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

廖亦武:“成为难民的可能是胡锦涛而不是我”

廖亦武:“成为难民的可能是胡锦涛而不是我” 记者: 叶兵 | 华盛顿 中国异议人士、作家廖亦武逃离中国,经由越南河内、波兰华沙等地后于7月6日辗转抵达德国首都柏林。据报道,他已经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提供的2012年奖学金。他表示,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自由,是出版写作的自由。 52岁的廖亦武抵达柏林后在接受德通社和美联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心情很好,只想专心写 作,在海外发表作品,暂时没有返回中国大陆的打算。 *自由是最重要的* 据报道,廖亦武对德国《明镜在线》的记者表示,他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才抵达柏林。为了离境出国,他不得不向当局保证,不在境外出版他的新书《证词》。他认为,这对一个作家而言是一种“无可言状的侮辱”,他不想再被当局当作人质。廖亦武强调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自由是出版,是写作的自由。” 据美国杂志《纽约客》报道,廖亦武说,他不知道中国当局是否知道他现在已经离开中国。这位曾10多次被当局禁止出境的持不同政见知识分子表示,他的护照上盖着出境印章,绝不会寻求难民身份。 他说:“对我来说离开令人振奋。” 他还说,“我可以肯定,有一天成为难民的可能是胡锦涛,但不是我廖亦武。” *多次被警方找去“喝茶”* 廖亦武来自四川,曾公开悼念六四死难者。六四后,他写下了长篇诗歌作品《大屠杀》,因此于1990年入狱四年。他的作品《中国底层访谈录》曾引起广泛关注。 廖亦武曾被禁止前往澳大利亚参加5月17号的悉尼作家节。今年3月中国当局禁止廖亦武前往美国参加纽约文学节活动,并警告他不准在海外发表批评中国的言论和作品。去年3月,准备前往德国参加克隆文学节的廖亦武在成都被警察从他已登机的航班上带走。2009年10月他被当局禁止离境参加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过去15年中,廖亦武曾14次被拒绝出国。去年9月在德方的斡旋下,他才得以首次跨出国门,到德国参加科隆的文学活动。回国后,廖亦武遭到噤声,警方多次找他“喝茶”,在所谓的敏感时期还曾被失踪。 廖亦武作品的主角大多数是被称为社会边缘群体的人:民工、上访者、妓女、刑事罪犯等等。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先后被翻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 廖亦武这次到德国将参加他的新书《证词》的出版宣传活动。此书是他于1989年六四事件后因写作《大屠杀》入狱4年间在狱中秘密写成的。廖亦武的另一本书《上帝是红色的》英文版将在今年秋季发行,届时他可望到到纽约参加新书宣传活动。 *“现在统治中国的强人们有一颗肮脏和丑恶的心”* 廖亦武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作家。他的《底层访谈录》一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德国S.菲舍尔出版社将于本月21日出版《证词》(德语书名:《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 德国媒体报道说,廖亦武不久后将分别前往美国和澳大利亚访问。此后,预计他将留在柏林。他说,如果现在的政府更换了,他希望能安全返回中国。他指出,“现在统治着中国的强人们有一颗肮脏和丑恶的心”。 相关文章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阅读更多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2011/7/8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纽约客》: 廖亦武挣脱束缚 ——“我的目标是人身自由和写作自由。”可惜这个目标不能在他的祖国实现。 迷途老外: 关于“危害社会管理” ——从瑞典留学生应斯文因给胡锦涛写信而被中国警方调查一事说开去(另,这里有 应斯文的中文博客 ) 中国见红: 项目越大,贪污越多 ——中国的基建项目和对创纪录的热爱【二】 《经济学人》: 所有权在谁的手里? ——在中国,所有权问题永远都不是直截了当的事情。涉及到外资企业,情况更是如此 彭博新闻: 世界关注江泽民死去活来 ——对围绕江泽民情况的谣言产生前后情况的全面描述 《外交政策》: 人民谣言共和国 ——无论江泽民是死是活,有一个事实都是毋庸置疑的:新浪微博是史上最佳谣言机器 亚洲学会: 马克吐温、莎士比亚和江泽民 ——莎翁名剧《无事生非》、吐温名言“关于我的死讯,报道得太夸张了”。听起来耳熟? ChinaHush : “未来的领导人”:真相、谣言和关注中国 ——从当年西方对张春桥的关注,看所谓“中国观察家”的不靠谱 CNN : 为什么 21 世纪不会属于中国? ——从经济、政治和地缘政治三方面来看,中国都不可能成为 21 世界的领袖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马尔萨斯、马克思和市场 ——中国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大量的新中产阶级所带来的巨大的环境与社会压力。 《环球邮报》: 中国的“债山”是怎么回事? ——专访经济学家史宗瀚 《福布斯》: 美国终止了航天飞机工程,中国的太空计划却拔地而起 ——没有航天飞机,美国将只能依靠合作伙伴送人上天,而中国九月就会有自己的太空站 外交学者: 基辛格四十年前的出访 ——明天就是基辛格首次密秘访华 40 周年纪念日了。作为当年代表团成员之一,作者回顾了这次访问的意义 亚洲哨兵: 南中国海只属于中国? ——中国拒绝接受联合国海洋公约,声称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东盟国家必须使中国接受这个公约,否则永远受制与人。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中印双方互感威胁的异同与对称 ( 20 页 PDF 文件)——通过对中印学术界的分析,作者认为中印军备扩张的核心并不是边境问题。 《华盛顿邮报》: 与中国合作会使情报被盗 ——在与中国合作太空进行问题上,美国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但它们都承认中国在努力获得所需情报。 花岗斋杂记: 中国古代的儒法之争对现代美国的意义 ——美国应该对过度的国家干预保持警惕,不要重蹈两年多年前的覆辙 《外交政策》: 见钱眼开 ——从威士忌到核秘密,北朝鲜虽然身为共产政权,但却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起了买卖人   【经贸动向】 MSNBC : 思科在华销售额增长,却引来中国的不安? ——思科为“平安重庆“提供了大量的监控设备,但官方媒体却称要提防美国设备 The NextWeb : Google+ 在中国会被“山寨”吗? ——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先山寨,再创新”的策略,但这次可能例外,有人认为 Google+ 在山寨“微博” 条条大路通中国: 在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方面,美国需要学习中国 ——至少在四个方面,中国做的比美国好 亚洲哨兵: 中国汽车销量下滑 ——预示着中国的经济前景可能会受到影响 《商业周刊》: 【图说】中国的经济减速会影响到谁? ——对于向中国出口的国家来说,中国经济放慢不是好消息 《福布斯》: 所谓“善终”并不存在,因为好事不会终结 ——中国高科技股票的泡沫迟早要破,但在那之前先好好享受吧 《纽约时报》: 中国的债务魔鬼:火车向哪里开? ——中国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会导致难以维持的债务积累。 《商业周刊》: 中国的国债拍卖今年第三次未能全部卖出 ——银行由于自身债务造成资金紧张,因此购买国债的积极性不高。 《商业周刊》: 中国连续八个月购买日本长期国债 ——中国此举显然是力图分散高额外汇储备风险 CNN : 为什么雀巢能够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了,但雀巢对中国徐福记的收购很可能会不同   【社会百态】 《名利场》: 苦难的象牙 ——从非洲到广州,偷猎象牙现象因为中国的暴富而屡禁不止。 《华尔街日报》: 为什么猪肉价格在中国是如此重要? ——食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路透社: 中国猪肉涨价有人欢喜有人愁 ——肉价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占 3% ,但 40 ~ 50% 的肉价涨幅意味着物价指数上涨 1.2 ~ 1.5% 《经济学人》: 难以捉摸的中国消费者 ——在经过多年的短缺和随大流之后,中国消费者将奢侈品视为成功的标志 《洛杉矶时报》: 黄西:从生化专家到美式相声 ——“讲笑话就像吃中餐,你一辈子总是应该至少尝试一回。没准你会喜欢上它。” 《每日电讯报》: 广州歌剧院要散架了 ——这座被称为世界最具魅力的歌剧院刚刚使用一年,就出现外墙开裂、窗户脱离,雨水渗透等问题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 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逃离中国

