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

动向|威廉姆斯:习近平何故百般仇视林昭

林昭被习近平继续“专政”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一九六二年又被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双重罪名而逮捕,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被判死刑并被执行枪决;一九八一年初被宣告无罪的自由民主先驱林昭的英灵,基本上“平静”渡过了邓胡赵、江泽民与胡锦涛等三个执政时代;然而到了习近平执政时代,却又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自习登基后,每年的林昭冥诞日(十二月十六日)与罹难日(四月二十九日),在苏州灵岩山的林昭陵墓,都会发生警察封锁墓地并大肆逮捕或驱逐前来祭奠林昭者的事件。二○一二年之前,警方只是在林昭陵墓周边拉上铁丝网、装上监视器,并派出便衣监视前往祭奠者的活动过程而已。但到了次年四月的林昭遇难四十五周年祭日,警方却变得凶狠异常,他们不仅疯狂抓捕前来祭奠林昭的各地民众,而且还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在这一年的林昭罹难日,广州著名的人权律师唐荆陵就曾被苏州警方拘押过。今年的情况则更是每况愈下。江苏省公安厅国保部门的一把手和该省各地级市国保一把手都于四月底前聚集到了苏州。四月二十九日一大早,临近苏州的上海市,不少市民专程前来苏州祭奠林昭,在通往林昭墓的路上,他们遭到八十多名警察、防暴警察、便衣国保的拦截,先是被查身份证和拍照,然后被强行驱散,有的还遭到警察殴打。而三天前就来到苏州木渎镇的全国各地网友三十余人,在二十九日五点多钟起床后,竟然发现他们早已被一百多全副武装,手持警棍盾牌的警察包围在当地网友徐春玲家的住宅楼下。据网友贾榀说,他们起初以为警察仅仅只是想堵在楼上,阻挠他们上山去拜祭林昭墓,但万万没想到的却是,八点钟后警察公然冲上楼来,强行撞开大门开始动手抓人。警察一一给他们戴上手铐并强行带走,其中多位网友被反铐双手。稍有质疑或迟钝者,立马就遭到警察劈头盖脸殴打和辱骂。这些被抓到苏州木渎派出所的公民,被强迫面向墙壁站立,不准说话不准动,警察甚至还不允许几位带病前来的网友服药。他们在饥渴之中度过整整一天,直到采集完身体信息后的晚上七点多钟,才被驱逐出苏州境内。此外,专门从事看护林昭等在文革期间遇难的自由主义先驱灵魂的著名“祭园守陵人”朱毅先生等人,也在林昭忌日到来前,暂时失去人身自由。一亲身经历了苏州“四‧二九”事件的某网友戏称:“林昭已被二次收监了!”为什么一个已被平反了几十年,而且还被官方主流媒体多次高调报道宣传过的反对专制与个人崇拜的文革受难者,到了习近平执政时代却又遭到百般敌视?习近平为何要阻挠人们纪念这位反对专制独裁的民主先驱?此一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转世的林昭遭遇到习泽东“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这是目光深邃的林昭在临刑前留下的一首绝命诗,历史的演进正如她所料,毛泽东的五分钱子弹,虽夺走了她的生命,但她的魂魄却在这片至今仍被专制独裁者所统治的大地上催生了成千上万自由新公民。于是,自新世纪以来,一股纪念与研究林昭的社会思潮便应运而生,不仅官方的一些媒体,如《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等报刊,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公开发表或出版了若干纪念缅怀林昭的文章或出版物;而且在北京回龙观地区还出现了一个竖立着林昭与张志新二烈士铜像的铁玫瑰园,以及由胡杰先生拍摄的一部介绍林昭事迹的独立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由于鲍彤、钱理群、杜光等老一辈自由主义思想者的积极传播,在二○○四年,纪念林昭,呼唤林昭灵魂的热潮达到了高峰。正因为如此,近十年来,每逢林昭的忌日或冥诞日,全国各地都会有许多公民专程前往苏州灵岩山去祭奠林昭的陵墓。如果我们把是否容忍人们纪念与缅怀林昭,或者说对待林昭的态度,当作考察中共这三十多年来历届执政集团的政治倾向的风向标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发现当今中共最高掌舵者习近平的确已把原本已经艰难的驶向人类普世价值彼岸的中国航船的方向带向了相反方向。于是,走老路,已成为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铁的事实。这一事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一个理性判断,那就是:自习近平上台之后,先前已被邓小平改造成后极权主义的中国,又开始公然变回到了毛泽东那赤裸裸的“马克思加秦始皇”式的专制极权主义的中国。诚然,面对着全面市场经济化且门户开放的新历史环境,习近平要彻底回到毛时代,当然会面临诸多障碍,但只要他坚持一意孤行开倒车的话,那么任何障碍都会被已然变成政治强人的他视而不见。倘若说公然敌视林昭的行为,只是“习泽东”强力意志表现的话,那么,在紧随苏州“四‧二九”事件过后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里所发生的当局悍然镇压广东千名上街游行工人,以及福建数百讨薪工人事件,则更进一步表露出所谓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实质上就是工人阶级凶狠敌人的丑恶嘴脸。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可看出成长于文革中红二代的核心人物习近平之所以百般仇视中华圣女林昭,之所以悍然动用国家警察机器镇压人民自发纪念这位民主先驱的原因,正是因为当年林昭面对死刑判决时呼喊出来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他那脆弱的神经。“你们这些极权统治者和诈伪的奸佞——歹徒、恶赖、窃国盗和殃民贼,将不仅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诉的罪人!”《动向》2015年5月号

