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人权观察 | 多位坚持言论自由的作家荣获奖项

(纽约)-人权观察组织今天公布,2011年的赫尔曼-哈米特奖(Hellman/Hammett grants)将颁发给来自24个国家的48位作家,以表彰他们对言论自由的坚持,以及在面对迫害时表现出的勇气。 得奖者因写作而受的迫害,往往是政府当局欲制止其发表信息和意见而进行的。获奖者包括记者、博客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一名歌手兼词曲作者以及一名漫画家。得奖者也代表,在世界各地因钳制言论、控制刊物的镇压性政策,以致个人和职业生活受破坏的多名作家。 人权观察组织的赫尔曼-哈米特奖项目协调员劳伦斯•莫斯(Lawrence Moss)说:“赫尔曼-哈米特奖旨在援助那些因发表信息或意见,批评或得罪了具权势的人而遭迫害的作家。许多得奖作家同人权观察组织秉持着同样的目标,亦即:透过聚焦人权侵犯行为、施加压力以求变革,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 今年的赫尔曼-哈米特奖得主,曾被他们的国家政府以任意逮捕和拘留、出于政治动机的刑事指控、关于诽谤罪和煽动叛乱罪且过于广泛的法律法规,备受压制。还因和平表达意见或向公众报导实情而遭骚扰、恐吓、殴打攻击、起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监禁、受到酷刑。除了这些成为直接攻击目标的作家,还有许多其他作家也受到要求进行自我审查的恐吓。 言论自由权利是人们享有的基本人权; 《 世界人权宣言 》(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2011年7月21日,依据《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成立、由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Human Rights Committee),重申了言论自由对人权的核心重要地位,并声明这些自由“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它们对于任何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是每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基石。” 人权观察每年将赫尔曼-哈米特奖颁发给在世界各地的作家,他们都曾是政治迫害或人权侵犯的目标。由知名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遴选委员会遴选得奖者。奖项除了向获奖者们致敬,并为他们提供资金援助。这些作家的工作及各项活动都被镇压性的政府政策所压制。 赫尔曼-哈米特奖是为纪念已故美国剧作家丽莉安•赫尔曼(Lillian Hellman)和她的终身伴侶小說家达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而命名。在参议员麦卡锡(Senator Joseph McCarthy)的影响下,美国在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侵略性的反共调查活动;当时两人因政治信仰和政治派系而受美国国会委员会讯问。过后,赫尔曼的职业生涯陷入困境,工作不好找,哈米特则被判服刑。 1989年,赫尔曼的遗嘱委托人请求人权观察帮忙策划项目,协助因表达与政府不同意见、批评政府官员或其行为、报道政府不愿人知的问题,而成为迫害目标的作家。 22年以来,共有来自92个国家的700多位作家获得了赫尔曼-哈米特奖,每人获得上限为1万美金的资助金,共计颁发的金额超过三百万美元。急需出境的作家、刑满后或受酷刑后急需就医的作家,也能申办金额较小的紧急资助金。 今年共有48人得奖,其中七位要求匿名,以防止往后遭到进一步的迫害。这里附上了得奖名单,包括匿名获奖者的原籍国。 莫斯说:“各位赫尔曼-哈米特奖获奖者背后都有引人注目的故事,这些说明了在世界各地的记者和作家所面临的人身危险。” 2012 年赫尔曼 / 哈米特奖 提名截止日期: 2011 年 12 月 10 日 想要索取更多详情以及申办提名,请浏览: http://www.hrw.org/hhgrants/nominations 2011 年赫尔曼 / 哈米特奖得主名单 想要了解他们的背景,请浏览网页: http://www.hrw.org/hellman-hammett-2011-bios   亚洲 无名氏(阿富汗) 无名氏(阿富汗) Hang Chakra (柬埔寨) Venerable Luon Sovath (柬埔寨) 图门乌力吉(中国) 崔子恩(中国) 杜导斌(中国) 范燕琼(中国) 高瑜(中国) 郭泉(中国) 哈达(中国) 刘贤斌(中国) 谭作人(中国) 朱虞夫(中国) Upi Asmaradhana (印度尼西亚) Semuel Waileruny (印度尼西亚) Zunar (马来西亚) 无名氏(巴基斯坦) Alan Shadrake (新加坡) Chiranuch Premchaiporn (泰国) Phan Than Hai (越南) Vi Duc Hoi (越南) Ho Thi Bich Khuong (越南) Le Tran Luat (越南) Nguyen Xuan Nghia (越南) Ta Phong Tan (越南) Nguyen Bac Truyen (越南) Cu Huy Ha Vu (越南) 欧洲和中亚 Nikolai Khalezin (白俄罗斯) Ramazan Yesergeopov (哈萨克斯坦) 中东和北非 Ali Abduleman (巴林) 无名氏(伊朗) Bahman Amhadi-Amouee (伊朗) Keveh Kermanshahi (伊朗) Amir Rashidi (伊朗) 无名氏(伊拉克) 非洲 Rafael Marques de Morais (安哥拉) Pierre Roger Lambo Sandjo 又名 Lapiro Mbanga (喀麦隆) Deo Namujimbo (刚果) Abebe Gellaw (埃塞俄比亚) Zerihun Tesfayae Wondimagegon (埃塞俄比亚) 无名氏(冈比亚) 无名氏(冈比亚) Robert Wanyonyi (肯尼亚) Elias Adam Hassan (索马里) Hisham Adam (苏丹) 美洲 Luis H. Najera (墨西哥) Carlos Correa (委内瑞拉)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十位中国作家获2011年赫尔曼-哈米特奖

