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章:珠三角企业为避“涨薪潮” 迁移不一定解决所有问题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再次就珠三角涨薪的问题发表文章,指出珠三角企业正在面临近30年来最严峻的“涨薪潮”,有70%的企业被动加薪,而30%的企业则主动加薪,但对于企业以“内迁”或“外迁”来缓解成本压力的现象,文章指出:“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阅读更多《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与新华社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并列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报,在中国大陆境内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该报内容代表中共官方立场。因此,《人民日报》成为国际媒体和国际政治了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风向标”之一(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数字时代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404给CDT-收稿机器人 版权说明
发布者CDTimes | 8 月 24, 2010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再次就珠三角涨薪的问题发表文章,指出珠三角企业正在面临近30年来最严峻的“涨薪潮”,有70%的企业被动加薪,而30%的企业则主动加薪,但对于企业以“内迁”或“外迁”来缓解成本压力的现象,文章指出:“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imes | 8 月 19, 2010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在《人民日报》藏文版创刊一周年时候,指示其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中宣部系统的官员们也纷纷给其加油打气,要求其”进寺庙,覆盖到藏区的各个角落”,以”抢占藏族地区宣传舆论制高点”。 在8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日报》藏文版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传达了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该报所作的批示,据说,刘云山指示该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改进丰富报纸内容,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对该报的创刊做了回顾。该报由《人民日报》社和《西藏日报》社合作创办,是第一份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的”党中央机关报”,其目标是”抢占宣传舆论制高点,掌握涉藏舆论斗争主动权”。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11, 2010
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10/08-09/2453944.shtml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3, 2010
楼市调控不会引发经济“二次探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http://mnc.people.com.cn/GB/12317901.html 2010年08月02日13:2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从国内 经济 环境看,2010年上半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速达11.1%。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呈现前高后稳的格局。从国际环境看, 全球 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对于陷入债务危机旋涡的欧盟而言,危机似乎刚刚开始。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旦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同时人民币在美元带动下升值,就可能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冲击。基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市场担心楼市调控会引发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 什么是“二次探底”,许多讨论的口径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从经济由衰退到复苏的过程看,所谓的W形复苏即代表着我们所认为的“二次探底”,即经济从衰退出现复苏,然后经过短暂的增长之后,又迅速再次陷入衰退的过程。那么楼市调控会使中国经济从V形复苏转变为W形复苏,从而陷入“二次探底”的困境吗?不会。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全国性的泡沫;另一方面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开工将冲销商品房 投资 的减少,总体上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会减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至少和2009年持平。 新一轮调控不会改变地产 行业 的上行趋势,相反,挤出部分城市的局部泡沫对整个行业来讲是一次良性的调整,而且未来地产行业的结构布局也将更为优化。首先,根据我们的分析,由于不存在全国性泡沫,新一轮地产调控的指向应该是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而不是一刀切地打压整个行业,经济周期本身决定了这次的调控将以不影响经济增长为底线。从2009年的数据上看,一线城市房价对整个楼市走势影响较大,一线城市的地产调整必然会对全国的调控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化是地产行业上行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城市化方向不变,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会伴随整个城市化进程。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化为46.6%,这一数字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状,保障性住房问责机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会大幅提高,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过去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建设进度低于计划的情形。 从2010年的建设计划看,全国拟新增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28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20万套,游牧民定居6万套,共计706万套。考虑到严格的地方政府问责机制以及住建部与各地方政府签订的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责任书,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开工目标将被严格执行。同时,按照以往的住房开工进度,预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量不会在全年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向,因此,2010年三、四季度的开工量将占有更多的比重。如果按平均每套60平方米匡算,那么2010年706万套的保障性住房所形成的新开工面积将达到4.2亿平方米。 截至2010年4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64%,共计完成4.57亿平方米。从数据上观察,2010年前四个月的新增房屋新开工面积是1998年房改以来的最大值。在房地产新政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剩下几个月的开工量将出现下滑趋势。下滑的幅度以及对全年新增开工面积的总体影响,可以参照2009年的下限进行估算。2009年前9个月新开工面积一直负增长,直到10月份才由负转正,这是历史上新开工增速最低的一年,如果以此为参照,2010年全年纯粹的商品房开工面积将为4亿平方米(前4个月)+6.7亿平方米(后8个月)=10.7亿平方米。2010年全年的新开工面积总量将为4.2亿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0.7亿平方米(纯粹商品房开工面积)=14.9亿平方米。 依此计算,2009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11.5亿平方米,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1.8万亿元,按照同样的比例,2010年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将为2.3万亿元。如果考虑农村危改房建设的变数较大,即使把这一部分扣除,2010年的保障性建设目标也为580万套,由此形成的新增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为2.2万亿,如果这一计划得到很好实施,则可保证2010年的GDP增长不会因为房地产新政而受到冲击。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8 月 3, 2010
巴曙松:中国的债权国地位被明显夸大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记者 田俊荣 2010年08月03日00:00 来源: 人民网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位列全球100名之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主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演进带来的结果,也与全球储蓄与消费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密切相关。一个仍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却被迫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低息贷款,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其实是被明显夸大的,而造成这种被动情况的根源则在于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此次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中国是一个不成熟的、权利义务不对称的债权国 “中国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但这种债权国地位是不成熟、不对称的,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承担所谓的‘债权国责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开门见山地说。 巴曙松认为,从国际经济格局的视角观察,每一个新兴债权国的崛起都是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结果。