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南方周末:中国人缺信仰,不能全怪转型

宗教、政治与道德都可信仰 问: 去年年底,你在FT中文网上谈《中国人信仰什么》,反响较大。凤凰网博报最近做《寻找中国人的信仰》专题,也有很多反馈,网友激烈辩论什么是信仰。国人对什么是信仰还缺乏共识,在中国的语境下,该怎么定义和诠释信仰? 葛剑雄: 信仰没什么国界,我理解的信仰是这样,对某种事物、观念、思想甚至概念,非常坚定地信任、认同,以至不自觉会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或人生追求,就是信仰。 群体、阶层甚至个人,古往今来都有各种不同的信仰。很少有人完全没有信仰,或不受某种信仰驱动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才是信仰,有人有政治信仰,也有人信仰某种道德、准则、理念,宗教信仰由于它的特殊性,往往比较坚定、自然。 但某些人的政治信仰也可以很坚定。中国古代多数人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对儒家或其他什么家还是有信仰的,精英、社会上层有这种自觉。社会底层也不自觉地有信仰。现在都讲信仰危机,尤其在中国,应该考虑怎么办,未来有什么发展的可能性。 问: 在凤凰网与新生代联合做的调查中,超九成网友认为,当今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然而又有近八成网友认为自己有信仰;另一个调查中,超过六成网友在遇到挫折时首先是向朋友诉说,不到五成选择默默祷告或拜佛。看起来,调查结果有些矛盾,你怎么分析? 葛剑雄: 不同的人对信仰的理解不同,出现这些矛盾很正常。比如,国人指责别人不去干某事,自己却不去做,他的标准不同;反对插队的人,如果有机会,也可能会去插队。他批评人家,并不是因为反对,而是自己没有做的机会。这两种行为本质一样,都是信仰自我,有利就要占。 问 : 有网友要“让金钱成为唯一追求”,当权钱把控一切时,信仰的缺失就成为必然? 葛剑雄: 表面上看信仰的是金钱、权力,实际是什么?看得更重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自我,不要以为只要利益物质的人没信仰。 信仰缺乏不能全归咎于转型 问: 有人把信仰的缺乏和道德沦丧归咎于社会转型,尤其是经济财富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越发提高,你同意这个判断吗? 葛剑雄: 不同意,这只是一个因素。有些人皈依宗教,可能是个人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或受到了刺激,这只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假如一些人碰到危难,受了救济,有些人认为救济来自神的力量,有些人不接受这种观念,同样的外因,有个体内心的差异。转型期间,有的人原来的信仰并不真,在社会转型面前就表现出来了。外因容易引起信仰转换,这也是事实。 问: 你曾说对伦理道德的信仰更理性,但只限于少数社会精英,要普及很难。也有人说,信仰的实质是下层人玩名利,中层人玩精神,上等人玩灵魂。在中国的环境下,信仰和社会阶层有什么关系? 葛剑雄: 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对某种信念、理论或愿望,到比较自觉的程度就会有信仰,有的人追求天堂,有的人追求灵魂解脱,一切环绕着自我,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帝王信佛,为此,可以倾国家之力,或自己舍身。一个穷人信佛,有时也会付出生命。不能说穷人只追求物质,中国古代大量穷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追求的就是善,希望得到好报。尽管他有生之年没等到好报,但他认为生前等不到死后有,自己等不到能惠及子孙。 没有真正完全沉迷物质的人,多少总有一点精神。刚流行时,谁有一台电视机,不仅满足观感,精神上也觉得高人一等。有人提个单喇叭的收音机招摇过市,不是为了听音乐,是表示身份,这不是一种精神? 很少有人生下来就独处,只要跟人家相处,总有彼此照应,肯定包含精神因素。