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好书

孤岛客 | 2012孤岛小说

2012年有幸读到它们,谢谢它们,谢谢小说家 ■《巴黎赛啦》,长篇,史蒂芬-克拉克著 。这本小说还可有个别名:吐槽巴黎。作者伦敦人,巴黎生活十多年,多有不快。郁闷中将各色尴尬一勺烩,烧成一本小说自费出版。没想,巴黎人恰恰因此爱上他……相比海量索然无味网络吐槽而言,克拉克的吐槽多具语言学文化学视野,与少数匠心内涵贴自有一拼。 ■《陈春天》,长篇,陈雪著 。自传体小说的难跟画家画自画像的难也像也不像。像的是都是在跟自己较劲,不像的是作家得把自己虚构得似非而是。这时,做人行事“没有时间是对的时间”的陈春天越走越近,她像一个“庞大的哀伤”不碰没事一摁生疼,她像一颗无缘滚出的眼泪,只把答案默写在自己的手心。 ■《炽焰燃烧》,短篇集,罗恩-拉什 。小说中人尽为草根。作者以简省笔墨写出他们的绝望,包括骄傲和黑暗。此外,作为诗人小说家,他在紧扣人物的同时,也常以数声清脆口哨将故事宕开,让笔下那个绝望世界多少瞬间抽离粗粝,像那洼黑得一塌糊涂的山坳,“非得拿根撬棍打碎点光亮进来不可。”(P3 ) ■《霍比特人》,长篇,托尔金著 。一位朋友感慨完人家从炉边故事演变为全新神话的传奇后,开始抱怨我们只有颜氏家训的诡谲。这抱怨让人忽然警醒文学远离实用的本质——它就像埃尔隆德向矮人们描述的“月亮文字”,“你直直地盯着它看是看不见的。只有当月光从后面照过来的时候才能看见。”(P61) ■《柠檬桌子》,中篇集,朱利安-巴恩斯著 ,收短篇小说11篇,篇篇超赞。它的每段字句都满溢出欢悦的自嘲,它的每处细节都雕刻着无敌的时间……而巴恩斯最终还是给你我哪怕残喘的自信留了一两个近景,他知道,在那场“漫长而怯懦的冒险”里,我们既不像自我感觉的那么年轻,也不像他者看见的那么衰老 。 ■《七日谈》,长篇,刀尔登著 。作家称这本勉强算故事而非小说,可读它时,总有无数现实经验翩翩伴随。宣称与事实间留着一片蓝呢,在那儿,无数只意义的饿鹰不断向下俯冲、俯冲,而当你觉得它肯定会叼走一只意义的胖灰兔时,饿鹰已滑翔开去,不知所终……不确定的意义才要命,不胶着的思辩很毒辣。 ■《太平鬼记》,短篇集,尚思伽著 。假使非要给这部拟古短篇小说集一个10分之评,它语言的精湛考究我甚至愿给过6分。《史官》里的那些长句如“真正的卜者”,“他和他断断续续的预言都将隐遁在以往荣耀的时光中”,而《别史》里的短句则如锋利短刃,是“无边的黑当头压下,是夜色,也是永恒的黑暗。” ■《停车暂借问》,长篇,钟晓阳著 。 赵宁静的故事是一个用文字精雕而成的传奇,它哪儿能转换成周迅或张信哲呢?非转无非自证不逮。好多评论喜用张腔今之古人定义钟晓阳,不是不对,只是这贴标签贴得实在俭省了。好作品的好几近不可转述,就像把衣服和眼泪一起吹干的那股子好风我能怎样好给你?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长篇,玛琳娜-柳薇卡著 。夹在36岁外籍继母与84岁老房子着火般生父之间,女儿娜杰日达姐妹的心软不下去,又硬不起来。作者赋予这部情节神似狗血肥皂剧的小说一种悲悯气质,其貌似无关的旁涉部分格外斑斓,非常隐喻……有些敞开的门其实一直有锁,有些禁闭的门其实贮满阳光。 ■《西女巫之死》,长篇,梨木香步著 。小女生阿米的那些困扰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可姥姥却把当成大事儿,一丝一缕浸润化解。小说用足耐心,阅读,也顺便培养了读者耐心。它微辛间或微甜,而其微咸的部分,则是姥姥与阿米讨论灵魂的那些桥段。它仿佛泪水配方譬如人生之盐,正是它,让生命咸出了清香。 ■《邮差总按两遍铃》,长篇,詹姆斯-M-凯恩著 。“我试着不去想。只要我能不去想,我就感到自己又和科拉到了海水里,头上是那片天空,四周全是海水,我们一块儿谈论着自己会多么幸福……当我和科拉在一块儿时,我就相信来生。当我想到眼前时,一切全都出了毛病。 并没有缓期执行。”(P185) ■《追日》,长篇,麦克尤恩著 。看完2/3那天,莫言得了诺奖。隔小十天,读完,感觉俩字儿:茫然。书里有句话,大意说,你的存在不过是为激发天才。这个诡辩式的傲娇令人心虚。或许,我和更多的我不过“是一部儿童自行车,挂在人们对一位名垂世界青史的天才的盲目崇拜之后,搭了一趟顺风车。”(P62) ■《罪行》,短篇集,冯-席拉赫著 。作者用法理加篆刻两把刀双刃并置写短篇,精准而外,还有克制有加的温煦。P155《拔刺的男孩》甚至完全跳脱命案之窠,写一个博物馆小角色满心类斯德哥尔摩化波澜……生活中“看上去很荒谬的故事很可能是真相,而看上去令人信服的述说却往往是在欺骗人。”(p28)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2012孤岛诗

