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五)

“精炼我们推理的唯一方式,是让它们和数学一样切实。”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发现的艺术》 前文请看 《记忆传承,信息永生》系列 那些超越时代的天才 Augusta Ada King 如果要评选19世纪Geek女神的话,奥古斯特·艾达·金(Augusta Ada King)一定能上榜。她是诗人拜伦的女儿,查尔斯·巴贝奇的助手和合作者,拉弗拉斯伯爵夫人,以及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甚至远在“程序员”这个词被赋予现在的意义之前,她就写出了程序,而且打在了硬纸卡片上。 虽然是拜伦的女儿,但是艾达几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在出生后几个星期,她的母亲就带着她返回娘家,两个月后更是签署了分居协议;而她那热血浪漫的诗人父亲几个月后远赴法国和瑞士,最终客死异乡。艾达的数学天分据说来自母亲,灵动的思维则可能来自父亲——这两者在她后期的研究中缺一不可。良好的家庭环境让艾达能够遵循自己的兴趣,优秀的家庭教师们也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 在她的家庭教师里,有一些相当出色的人物,例如提出了徳·摩根定律的数学和逻辑学家奥古斯都·徳·摩根,以及女科学家玛丽·索麦维。正是在后者的介绍下,1833年6月,不满18岁的艾达遇见了查尔斯·巴贝奇。 两个人的命运,从那一刻开始,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Charles Babbage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那个时代公认的博学者——或者失败者,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角度。他毕业于剑桥大学,20岁的时候就协助建立了英国统计学会,25岁就成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37岁的时候成了母校的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曾经担任过的职位。他是发明家、数学家、多产作家以及梦想家。从二十岁起,他就开始计划制造一台能够自动计算的机器,把人工从繁复的计算中拯救出来。而大量的人工计算,正是那个时代欧洲的特色之一。 1819年,巴贝奇在一次去法国的访问中,看到普隆尼男爵招募大量计算工人,在几组数学家的带领下趴在桌上写写算算的情形,深受这种智力放大方式的震撼;而这些计算结果的质量之低,更是让他感到无力。当时的科学作家迪昂赛斯·拉德诺写道,从40册表里随机抽样,就发现了3700项错误;而根据巴贝奇的计算结果,这些计算错误,每年将会为政府带来超过300万英镑的损失。 看来,制造自动运算机器,势在必行。 从计算开始 对数,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无论是金融、航海还是天文,都离不开能够简单把乘除化为加减的对数运算。和今天课本上附带的《常用对数表》一样,快速运算也要依赖于对数表;而世界上第一份对数表,却只能靠手工来算出。 巴贝奇就是打算解决这个问题。1822年,他制造了第一台差分机,能够进行三个五位数的加法运算,结果能达到六位数。接下来的梦想更加宏伟,他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合同,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制造出可以计算七个二十位数的差分机,并且自带打印功能。 然而,这个计划失败了。也许是因为总是冒出新点子的巴贝奇不停地改动设计,也许是他找到的制造商无法实现他要求的精度,第二部差分机花了十年时间和三万英镑的投入,却只完成了七分之一。而此时,巴贝奇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一个新项目上——他已经意识到了差分机的不足,并且计划制造出通用的计算机:分析机。 就在这时,他第一次遇见了艾达·拜伦。 巴贝奇设想的分析机采用十进制计算,用齿轮存储1000个50位数,能做平方和四则运算。这台用蒸汽机驱动的机器有三十米长和十米宽,每秒钟能够计算一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巴贝奇是痴人说梦,而艾达不这么看。她很快理解了巴贝奇的设计,并且预料到了分析机可能的用途,这些用途甚至是巴贝奇没有想到的。艾达写道:“这种机器也许可以作曲,或者解决复杂的问题。” Charles Babbage的差分机局部,至1871年他去世时,机器尚未完成 1841年,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艾达正式成为巴贝奇的合作者。她把巴贝奇用法文撰写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添加了自己的注释,让这部论文的长度增加到最初的三倍。正是她,从提花机中得到灵感,将分析机的程序用打孔卡片输入,也建立了子循环和条件分支的概念。算法终于不再用硬件实现,而可以通过挂上不同的纸带而实现不同的运算。 而这时,这两位先驱者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英国政府正式终止了差分机的合同,新任首相公开声称差分机的唯一的用途就是费钱。在制造差分机时自己搭了一万三千英镑的巴贝奇早已一贫如洗,两人只能靠偶尔销售些小东西来继续支撑。 1952年,从小体弱多病的艾达因癌症去世,终年36岁,留下的只有大量文档和世界上第一个程序的设计:一个计算伯努利数的分析机专用程序。巴贝奇二十年后去世,就连登在《泰晤士报上》上的讣告也嘲笑他的失败。 他们都没有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那天。

阅读更多

毒钚一片,人类全灭?

