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

张鸣 | 关于剩女的哲学问题

2013年03月16日 17:10:40                                                           关于剩女的哲学问题                                                                       张鸣 当今之世,有剩女也有剩男,说起来,剩男其实比剩女还要多些,越到社会底层,就越是如此。但是,为何社会上的人们,对于剩女的关注,明显要高过剩男?微博上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运动兴起后,很快有人提出,也要随手拍解救大龄剩男剩女。结果微博上露面的,净是些剩女的镜头,众多靓丽的大龄剩女被亲朋好友晒了出来,满打满算,也没有几个剩男。道理很简单,即使在微博这种地方,也没多少人关心剩男的死活。在平时生活中,也感觉剩女问题要比剩男严重些,城市里那些整天忙活给自己子女找对象的,大约有一半以上,都是忙着嫁闺女。 大龄剩女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比我们还严重。但是,人家的国度,女多男少,剩女问题突出,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国家恰恰相反,男多女少,而且比例失调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如此严重的剩女问题,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什么才算是剩女?各方标准不一。有的认为,年龄超过 27 周岁,才能算是剩女。也有的认为,只要过了 25 岁,还没有男朋友,就实际上已经被剩下了。还有些所谓的剩女,是年纪轻轻就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婚变,再度返回单身世界的人。对她们来说,即使算是剩,也是二次过剩了。不管标准如何,所谓剩女的同一性是,她们在择偶和婚姻问题上,都出现某种障碍和困难。 不过,这种所谓的障碍和困难,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城市里的剩女,大多条件不错。不仅容貌身材姣好,而且事业有成,有的甚至有房有车,跻身中产的上端。如果她们仅仅是想找个丈夫,不挑不捡,其实一点都不难。她们的难,在于难于找一个可心的配偶。而且,尽管年龄一年比一年大,青春在消逝,但她们却很少愿意降低条件,凑合一个。 也许是因为正当妙龄之际,错过了机会,也许是当初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许是当今好的男人越来越少,也许是因为自己口味太刁,挑花了眼。剩女之所以为剩女,原因千差万别,但是被剩下的她们,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父母和亲友那么着急上火。因为,她们跟她们的前辈不一样,即使剩下,生活上也没用太多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开放,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活格局。在传统社会里,女人求嫁,是为了找一个饭碗。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嫁,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没有着落。其实,嫁出去的女儿,到了婆家,绝非吃闲饭被男人养着的闲人,要担负的劳动,甚至比男人还要多。但是,由于传统社会女人在外面的世界没有地位,没法像男人一样在外面社会上去打拼,所以,在家里干得再多,也是男人的附庸。当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诸多重体力劳动,女人也的确难以胜任。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一切都改变了。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什么女人不能胜任的工作了,而社会开放导致的女性解放,也使得女性在受教育诸方面跟男子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能做了。这样一来,原来因男权社会制度和文化限制出现的对女性的压制,变得不复存在。因此,被释放出来优秀女性,越来越多。相对而言,优秀的男性就显得少了。加上女人嫁人的吃饭因素又不存在了,女性愁嫁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剩女之所以剩,其实是因为她们的不剩。

阅读更多

人民网 | “剩女”多是白富美 “剩男”近半没房没车

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来临之际,国内知名婚恋网站世纪佳缘昨日发布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剩男”人群的婚恋状况调研——《“剩男”的自白书》。调查显示,文化低、收入少是造成一部分男性被“剩下”的原因,其中49%的“剩男”表示没有房也没有车。此外,广东有33.4%的“70后”、“80后”单身男性自认为是“剩男”,所占比例在参与调查的26个省份中排名第二。...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英国网民热议中国“剩女”:结婚越早离婚率越高