2012年有幸读到它们,谢谢它们,谢谢诗人   ■ 《冬天的早班飞机》 ,桑克著。桑克新诗集,收新作一百多首。因缘际会,读过不少当代诗人作品,桑克诗作给我的印象是亲切。他擅长将熟稔的生活用平民的汉语重构为一卷你我都不陌生的心灵图景:是“厌倦了厌倦”的我们,是“只在梦中款待自己”的我们,也是“平静地就把一生否定了”的我们…… ■ 《腹语术》 ,夏宇著。早就有了电子版,可纸书到手一直拖到去年。尤其是读诗,会尤其敏感电子版之陋,它的俭省苍白似乎凭空就在暗示未完成未校对未勘误,也就总在怀疑那个深深误解的一句全是因为误删一行所致……“在忧伤和虚无之间/我选择百里香和薰衣草//梦与梦间严守秘密/字与字间亦是”。 ■ 《骆一禾的诗》, 骆一禾著。甚至就连诗人本身都宛如隐喻。北岛如此,顾城如此,骆一禾也如此。据编者西渡说,骆诗异文众多,因为他会不断对初稿加工打磨。这使得骆诗中那些急章短篇不过是其宏大之作的预制。这细节也是在隐喻你我之命吧?“这黄昏把我的忧伤/磨得有些灿烂了……”(P261) ■ 《天真与经验之歌》 ,[英国] 威廉-布莱克著-杨苡译。“残酷有一颗人的心 / 嫉妒有一张人的脸 / 恐怖,披着神圣的人形 / 而隐私却穿上了人的衣衫 // 人的衣衫,是用铁铸成 / 人的外形,是一个炽热的熔炉。 / 人的脸,一座封住的炉灶 / 人的心,是它饥饿的吞咽之物”(P127《一个圣像》) ■ 《万物静默如谜》 ,辛波斯卡著。此选本时间逻辑清晰,一路读过恍悟作者有小清新,也有大辽远:我不必等待繁星之夜/不必引颈仰望/我已将天空置于颈后、手边和眼皮上/天空紧捆着我/让我站不稳脚步//即使最高的山/也不比最深的山谷更靠近天空/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比另一个地方拥有/更多的天空…… ■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读库新版),海桑著。新版装帧全部刷新,突出感受是,技术之外,装帧更多与情感投射关联密切?或许,字号字体里藏着珍惜爱惜,行距字距里隔着敬重尊重,深色浅色里蘸着期许赞许?又或许,它不过是个寻常之举:就像“洗净杯子,倒上清水,放在桌子上”?(P164) ■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 伊沙编。今年读到不少诗集,有纸书有电子书,都喜欢。这本上周新收,也喜欢。主编说,此书是“一个精心修剪过的花圃”。这个比喻被放进冬夜却让凛冽鲜花盛开。诗的美好或许在于除去美好外,它一无所用:它像“蟋蟀无休止地拨着情人的手机”,也像“当日的泪痕/眠于乌有”。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那是你们做得到的