流言: 据BBC报道,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表示,日本核电站的问题极为严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福岛核电站三号反应堆。他称,该反应堆现在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使用的是一种不同的燃料:它不是铀,而是一种铀钚混合燃料,而钚是极为危险的,因此一旦这种物质泄漏出来,将使海啸灾难雪上加霜。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一片药片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一旦泄露进入太平洋全人类都玩完! 真相: 当地时间14日凌晨03:11的BBC新闻[1],报道了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Dr Christopher Busby)对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的担忧。这条新闻的背景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但是关于钚的毒性问题,却不似流言所描述的那么可怕。“一片药片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的说法更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铀钚混合燃料,是啥? 巴斯比博士提到的这种铀钚混合燃料,也就是MOX燃料,全称为混合氧化物燃料。MOX燃料是一种巧妙利用核裂变产物而设计的特种核燃料。传统的反应堆是以铀235为燃料,通过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发生的裂变反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但事实上,自然界铀储量的98%都是无法加以利用的铀 238,铀235不足1%,难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核能需求。此外,浓缩高纯度的铀235是相当昂贵的。于是,这份稀缺迫使人们需要找出了一种新对策。 MOX燃料是由7%的钚和93%的高浓度铀238混合制成的。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将核废料里的钚以及自然储备更多的铀238给利用了起来。当中子撞击铀238时,会转变为钚239,而钚239最终又会衰变成铀235——这样就把稀缺燃料铀235给“加工”了出来。MOX的优点是通过添加少量的钚,使得这个循环能更好的进行,可裂变燃料的浓度更容易增大。如果控制合理,这种燃料的利用率将非常高。[1]另一个优点就是为传统的铀燃料反应堆产生的钚找到了新出路,也算是帮助解决了核废料处理的一个难题。 阿钋、阿钚,傻傻分不清楚 对钚毒性的误解由来已久,关于它是剧毒的物质、“一丁点就能致人死亡”的说法在西方世界也同样流传广泛。推测,钚可能是受到了剧毒的钋的牵连。两者的衰变类型相同,化学符号接近(Po、Pu),连中文写法、读音都那么那么的相近,也难怪不明真相的群众们把他们的各类性质掰到一起去。 如果非要来说明钚的化学毒性,人们相对熟悉的砒霜、氰化物的毒性都比钚要大得多。单次过量摄入钚而引发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出现。[2,3,4] 对于钚危害的担忧,更多的是来自于钚的电离辐射能力。钚衰变时会产生α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非常弱,在空气中前进几厘米就将能量耗尽。对于环境中的钚并不用太担心。一旦钚进入到人体内,形成的内照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α射线会造成细胞的损伤、染色体的损伤,理论上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会比其它能放出α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危害更大。相比之下,钚的半衰期很长,使得单位时间里的辐射量相对要小,危害也就更小。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氡的放射危害就要比钚大的多。 事实上,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就有26名工作人员因核武器研究,受到了钚的污染。但是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健康影响,更没有人因此而死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志愿者甚至接受了注射或是吸入钚的实验,也没有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伤害。这与之前大家对钚毒性的过高估计大大不同。 而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问哈维尔核子实验室时,就曾受邀触摸了一块以塑料包裹的钚环,以亲自体会其温暖的触感。附赠八卦一则,钚舔起来⋯还真的像金属⋯⋯ 基于钚本身的化学毒性并不那么大,电离辐射能力也不比其它放射性元素要来的特殊,加上铀钚混合燃料里钚也只有7%,3号反应堆如果发生爆炸泄露,并不会比其它使用铀燃料的反应堆要来的更危险。 福岛三号反应堆的情况 至于使用了铀钚混合燃料的三号反应堆,不论如何,我们都还是希望它能够安全。而目前它的情况还暂时处于稳定中,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14日上午11时01分(当地时间),3号反应堆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所在建筑遭到损坏,但反应堆屏蔽壳未遭损坏,屏蔽壳内部压力稳定,没有造成核燃料的泄露。并且,爆炸后监测到的核辐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15日一整天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没有出现异常。 16日上午8:34,3号反应堆机组涌出白烟约45分钟。监测到的核辐射水平出现了升高,但随后又回落了。目前,整体看来没有安全危害。 17日,3号反应堆机组又发生了涌出白烟的现象,随后使用直升机从空中对其进行浇水降温。 结论:谣言破解。 钚的毒性并没有谣言描述的那么可怕,“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纯属扯淡。使用铀钚混合燃料的反应堆如果发生爆炸泄露,并不会比使用铀燃料的传统反应堆要来的更危险。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参考资料: [1] WNA_Mixed Oxide Fuel (MOX) [2] WNA_Plutonium [3] IAEA_NUCLEAR POWER andRADIATION RISK: MYTHS and SCIENTIFIC REALITIES [4] wiki_Plutonium

