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传部长谈走转改活动:让报道感动社会
真正做到“两个坚持”、“四用”、“四有”,将“走转改”活动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锤炼干部人才队伍的“大熔炉” 文/鲁炜 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式启动。在过去的8个多月时间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单位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努力探索长效机制,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春节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为《我们在基层――首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报道集》一书作序,指出北京市新闻战线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走转改”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群众心声、讴歌伟大时代。 总结前一阶段“走转改”活动,探索“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落实好中央要求,真正做到“两个坚持”、“四用”、“四有”。 “两个坚持”:始终把准方向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揭示了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走转改”活动的根本立场,为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始终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是我们与西方媒体在价值认同和发展方向上的分水岭,所有新闻工作者对这一认识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把握导向和原则上,就会自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看待成绩与问题时,就会自觉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己任;在面对呼声与质疑时,就会自觉以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守这个立场,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这个世界、思考这个时代,更好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群众立场,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确保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就要通过深入实践“走转改”,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再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过程中,对于怎样看待和报道情况和问题、怎样反映群众的呼声、怎样开展舆论监督等,也曾有过一些困惑,难辨方向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指路的明灯。我们要始终牢记,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离开了这个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走转改”就会走“偏”了、转“斜”了、改“歪”了,新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二是坚持群众喜闻乐见的标准。“走转改”活动成效如何,必须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来检验,关键要看群众是否喜闻乐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导、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走转改”活动作为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坚持群众喜闻乐见,就必须始终奉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认可不认可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这是最终的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如果群众不爱看、不信服,写得再花哨、讲得再玄妙,都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一位记者跟随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革命老区行采访团到陕西省延安市下盘石村,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回来后写出了《喊着下盘石,我们哭了》。群众说,没想到这么多中央来的记者说住就住下了,他们是党派来的,党没忘了延安人民。当记者再次回村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北京市属媒体记者在深入“走转改”时发现,在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中,基层工作人员想百姓所想,赢得了民心,从最初居民们张口闭口“你们的方案、你们的项目”,到现在听到的都是“我们的方案”。记者敏锐捕捉了群众口气的变化,见证了政府与市民的融洽关系。各类媒体播出的栏目、发表的文章、上传的网页包括手机报,都要以群众愿不愿意看,能不能看了信、信了服、服了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为标准。 坚持这个标准,就是要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写出清新质朴、群众欢迎的新闻佳作,进一步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是要更好履行“喉舌”职能,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进一步提升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是要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意愿相结合,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传播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舆论方面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提升新闻的引导力和号召力。我们只有始终牢记这个标准、坚持这个标准,将其贯穿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才能有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好作品,才能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群众的心坎上。 做到“四用”:让新闻“带着露珠” 一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客观世界。什么是客观世界?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眼里,客观世界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在基层里,在人民群众火热的实践中。客观世界蕴含着无数的好新闻,只有走进基层、深入基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挖掘,才能真正了解大千世界,发现祖国之美、人民之美、生活之美。要“眼睛向下”,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细致地观察伟大祖国的变化,观察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察人民群众的生活;要“独具慧眼”,以更加巧妙、更为丰富的视角,找到别人没想到的角度、挖掘别人没达到的深度;要“眼见为实”,视真实为生命,不能凭空想象、人云亦云,做到“不是亲眼所见的不报道、不到现场采访的不报道、不经审查核实的不报道”;要心怀敬畏,饱含深情,北京电视台一位女记者采访园林绿化工人,一把拉住了工人的手仔细看,发现老工人的手上全是口子。老工人嘿嘿笑着,记者的眼泪却下来了,这篇报道就成功了。 二是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人民的呼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党的新闻媒体和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走转改”要把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目标,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真实了解群众愿望,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但怎么听群众呼声?