19世纪70年代后的英国、20世纪初期以来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的德国和日本都经历了类似过程。英国借助国际自由贸易和国际金本位,成为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债权国;美国在一战后的70多年里,借助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成为第二个具有关键影响的债权国;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经常项目盈余,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两大债权国,并在近20年里保持着这一地位。 巴曙松认为,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视角观察,每一个成熟债权国的形成与壮大往往也意味着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巩固,甚至导致新的国际货币秩序出现。从历史上看,英国的债权国地位是国际金本位稳定运转的基础,而英国的衰落与美国的崛起则预示着国际金本位的终结与美元本位的不断形成。相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国经常项目由持续顺差逐渐变成持续逆差,以及德、日的崛起,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断走向瓦解,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荡然无存。日本走向浮动,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则在其后推出欧元,成立最优货币区,加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 “因此,总体看,一个成熟的债权国地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持续的贸易顺差,其二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保有对称的影响力。”巴曙松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债权国地位的形成是其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但由于人民币在国际主要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仍十分微弱,这种债权国地位又是不成熟、不对称的。” 中国债权国地位是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失衡的产物 巴曙松表示,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位列全球100名之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主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演进带来的结果,也与全球储蓄与消费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密切相关。 他认为,中国的债权国地位是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结果。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大调整,通过跨国公司不断将生产基地移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等新兴国家。在这种转移过程中,中国顺应这一潮流,以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不断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和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由此推动出口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 中国的债权国地位是全球储蓄与消费不平衡的产物。“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个恒等式就是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国际收支的差额。据此,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把储蓄定义为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及外汇储备,那么中国债权国地位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国内储蓄与投资缺口不断扩大、消费被压缩的过程(储蓄增加、消费减少),相反,美国债务国地位的形成过程则是投资与储蓄缺口不断扩大、消费不断扩张的过程(储蓄减少、消费增加)。”巴曙松说。从数据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2008年的储蓄率高达51.3%,为历史之最,而美国仅为12.6%,也是历史之最,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这个角度看,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不平衡地位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区分。”巴曙松说,债务国本身是典型的消费国,表现为储蓄率过低和消费率过高,债权国本身则是典型的生产国,表现为储蓄率过高和消费率过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一些国家通过持续的勤劳生产积累大量储蓄,支持了另一些国家的超前、过度消费,其外在产物就是一些国家积累的外汇储备及其债权国地位。 巴曙松认为,中国的债权国地位也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平衡的产物。虽然经过金融危机冲击,而且基于美国经常项目与财政收支“双赤字”,美元长期来看处于贬值趋势,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变化,也正是这种地位使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得以长期持续。相反,虽然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积累,财政状况也相对良好,但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微弱。“由于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进程依然十分有限,因此中国也不能将本币供给国外,以平衡积累的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被动积累美元资产,形成对美国的债权。”巴曙松说。 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蕴含多重困境 巴曙松认为,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造就了中国净投资收益逆差的悖论。从理论上讲,一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本质上决定了该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投资收益的能力。一个成熟的债权国不仅应该拥有贸易顺差和海外净资产,而且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海外投资净收益。因此,贸易项目顺差和海外投资收入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才真正说明一国具备了成熟债权国的条件。然而,在当前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我们却看到了一种极为反常的悖论:美国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然而,美国的海外投资收益却依然为正;相反,中国作为一个仍然相对贫困的国家,和一个新兴的债权国,中国的海外投资收益却持续逆差。 他认为,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蕴含了资产损失风险。理论上,中国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会产生两类潜在的资产损失风险:其一是海外资产市场价值的下跌风险。由于中国的海外资产多为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如果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那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债券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从而带来潜在的资产损失风险。其二,人民币对外币特别是美元升值而造成的资产损失。由于中国的海外资产并非以本币计价,因此,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升值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资产负债表上的净损失。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解困之道 “一个仍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却被迫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低息贷款,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其实是被明显夸大的,而造成这种被动情况的根源则在于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巴曙松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巴曙松认为,要着手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形成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相互竞争的机制。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关键货币国家必须同广大非关键货币国家一样,实质性地承担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同时,应该积极推进IMF改革,推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员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建设和监督改革,加强对各方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另外,应该改革现有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作为主要世界货币发行国的美国,必须承担起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责任,采取平衡的财政政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国内储蓄。 “对于中国来说,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IMF的改革,争取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参与度、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短期内,仍需在现行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下,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具体制度安排,这样做既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巴曙松表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