哈达、杜导斌等十位中国作家获得2011年的赫尔曼-哈米特奖。评论界人士表示,把赫尔曼-哈米特奖授予中国作家是对中国人权活跃人士的鼓励和帮助。 赫尔曼-哈米特奖是以美国剧作家赫尔曼和小说家哈米特命名的一个人权奖项,由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具体操作,宗旨是表彰因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而受到迫害、生活陷入困境的作家。奖金金额最高为一人一万美元。 获得2011年赫尔曼-哈米特奖的10位中国作家除哈达、杜导斌外,还有范燕琼、高瑜、郭泉、刘贤斌、谭作人、朱虞夫、图门-巴彦门德(内蒙)、崔子恩。 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夏明表示,获奖的十位中国作家都是人权活跃人士,而网络是他们主要的表达平台: “这十个作家不仅是异议作家,而且他们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他们是作家兼人权活跃分子。所以,他们的写作跟参与这两个是结合得非常紧的,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蹲过监狱。第二个是这里面有许多的作家基本是在网络上非常活跃的。从中国目前来看,作为异议作家,他们的话语权在国家正常的出版渠道,也就是国家控制非常严的传统媒体上难以传播他们的思想,但是在网络上他们的思想得到不断的传播。” 夏教授表示,当中国政府正在抢夺话语权的时候,赫尔曼-哈米特奖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活跃人士的关注和肯定。 “当中国在不断抢占话语权的时候,如果国际上表示沉默的话,而且如果是西方民主国家把国内这些孤军奋战的人权人士都抛弃的话,我觉得是对国内人权人士最大的伤害和打击,也会让他们非常失望。我觉得,如果能够给与在中国国内孤军奋战而且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的这些人予以支持的话,最重要的声援是来自国际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肯定。” 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表示,他熟悉10位获奖作家中的几个人;孙教授说,赫尔曼-哈米特奖对这些作家来说,是珍贵的鼓励和帮助: “这个奖授给很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在大陆都有很多的报道。比如这里面我所知道的、我也写过一些文章的杜导斌他的事迹,还有郭泉。这样一些人在中国大陆都是倍受打压,被判刑、关押,有的放出来但至今的状况还是非常艰难。有的现在还关在监狱里,像郭泉,被判了十几年徒刑,是南大的一个教师。作为他来讲,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用他的笔、文章来抨击一党专政的体制。把这个奖金授给这些人我觉得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很珍贵的。” 在被问到中国政府对10名作家获得今年的赫尔曼-哈米特奖会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孙教授表示,政府或者会装作不知道,或者会抨击人权观察试图“在中国制造事端”: “当局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装作不知道,另外一方面有可能会说是国外的一些反华人士企图在中国制造一些事端、鼓励一些犯罪分子,这是对中国的一个不友好的表现。” 据博讯新闻网报道,自赫尔曼-哈米特奖22年前诞生以来,全世界共有700位作家获得这一奖项。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BBC | 十名中国异议作家获人权观察嘉奖