阅读更多

血荒背后的几个为什么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全国各大城市近来血荒频现。最为严重的昆明市几乎所有需输血的手术被迫停止。人人身上都有、血管里时刻流淌的血液,成为一种严重稀缺资源。血荒为什么会发生?献血与用血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科学问题呢? 首先,用血紧张的现象经常出现,只是最近很多地方同时出现极端短缺,才引爆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血液的采集供应与使用需求,像一架天平的两端。当某段时 间内,临床手术的用血需求急剧升高时,而血液采集供应未能增长,便会出现用血紧张现象。用血紧张带来的后果是,可以开展的择期手术量减少。比如说,原本每 天可展开十台大手术,而血库的储存血量只能保证五台手术顺利开展。相应地,另外五台手术只能被迫推延,只有等血液供应充足时才能进行。 人们不免疑惑,开刀为什么要输血?没有血液,外科医生就不能开刀了?这像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却又难以回答。当手术刀切开皮肤,便是出血的开始。 手术出血量,又与手术类型、创面大小、手术时间息息相关。一名正常人的血容量,也只有4.5升上下,对腹部大手术、骨科肿瘤手术、心脏及开颅手术而言,患 者失血量经常在1000毫升以上,甚至达到上万毫升。 血液像一种载体,它供给全身器官、组织与细胞氧气与养分,来回往返,日夜不息。当机体缺血达到一定标准时,便必须进行输血。人们或许会问,手术时不也在输入各种液体与血浆代用品吗?遗憾的是,它们虽能补充一定血容量,但最解”体渴”的还是血液。 输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一种治疗措施,与手术本身同等重要。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人们可开展的手术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它们对血液的需求更加 倚重,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血液像是一顶安全帽,只要手术医生戴上它,进入施工现场便多了一项安全措施。没有这顶安全帽时,进入工地或许也不会被坠 物砸伤。但对病人的性命安危而言,医生们并不心存一丝侥幸。 此外,血荒并非只有中国独有的现象。哪里有手术及用血需求,哪里便可能出现血荒。今年9月,美国血液中心便急报,洛杉矶、费城、亚特兰大等多个城市出现血荒。背后的原因是,大型复杂手术的次第展开,使临床用血量激增;与此同时,公众献血的增长比例只有3%左右。 年初,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Nicola Lacetera发现,尽管有四成美国人符合献血标准,但有九成首次献血的民众再也不会献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研究发现,不献血的理由有很多,只 要让献血者稍感称心不如意或方便,他们便再也不愿撸袖子,比如很难找到或抵达献血点,因工作人员原因使献血者感觉很差,献血后担心身体不适、恐惧等。作为 生命救助行为的献血,某种程度上比捐钱捐物更能体现生命诚意与关爱之心。遗憾的是,献血这种利他行为很难被权衡。它不像捐钱献物一样,难以有明确的价值衡 量。 上个月,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的Marco Bani在《输血》杂志(blood transfusion)发表研究,对献血人群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Bani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愿意献血。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女性更具有利他主 义,男性则更为个体主义。遗憾的是,女性更容易在献血时出现的虚弱、恶心、脸色苍白、头晕激动等现象,也即俗称的”晕血”,从而阻挡了她们继续献血的步 伐。 面对此次血荒,人们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情绪,它叫做不信任。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向血液背后的血站;很少为人所知的血液处理过程,也成为诟病之 处。血液采集与处理的相关人员是否以血牟利,捐献的血液流向何处,是否被严重浪费?采血器械的安全性是否可以得到保障?义务献血这种纯粹利他行为是否能调 动献血者的积极性? 血荒的破解,势必从供需两方面来权衡。就血液供应而言,需要提高公众献血热情,这既要求血液机构寻求合适激励措施,又要自身透明、简化程序,以 更优质的服务点燃公众献血热情。就血液使用而言,临床医生也应节约用血,按照最新输血指南,科学规范的使用血液,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血荒的发生。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

