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 严家祺谈赵紫阳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严家祺 在纪念六四民运22周年之际,一本35万字、由十位学者和专家撰写的书《赵紫阳的道路》在香港出版。 支持民主改革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因为在1989年的民主运动中拒绝扼杀公民诉求,而被中共党内的保守派罢官。此后他一直被当局软禁,直到2005年逝世。《赵紫阳的道路》一书显示了赵紫阳的思想遗产对目前处于转型期瓶颈的中国寻找出路的现实意义。 BBC中文网记者嵇伟采访了《赵紫阳的道路》的作者之一、目前居住美国的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前所长严家祺: 问: 严家祺先生,请简单介绍一下这本《赵紫阳的道路》好吗? 严家祺: 这本书是为了纪念赵紫阳,在今年这个时候出版,也是为了纪念六四的22周年。 问: 什么是赵紫阳的道路? 严家祺: 赵紫阳的道路就是温和的、理性的、渐进的经济改革同政治改革的道路。经济改革的目标是中国建设市场经济,政治改革的目标是中共建设民主政治。但赵紫阳后来在被软禁的16年中,进一步把民主政治概括为议会民主。中国要走议会民主的道路,这就是赵紫阳的道路。 问: 许多人认为,六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温和与理性。按照这个观点,最近蔓延中东、北非的非温和型的茉莉花革命,在您看来是不是在中国是行不通呢? 严家祺: 这个事情不是取决于单方面的,不是民主人士能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当权者。如果当权者像卡扎菲那样采取暴力镇压措施的话,这种革命就不会是温和的,就是激进的,或者采取暴力反抗的形式。所以这实际上是两者的互动。如果当权者采取一种化解矛盾的方法,整个事件就会向温和的方向发展。如果当权者采取暴力的方式,那就会造成像利比亚那样的严重情况。 赵紫阳当年在1989年实际上是坚持十三大通过的政治改革的基本方针。那个方针就是:遇到群众性的事件要进行协商对话,用理性的、化解矛盾的方式解决。赵紫阳(当时)明确说,要在民主和法制的道路上解决问题。这条道路实际上是行得通的。而且,通过赵紫阳做工作,如果后来不戒严的话,中国的问题就可能更好的解决。所以革命不是少数人掀起来的,而是一个社会趋势。 问: 1989年之后,中国再没有出现过像当年胡耀邦和赵紫阳那样的公开为民主说话的最高层领导人,不过现在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公开提倡政改,您认为中共党内以后会否再出现赵紫阳这样的领导人呢? 严家祺: 赵紫阳的出现,包括邓小平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现象。中国的文革造成了重大灾难,就出现了赵紫阳、胡耀邦和邓小平这样的人物。而今天,中国实际上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是消失殆尽。这种情况是六四造成的后果。 今天中国的人权遭到如此严重的摧残,完全可以说是22年前六四大屠杀的一种延续。这种情况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有可能成为改变胡锦涛、江泽民错误路线的机会。但这要看十八大以后的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走政治改革的道路,如果不能走的话,这种情况会进一步恶化。 问: 许多人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寄希望于像赵紫阳那样的党内民主派,而不是大型街头抗争。您对此怎么看? 严家祺: 我看,像中国这种情况,既需要民众的努力,也需要中国共产党政权领导人的明智,要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只要共产党领导人能胸怀整个中国的前途,能为公众着想,看到民间疾苦,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造成的新问题,看到中国官员的普遍腐败及两极分化的严重性,就完全可以走政治改革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游行、示威的自由,但实际上做不到。最近我听到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教授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话,说中国的宪法之所以不能够实行,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缺少一个宪法诉讼。他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一条基本的道路,而且这条道路是能够得到民众的相应,以及共产党的改革派领导人的支持的。 点击 页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