是道听途说,还是听风就是雨,还是网上扒新闻、传谣言。走基层就是要解决这些以讹传讹、偏听偏信的问题,就是要与人民群众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用自己的耳朵去真诚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深入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反映社情民意,听取民间智慧,推动党委政府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是用自己的双脚深入基层。“脚底板下出新闻”,这是永恒的真理,也是我们优良的传统。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同志,一生之中七到兰考,八下扶沟,九上辉县,千百万农民都知道有个叫穆青的新华社记者。新闻工作者只有做到“一身汗、两腿泥”,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血管里才会流淌着群众的血液,笔尖才能流淌出鲜活的文字。走基层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迈开双脚走下去,把脚印留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既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真心下基层,带着热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一位网友曾留言,“纵然走了十万八千里,如果心还浮在上面,仍然是空走一遭。”因此,走基层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要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真正在思想上、感情上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走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精品报道来。 四是用自己的思考把握时代的脉搏。刘云山同志说过,我们正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记录这个时代前进的脚步,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莫大荣幸;生动反映这个时代主人的火热生活,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新闻工作者要做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弘扬者,积极投身时代的洪流,深切感受时代的发展,深刻体悟社会的变迁,写出更多反映科学发展伟大成就的精品报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言;要以敏捷的思维、深入的思考,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社会脉搏,每一篇稿子、每一段录音、每一个视频都要体现新思考、反映新创造、展现新变化。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做到“四有”:让报道感动社会 一是要有感人的故事。“走转改”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新闻作品中。好新闻首先要有好故事,把故事讲精彩,是新闻的魅力所在。无论中外,凡新闻作品之上品,无不包含着感人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评价一个作品的优劣,核心是能不能打动读者,感动受众。现在有的新闻报道有一大通病,就是不善于讲故事,只是概括和总结,原文照搬材料,内容空洞无趣。对此,人民群众不爱看,读者把内容呆板、情节虚假、语言晦涩的新闻作品形象称为“抽屉稿”、“擦鞋稿”。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要会讲故事、善讲故事、讲好故事,不讲虚闻假事,少讲奇谈怪事。例如,北京市属媒体,就要多讲展现首都科学发展伟大成就的故事,多讲反映人民群众火热实践的故事,多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故事,多讲人民群众感激党和政府的故事,多讲“北京好人”、“身边雷锋”的故事,多讲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故事,多讲人民群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伟大创造的故事,使人透过生动的故事,感人的情节,看到祖国之美、首都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看到党的伟大,政府为民;看到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在发现故事、采写故事、传播故事的过程中引导读者,教育自己。 二是要有鲜活的人物。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好的新闻,既要见事,也要见人,有人物没故事,人物不鲜活;有故事没人物,故事没灵魂。有没有鲜活的人物,是检验是否真正走基层的一个直接标准。北京媒体曾集中报道过一位70多岁的老人17年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拾烟头的故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我们的采访报道,能否让平凡的典型“火”起来,关键在于能不能把人物写得“活”起来。只有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才能真正让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生动化。要努力使我们的版面上、屏幕中、时段里、网页上都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用真人真事,用新闻人物的真感情、真感受,鼓舞读者、感动社会。 三是要有生动的语言。生动的语言最能展示记者的水平,也最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群众是语言大师,群众语言来源于实践,与八股的语言、呆板的语言、干瘪的语言水火不容。生动的新闻作品,总是善于发现和挖掘群众特有的语言,善于用群众的语言来反映事实。北京市开展的百姓宣讲活动,受到市民热烈响应,原因就在于宣讲员全是普通百姓,始终用百姓语言、讲百姓故事。“呆在办公室憋,盯着网络扒,东拉西扯凑”,这样的作品里永远不会有群众的语言。广大的新闻记者、版面编辑、播音员、主持人以及新闻单位的各级领导,都应该走出编辑部、走出演播间、走出拼版室,经常下去呼吸新鲜空气,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智慧来丰富作品。要努力做到多一些活泼清新,少一些陈词旧调;多一些短小精悍,少一些鸿篇巨制;多一些娓娓谈心,少一些耳提面命;多一些深刻分析,少一些简单肤浅。 四是要有难忘的场景。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现在,一些新闻作品里没有场景,很多时候是记者根本没去现场。场景给人触动、给人震撼,能够有效地再现新闻的真实。故事的梗概、人物的身份都可能被忘记,但鲜活的场景和画面,却会深深烙印在受众的脑海之中。中央电视台曾连续调动多档新闻栏目聚焦云南省福贡县拉马底村“索道医生”邓前堆的故事,不仅受到全国观众强烈关注,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李长春同志专门作出要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当人们看到“索道医生”脚下是滚滚江水,每天溜着铁索给乡亲看病的场景时,宛如身临其境,试问谁能不为之动容。要把场景写好写活,就必须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第一时间到现场去,客观、准确、及时地传递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突出现场感、画面感,让读者如临其境,历久难忘。 “走转改”活动绝不是短期之策、权宜之计。作为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走转改”活动已成为改进我们工作的根本性措施。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市率先把“走转改”活动延伸到理论战线、文艺战线和互联网新媒体,形成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系统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各单位结合“走转改”的要求,建立完善了深入推进“走转改”的长效机制,真正将“走转改”活动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锤炼干部人才队伍的“大熔炉”。北京市将不断研究和探索建立深入“走转改”措施,确保长效机制立得住、行得通、管得远,确保“走转改”活动走得实、转得真、改得透。□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本文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NN032 订阅来自奶味网: http://www.naivix.com/china/2012-04-18/2070206.php 奶味网:专业的RSS全文新闻提供商,以后不再有广告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