阅读更多

简介:王局长升迁记

这是一本原创小说的开篇介绍,主要是介绍这本小说的创作动机和一些故事的细节,相当于正经小说中序言的角色。 一般牛叉一点的作者或签约写手出书立传,都会找托儿来给自己的小说作序。即便作者没这个意思,出版商也会绞尽脑汁拉几个时下被炒作得牛逼的人物代写点书评,涂鸦几句话看着有文化的句子,当做小说的序言刊登出来,这是商业的包装的必要手段。但,鄙人既不牛逼,也不牛叉,更不叱咤风云。这都不用说了,甚至得到的评价是猥琐,淫贱,下流,没教养抑或只喜欢用性器官插在文字里面,发表无知愤怒的傻逼。 好吧,傻逼就傻逼吧!无知就无知吧!傻逼也有自己的思想,傻逼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傻逼同样亦可以写小说。 为什么会想到用《王局长升迁记》这个名字来作为连载小说的书名?其实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就是,有一天也就是2010年5月24日,在厕所蹲坑的时候灵机乍现,大脑告诉内心,你应该写本小说,书名就叫《王局长升迁记》。以你现实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人为原本作为写作的蓝本,从这个角度去写,然后加入你的那些自认为幽默、可笑的语句,外带一些大脑的意淫,相比就可以出一本小说。 就这样简单的一个原因,动了写小说的念头。 写小说的好处有很多,最大优势就在于,一旦你的小说有那么些看官愿意按时来观摩,你便可以依据你的内心欢喜程度对这些看官进行思想控制。 心情好了你可以发几千甚至上万字儿;心情不好,就是不放一个屁也没有任何损失。况且,小说一般都比较长(这里指长篇小说),你可以在这个设想的思维城墙里面,下很多个套,让你的读者去钻。搞不好就会有人掉进你下的套里面。一旦有人进了你的猪笼,嘿嘿!你那变态心理就可以得以施展,你可以轮着大棒敲打这些落入陷阱的看官,你可以朝陷阱里面倒硫酸,你可以任意摆布其左右… … 但,一旦没有人掉下去又咋办呢? 其实这也很简单。你可以不闻不问,这毕竟不是写杂文,写评论,就那么点字儿,正反就那么一个观点。剩下这些时间,制造更大的陷进和悬念不是更好吗? 写杂文有个不好的地方,尤其是评论,在评论的时候搞不好就会被愤怒冲昏头脑,甚至差枪走火。用及其简短的文字,痛击某些人内心的最深处,但你的死对头看到了就会把你丫无情的撕裂,这是杂文无法与小说比拟的地方。 小说很长,字数很多,故事更可以一个接一个,这里没说完写好,可以拿更多的废话来原这缺陷,不停地修修补补,甚至都用设置一个有答案的结局,最后还要靠小说的读者自己去猜忌。想想,这是多么好玩的事! 只要摆明了这些观点和写作的初衷就是简单多了。 至于为什么会用王局长,其实原因更简单。省长离平头老百姓太远,主席更是不能乱扯的人物。也就局长可以说几句。局长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拿3、4千的工资,有一个闺女或者一个儿子。40多岁,身体肥胖,远看像弥勒佛,近看像奥拓车。每天进出各种川菜馆子,坐20多万单位配的广州本田雅阁车,或者上海通用产的别克君威。和一两个女秘书有暧昧关系,有一个媳妇儿,很少玩站街的妓女,讲话用秘书代谢的演讲稿,照本宣科。一年365天,360天在外面吃吃喝喝,一台酒也就顶天1000多左右,平日里抽23的软玉溪,家里抽别人的送的中华烟。过年能收个三五几万的过年钱。一辈子都贪污头也就够买两套商品房,供一个子女上完大学(又能力点的送子女出国留学),并将子女落实到某某行政部门作为在编的人员。 这样的人,这样的局长其实也就是大部分中国现实生活的写照。并不是人人都是成克杰,也非人人都是周久耕。别看中国GDP吹得厉害,富二代猖狂的不行,都是少数现象。 本小说中的人物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县级城市的局长,也有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清水衙门的局级领导,这里就没有过多的必要去较真了。毕竟写作的初衷就是从这部分人物出发,有那么点权利但并非只手遮天。上头有党,党上面坐了一个人,在中国现今社会制度了只有那么一个人可以称王称霸。 鄙人既不能得罪党,更不能去惹坐在党上头的这个人,最后只能抓个局长来说说。 这里,若有局长看到,请不要对号入座,本小说完全是虚构,不是散文,不是评论,更不是事实杂文。所以你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最后,这小说会写成什么?会不会写完?会有什么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吗?会有早已灭绝的人情冷暖的人间故事吗?鄙人,真的一无所知,这里就不能一一答复你心中的疑问了。 看吧,写吧,等吧,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