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志年会

大陆行记实〈二〉 ─ 河蟹与无所不在的中文网志年会

原本围绕着网路技术、商业模式开展的网志年会,最后也在这种情形下无奈地”被演变”为一个带有政治敏感色彩的网路聚会。在墙裡,谈什么东西都可能会敏感。 GFW敏感,Google煺出中国敏感,连网路用语草泥马都敏感得很。那还有什么可以谈呢?上海?一週前的上海公寓大火,更让这个聚会地点敏感得很。

阅读更多

2010中文网志年会后记

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已经势不可挡的今天,政府的阻挠并未让年会真正地被“和谐”,那么,有关的官员是否也应该考虑不再用如此“naive”的方式来无用地阻止一个并无显著政治倾向的活动?我们期待2011中文网志年会的到来。

阅读更多

Shizhao:2010中文网志年会随感

墙,已经不仅仅是虚拟世界中的邪恶机器,也已经越来越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年会被“墙”掉,只能激发起人们对自由的更加向往。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去“颠覆国家政权”,我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地方可以自由的畅所欲言,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身在天朝,这样一点点小小的愿望都是奢求。或许现在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墙内的网上生活,用鸵鸟心态,以及各种隐晦手法避免碰触到墙。但是来自墙外的人们恐怕很难适应。而对于我这种老网民来说,曾经经历过无墙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后,直到现在也很难适应到处是敏感词的中国互联网。或许,我不属于那只温水里的青蛙。。。。

阅读更多

中文网志年会被视为敏感首次被迫取消

“网志年会是在中国很罕见地存在下来的一个地摊大会,因为我们欢迎各路人马,左派、右派、中间派都可以到大会发言,所以每次都非常民主,有各种相悖的观点,可以谈慈善,谈民主,谈网络技术,等等话题都可以谈。” *紧急通知:会议受阻* 张世和说,大约在两个星期前他曾经应邀前往上海世博会荷兰馆发表演讲,但是在乘坐飞机抵达上海机场时遭到拦截,亲身感受上海当局的紧张。因此这次他没有乘飞机,改坐火车:“早晨临出发前我看了一下网站,就是网志年会的专用网站,上面紧急通知,会议受阻,正在寻找新的场地。” 张世和在抵达上海后,发现年会真的开不成了。不论是年会主办人把会议场地从上海交通大学改成上海财经大学,还是把会议的名字从“中文网志年会”改成“中文创新网络会议”,都无法令上海当局改变心意,上海当局以“会议内容敏感”为由阻止了年会的举行。 *艾晓明:当局进一步收紧舆论控制* 这是“中文网志年会”自七年前成立以来首次被迫取消。中国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对美国之音说,一个交流新媒体经验的年会被迫取消,再一次说明当局最近对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与舆论的进一步收紧。她说,自从刘晓波获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以来,中国不断发生会议受阻,专家、学者出国在机场被拦截受阻的现象。 *老虎庙:微型年会延续历史* 不过,仍然有几十名博客作家,网络评论员并没有在接到年会取消的通知后立即离开上海,他们聚集在即将被强拆的上海“艾未未工作室”。张世和说,11月19日,他们举行了一个微型年会,从而成功延续了“中文网志年会”的历史。 张世和说:“最后我们还是成功地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一个微缩型的会议,该发言的主题发言基本上都进行了,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可以开个玩笑说,我们是趁机开了一个会,趁着胶州路大火我们悄悄开了一个会,没有对社会产生任何效应,但是我们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就是延续了这个民主地摊大会的历史。” *微博成为“敏感信息”传播方式* 博客在中国互联网上异军突起,不少博客作家受到网民的大力追捧,其中韩寒、徐静蕾的博客被誉为是全球点击率最高的博客之一。据中国官方统计,去年底中国有1亿4500万网民写博客或在半年内更新个人网页。 虽然大量博客的内容并不涉及政治,但华尔街日报报道,博客有时成为中国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尖锐评论的渠道。在中国屏蔽推特之际,微博变身成为中国网民用来交流所谓敏感信息的普遍方式。而微博正是今年“中文网志年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