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工

蔡慎坤:台湾教授的良知,让大陆还有地自容吗?

一群台湾学者不领情,150位岛内大学教授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联署声明,表示除了要求郭台铭开放龙华厂区,让学者进厂监督,也诉求停止台商剥削民工的行为,甚至有学者在记者会上,直指郭台铭是“台湾之耻”,台湾政府更是帮凶。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由台湾社会科学学者发起,瞿海源、夏铸九等150名学者参与的“终结血汗工厂,捍卫劳动人權——台湾学术界对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的联署声明”记者会上,来自全台各大院校的大学教授,一字排开,大喊口号:“停止剥削民工!”就是冲着鸿海总裁郭台铭而来。   世新社会发展所长黄德北表示,“我们不欢迎这些造成社会问题的血汗工厂鲑鱼返乡,我觉得,像郭台铭这样子,是台湾之耻。”   台湾“中研院”教授林宗弘质疑,“对于这些台商,明明在两岸都从事这种类似经济犯罪的活动,怎么回来还有优惠条件?”一字一句,都是台湾学者对郭台铭的严厉谴责。   台大社会系副教授蓝佩嘉指出,“富士康在深圳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聚集了大概15万人,这样高的人口密度,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人就像碎片一样,很孤立地存在着。”   这些教授言词犀利,大呛郭董,同时被点名的还有台湾高官政要,黄德北指出,“我们看到,我们的吴敦义,我们的王金平,都还在站出来帮富士康遮羞。”   学者怒轰政府态度摇摆,并强烈要求郭董,主动开放深圳龙华厂区,让台湾学者进去瞧瞧。   富士康的悲剧发生在大陆,而勇敢地站出来为大陆同胞主持公道的却是台湾的教授,反观大陆,我们的专家学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的工会组织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的政府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富士康的悲剧发生以后,很快有学者专家纷纷站出来为富士康背书,认为,80后、90后心理素质太差、太脆弱,呼吁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深圳市政府、工会及劳动保障等部门,还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安保防范再发生自杀事件。针对富士康保安人数有限、训练不足的问题,深圳市公安局和宝安分局,对富士康的企业保安进行指导培训,并派出300名保安大队的正规保安,来支援企业管理。   二是,加强心理疏导。深圳市卫生部门,派出一批心理医生进驻富士康,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力度。深圳市的妇联、共青团及文化体育部门,还协助企业在园区内开展多项文化和体育活动,缓解年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富士康员工劳动合同、工资收入、加班时间、劳动强度等情况进行了重点监察。   在富士康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宣布给员工加薪后,立即传出富士康把工厂从深圳迁往内陆省市的消息,原因是内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比深圳更低。   各级政府所想的,是如何帮富士康来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样的政府,在大陆却没有任何学者专家站出来谴责!   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专家,都不能对富士康的自杀事件保持沉默!   一个号称执政为民的政府,更有责任改变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所谓的GDP,所谓中國速度,所谓的中國制造,不能再依靠这些生产作业线上一颗颗无知无觉的螺丝钉!   政府应允许在企业建立健全真正的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抛弃那些不为工人说话,不为工人谋利的花瓶式的黨委和工会!   工会应该是工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联合体,而不应该是靠资方,或其他政治团体施舍的附庸或犬类!   对比台湾教授的良知,中國大陆的那一堆堆“东西”,还有地自容吗?   看看美国工会的成长史,或许对无视工人辛苦的中國工会组织有所帮助。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通过一系列的罢工示威,终于争得了作为争取工人利益的“唯一代表权”,并不断争取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到上世纪末,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为70—80美元,并且,拥有优厚的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   如果美国工人像富士康工人那样,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两天,每天可挣到800多美元,一个月就可挣到两万多美元,……   但可悲的是,这些在富士康,或大量私企打工的年轻一代,每天12小时工作,一个月只休息两天,收入仅仅不足2000元,这样的待遇和现实,年轻一代能在一个美仑美奂的城市畅想未来吗? ——————————————————–   附:台湾教授联署声明全文:   从今年年初开始,台湾鸿海集团所属的富士康公司,位于中國大陆深圳的龙华厂区,惊传13起员工自杀事件,其中有12起跳楼1起割腕,造成10死3伤的惨剧,令人感到震惊与疑惑。