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 苹果公司去年下半年应中国政府要求下架517款应用
华盛顿 —美国苹果公司周三发布2018年下半年透明度报告,其中透露,苹果公司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于去年下半年从中国的“应用程式商店”里删除了517款应用程式。...
阅读更多发布者我是一只草泥马 | 7 月 4, 2019
华盛顿 —美国苹果公司周三发布2018年下半年透明度报告,其中透露,苹果公司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于去年下半年从中国的“应用程式商店”里删除了517款应用程式。...
阅读更多发布者苏吴男爵 | 10 月 17, 2011
2bon2btitq 这串密码也许比你现在用的要强些,况且它还真不难记。问题是你是否想到了这种创建密码的方式。Google 正在和 Citizens Advice Bureau 广告公司发起一场广告活动:宣传网络安全。而创建密码正是其中一章。 谷歌曾发布过不少优质的广告:实验室里的科学怪人 (Wave);教室里的定格动画(Chrome)。而这则广告则显然有着更加实用意义。 这里列举一些广告中提到的互联网安全措施: 一个强大的密码。窍门如使用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的首字母组成密码,对不同帐号使用不同密码等。 记得登出然后关闭浏览器。如同你不会开着家里的大门出去逛街一样。 确保所访问网站的安全性。比如是否带有 https 开头,比如不要在邮件连接的外部网站内输入密码。 谷歌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网站: Good To Know ,你也可以从这里下载相关的 PDF 资料 。 今年索尼公司的 PSN 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攻击,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受到安全威胁。这类大规模的安全事故也许会有人买单,但因为个人疏忽所造成的损失却是申诉无门。面对网络安全危险,你的准备又是如何呢? 文章素材取自 The Next Web 吴 晔飞 (faytoday) 像 Palm一样追求效率,iOS 一样注重风格,android 一样勇于挑战,BlackBerry 一样淡定自若。新的科技浪潮已经涌起,让我们一同下海冲浪吧! 邮箱 Twitter 新浪微博 © faytoday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8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 加入爱范社区! 原创的新鲜趣味,@乐活制造, 点击关注 。
阅读更多发布者xin chen | 9 月 26, 2011
Google 不缺创意,不缺远见也不缺钱,所以它能把公元前三世纪的人类智慧结晶带到网上——这就是《死海古卷》。《死海古卷》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出土于死海附近的昆兰(Khirbet Qumran)。《死海古卷》大部分文字写在羊皮上,是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抄本。1946 年,一个牧羊的孩子在放羊的时候 发现了一个洞穴 ,为了看看洞穴有多大,他扔了一块石头进去。很快,他发现洞穴足以容纳一个人,就爬了进去,发现里面藏有一些瓦罐,瓦罐里面放着这些皮卷。此后,在共 11 个洞穴内分别发现了古卷。古卷辗转流离几十年,终于得以完整保存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 Google 和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合作,把珍贵的《死海古卷》带到了 网上 。古卷拍摄的分辨率为 1200 万像素,用户可以进行缩放阅读文字,放至最大的时候,皮卷上动物皮肤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用鼠标指向某一行文字的时候,可以看到英文的解释——两千多年前的古书,现在已经被完全数字化了。 把历史搬上网的项目还包括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当年,Google 资深副总裁 Jonathan Rosenberg 来到耶路撒冷参观了纪念馆,被纪念馆宏大的历史记录震撼,因此希望 Google 能想办法在网上展示内容。就这样,一群 Google 工程师开始使用他们的“20% 时间”来做这件事,这个业余项目最终也发展成为一个 完整的项目 。 目前,博物馆 13 万张清晰照片已经被放在了搭建在 App Engine 上的 网站 上。Google 在这个项目中使用了 OCR 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这种通过扫描等光学输入方式将各种票据、报刊、书籍、文稿及其它印刷品的文字转化为图像信息,再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以使用的计算机输入技术,一旦在搜索框中输入大屠杀中遇害的人名,就能从大屠杀纪念馆的网站上看到他们的照片。