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

当政府也是“经济组织”

上周发在FTC上的专栏,核心意思是: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是那种“看上去象企业的政府”,而地方政府则是那种“看上去象政府的企业”,民营……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阅读更多

[观点] 揭开中国政府地方债真相

Arthur Kroeber 近 几个月,中国观察家们开始担心地方政府债务是一个滴滴答答作响的定时炸弹。这种忧虑是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个估计数字引起的。他估计,截至2009年年底,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借款总额已达11.4万亿元(合1.7万亿美元),比北京官方数字多出一半,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4%。 Xinhua/Zuma Press 中国政府的基础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有批评人士指出,地方债务的这种积累以高企的地价为抵押,被用于为浪费性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因此中国面临着金融崩溃的危险。他们大错特错。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可控的,而且它已经在着手处理。而相比很多富裕国家的债务负担,中国的整体债务负担要可持续得多,其融资对象也是在经济上远更有效的项目。不用再为中国的政府债务担忧了,有以下五个理由: 首先,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债务并非新的、事先没有记录在册的债务。这种债务全部都是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全都反映在了月度信贷数据里面。鉴别地方政府借款规模的大小,可以让我们知道银行的贷款都用在了什么地方,这是有用的新信息,但对于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如何,却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信息。 其次,北京已紧盯地方政府投资公司多年。很多说法认为,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是为了拐弯抹角地规避不准地方政府借债的规定。这是不对的。事实上,这类公司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央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试点搞出来的,把它当成一种创新而受约束的方式,为具有急切需求的地方基础设施融资,同时又迫使地方政府承担部分责任。 第三,银行提供给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贷款多数是商业性的。在很多国家,银行在给地方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时,收取的利息只超出融资成本20到30个基点。它们认为借款人属于准主权实体,违约风险较低。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支付的是市场利率,让银行获得200到300个点的息差。中国银行业承担的风险得到了充足补偿,从负责任地区获得的丰厚贷款利润可以抵消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第四,对楼市过热的担忧被夸大了。政府确实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土地为投资公司的贷款质押,依靠土地拍卖收入来偿付利息。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如果地价崩溃,地方政府将无法偿付利息,银行手中质押品的价值将远少于它们的想象,并且无法脱手。 这方面的担忧有道理,但是悲观主义者大大夸大了相关风险。国家开发银行2004年开始以土地出售收入作抵押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在实行这一做法的最初几年中,实际的土地出售收入大大超出了预期,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土地价格历史上远低于其市场价值。而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升值后,城市土地价格赶上了其公允价值,2009年的价格或许已经超过了公平价值。但鉴于中国的城市人口未来10年内将再增长1亿到1.5亿,目前的土地价格几乎肯定低于其2020年时预计会达到的水平。土地价格的任何下跌都只能是暂时性回调,而不是持久的价格崩溃。 最后一点,那些声称中国总的政府债务正逐渐失控的说法依据的是不可信的假设。比如史宗瀚就断言,如果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现有信用额度全部用上,那么到2012年时它们的负债将比目前人民币11.4万亿元的水平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4万亿元。但请记住,地方投资公司的债务完全是银行借款。如果史宗瀚的这一预期变为现实,那么未来三年内中国全部银行贷款的三分之二都得流向地方政府投资公司,否则就得是中央政府突然间丧失了它管理贷款额度的有效能力。 这两种情况都极不可能出现。事实上,恰恰相反的情况正在出现:北京正大力缩减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借款规模。今年4月,监管机构要求各银行在9月份之前提交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所有贷款的详细审计报告,并下令所有存在抵押品不足情况的贷款额度都要取消。两周前,国务院下令关闭了许多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这些公司所属的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收入来为其偿还债务。 中国总的政府债务显然处于可控水平。如果将中央政府的国债发行额、官方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人民币7.4万亿元)、各政策性银行以及铁道部的债券发行额,以及政府为金融行业承担的各种义务(包括近三万亿元已经登记入帐但尚未冲销的不良贷款)加在一起,现实的估计数字是中国政府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 。如果按史宗瀚高于官方数据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额计算,中国政府债务大约相当于中国GDP的75%。 如此规模的政府债务究竟是多大一个问题,取决于在这些债务资金推动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能达到何种程度,以及这些债务的举借人还本付息的能力。中国政府举债主要是为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况且中国未来10年的每年实际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能够为政府创造出借以还本付息的可观现金流。而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至少相当于GDP的100%,债务资金被用于没有经济产出的社会福利支出,且这些国家的结构性经济增长率只有2%或更低,相比之下谁的债务问题更令人担忧? (编者按:本文作者葛艺豪(Arthur KroeberMr)是北京经济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董事总经理)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中国审计署:部分地方政府过度借债   2010-06-24 中国颁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法规   2010-06-14 中国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   2010-04-12 中国政府债务之重不可回避   2010-03-22 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感到担忧   2010-03-09