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逃离中国 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 图片来源:廖亦武博客 作者 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几乎年年被中国政府禁止到海外参加文学出版活动的中国知名作家廖亦武日前抵达德国。据美国媒体报道,廖亦武因当局禁止他出版一本新书已经逃离中国,经河内、波兰于7月6日抵达德国。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一年奖学金的廖亦武表示,他的护照上盖着出境印章,绝不会寻求难民身份。 几乎年年被中国政府禁止到海外参加文学出版活动的中国知名作家廖亦武日前抵达德国。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提供一年奖学金的廖亦武表示,他的护照上盖着出境印章,绝不会寻求难民身份。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作家廖亦武因当局禁止他出版一本新书已经逃离中国,经河内、波兰于7月6日抵达德国。 今年3月中国当局再度禁止廖亦武前往美国参加纽约文学节活动,并警告他不准在海外发表批评中国的言论和作品。去年3月,准备前往德国参加克隆文学节的廖亦武在成都被警察从他已登机的航班上带走。2009年10月他被当局禁止离境参加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据《纽约客》杂志报道,现年52岁的廖亦武说,他不知道中国当局是否知道他现在已经离开中国,他说:“对我来说离开这个国家是个艰难旅程,我将对细节保密直到明年。” 廖亦武还说,“2012年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将换届,我对新政府抱着希望,希望他们到时候会允许我回中国。” 他神秘地补充说,“好像变魔术,我不但能出来,而且我的护照上还盖着出境印章。《纽约客》杂志文章说,所以他不是难民!廖亦武表示,他不会做难民。他告诉记者,“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令人振奋,他盼望着茉莉花革命。”他说,“我可以肯定,有一天成为难民可能是胡锦涛,但不是我廖亦武。” 廖亦武此次到德国将参加他的新书《证词》的出版宣传活动。该书是他于1989年六四事件后因写作《大屠杀》入狱4年间在狱中秘密写成的。廖亦武的另一本书《上帝是红色》的英文版也将在今秋发行,届时他有望前来纽约参加新书宣传活动。廖亦武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作家。他的《底层访谈录》翻译成多种文在许多国家出版。   关键词 中国 – 人权 – 政治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著名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六访德国