国际在线消息:好莱坞电影《西雅图不眠夜》曾有一句经典台词,“女人过了40想要找到一个老公的概率比走在大街上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概率还低”,用夸张的比喻描述了大龄未婚女性寻找合适的另一半程度之艰难。近日,英国广播公司一个有关中国大龄未婚女性被称“剩女”现象的报道在英国网民中引发了热议。 这个题为《中国的“剩女”,27岁未婚》的报道通过对中国几名高知、高收入的大龄单身女青年自身经历的叙述以及相关研究人士的分析,呈现出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城市女性初婚年龄越来越推后的现象。报道指出,“剩女“这一在不少人看来带有诬蔑、歧视意味的用词在2007年被国家媒体正式用来指代那些年过27岁的大龄未婚女性,就连全国妇联这样本该是为女性争取权益的组织也在其网站上做了有关“剩女”的专题,给“剩女”们找男朋友支招,但该网站收到许多投诉,近几个月来改变了“剩女”这一称谓,取而代之以“大龄未婚女性”。 此外,报道还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还专门举办相亲活动,为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和单身男性牵线搭桥。报道说,这些都透露出中国社会乃至政府的一个担忧,那就是中国国务院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里指出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人口整体素质太低,国家需要提高人口素质。报道援引研究人士的话说,让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能够早一些婚育,不仅能提高人口素质,还能减少单身男性因没有女朋友或未婚带来的社会问题。报道引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说,事实上,目前中国30岁以下单身男性比30岁以下的单身女性多出2000万人。 这篇报道引发了网民的热议,网民对这篇报道的评论多达近700条。这在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上应该是热议话题了。要知道,其他的报道吸引的评论一般就几十条、上百条。而英国全民关注的英国广播公司前主持人性侵案以及近日全球关注的南非“刀锋战士”枪杀女友案的留言吸引的评论也就是六七百条。 署名“奥莉维亚”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性网友承认自己是一个“剩女”。她说自己已经41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但至今仍旧单身,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 一位署名为“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的生活在中国的英国男子说,他即将年满28岁的中国女友面临巨大的来自家庭的催婚的压力,而他同身边其他面临相同压力的女性朋友也聊过,给他的感受是,中国的孩子从摇篮时代开始就面临来自父母的压力,直到他们长大变得有钱、结婚、生子。“你一定是在开玩笑”说,这一点是英国和中国之间最大的文化差异。 一位署名“李树”的网友说,作者或许应该再探讨一下事情的另一面,那就是中国的高离婚率。“李树”说,自己知道许多迫于家庭和朋友的压力而选择在20多岁就结婚的夫妻,生了孩子后,30来岁又离婚。 “李树”的说法也得到了好些其他网友的回应。署名“丘比特”的网友说,那些结婚较早的人士离婚率更高,因为他们后来发现彼此并不合适或者是相互厌倦。而来自韩国署名“Suza”的女网友则说,在韩国也是如此,30岁仍未婚就被当作是“剩女”,许多女性急着在30岁之前匆忙出嫁,难怪现在的离婚率如此之高。 署名“dds-qd”的一位40多岁的英国男性留言说,自己7年前与一名35岁的离异中国女子结婚,对方当初就是被催着结婚太早,还育有一子。现在俩人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dds-qd”说,找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永远不会太迟。婚姻不能强加于人,与年龄无关。 网友“Rob Tell”说,如果自信、有教养、成熟的女性被当作剩饭剩菜般的“剩女”,那他翻遍整个冰箱也要把她们找出来。而网友“Greggers”也期待能找到这样一位“剩女”,说自己要做的就是开始学习汉语、搬到中国去。 来源:http://news.163.com/13/0223/12/8OD8OA6A00014AEE.html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阅读更多

