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王小峰 | [置顶]2011新款

今年的T恤衫总算 上架了 ,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就一笔带过了,说了你也不明白。这次是在广州生产的,质量比去年好多了,专门做外贸出口成衣的工厂加工的,印花方式也变了,浅色面料能用水印的不用胶印,穿起来更贴身。由于南方的同学反映去年的男款比较厚,今年我们选了新的面料,薄了一些,但更舒适。希望今年男同学反应不会像穿上棉背心一样。 因为找的是新厂家,需要磨合一段时间,所以开始没有推出太多图案,先推出三款,过些日子还有几款陆续推出来。希望你们的夏天还没过去。 除四害 (女款) (男款) 钓鱼 (男款) (女款) 小宇宙 (男款) (女款)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共享成本

如果再谈论什么音乐版权,主张听唱片不要听MP3,就会显得有些傻逼了。之前我只要在博客上说,就会有一帮共享主义的捍卫者跳出来跟我理论。甚至,IT界的人认为版权的概念该改改了——你直接说不该有版权不就完了,改个毛啊。怎么改它都是一种权利,除非你消灭这种权利。 但我现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版权问题。既然人们都认为共享免费是应该的,是一个趋势,那谁也无法阻挡,就任其去吧。这样会和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形成一个矛盾,人家靠这个挣钱,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但是这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音乐家,也不能没有听众和消费者。这咋办呢? 这个哲学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占小便宜吃大亏。这些从事音乐的人,如果想活下去而且想活得很好,他只能回避版权问题。你们不是用数字化的复制来传播他们的作品吗,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的创作劳动化为乌有吗。那好,人家回避这个数字问题,看你咋办。 现在现场音乐会越来越多,以前只是演出商希望能挣钱,在搅动这个市场。现在歌手们明白了,只有演出才能活下去,我干脆演出算了,出什么唱片。那些幕后的创作人也得找生路,又不能离开音乐,于是想到了一个回避数字化的方式——创作音乐剧。 现在你可以算算成本了,过去你买一张唱片,价格在10-120元之间,进口原版唱片很少有人消费,一般都是国产或者盗版,平均每张唱片的价格大约在20元左右。一年就算你买100张唱片,也不过2000元。但人家现在不出唱片了,天天在舞台上演出。你得消遣吧,你得给自己找点品位吧。小型演出一场平均票价大约在100元左右,按你一年消费唱片的那笔钱算,你一年顶多看20场演出。如果是大型演出,一张门票的价格平均在500元左右,如果你支出2000元,顶多看4场。如果您是一个兴趣广泛酷爱文艺的青年,那成本可能就上去了。这样下来,你觉得买唱片划算还是看演出划算呢? 著名水利专家恩格斯说过:“你每次在一条河上修建一个水电站,这条河都会对你进行报复。”如果说音乐是一条河,你偏偏把它拦腰截断,它一定会想办法从别处溢出去报复你的。今天你占了小便宜,明天就吃了大亏。 劝你没事别喜爱音乐了,在未来的几年,你会发现消费音乐的成本越来越高,您的兴趣也不要那么广泛了,没事上上网看看八卦就够了。有个人写了一本书叫《免费》,歌词大意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但是现在没那么多狗,你还得出来当替罪羊。何必同志何必呢。 一个人总是有好奇心的,总想让自己的一生充实丰富,并且在一个商业环境受到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诱惑去热爱上点什么东西,这种热爱因为你赶上了数字时代让你短期内占到了一点点小便宜,等待你的是将来让你付出更大成本。想想当初微软是怎么对待中国人盗版的,他们不闻不问,等你上瘾了,放不下了,好了,人家出手了。 中国一直没有音乐剧,很多人想方设法努力让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起来,但是都失败了。非常奇怪,外来的很多东西到中国都活得好好的,山寨也能寨出个模样,唯独这个音乐剧,怎么养都活不下去。现在好了,五年后,中国的音乐剧会方兴未艾,一片繁荣。没人逼他们,他们才不会自己上梁山呢。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电脑包

马上会推出一款新品,电脑包。虽然我不用电脑包,但我发现很多人都用电脑包以及内胆。所以我做了一款,本来这款图案先要做成T恤衫的,但是今年在T恤加工过程中状况迭出,迟迟未能上架。所以只好先做成电脑包了。会有12寸和14寸两款。使用苹果电脑的同学,如果想用这款,先把苹果电脑一边锯掉几公分。 我为这款电脑包命名为:贵国河山一片寒。因为图案跟你们的偶像韩寒老师有关系。当然一定会有黔无驴的同学问:“你做这个经过韩寒老师的许可了吗?”我想了想说:“你管得着吗?”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

