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

明報 | 京人大提重建圓明園

溫總:反對外部勢力介入南海 助美制華 日2000億元助東盟基建 年底卸人代續演講 神八被指軍事用途 學者:可撞擊衛星 韓警暴力拘中國漁民 台北札記﹕藍綠營盼艾未未真「缺席」 時人雋語﹕羅傑斯:如果想致富 快去當農民 京人大提重建圓明園 爭論30年 學者﹕資金應用作社會福利 艾未未面臨製作淫穢圖片指控 民宅小學 天台當操場 88歲李登輝出院 面色蒼白 「死也不去孤兒院」 少女鬧市鳴冤 斥警不查巨貪 刁難平民 八成網民反對 指是「重建恥辱」 【明報專訊】北京市人大首次提出重建在150年前被英法聯軍燒

阅读更多

台灣新聞 | 火在燒!台灣寶成集團中國東莞廠7千人大罷工

中國東莞十七日爆發大規模罷工,台資裕成製鞋廠七千多名工人,不滿新的廠規過份苛刻,加上公司計畫裁員減福利,集體罷工上街示威。數百名警員出動驅散示威者,過程中有多名工人被打傷、逮捕。 裕成製鞋廠是「New Balance」球鞋的代工廠,隸屬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裕元集團是香港上市公司,為Nike、Adidas等國際品牌代工,是台灣寶成集團旗下企業。寶成集團有「製造業富士康」的稱號。 位於東莞黃江鎮的裕元工業區,十七日上午即被工人重重包圍,工人隨後走上黃江大道,沿路遊行至鎮政府示威。附近交通全面癱瘓,車輛無法進出。據了解,廠方近日頒布十一條新規定,被工人指為「霸王條款」,包括「七點到八點不准上廁所」等,引起工人極大不滿。 網上消息透露,警方出動數百名警察到場戒備,其間與示威者發生衝突,有工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多人被逮捕。 這起勞資紛爭十月二十七日就已點燃,裕成製鞋廠以訂單減少、經營困難為由,解僱十八名工作了十年以上的中層主管。被炒主管認為廠方程序違法、補償不足,發起連續多日的抗議,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據了解,裕成製鞋廠向這些主管開刀,是為內遷江西做準備。寶成集團從上世紀八○年代末,開始追逐低廉生產環境,將工廠開到中國,目前在珠三角的珠海、東莞、中山和河源均設有廠房。 在過去二十年,寶成集團借助廣東低廉的勞動力,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及休閒鞋製造商之一,鞋類年產量超過二.五億雙,約占全球運動鞋及休閒鞋市場的二十%,但隨著珠三角成本提升,以及「產業轉移」政策,公司計畫把廠房逐步遷往江西,以節省開支。 分析人士稱,隨著更多企業遷往內陸省份,加上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令企業訂單下降,未來一年,珠三角的勞資糾紛,勢將加劇。若處理不當,恐將演變成群體性事件。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七千人大会粮食部检讨:征粮过多导致大饥荒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 – 09:31 | 1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1962年七千人大会会场 粮食部检讨说,1959年全国粮食产量是3400亿斤,可是征购就拿了1200亿斤,占三分之一强,这是农村伤了元气的一个重要原因。粮食部为此感到非常痛心。他们还检讨说:1960年本已出现全国大面积的 饥荒 ,饿死人的情况已很严重,可是粮食部还自以为天下太平,可见粮食部见事太迟。全国出现大 饥荒 原因可能很多,但粮食征购过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唐正芒,选自:《党史博览》,原题:粮食问题——“ 七千人大会 ”上的重要议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感头痛的问题就是六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几乎逢会必讲粮食。甚至可以说,开会时除了讲粮食还是讲粮食。尤其是最困难的1960年、1961年,粮食告急的报告不断送到 周恩来 、李先念等的办公桌上。 周恩来 当时被人送了一个雅号——“粮食调度总指挥”。直接管粮食的李先念副总理更心急如焚,常向各地负责人抱拳作揖,“求求大家救救京、津、沪”。