剩女时代

如今中国各大城市的奇观之一,就是常能在某些公园角落里看到年过半百的父母们张贴着自己子女的征婚启示。这些年轻人的学历背景、工作、收入、甚至长相,都相当不错,只是都迟迟不肯、不愿或不能结婚。所谓“剩女”早已成为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关于这类话题的讨论也一直热度不减,但通常人们更多地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去考虑,因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晚婚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的一分子,“剩女”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间也与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这并非巧合。 无论在哪个传统社会,大龄不婚都是社会无法容忍的,有的社会(如古希腊)甚至会对这样的人予以公开惩罚和羞辱;大批年轻人(尤其女性)自发地不愿结婚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事实上,这是现代化之后才在西欧率先出现的新现象。 全世界最先实现现代化的英国,也是最早受这一社会现象之苦的国家。传统英国社会中的婚姻更多的是家族之间而非个人之间的事,绝大部分夫妇之间并无感情,往往是“他们过得非常不和谐但有许多小孩”(William Stout对1699年一桩婚姻的评论)。虽然变迁极为缓慢,但现代化进程给英国社会带来了许多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对爱情的重视、个人意识的兴起、识字率(尤其女性)的提升、以及伴随着纺织业发展带来的女性经济独立,这些事实上都是与中产阶级经济地位确立和价值观形成分不开的。这种种变化分别看大多都是积极的进步因素,但奇怪的是,其总和的结果却造成了许多年轻人结婚生育的意愿下降。 在英国,到50岁还未结婚的女子所占比例,从16世纪的10%上升到一百年后的15%,再过一百多年则升至25%。这意味着每四个女性中就有一个几乎终生未嫁,而即便出嫁者,其初婚年龄也在两百年里推迟了三岁左右。按英国旧习俗,女子出嫁前要先织好床单、枕套等,因而“纺纱女”(spinster)一词又有“未婚女性”的含义,到18世纪,该词又有了“老处女”的意思,这固然是从原先的“未婚女性”延伸过来的;但也是因为当时大量纺织厂(纺织是工业化的最早行业)里出现了大量挣工资养活自己的女性,这些纺织女工(spinster)许多都迟迟不婚。经济独立事实上至关重要,本人就终身未婚的简•奥斯丁就曾说:“独身女子常常对贫困有可怕的畏惧,这是人们赞同婚姻的最大理由。”到18世纪初,新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女性已成型,她们改变和提高了英国文化,大大增强了婚姻中的伴侣关系质素(体现为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人们找寻的婚姻对象如今是一个Soul mate),但终身不婚女性却仍在日渐增加,也在历史上首次变为严重问题。这第一批“剩女”的处境比其后辈同类艰难得多,有教养的老小姐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受到无情的嘲讽,认为她们都脾气乖戾而恶毒,单身女性被人(有时甚至被她们自己)视为一种“社会渣滓”。 同样的情景,每当一个社会实现现代化并开始出现稳定的中产阶级时,几乎都会重演。曾有学者在研究了20世纪前期欧洲的人口普查资料后得出结论:以圣彼得堡和的里雅斯特为连线,以东部分的欧洲女性几乎都会选择结婚,且多在十几岁时;而该线以西地区则有多达1/5的女性会选择独身终老,而且即便结婚也大多也会拖到二十多岁。后一种情形被称为“欧罗巴婚姻模式”——但它其实并非西欧所特有,只是因为这一地区最早成为工业化社会罢了。在新西兰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坎特伯雷大学最初五十年的历史中,55%的女性毕业生都终生未婚,而即便是那些结了婚的女毕业生,其组建的家庭规模也很小。 因此,并不奇怪,在亚洲最先出现类似现象、如今仍深受其苦的,也正是率先追赶上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日本。日本传统社会也推崇早婚,更没有大量女性终身不婚的现象。但随着战后日本工业化的完成,中产阶级兴起(到1970年代初有所谓“一亿总中流”,即全国一亿人都成为中产阶级的口号),这一现象就如影随形地越来越严重。1955年日本的单身家庭比例仅为3.4%,1975年升至13.6%,十年后增至17.5%。到1995年,日本年龄在25-29岁之间未婚者的比例,女性为48%而男性为67%,在东京等大城市,30岁来岁的女性有一半多都还未结婚,已婚者也迟迟不想生育:1997年,结婚四年的夫妇中40%没有要孩子。虽然如今有些日本社会学家提出了“单身寄生时代”等概念,认为单身年轻人依赖家人,甚至“下流社会”的十二项特征之一就是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还不结婚,但单身问题在日本最初完全是中产阶级现象。