认为有的人只追求物质,不要精神,这只是阶段不同。衣食足,知荣辱。但信仰有时可以突破物质,所以才有君子固穷、舍生赴义,精神起了更大作用。 讨论信仰跟讨论科学是两回事 问: 日本发生罕见的地震天灾,日本民众表示出很强的秩序性,是否与信仰有关? 葛剑雄: 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日本人对地震的确很镇定,但也有新问题。比如对核污染,也相当惊恐。为什么?国民对政府不信任,政府也对东京电力公司不信任。这说明镇定也要有基础,就是长期的信任。日本人相信自己的民族,相信对付天灾的能力。跟没有这个传统的群体还是不同的。 中国民众这次抢盐,对核泄漏的恐惧,一是对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不够了解;一是对政府或舆论不信任,有些信息不披露,不公开,容易引起恐慌;三是国人长期较多顾个体,不顾群体。假如真为防御,买一包盐够了。有的日本人面包最多买三个,水买一瓶。他会想到,自己要活,周围的人也要活。一个群体只有互相依存,才能生存下去。日本民族多灾多难,长期形成这种外人看来是超乎异常的行为信念。 谈到信仰,有些事情不能够理解,根本没理解的必要。比如当初信仰毛泽东,说这是毛主席说的,如果你的意思跟他不对,那你肯定想这是我错了,他不会错。你信仰某个神,神还有错的吗?神教你做,就应该这样做,不要自己思考。没有这种信仰,就要考虑这对不对,对我有没好处。不容丝毫怀疑,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我跟基督徒讨论到底有没有上帝,他觉得很奇怪。怀疑上帝存在,怎么讨论上帝呢?上帝存在是前提,不需要证实,这叫信仰,跟科学讨论是两回事。 政治信仰对社会精英更有意义 问: 一些观念被当成封建迷信破除了,然后又没有新信仰替代,这会产生空档。对中国当前的信仰缺失,有什么比较可行的解决措施吗? 葛剑雄: 宗教跟各种自觉的信仰有很大不同,宗教可以通过教义、启示,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相信神与神的力量,通过人跟神之间的媒介,比如神职人员,把自己的灵魂、生命都托付给神。如果信众觉得达到了这个目的后,就可以放弃自己的思想,活得很简单。只要遵循教义所说的行为规范去做,精神就会很安宁。 对信徒来说,当其碰到了思想局限、挫折、矛盾甚至失望时,可以通过神、神职人员的引导,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得到一个满意的解释。 当然,有些宗教团体也能解决一些个人所不能解决的客观问题,比如慈善、相互救助,这就更加加强了信徒的信仰。这是宗教信仰。如果宗教成为一种国教,甚至把宗教理念体现为法律,宗教地位就增强,它对社会整个作用就会更强。 当政治信仰跟一个政权结合在一起时,其实也有这样的作用,比如信仰共产主义,理论上可以使你觉得它非常完美,同时它也教育信仰者,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做出牺牲。另外,一个政党掌握了政权,真要加强这方面的信仰,也会利用权力的力量,比如说通过社会保障,通过一些特殊政策、对资源分配等。 问: 宗教与政治这两种方式使民众产生的信仰有什么区别吗? 葛剑雄: 宗教国家或宗教起的作用,容易使人真正从心底上有信仰。但政治不可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不可能十全十美了,反过来容易让人疏远甚至丧失这种信仰。但宗教有办法,宗教信徒信仰的是神,可以通过与人之间的媒介来给出各种解释。宗教信仰在现实没有能力时,可以告诉你,希望是在天堂、在彼岸、在来世。信徒不会怀疑上帝或怀疑真主,否则是你本身有问题。宗教的理论、意义、神圣性都可通过一定仪式来维护,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政治信仰往往对精英、对上层人物、对追求理念的这些人起作用,对一般民众起作用就很难。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宗教信仰。信仰某种理念、道德也可以。这样的人,自制力要很强,很自觉。比较和谐、完满的社会,完全依靠世俗的影响很难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 (作者为凤凰网博报编辑)