为了使江西省同意外调三亿斤粮食,周恩来在餐桌上连喝了江西省委分管农业的书记处书记刘俊秀所敬的三杯酒,一杯酒就是一亿斤粮食!周恩来从1960年下半年到1961年关于粮食的谈话有记录的就有70多次。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 七千人大会 ),就是在这种粮食严重短缺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因此,它也必然与粮食问题息息相关。 七千人大会的出发点:粮食问题 1958年开始的“ 大跃进 ”和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更大“跃进”,使全国粮食全面紧张,并出现饿死人的现象,有的地方情况还相当严重。1961年开始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但情况并未有太大的好转,国库已被挖空,城市和工矿区的粮食供应有保不住最低需要的危险,且城市已发生请愿事件。万一城市断粮,后果不堪设想。1961年第四季度中央需从各地上调32亿斤粮食,可到了11月中旬,时间过半,任务却只完成20%多一点。京、津、沪三大城市粮食全面告急,断粮的危险时刻都有可能发生,情况十分紧急。此外,转眼就到年底,1962年的征购任务也没落实下来,各地过去对粮食以少报多,现在是以多报少,在落实中央的粮食征购数和上调指标时,总是强调困难。中央曾召集各省、市、自治区负责粮食工作的同志开会,但未能解决问题。 1961年11月10日,中央开会向各中央局第一书记专门落实粮食问题。 邓小平 在会上直言阐明,1961年就靠这30天的工作,这30天如抓不到粮食,就呜呼哀哉。关于1962年的粮食上调,他提了三个数字,120亿斤、150亿斤、180亿斤。如是120亿斤,就得大量进口,就无一点回旋余地,日子就很难过;如是150亿斤,日子勉强过得去,但也要进口不少粮食;如是180亿斤,就可以不进口,还有点调剂余地。 听了这三个数字,各中央局书记都在心里叫苦不迭,他们本是愿意接受中央任务的,但是这任务要分解到各省、市、自治区,再去层层落实,下面若是阻力太大怎么办?因为现在的问题是讲征购就抵触。虽然大家都有畏难情绪,但还是勉强订下了150亿斤的目标。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华北局提出:下边是有困难,但若把形势讲透,把方针搞明确,把思想搞透,还是可以的。为此,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建议:把全国的地委书记找到北京来,开个地委书记会议。明年1月开也可以,也可以考虑跟中央工作会议结合一块开,打通思想。 两天后, 邓小平 将会议情况和陶铸的建议向 毛泽东 汇报。 毛泽东 认为,召开地委书记会打通思想,有道理。如何打通思想, 毛泽东 觉得,中央对“ 大跃进 ”以来的工作是应该总结一下,干脆把县委书记也都找来,要开就开个大会,开一个县委书记以上的五级干部会议(即中央、中央局、省、地、县五级)。会议的开法是总结经验,鼓足干劲,好坏都要讲清楚。毛泽东认为,这几年各省只讲自己错,不讲中央错,这不符合事实,要用这次大会讲清楚,不要怕鬼。毛泽东还表示他要在大会上讲话,并要中央各同志也讲一讲,把会议当作小整风,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这样,以150亿斤上调粮食为发端,中央要在1962年初召开一个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大会的事情,就在毛泽东这里定了下来。后来起草会议通知时,根据邓力群的建议,又增加了全国重要厂矿的厂长、党委书记,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同意。这样,原本6000多人的大会,就变成了7000多人的规模。 可见,七千人大会的直接发端,是为了推动粮食征购。会议的初始阶段,中央强调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这也便于中央征调粮食。但当会议改为以总结经验为主,号召大家“开出气会”后,会议不但没有在粮食问题上大做文章,反而决定把工业发展速度再调低一些,把进口粮食的时间再延长一点,这就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使地方领导都非常乐意,认为中央真正发扬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