1990年代初还曾有一本备受年轻女性欢迎的杂志《羊角面包》(Croissant)刊登了一系列文章介绍三四十岁、既有人气又成功的单身女性,引起了社会上对女性独身的艳羡,被社会学家戏称为“羊角面包综合症”,有人认为正是对这一单身形象的赞美加重了日本的剩女现象。 对中国而言,这也完全是个新现象、新问题——也正因此,才使得那些还抱着传统观念的父母们焦虑不已。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提倡早婚多子的,以至于为了实现人口计划生育,国家还要在《婚姻法》里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反复提倡晚婚——但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的法定晚婚年龄,如今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看来,乃是不折不扣的早婚。社会学家许烺光曾写过,1972年时中国人对婚姻的看法普遍还较为传统,当时一个中国女孩在回答一位西方访问者关于未婚同居的问题时,反问道:“为什么要未婚同居?在美国,结婚那么困难吗?”她不会料到,就在中国,一代人的时间后,结婚也变得相当困难了。 虽然如今许多社会舆论把“剩女”现象归咎于当事人自己择偶要求太高、或过分挑剔等性格缺陷(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例如有年薪60万的女性征婚,希望对方薪水也和自己的至少差不多),但她们并不是世界史上第一批“剩女”,如果在几乎每个社会完成现代化时都多多少少出现了类似的情形,那似乎就不能说是某些个人的原因了。如果说历史上男性单身汉较多的社区常有各种缘故(外出经商者、移民、且光棍比例高的往往是较为贫困的地区),那么“剩女”现象几乎向来都是中产阶级社会兴起的一个可靠标志。事实也是如此:中国能明显感受到中产阶级的兴起是在近十年间,而“剩女”也是到2007年才被教育部列为汉语新词的。 一个社会中如果中产阶级尚未成形、女性尚难以通过职业途径获得经济地位(及随之而来的自由独立),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而这种现象本身又意味着一系列长期条件已准备完成:如女性良好的受教育程度(否则就不能胜任工作,也就不能挣钱养活自己了)、她们对现代价值观的接受、对配偶的看法变成主要是灵魂伴侣(因此也越来越难找到)、社会对这类现象的相对宽容。这些条件往往在大城市比农村更早准备好,因而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是发达城市这类现象远比欠发达地区严重。在农村是很少会有“剩女”的——前两年有次去内蒙古旅行,在火车上和一个当地农民谈及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费解,连说“怪了怪了,俺们这里只有男的找不到老婆,女的不会嫁不出去”。 不仅绝大多数城市剩男剩女都是中产阶级(以收入衡量往往还是中上层的中产阶级),他们的行为理念常具有典型的中产阶级价值观的特征,而且,他们的很多理念和趣味也正被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所效仿。在全国各地,乡村地区结婚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在模仿流行的城市文化——从婚礼的着装、程序和嫁妆里的现代器具都能看出:他们所希望自己过上的,正是一种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农村姑娘在见过世面后,往往也萌生出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自由的强烈愿望,而不愿那么早早回家结婚生子。 鉴于这一心理趋势还只刚刚呈现出它强大的惯性,我们大体可以想见未来中国社会将面临更严重的“剩女问题”——虽然某种意义上它其实是个伪问题,因为将之视为一个“问题”,本身就表明了一种心理不适,这种看法未能充分意识到它和所有现象一样具备的双重性:它尽管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本身却正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或许使一些个人和家庭苦恼,但这又正是女性整体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所导致的。它不仅是原因,也是结果——并不是“为什么条件这么好却嫁不出去”,而恰恰是因为女性整体上条件的提高,才导致了“嫁不出去”这一个别的后果。尽管第一代人或许会在社会双重的压力(既有开放的机会,又受传统价值约束)下感受到痛苦,但这至少仍是一次公平的交换。   (采编:佛冉,责编:佛冉)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时代小脚 <摇光>韩寒和这个时代 <摇光>《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高中时代,某种隐喻 <天璇>自由恋爱时代的爱情奴隶 无觅 该日志未加标签。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