阅读更多

中国政府威胁吊销谷歌在中国的ICP牌照

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谷歌如果继续自动指向,其ICP牌照将无法通过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年检,该“年检”的截止时间是6月30日。谷歌在中国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牌照将在6月30日到期。倘若谷歌继续将中国网民转向香港谷歌页面,这项牌照将不会获得更新延期。 6月28日,GOOGLE公司在其官方博客上透露,在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中,对方明确表示,目前GOOGLE采取的将搜索自动指向GOOGLE香港,以提供“未经审查的简体中文搜索结果”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GOOGLE的说法,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如果继续这样的“自动指向”,GOOGLE的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网络内容服务商)牌照将无法通过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年检,该“年检”的截止时间是6月30日。 GOOGLE的声明说,“没有 ICP 牌照,我们将不能在中国运营 Google.cn 这样的商业网站——这意味着 Google.cn 将不能被访问。这就意味着,GOOGLE的中文搜索服务将在技术上成为“非法”,顺理成章的结果是,很可能GOOGLE的服务将被中国的GFW屏蔽。 GOOGLE的首席法律顾问David Drummond说,“自从为中国大陆用户推出 Google.cn 这个搜索引擎以来,我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用户对信息的访问,同时遵守中国法律。做到这样的平衡并不容易。” GOOGLE公司提出的替代办法是,当访问Google.cn网站的用户点击一个图标后,将 可转至一个新版Google.com.hk网站。在这个新网站,用户能够接入一些Google.cn曾提供的服务,如产品搜索和文本翻译,中国政府未要求GOOGLE对这些服务进行自我审查。 而GOOGLE仍将通过Google.com.hk 在网页上提供未经过滤的搜索结果。 GOOGLE的说法仍很含糊,但如其声明所说的,其目的是“确保 Google.cn 不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承诺,同时让用户可以在一个页面上访问GOOGLE所有的服务。” GOOGLE宣布将在未来几天,将全部停止自动指向,让所有中国用户都直接访问这个新页面——GOOGLE在昨天,重新向中国信息产业部提交了 ICP 牌照年检申请。 GOOGLE认为,“这个新做法确保了 Google.cn 不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承诺”,并且据信,“符合中国法律。” 目前还不知道,GOOGLE的这一做法是否能得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也不知道,如果GOOGLE未能在6月30日获得ICP年检通过,是否中国政府会对其采取屏蔽措施。 路透社介绍说,在中国运行的所有网站每年都必须由中国工信部更新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牌照。业内人士评论说,这一更新一般只是走过场,很少出现被拒现象。 谷歌今年一月公开挑战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威胁退出中国市场,曾经引发海内外舆论巨大反响。谷歌于今年四月将其网络搜索网站从北京前往香港,并且将中国国内网民自动“跳转”至谷歌在香港的搜索网页。谷歌公司的一名元老今年三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透露说,谷歌将网民转向香港网页的决定实际上是中国政府间接提出的建议。 路透社评论说,在中国设有两个开发中心、雇用数百名职工的谷歌公司可能已经为今年年初的公开反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谷歌在中国的许多优秀的员工纷纷跳槽。 另外,谷歌在中国的另外三个营业牌照也将于月底到期。   tags: 网络 – 言论自由

阅读更多

中国政府把“藏独”扩大化

批评人士指出,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扩大了西藏“分裂主义”的定义,把保护动物和大自然的环保人士也纳入“威胁人群”而加以监控甚至投放监狱。嘎玛桑珠曾经是中国政府眼中的明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