不许联想淘宝店征订 《长发飞扬的日子》 姜昕签名版。 姜昕的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终于出版了。她出书这事儿唠叨了十多年。 我记得是1996年,当时姜昕出了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我采访姜昕,采访完之后,在西单的一家面馆吃饭,一晚上姜昕给我讲了很多她过去的事情,包括她和窦唯的恋爱,窦唯和王菲的事情,姜昕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说得很生动。当时的细节我都忘了,就记住一句话:“窦唯喜欢大眼睛的女孩。”但我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对她的个人生活的经历,我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当回事。这要是搁现在,一个小报记者听到这些内容,肯定又成了花边素材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采访还没有经验,这些内容其实可以印证姜昕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对音乐的热爱程度,血肉丰满。今天再回想当年她跟我讲的那些故事,才发现这是她变成一个歌手姜昕而不是一个会计的整个过程,也是用一个女孩的角度来解释80年代中国摇滚乐兴起的珍贵素材。 去年,我在新街口的一家百货商场碰到了姜昕,我估计她是刚刚起床,就跑到了商场买东西,碰上后她感觉很尴尬,说自己也没收拾一下就跑出来了。我倒觉得很正常,姜昕又不是大明星,她本来就该这样自然而然。在卖牙膏的货架前,我俩聊了一会儿,她说,她马上要出版那本说了好多年的书了。 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姜昕的这个小说就在我之前供职的网站连载过,但我没有看,因为这么长的文字不适合在网上阅读。这期间,每次遇到姜昕,都会谈到她这本书,关于编辑上的问题,出版上的技术问题等等。我一方面很期待能看到成书,一方面又怀疑姜昕真的能把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吗? 事实上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书,大概是我对摇滚圈有些背景了解,看起来不那么费解,即使那些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都变成了化名,但在现实中都可以一一对上号。而更主要的是,姜昕的文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写的真的很好看。而且,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她对过去生活的热爱,不矫情,不做作,写出了一个傻女孩糊里糊涂走向了歌手之路的过程。 正好这段时间我在看Lady GaGa的两本传记: 《扑克脸》 和 《追寻名誉》 。姜昕和Lady GaGa或者说跟很多歌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喜爱的事情很执着,大学辍学,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梦想。不同的是,Lady GaGa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很有目的的达到自己要的那个目标;姜昕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完全是被周围的环境推着往前走,每走一步,才能总结一下自己要什么,很典型的女孩的直觉为先的方式。另外,Lady GaGa成长在一个商业文化十分成熟的环境,她能看到一个成名的方式和标准,她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文化,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痴迷名人。”她可让自己变成戴维·鲍伊或者麦当娜。但是姜昕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偶像可以痴迷,没什么商业成功的标准。当你想去做可能将来变成名人的事情,从起点开始就会变得纯粹很多,没那么多功利性。你看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不管去做什么,都会计算着回报是什么,都会颇费心机的走出每一步棋。但是从姜昕的人生经历中你完全看不到这些,看到的是一个从上中学就想解开内心的束缚,就像解开绑在长发上的皮筋让自己的头发自由地散开一样,她的目的很简单,让自己自由。当然,任何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它需要用勇气、伤痛和青春换回来。 有一次跟苗炜聊天,说在作家中,男作家一写小说就写成了政治,而女作家写出的小说就是文学,很纯粹。《长发飞扬的日子》也印证了这一点。姜昕的文字功底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一个作家,这一点确实挺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过去与姜昕的交往中,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北京丫头,傻啦吧叽的,做了歌手这么多年,也没见她有多世故,对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这一点我在崔健的身上也看到了。但这反过来可以推断出,这类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赋的,比如在专注文字方面。这本书显然是把姜昕过去最擅长的才能发挥出来了。 在看《长发飞扬的日子》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本书,尹慧老师的《晚风中的共和主义》,都是从一个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的。在我刚跟摇滚圈的人接触时,就发现,总有一堆堆的漂亮女孩跟在摇滚乐手的身边。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干吗不写一本关于这些女孩的书呢。于是我约了几个当时在滚圈比较有名的果儿,请她们吃水煮鱼,四个女孩吃了五盆水煮鱼,但我的计划搁浅了,因为我当时始终找不准她们干吗非要这样。 《长发飞扬的日子》里让我找到了确切答案,女孩被人吸引总是有理由的,比如女孩比较喜欢弹吉他、留长发、唱歌好听的男孩,典型的雄性魅力与文艺结合比较完美的方式,姜昕就吃这一套,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喜欢这样的男孩,并为这样的男孩着迷。在过去十多年间,我发现,经常混迹于摇滚圈的女孩有很多,但真正像姜昕这样后来能变成一个歌手的却寥寥无几。与很多女孩不同的是,姜昕自己喜欢唱歌,在别人教唆下,她鼓起勇气走上了歌唱之路,更多的女孩不过是情感、欲望、着迷混杂在一起的一段青春期的过程而已,即使不跟摇滚乐手接触,也会有一段别样的不靠谱的人生经历。而在《长发飞扬的日子》里,姜昕把一个女孩面对男性世界的着迷和心理感受写得十分鲜活,情窦初开或面对日趋复杂的感情世界,人的成长成熟就是这样,你总会干一些傻事,你总会受到一些伤害,你总会去思考但又总也想不明白那些因果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一切就是人生,反正总有一天会走出来,暮然回首,心里觉得欣慰或者那段虚度的人生后来感觉是充实的足矣,至于得失,时间把它涂抹的不再那么重要了。 关于中国摇滚,我们知道太多的都是用男人视角写出来的,不管是媒体上的报道还是其他方式,从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文化的文字很少见,姜昕的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可以让人们更立体地去了解摇滚文化,这是本书的价值。 看完这本书我想,姜昕身上的那种不受外界干扰的、没有势利与世俗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已经找不到了,还好,她记录下来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样本。所以,王朔老师说:“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长发飞扬的日子》,都是磕得动的日子!”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从今天开始

如果你在我博客上留言,你会发现,你必须先注册才能留言,这是我不想看到的。但是我必须这样,这就是,总有少数人会影响到多数人的自由。 长期以来,我饱受几个神经病的骚扰,他们不去医院看精神科,偏偏在我博客上捣乱。有时候我都懒得删留言了。最后我只好让马日拉老师重新设置了博客后面的程序,某几个傻逼的个人行为降低了你们的自由度,增加了你们交流的麻烦,对此深表歉意。 还好,我不喜欢与什么粉丝搞互动,留不留言也无所谓,只是无端弄出这么一道屏障让我觉得很无聊。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回避一些灌水广告的留言。 请某些精神病患者赶紧去医院就诊。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