.com/blog/static/65079305201110277410786/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冉云飞的最新更新: 不会做父母的中国人 / 2012-07-19 11:16 / 评论数( 5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4条(41) / 2012-07-09 23:05 / 评论数( 9 ) 只有来不及的爱 / 2012-06-18 11:24 / 评论数( 14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2条(40) / 2012-06-08 12:11 / 评论数( 9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57条(39) / 2012-05-01 23:33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魏英杰 | 时代焦虑症及理性的坚守

作者: 魏英杰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今年来,微博上发生两起看起来很八卦、其实颇有意味的事件。一是年初演变至今的方韩之争,一是近日煞为热闹的吴法天约架事件。这两桩微博热点事件,颇有相似之处,背后都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思潮纷争。 方韩之争是方舟子打假生涯的最大败笔。打假需要科学的方法、刨根问底的精神,但这事件中,科学的方法不见了,有的只有穷追不舍、只问结果不讲程序的斗争精神。方舟子的悲剧在于,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另一方面中国像方舟子这样的人又太少了,于是他成了“方教主”。当出现一个认为自己从不会错的“教主”,那只能注定是一个悲剧。 在这场网络混战中,质疑韩寒一方大多是把推论当结论,把可能性当作必然性。但是,韩寒的表现就理性吗?至少一开始并不是。他对麦田的辱骂,对方舟子的嘲讽,大家都看在眼里。因为愤怒,韩寒失去了争论的风度,因此也丧失了作为公众人物对待质疑应具有的容忍精神。这应该是方舟子和韩寒死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法天在微博上的表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和“此是燕云”的纠纷,也是因为他关于三年灾害以及什邡事件等微博引起的。问题是,如果不去管他发表这些微博有什么动机,这些话算不算一种意见表达?应该说,这确实只是一种言论表达。再“有害”的言论,它仍是一种言论。对待这种言论,我们必须有容忍的精神,而不是用约架、群殴、暴力来解决问题。 关于容忍精神,胡适先生在《宽容与自由》里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熟悉古代史的人知道,基督教兴起之际,一开始受到了罗马帝国的残酷压迫,产生了许多不朽的殉道者,但到后来,基督教成了国教,又开始对其他宗教大肆迫害。胡适还提到了新教革命的事情。那时候,一开始是罗马天主教疯狂迫害新教教徒,到了后来,新教的领袖如加尔文也渐渐地走上了不宽容的路上去,大肆压迫异己。宗教的不宽容,造成了你死我活、钳制人性的后果。这一惨痛历史,也催生了宗教的宽容精神。如今,这种宽容精神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普世价值。 网络、微博的出现,带来了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但在公共平台发言,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微博上固然人人都可以成为话语中心,可如果不善加运用,不具有公共讨论的精神,这种言说要么很容易沦为应声虫,要么就可能成为排斥其他言论的工具。当然,微博上的话语权其实也是不对等的,许多明星随便说句话,都会有许多人转发。所以,这里谈宽容、理性,有一层意思就是,掌握话语权、说话嗓门大的人,应具备宽容的精神,对待质疑、对待批评,应有容忍的气度。 缺乏必要的容忍精神,是这两桩微博热点事件给人的观感。因为不宽容,韩寒一开始失去了必要的理智,方舟子越过了质疑的边界;因为不宽容,“此是燕云”等人对吴法天从言论批评直接转化为约架、扔臭鸡蛋、踩上一脚。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在展示正义,还是表演暴力?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可以说,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因此,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思潮,思想呈现相对多元化状况。政论家马立诚新出的著作《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就把当下中国的主要思潮归结为八种。每一种思潮(主义)都是在试图给当下中国开药方。有思潮就有碰撞,但有碰撞却不一定要打架。方韩之争也好,吴法天事件也罢,背后都有时代焦虑的原因,也是不同社会思潮碰撞、摩擦的结果。这股焦虑情绪,眼下还在继续撕裂着这个社会,撕裂着持不同思想观点群体。 曾几何时,阎崇年遭到民族主义者掌掴;钱烈宪因博客言论被人捅刀子;方舟子因打假被人拿锤子追打。面对这一切,让人不禁想起伏尔泰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让人遗憾的是,那些反对暴力对待阎崇年、钱烈宪、方舟子的人,今天可能却在支持殴打吴法天,甚至加入了拳打脚踢的行列。不得不说,吴法天因言论出位被围殴,这不是民意的胜利,更不会是宽容精神的胜利,而是暴力的胜利,是民粹主义的胜利。 这个时代让人焦虑,但我始终认为,化解焦虑、愤怒的出口不会是暴力,而是对理性的坚守。 2012年7月15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百年国博:面对未来迈向公共性 / 2012-07-17 11:48 / 评论数( 0 ) 免费厕纸更考验公共服务水平 / 2012-07-16 23:21 / 评论数( 0 ) 官员微博的身份认同困境 / 2012-07-15 23:15 / 评论数( 0 ) 不是每桩见义勇为都有完美结局 / 2012-07-13 14:15 / 评论数( 2 ) 我的论坛生涯 ——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 2012-07-12 00:23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21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