例如,在 Google 中输入一个犹太难民的名字“rena weiser”,搜索结果中就会出现纪念馆网站上他曾经得到的法国签证。在线的纪念馆中,你还可以添加自己对照片的评论。 Google 希望能够记录更多的人类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它还开辟了提交类似项目的 登记表 ,积极寻求合作。这些项目有意义又很有趣,历史上重要的片段都被搬上了网。技术正在帮助我们通过触手可及的方式认识历史,这的确是一件美妙的事。 部分资料来自 Google官方博客 寇茜 (Echo kou) 关注新营销,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创新,以及一切好玩的东西。相信新一轮互联网浪潮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所在地 邮箱 Twitter 新浪微博 Google+ © Echo kou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18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 加入爱范社区! 新版新浪微博(支持 IM,文件分享)邀请码在线归集发送! 点击邀请 ,一个都不落空。:)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7 月 5, 2011
ifttt 这个产品名的含义是“ if this then that ” 的缩写,目前还只是第一版测试版。它将帮助你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让网络为你自动工作。 几年前创始人对数据可视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尝试做了几个项目,实验用有趣的方式来过滤和呈现信息,这些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数字化时代技术怎样塑造我们的行为,以及什么才是有创造性的东西。 ifttt 这个项目创意的诞生挺突然的:某天晚上,创始人在排队打饭买印度餐时,他思考上了一个事件驱动型的程序问题。“事件驱动型的程序”这种说法很书呆子,事实上很简单,就是一个特定事件发生了,你就可以编程,比如你点击了一个特定的按钮,或者邮箱里收到了一封邮件,你就能通过程序自动为这些发生的事件进一步引发其他行动,只要这些事件被触发,将来都能以同样方式做设定好的后续操作。这很像因果关系。 现实世界中,人们处理这些作为原因的事件和作为结果的行动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无意识的。即使有了很多网络应用,与现实世界相比,这些软件或应用的目标和作用仍然很抽象,比如你经常会碰到第一次用一些网站可能都不知道我在这网站能干什么,需要输入、点击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创始人意识到要发挥已经存在的这些应用的创造性,必须简化和统一这些应用组合的方式。 通过提供一个简单的逻辑结构,然后提供一些基础的应用来填进这个逻辑结构中。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触发器和行动,“如果这样发生了,就那样做,”这样逻辑上很清晰,而且有无数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来。 ifttt 并不是一种编程语言或者应用开发工具,而是一种解决方案,你可以用这这个逻辑结构来连接起任何两项服务,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想要个星球大战里的光剑,他会把扫帚柄切下来,然后把自行车把手的胶皮套套上去。数字世界也是一样,能以想象不到的方式把原有的东西组合出新的东西。 目前 ifttt 很多应用是大陆屏蔽的,中国用户使用还存在很多联不起来或不顺畅的情况。只有提供的可选组件越多,联结的乐趣和价值才越大。在国内,如果有山寨的服务,最大的挑战性是怎么去接入更多平台的 API 。人人、新浪、腾讯都有过或者现在正在有不完全开放的状况,只要这些主流平台缺一环,山寨 ifttt 就容易被用户骂。比如能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同步更新的客户端就被曾新浪微博封,下面这个设置可能就无法实现:if 在新浪微博收藏一条微博,then 同步发送到腾讯微博。 ifttt 给人的感觉还是很 Geek ,接下来看它能否做得更加傻瓜化给用户提供创意组合的指导,以及组合好的流程,让大众也用起来。 一些玩法: 1.Google Reader 用户将这篇文章标注星标,则文章自动分享到 Tumblr 轻博客上。 2.定制 Flickr 上哪些照片能自动同步到你的 Facebook 消息墙上。 3.用Delicious 收藏这篇文章并加 tag 为 tweet 时,自动将 tag 为 tweet 的信息在 Twitter 上分享出来。 4. Twitter 上收藏了一条 tweet ,则在 Evernote 上同步收藏。 如果你有其他有趣的玩法,在评论区里分享出来吧。 