除了为死者哀悼之外,事件发生至今,这些员工死亡的真相、涉及本案各方的责任归属、公民社会的基本认知、舆论和政府应有的社会及政治责任,却未得到厘清。   我们认为,鸿海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自杀,是这些年轻工人对于压迫人性的劳动体制,用生命做出的永恒的抗议!这个摧残工人生命的劳动体制之所以形成,有三方必须负责。   首先,鸿海富士康责无旁贷!   这个事件直接暴露了台商(不只是鸿海富士康)工厂,军事化管理模式的问题,即使相对于中國大陆其他厂商来说,鸿海富士康的工资不算低,但富士康“集中营”式的监督、控制工人手段,导致工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感到非常疏离、孤单,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重复劳动,令工人身心俱疲,显然是工人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非宣布一次加薪就可以解决。   我们呼吁,包括鸿海富士康在内的台商,终结军事化管理模式,具体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合乎人性的生产线流程,这不只是郭台铭一个人,或富士康一个厂的问题,而是所有台商需要严肃面对的企业责任。   第二个要负责的,是偏袒资方、未能保障工人基本权益的中國大陆政府。   被误导性地称为“打工者/打工妹”或“农民工”的私营企业工人,是带动中國大陆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无名英雄,然而,这些工人却必须面对劳动条件与户口制度的双重压迫。   以富士康为例,虽然其员工每月的工资高过深圳关外最低工资,却不可能满足“农民工”全家移入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其次,地方政府多半不愿负担外来工人的社会保险、医疗保健,或农民工第二代的教育经费。第三,中國大陆的劳动法令并未落实,富士康工会代表人,正是老板郭台铭的助理,劳动合同法执行上,也相当松散,但是,这些不合理的劳动条件都“合法”!   我们呼吁中國大陆政府,尽快调高法定基本工资,至基本生活需要水准,废除城乡或本地与外来者的户口区隔,并调整既有工会体制,把工会还给基层工人,建立公平理性的劳资协商机制。   第三,以苹果电脑为首的跨国品牌公司,应该为这次惨剧负责。   电子业台商的薪资条件与劳动管理之所以如此严苛,与诸如苹果、惠普、戴尔等,欧美客户的低价竞争要求脱不了关系。这些跨国品牌公司,透过压低委外制造成本、驱动台商代工厂削价抢单,取得了巨大的利润。   代工厂订单的单价降低进一步转嫁,压低了中國大陆工人的工资与劳动条件。于是我们看到,全球热销的苹果iPad,每台售价为 499美元,其中,苹果电脑就赚了约297美元,超过总售价的50%,苹果电脑支付给鸿海富士康的每台代工费,约11美元,约占总售价的2.3%,而负责研发代工的台湾工程师与生产线上的中國大陆工人,究竟得到多少呢?   我们强烈谴责像苹果电脑这种透过全球价值链策略,塑造血汗工厂而赚取暴利的跨国品牌公司,在苹果产品时尚光鲜的表面下,是一条交织着血汗劳动与品牌暴利的利益链条,像iPad这样极度不公平的价值分配结构,正是全球资本主义吝啬而卑鄙的写照。   然而,台湾政府对此事件的反应,是非常不恰当的,行政院吴敦义院长说,“希望大家多给郭台铭鼓励,因为他也是在拼经济”,立法院王金平院长则说,“媒体应该‘保护自己人’”,“他(郭台铭)的困难,也是国家的困难”。   王金平、吴敦义两位院长的论点,背后的逻辑是:以拼经济之名,台湾的财团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到中國大陆,或其他国家去为非作歹,剥削工人,破坏环境,而且出事的时候,,台湾媒体不该批评!   这种说法等于政府为财团帮凶,鼓励台商违反普世价值,破坏台湾国际形象与两岸关系,非常不恰当,对于以人權立国为施政理念的马英九总统来说,更是一大讽刺!   无论在台湾还是在中國大陆,鸿海富士康本来就应该为员工自残事件负起最大责任,我们希望,台湾的社会大众与媒体,能够经由这次事件,体认到这些结构性因素,对于两岸劳动者的压迫。   我们强调,台湾社会应该保护的,不是跨国的政商共犯结构,而是民主价值与劳动人權!   鸿海集团、中國大陆政府与苹果电脑等跨国品牌公司,都应该为鸿海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负责,我们无力阻止已发生的遗憾,但我们有机会努力让遗憾不再发生!   台湾舆论应该监督鸿海富士康,改善厂内管理模式、敦促中國大陆政府改善劳动人權,台湾民众更应该对造就多起工人自杀的“血汗哀凤”第四代进行抵制,直到苹果等厂商愿意投入更多心力,具体改善劳工(包括台湾与大陆工人)的劳动条件为止。   近日来,两岸官方与媒体,已经开始回避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与中國劳工权益的议题。然而,逃避它,淡化它,扭曲它,难道就不会有焦虑、就不会良心不安、就可以“自我感觉良好”?   鸿海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终将成为一面高悬的明镜,永远提醒我们:勿忘台湾社会的良知!   来源:博客中國  2010-6-15   作者:蔡慎坤 中国报道周刊 , 2010-06-15.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