人权观察自1989年起向受政治迫害的作家颁发赫尔曼—哈米特奖。 十名中国异议人士获美国人权观察组织颁发奖项,表扬他们对言论自由的坚持。 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本周公布了今年度赫尔曼—哈米特奖的获奖名单,48名得奖者分别来自24个国家。 中国得奖人包括了四川异议人士谭作人和刘贤斌,以及内蒙古作家哈达和图门乌力吉。 人权观察表示,1989年起颁发的赫尔曼—哈米特奖,其得奖者都曾经遭受政治迫害或人权侵犯。获奖者每人将获颁不多于1万美元的资助金。 流亡蒙古族人组织“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星期五(9月16日)深夜发表声明,对哈达和图门乌力吉获奖表示祝贺,并称哈达一家三口目前仍被分别囚禁在不同地点。 据人权观察介绍,赫尔曼—哈米特奖是为纪念1950年代美国排查国内亲共人士期间遭受迫害的剧作家赫尔曼及其伴侣哈米特。

阅读更多

藏人作家唯色获2011年度荷兰克劳斯亲王奖

藏人作家唯色成为了获得2011年度克劳斯亲王奖的十名获奖者之一。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对唯色的介绍是:一位通过自己的作品给当今西藏的复杂性提供独特视角的勇敢藏族作家/博手。 而今年的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大奖授予了一个名为“ Chimurenga (为自由而斗争)”的以文化、艺术和政治为主题的泛非刊物。 自1997年起,克劳斯亲王奖每年由克劳斯亲王文化发展基金会颁发给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对文化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艺术家、思想家和文化机构。该奖每年评出11名获奖者,其中最高荣誉大奖1名,克劳斯亲王奖10名,他们分别将获得10万欧元和2万5千欧元的奖金。 今年的克劳斯亲王奖颁奖仪式将于12月14日举行。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流亡作家廖亦武将首次赴美宣传新书_

应美国人权作家组织“笔会”的邀请,流亡德国的中国著名异议作家廖亦武将于9月13号来纽约举办新书读者见面会,这将是廖亦武的第一次美国之行。 廖亦武以创作《证词》、《中国底层访谈录》等成名。今年早些时候,他受邀参加纽约以及悉尼的作家节活动,但均被中国当局拒绝出境,引起美国及澳洲主办方的强烈抗议。十几年来,廖亦武曾先后16次被中国当局禁止出境。今年7月,廖亦武辗转逃离中国,目前旅居德国。 廖亦武本周四在波兰华沙参加活动期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9月13号到纽约除了和作家同行进行交流之外,还将召开他的新书《上帝是红色的—中国十字架地下寻访录》的读者见面会,届时不但有作品朗读会,还会有音乐表演。廖亦武说,逃离中国之后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没有一个作家比能够自由的出版他的书更高兴的了。真是太好了。” 廖亦武笔名老威,1958年生于四川盐亭,80年代“新浪潮”代表诗人之一。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被镇压后,廖亦武因创作长诗《大屠殺》以及电视艺术片《安魂》被监禁四年,其后他的很多作品均被中国当局列为禁书。廖亦武说,虽然他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比起现在仍然深陷囹圄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还有失去行动自由的艺术家艾未未等,自己要幸运很多。  “前不久我收到艾未未从朋友那里转给我的一个纸条,上面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就是‘自由’。” 纽约中文期刊“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对廖亦武终将和美国读者见面感到高兴。胡平表示,廖亦武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底层社会的纪实描写,另一类是对时代的见证。  “因为当年的他是苦难和政治的亲身经历者。另外他写作的背景可以说苦难还在持续,政治迫害仍然还在继续的情况下写成的。这就和时过境迁,有些人写文革的苦难一样,文革都已经过了,过了以后写,或者到海外的自由环境后写情况就不一样。廖亦武另外一类作品是对底层社会的描写,他就成了中国无言者的代言人。”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廖亦武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亲临地震现场采访、录音、摄影,前后发表36篇地震纪实,汇整成纪实作品“地震疯人院”,并在台湾出版。胡平表示,中国现在有一大批粉饰太平的“犬儒”知识分子,和他们相比,廖亦武的存在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胡平说,廖亦武通过他的笔,向全世界揭露了被中国政府长期掩盖和抹杀的真相,而他很多作品创作过程之艰难,作品成书之不易,更是常人无法想象。  “他最初写作的时候,写他那部《证词》的时候就是在监狱里写的。监狱的环境非常恶劣,狱卒经常来搜查他们。好多的手稿都让狱族给收走了。他只好一边写,一边默默地把它给背下来。这样等他出狱之后,花了很长时间基本上就把《证词》那本书完成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警察又来突然袭击搜查他的家,把他的全部手稿又都抄走了。于是他只有从头再来,又写了三年才把这本书完成。那时候还没有电脑,他全部用脑子背下来,如果没有很坚强的意志,他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廖亦武于1995年和2003年两度获得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写作奖;2002年获“倾向”文学奖;2007年获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