阅读更多

刘亚洲:宗教信仰与民族命运_一弯秀月Shirley_新浪博客

千年来,东方和西方的竞争中,西方胜利了;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的竞争中,西方宗教胜利了。宗教的胜利是什么样的胜利?我认为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 没有信仰 ,就没有精神上的力量。 中国 人所缺少的,正是西方人所拥有的。(作者刘亚洲将军现任国防大学政委) …

阅读更多

论公民社会的信仰根底和理性基础_宋胜利_新浪博客

共产党不仅把当时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组织了起来,而且也把中国自古以来如同一盘散沙的广大底层农民发动和组织起来,其难度超过了如今自觉的公民和 公共知识分子 自己组织起来吗?不能达成共识约定还是约定吗?不能组织起来的公民还是公民吗? … 这也是西方 学者发现,一方面,普遍的私有制或财产权是普遍个人自由和自主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自由民主的社会,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和覆盖全社会的公共福利保障制度的根据。但在中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资源大都被少数 利益集团 所垄断,就如同在国际上,人类 …

阅读更多

一位印度记者的文章:不是合法与非法的问题,是有关信仰!

本文由Ani Pema Dechen翻译,来自Facebook,原文地址 http://gogo-viva.blogspot.com 。图1来自拍摄于2010年12月15日,在菩提伽耶举行的第28届噶举祈愿法会上。 一位印度记者的文章:不是合法与非法的问题,是有关信仰! 假如这部分钱是非法的,那几乎所有的宗教机构都要小心了!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藏传佛教领袖噶玛巴来说,这点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他最近刚从菩提伽耶、每年一次的祈愿法会回来,接见很多从世界各地来的带着虔诚心的弟子,那些弟子也会供养他们最敬爱的上师,只是几百万卢比(不是美金),那值得大惊小怪吗?那如果发生在非洲,或许是。但是如果是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或台湾,当然不是!尊胜大宝法王在藏传佛教中拥有世界性的知名度,很多人全年积攒出时间和金钱,就是为了能到这里见他一面,以表达他们至诚的敬意并参加在菩提迦耶举办的祈愿法会,为世界祈祷和平。弟子们的供养不仅仅是尊敬上师并且相信上师在过去和未来的佛行事业,例如,上师提供尼院的日常开销、无家可归的人们和西藏传统艺术等。 所以祈愿法会结束后,上师得到一批供养钱并不是什么大事,尤其那些钱是来自于25个国家!那也意味着有25个国家以上的人们到印度来提高印度的经济!所以对于那笔数目的资金,人们不会感到奇怪!尤其是那笔钱是来自世界各地弟子的供养。在佛教中,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尽可能地供养,那不是关于合法或非法的问题,那是信心!假如那笔钱被声称是非法而拘留,那么你需要证明所有弟子们的供养都是非法的理由。我们希望从世界各地来的人们不要给印度一个像‘宗教恐怖主义’的坏印象。印度作为佛陀的故乡,我们希望这件事情不要毁了印度的声誉,尤其是这个国家,还努力在保留佛陀时代的特征。 星期三整个印度庆祝她的独立日,这表示这个国家懂得自由的价值 ,那是用很多沉默的解放运动换来的今天的局面。很多年以前,第17世噶玛巴带着他的传承的责任,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印度(世界上最重要的喇嘛之一),政府友善地给与了他可以在印度停留的难民身份,然而他的行动到今天还受限制,即使是拜见达赖喇嘛,还需要审批。这个原因是来自于不明的信息,有人怀疑他跟中国当局还有着某种联系,虽然还没有人能证明那信息是什么和从哪里来。 这两天,更多的传媒声称被扣押的钱是进行非法的土地交易,调查还在进行中,但结论明显地已经出来了! 假如大宝法王住的房间可能你的房间还小,而事实上就是比我们大部分人的还小,那你什么感觉?尤其是对于那些真诚信仰他的弟子们,假如有人事先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而要供养他土地,那非常正常! 在佛陀时代,须达长着(Anathapindika)就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祗园精舍)供养佛陀,他在地方铺上金币而买地,就是为了提供佛陀演说法教。这是佛教非常美丽的传统,美丽的印度古老传统。 在古时代,供养佛陀是非常吉祥的事,今天也一样!假如你有一分钱供养佛陀,你会说不吗?除此之外,假如你非常富有,你想供养土地或房子给佛陀,你不会迟疑这么做的。你怎么会错过通过供养而积累福德善业的机会?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人们可能会好奇那是怎么回事,那是有关信仰!在其他宗教中也有同样的例子。我们怎能否认信仰?我们怎能定义供养是非法的?美国人也是通过金钱而展现他们的信仰(我们信仰的上帝)。 所以,这笔钱就跟用金币供养佛陀没有什么不同,假如那笔钱被声称为非法而被扣留,那么请向全世界证明弟子的非法性,乃至所有的佛教徒们!假如供养是合法的,那么金钱的供养也同样合法;假如供养合法,那么一块表、一本书、一个IPAD、一辆汽车甚至供养一块土地也同样合法(can you say “no” to Steve Jobs?),最主要的是,假如人们不能定义或证明供养是非法的证据,那他们应该看到更深的一个层面,更深一层,他们会看到信仰!一旦他们看到了信仰,那不再是合法或非法的问题,而是信仰! Legal! Illegal? FRIDAY, JANUARY 28, 2011 If this money offering is illegal, most of Religion institutions have to be careful! What’s the big deal for such a great and famous Tibetan Buddhism Lama–His Holiness the 17th Gyalwang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who recently just back from Bodhgaya where the Kagyu Monlam was held each year, meeting many disciples who came from the worldwide also made offerings to their dearest Guru, to have millions Rupees (not million US dollars!)? Is it a big deal? If it happens in Africa, maybe. But if in America, Japan, Korean, HK or Taiwan, of course not! His Holiness is such a great and worldwide famous Lama in Tibetan Buddhism, many people save their holidays and money of the whole year just for coming here to see Him, sending their respect toward to Him, to attending the Kagyu Monlam in Bodhgaya, Indi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