阅读更多

威廉姆斯:滕彪——被迫走上它途的文学小子‏

威廉姆斯:滕彪——被迫走上它途的文学小子‏ 作者: 威廉姆斯 文章来源: 动向 点击数:86 更新时间:3/23/2011 3:13:08 PM 图为滕彪在德国柏林参加大赦国际组织的人权活动(2007年12月7日) “造成他们恐惧和冷漠的制度,正是我和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普通维权人士所试图改变的。我不会放弃。哪怕有一天我失踪以后,再也无法回来。” 我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2008 年 3月 6日晚,第一次遭到秘密绑架的滕彪博士,在他获得自由后写下了一篇《我无法放弃——记一次“绑架”》的博文。上个月的 19日,也就是说,距他第一次被强行戴上黑套头从家里绑架走后差不多正好三年时间的那个下午,这个总是留着板寸发型的法学博士,再一次被带走了。这一次被 抓走后,时至今日,音信杳无。   对此结果,滕彪其实早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都已预测到了,那时,他曾在推特上发出了如下推文: 和女儿玩丢手捐儿。她输了表演《蜗牛与黄鹂鸟》,我输了表演《采蘑菇的小姑娘》。她乐的直捂肚子。从几个渠道获悉,我离监狱越来越近了:这让我感到更加丰富和喜悦。 滕彪想坐牢吗?非也!这条“海拔高度”一米七五的东北汉子,看似英雄气概十足,实则柔情似水。他热爱生活,忠于家庭,迷恋文学。他既非天生的英雄好汉,更非受虐狂。尽管 “我不准备坐牢,但我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在 北京大学法学院一泡就是十一年的法学博士滕彪,原本无心与法律打交道,他之所以走上了法律这条人生道路,纯粹是时代造就的大误会。即便站在了高校法学课堂 的讲台上、坐到了法庭辩护律师的座位上了,然而,在他心灵的深处,供奉的却是缪斯的神位。他爱文学,远甚于法学,他的文学素养与才气,也远远超过那些头上 顶着“诗人”与“作家”桂冠的人士。某日,当一位推友向滕彪发出了一个不祥提问:“李敖在�中�完了老�先生的作品,你��提前���的?”时,他不假思 索地回答道:“ 少读政法,多读文学。” 少 年时代的滕彪,最爱并最想学的是文学。可当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近距离站在了中国大陆一流大学门槛外时,他没报考中文系,却选择了法律系。若干年过后,他是 这样解释的:“当时没有很明确的想法,只是说不能甘于平庸,要做一些大的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写东西也要写有影响的大作品。” 在公民维权斗争的第一线 他 还说:“有人把中国80年代以后分成几个时期,一开始是哲学,就是学马列哲学的人有话语权;然后是文学,寻根文学,小说和朦胧诗的影响比较大。九十年代是 经济学,那时候经济学占有最主流的话语权。但是到了9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发现改革没有办法继续推进,很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不了,也解决 不了,它们都会归结到法律和政治。……九十年代之后,该法律人登场了,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以来,依法治国、人权入宪,这些都在呼唤法律人登场。” 从他的上面的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青年滕彪是基于知识对时代、对国家与人民的作用之大小,而选择了未来的求知与人生道路的。 这种选择,对于滕彪的国家与人民而言,是一种欣慰与幸运 ;而对于滕彪自己与他的家人来说,实则是一种巨大的人生灾难或不幸。 这么些年来,滕彪在促进中国社会法治化,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道路上所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2003年的暮春,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没几天的滕彪,便与他的两位博士同窗——北京邮电大学的许志永、华中科技大学的俞江一起,针对那一年5月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发出了提请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收容遣送条例》进行违宪审查的公民建议书。 “三剑客”的此一行动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全国性的广泛支持,最终,迫使当局自行废止了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恶法,并开创了中国公民挑战公权取得胜利的先例。当年底,滕彪被选为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之一,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格雷兹曼基金会的“社会成就奖”。 滕彪与许志永等人在维权领域里的卓越表现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之后,那些多年来坚持在京上访的访民们,便纷纷找上门了,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经过十几年申诉上访仍然无果的案件,他们不免感到望洋兴叹与无能为力;这以后,就有了那个后来非常著名的民间NGO组织——公盟。 近 年来,滕彪参与了一系列人权案件和公益案件,比如:蔡卓华牧师案、一塌糊涂网站事件、临沂暴力计划生育调查、陈光诚案、陕北石油案调查、江西乐平黄志强、 方春平、程发根、程立和死刑冤案、奥美定事件、王天成诉周叶中案、青岛河西拆迁及错埠岭拆迁案、王博信仰自由案、廖亦武护照案等。 鉴于滕彪在人权运动领域里的巨大贡献,2007年12月10日的国际人权日那一天,他还与莫少平和李劲松二律师一起,荣获了法国国家人权谘询委员会颁发的人权奖。就这样,滕彪便被时代与互联网一步步推到了中国公民维权斗争的第一线。 拙于修辞却厚于真情 在 不同的场合,滕彪曾多次坦言,他是一个被迫走出书斋的维权律师,他说:“我的兴趣不在公共和政治领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民主化后,我都希望自己做一名独 立知识分子。如果这个体制没有如此严重地侵犯人权,同胞们不是这么容易遭到伤害,我根本不会参与维权,连律师都不会去做。对我来说,看书、写作最为快 乐。  可 以使人精神变得更为宁静、更为丰富、更为美好与浪漫的文学,永远像多情的妙龄女郎一样,纠缠着先前的文学青年滕彪。这个1973年出生于吉林农村一个贫穷 农家的法学博士,有个姐姐,她也是文学青年,既写诗,也写小说。或许,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弟弟滕彪也才会有了一个作家的梦想。从中学起,这个内心世界极其 丰富,文字表达力极富灵感的农家小子,便开始涉足文学了。他偷偷写诗、也偷偷写散文,即便在终日东奔西走、经常被当局迫害与恐吓的日子里,他也没放弃过文 学写作。在未名湖畔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十一年时间里,他除了深受贺卫方的影响之外,著名的文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也给了他巨大影响。 萧瀚教授是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的:“滕彪的评论、记事文是这个时代少见的美文,不是因为他善于作文,而是因为他的文字像他的人,拙于修辞却厚于真情, 看他的文字,会想起杜甫。” 这个季节,枫叶红了、银杏黄了,美得让人心醉。我想约上你和几个朋友去山上,听一听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听一听鸟儿在空中滑翔、溪水在山间流淌的声音,多美。这一天不会很远,是吗? 这段抒情味道浓得化不开的文字,是他《致光诚》一文的结束语。而另一段文字,则更让人为之而感慨万千: 现在我面对狱中的墙壁     为你作一首情诗,我的爱人     今夜,星星依旧在寒寂的夜空闪烁     萤火虫仍在低矮的草丛间时现时隐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这次来不及     和她告别,爸爸就要出趟远门     请你每天在她入睡之前     和醒来之后,给她暖暖的一吻 是的!这是他第一次遭到绑架后在狱中写下的诗歌《狱中致爱人》的前两段,柔情绵绵、直指人心。 今天,滕彪又再一次遭到了国家暴力机器公然迫害,不管前景或结局如何,但愿这个 “文学青年”,在他历经铁窗生涯后,能够回到温暖宁静的书斋中去……                                               2011年3月4日下午 ——《动向》2011年3月号刊出时有删节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