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 | 情感的代入
这周的《南方周末》, 用了三个多版的篇幅写韓寒 。在微博上观察了一下网民们的反应,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人在读报道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代入了其中,从记者笔下的“差生韓寒”联想到了自己中学时的经历。 比如,南都周刊的石扉客说: 这篇充满温情的文章缓缓叙来,让我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的高中时代——那时,我也是个偏科偏到一塌糊涂的差生。如果不是那年正好赶上高考改革不考数学,我的人生一定是另外一个样子。 再比如,有网民说: 南周的《差生韓寒》一口气看完,竟有一种要流泪的冲动,我曾经也是一个偏科的差生,也想靠写作证明自己,可惜天资不够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还有网民说: 近年来,南方周末的两篇人物传记式的长篇通讯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是这篇差生韓寒,还有一篇是杀人者楊佳。看到韓寒,我就象看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触痛了回忆中最柔软的部分,无数次梦回校园,醒来后泪洒西窗,万里如云是我永恒的悲伤. 我的一位同事则说: 我还是挺喜欢看《差生韓寒》的。这篇稿子让人想起自己的高中年代。偏科的那段痛苦经历。及刚来北京的煎熬日子。陈鸣应该也是在写自己吧 我的经历跟韓寒不同,所以我本人并没有产生这种情感的代入,但我大胆估计:在给这篇稿子好评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被韓寒的故事触动,联想起自己的年少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世事的判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的影响。就算是再理性的人,恐怕也难逃这一感性的定律。 去年,我看了两部国产小成本电影,一部叫《钢的琴》,一部叫《到阜阳600里》,这两部影片颇有相似之处:女主角都是秦海璐,关注的都是底层小人物。虽然前者的口碑更好,但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的是后者——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是安徽人,我的家乡也有很多人去上海打工,对于他们的故事,我更容易代入自己的情感。而东北老工业区的那些下岗工人,说实话,离我比较远。 我的师兄逆转录猴子则显然会更喜欢《钢的琴》。当然,他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的理由来证明《钢的琴》拍得比《到阜阳600里》好,但有一个因素肯定存在:他是东北人。 他是东北人,他关心工人阶级,他目睹了下岗工人在国企改革中的遭遇,他警惕市场化改革、警惕资本主义——这几句话之间即使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一定存在着情感因素的勾连。 我自己也是一样: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原因肯定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我的家庭出身。我奶奶所在的家族是一个教育世家,大部分成员都是被毛称为“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的“臭老九”。1958年反右扩大化,奶奶的父亲被开除公职并判刑五年,第二年4月在劳改农场去世。“文革”中,奶奶本人也遭遇了批斗。 这种发生在亲人身上的经历,自然会在我的情感基因中留下印迹。它令我对那些美化文革、美化毛的言论产生本能的反感,对否定毛的改革开放则怀有亲切感。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所以,在新闻操作中,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情感状态去寻找他/她做一件事情的动因,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期南方周末的《差生韓寒》探询韓寒的中学成长经历不失为有益的尝试——但这种方式要无比谨慎,因为实在是太容易僭越真实的逻辑,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讲故事了。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情感代入,但人又要尽量避免成为情感的俘虏。我不喜欢毛,我憎恨文革,但这种感情最好不要影响我去阅读史实,去倾听那些“毛左”的看法;我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人没有什么感情,但这不妨碍我去了解他们的命运,去用自己的理性分析国企改革的得与失;我对在外打工的安徽籍农民工深怀同情,但这种在看电影时的涕泪交加不能成为我思考的终点,只能成为我深入中国问题的起点。 这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分寸。包括“方韩之争”在内,有太多的公共讨论最后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情感的宣泄,就是因为辩论的各方将自己的感情代入太深,而对对方的情感代入却又缺乏同情的理解。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又担心《差生韓寒》一文会给公共讨论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它的文笔太煽情,读完之后,人们难免会将自己的感情代入得更深,在讨论时更失了一分理性。 (溫馨提示:非常无奈,由于本博客所 在的服务器屏蔽了“韓寒”一词,因此在评论中请使用繁体或拼音,否则显示不出来。多谢理解。) 关于作者 方可成 , 南方周末, 记者,专栏作者 理解和谈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专栏 博客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网易微博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您可能也喜欢: 一五一十部落电子周刊第5期 怀念克朗凯特 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意大利不在欧洲 无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