闪读|12-111 ★《文字侦探》,流沙河著 。P32作者考古“人民”的“民”——这是个象形字,本意为锐器刺目使瞎。“远古歧视战俘,语言侮辱,贱呼为民。战俘拿来做了奴隶,仍称为民。卜辞里有‘卵民’的记载,与‘卵牛’和‘卵羊’一样,把奴隶当牲口杀了祭祖,凡被统治者都可称为民”……有些字刨根问底地问啊问啊问出一坨屎,好苍凉。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果壳著 。p69作者amygdala短文谈假名牌“实惠”带来的内心伤害:那种“不正当感”貌似微弱,可日积月累,它最终会变成一种自轻自贱的自我评价。最后,“不正当感”叠加爆发并被当事人拿去定义世界……至此,一个自轻自贱者修行完毕,拿着毕业证,继续自轻自贱混世界。 ★《剑桥与海德堡》,金耀基著 。“年轻一代德人现在喜欢的是自由,不是统一……海涅厌恶民族主义,特别是日耳曼民族主义,认为那是基于仇恨之动力产生的一种愚蠢和破坏的力量。歌德曾说:‘日耳曼人呀!你们希望成为一个国家,那是徒然的,不如把你们自己变成自由人吧!那是你们做得到的。”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一只虎衍生无数虎

闪读|12-110 ★《理想不死》,胡赳赳著 。相对而言,或许我更方便理解作者他们那个星座所具有的天然乐观。其特别处是,既超越常规逻辑,又努力贴近存在。唯有如此,“理想”这个一不留神便会阔大至虚幻的愿景才有机会脚踏实地——就像重新拼好已被实用主义拆得七零八落的那把汤普森,推理想再度穿过,放声歌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扬-马特尔著 。2010年,作家马特尔的新小说《标本师的魔幻剧本》出版。这部新作与“少年Pi”的近似处是,它们都着迷动物和哲学。作为外在与内在、物质与心灵的习惯喻体,动物或哲学的喻体位置其实并不确定。而马特尔乃至李安的睿智在于,他们将选择喻或被喻的自由交还给读者。这样,一部Pi变成很多Pi,一只虎衍生无数虎。 ★《情欲微物论》,张小虹著 。“文学与电影的因缘靠的不仅是肉身之眼,也是心灵之眼。好的文字自有色彩的流动、触感的质地和节奏的召唤,好的影像更是眼耳鼻舌的躁动,理性与感性的倾斜。电影让文学也有了‘再看我一眼’的可能,但在第一眼印象到回眸的期待中,也有惊艳与绝望的天壤之别。”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不碰没事,一摁生疼

闪读|12-109 ★《陈春天》,陈雪著 。虚构类的自传体小说的书写之难跟画家画自画像的丹青之难也像也不像。像的是,他们都是在跟自己较劲;不像的是,作家非得在小说里把自己虚构得似非而是,那才有点儿意思。这时,做人行事“没有时间是对的时间”的陈春天越走越近,她就像一个皮相完好的痼疾,一个“庞大的哀伤”,不碰没事,一摁生疼。她就像一粒沉默在枪膛里的子弹,一颗未见其形无缘滚出的眼泪,只把答案默写在自己的手心。 ★《坦白书》,马良著 。“我常在入睡前觉得我曾经经历过的生命只是一个漫长的没有明天的夜晚。这个剧场里寂寥的表演者永远比观众多。也许明天天亮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记得这场演出了。可是今夜呢?今夜还是我们的,是吧?那么记住所有的眼泪和笑容吧。就像生命只是一个夜晚,从来不曾明天一样。”(P87) ★《尘埃》,陈雪著,载《天南》2012年第10期 。小说的配角“母亲”其实更堪玩味,若将它延展为长篇,会更凄迷苍凉。作者文字之魅全在琐屑,合拢后,琐屑变叹息:“我还不明白死,或许,死亡让母亲从物的包袱里解脱了。原来过去我在屋子里闻嗅到的不是濒死或渐死的腐朽,而是她生命的沉重。”(P146)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6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