SmallSmile 关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我的产品就是要满足你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同时表达出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邮箱 新浪微博 © SmallSmile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20 热评 · 关注我们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快讯 Tips:加入 ifanr Google+ 社交圈 ,和我们更好地交流~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3, 2011
最近一直在为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而苦恼。我的工作既不琐碎也不太需要长远规划,GTD 帮助不大。但基本上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持续的专注才会有效率。以翻译为例,专注两小时的结果会比每十分钟分一次心,干上八小时更好。 上个月我已经到了每天早晚各睡三小时,白天夜里全部用来工作、看书的地步。咖啡机每天响四五次、能量饮料成箱买。长此以往生命堪忧,但时间依然很紧。反思的结论是自己经常事情做到一半就去刷一下 Twitter Timeline、看看微博或者别的什么网站,导致效率低下,把一小时能搞定的事拖上三四个小时。同时,每天上百封推送来的邮件也让我神经衰弱。 我知道有人想说“你不看不就结了?”道理大家都懂,可惜执行起来往往是另一回事,对自制力不足的人而言尤其困难。有问题就得解决,杨砖家的 电击疗法 显然不是什么好办法。所幸这世界不缺靠谱的人。 设备分工 赛斯·高汀前段时间 在博客 上谈了网络导致的分心问题,并提供了建议: 用电脑工作。做真正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工作; 用另一部设备,比如 iPad 来玩游戏、上网参与讨论、购物之类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事。 对于纠结如何区分到底什么才能创造价值的人,高汀已经准备好了答案:“直接在二者间画条线,若结果不满意就重画一条。” 这个主意不错,只是我觉得 iPad 很难满足工作以外的所有事情。我的选择是删除 MacBook Air 上所有的游戏和电影,只用它来工作。工作以外的事交给全能的 PC 以及 Wii、3DS 之类的专用设备。这是第一步。 个人功夫网 这年头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在云端完成,我们不需要在电脑上装任何软件就可以看视频,可以上 SNS、聊天,可以直接在 Chrome 浏览器里玩 Atari 的经典游戏 Missile Command 。 我们可以依靠强大的自制力来抵制这些诱惑。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更轻松的办法,让电脑强迫我们不上这些网站。Steve Lambert 选择了后者,苦于没有合适的软件,他自己设计了 SelfControl 。 SelfControl 是一款免费并且完全开源的软件。它的作用就像一堵墙,可以在限定的时间里阻止你访问特定的网站。 SelfControl 通过用户自己列的黑白名单判断所墙范围。它的强大之处在于无法提前终止,不但软件本身不提供终止功能,即便 SelfControl 被删除或者电脑被重启一样无法终止,必须等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其实是有办法搞定的,得稍微折腾一下,但何必呢?) 除了 Mac 以外,也有人将 SelfControl 移植到 Linux 平台 。Windows 平台可以用 K9 Web Protection 。如果只用 Firefox 上网的话, LeechBlock 也是不错的选择。 放弃推送 电子邮件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自黑莓开始的邮件推送服务现在已经覆盖了所有的智能手机平台。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每封邮件都必须在五分钟内回复。 我每天只有不到 10% 的邮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回复,大多数邮件的推送通知除了分散我的注意力以外毫无意义。解决办法是用两个邮箱:A 邮箱为主,设置规则将重要邮件自动转发到 B 邮箱。在手机上 A 邮箱每小时刷新一次、B 邮箱启用推送。 以上是我在过去几天采用的办法,多少有些效果吧。期待更好的建议。 by @Logoutx on Twitter and 微博 | 题图来自 Robbert van der Steeg © Logout for 爱范儿: 拇指资讯小众讨论 , 2011. | Permalink | 24 comments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