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记 | “404 1966-1976”:一幅被404的客户端创意海报
作为HTTP的其中一种“标准回应信息”——“404”是互联网时代公众再熟悉不过的数字,它表示“客户端在浏览网页时,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或是服务器无法回应且不知原因”。 今天,一张凤凰新闻客户端的开屏截图,在微信朋友圈被诸多媒体人流转评议。庄重肃穆的黑底上,赫然刻印着“404”三个数字,看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明就里,那么,底部的“1966-1976”则更加清晰地表明了图片的含义。...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5 月 16, 2016
作为HTTP的其中一种“标准回应信息”——“404”是互联网时代公众再熟悉不过的数字,它表示“客户端在浏览网页时,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或是服务器无法回应且不知原因”。 今天,一张凤凰新闻客户端的开屏截图,在微信朋友圈被诸多媒体人流转评议。庄重肃穆的黑底上,赫然刻印着“404”三个数字,看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明就里,那么,底部的“1966-1976”则更加清晰地表明了图片的含义。...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5 月 15, 2016
陈书祥的父亲50年前被打死了,至今他仍想知道父亲血迹斑斑的尸体哪里去了。他保留着一张边缘已经磨损的纸条,这张当年的纸条让他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找到了那些打死他父亲的狂热学生,给了他们钱,让他们把父亲的遗体送去火化。 他从未找到父亲的遗体。从那时起,他一直希望能有答案,等待着曾经打死自己父亲的学生站出来。他们变老了,对当初很懊悔,并表示他们感到歉疚。但没有人出现。 陈书祥仍在等待着对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的一个坦诚评判,中国也在等待着。...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5 月 15, 2016
编辑注:目前该原文及视频已被删除 201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 50年,当年的年轻人都已经步入暮年,而如今的年轻人,对50年前开始的这场浩劫,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为此,我们用一组问题,在街头采访了不少青年,制作了一个短片(完整视频见文末)。在片中,他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问题一:请用一个词形容文革 这两个答案不出预料 但有的答案是这样的—— 不明觉厉...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5 月 15, 2016
人都有懊悔的时刻,但未必有真诚的悔过和悔改。懊悔是事后觉得不该做一些事,而不一定是觉得自己做错了。懊悔是因为觉得,有些事以前做了,已经无法改变,但时过境迁,今天成为摆脱不了的麻烦。 加拿大出生的英国小说家, 政治家吉尔伯特·帕克(Gilbert Parker) 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躲避记忆和懊悔的地方,无论我们悔改与否,愚蠢行为的幽灵一直会纠缠着我们。”仅仅是为了摆脱往事的纠缠,甩掉恼人的麻烦,以这种想法来道歉,不可能有真诚的悔过和悔改。...
阅读更多发布者不转不是中国人 | 1 月 7, 2016
一位中国作协作家的心里话 当下,一些站在政治制高点、掌握着舆论大权的理论家们,正在挥舞着大棒猛批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个的批判是历史虚无主义,对那个的否定是历史虚无主义,贬损这个是历史虚无主义,怀疑那个是历史虚无主义……。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年来巨大的历史虚无主义笼罩着我们,束缚着我们,扭曲着我们,愚弄着我们,这些理论家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