著名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六号突然到达德国。七月两家德国出版社将分别推出廖亦武关于监狱经历,艾未未博客文集两本书。大赦国际以及德国的知识界继续为艾未未的自由呼吁。 七月六号,出版廖亦武书籍的德国菲舍出版社向德国各界发布消息,说一直无法第二次出国访问的著名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突然到达德国”。该消息说,廖亦武将会在德国短暂停留后然后转去美国和澳大利亚访问。返回德国后,将作为明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作家在德国客座访问一年。与此同时菲舍出版社预报,将在本月二十一号正式出版廖亦武有关监狱经历的新书。   廖亦武到达德国将在德国引起更为强烈的对于中国言论自由的关切。   七月二十五日,柏林的一家出版社也将正式发行艾未未二零零六年后的博客文集。对于继续被软禁的艾未未,在一周前,温家宝总理访问柏林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勒女士再次举行公开的朗诵报告会,呼吁立即让艾未未恢复自由。大赦国际为艾未未的自由开启了新的持续的呼吁活动。为了声援艾未未,提请欧洲民众注意艾未未仍然被关押的遭遇,杜伊斯堡的一家博物馆则在七月一号开始举办新的艾未未作品展览。   七月七号,星期四上午,柏林艺术学院院长克劳斯•史塔克宣布,五月份邀请艾未未成为国际艺术家协会成员,这个邀请必须要艾未未的亲笔接受,艾未未已经在七月一号正式答复接受邀请。斯塔克正式发表了艾未未的答复信以及他的回信,他在回信中说,“我们希望,在这个困难的时刻,我们能够为您在从事您的艺术工作时带来更多的力量和能量。”并且说随时欢迎艾未未到柏林来工作。   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艾未未,一些德国的著名演员还与电视台、电台合作,每天朗诵一阕艾未未被捕前二零零六年到二零零九年的博客。(录音)   这是德国的著名演员尤恩朗诵艾未未几年前记述他的以往生活的一阕博客。艾未未说,他出生在北京,但是很快随着被整肃的父亲被流亡到东北,搬过二十多次家。他青年时代在纽约甚至住过地下室。在这一生中,除了监狱,他什么样的地方都住过,什么苦都吃过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阅读更多

我爱未未 | 德国之声:诺奖得主略萨中国演讲 独裁和专制腐蚀社会

摘要: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于今天结束中国之行,在此期间,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及中国社科院等分别发表演讲,其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演讲时,他介绍其作品《教堂里的对话》时认为:独裁和专制的政府腐蚀了整个社会。 2011年6月12日至20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应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等机构的邀请访问中国。 略萨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阿雷基帕,是西班牙语文学的顶级代表。主要的作品《城市与狗》、《绿房子》和描写曼努埃尔暟碌吕镅嵌啦猛持蔚摹督烫美锏亩曰啊返龋竦昧?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略萨的作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登陆中国,他在中国亦有众多的拥趸 ,在中国期间作家王安忆、王蒙、莫言、铁凝等参加了与略萨的交流活动。 中国官方媒体对略萨此行亦有报道,但未提及具体的演讲内容以及他的政治意见。 “不应只把政治留给政客” 据美联社报道,秘鲁作家略萨上周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被授予名誉教授时发表了讲话,他并没有直接提及中国,而是由他1969年的小说《教堂里的对话》谈起,他说这部作品想表现的是:独裁和专制的政府如何腐蚀了整个社会,也使政治色彩更淡的活动被迫进一步地远离政治,从而使社会更加堕落。 略萨在演讲中说:”不应只把政治留给政客,因为这样的话政治就开始出错了,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参与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生活。正是从参与开始,才能结出最好的果实。”他也鼓励作家在以文学作品记录时代的政治。 另外,结束在上海的活动后, 6月17日略萨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题为”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他认为文学应该有社会责任。文学应该以批判的态度来关注社会,因为文学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民主社会没有很好的支持专制国家勇敢的人” 略萨在去年年底发表诺贝尔文学获奖词时表达了对狱中的持不同政见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支持。他称刘晓波为”一名中国战士,在他的国土上赢得了民主的桂冠。” 德国之声采访了旅居瑞典的中国作家傅正明,他也是诺贝尔百年文学奖得主作品集的译者,曾翻译了略萨的诺奖文学奖获奖词并发表于香港《明报》:”略萨在瑞典斯得哥尔摩的演讲词中提到,民主社会由于没有很好的支持昂山素季、刘晓波这些勇敢的人,而是迎合了专制者,因此使得政治受到威胁,以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演讲中也提到,要尤其关怀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流亡的作家,但是这些演讲词在中文的版本中都没有提及。” 据傅正明介绍,在略萨中国行之前,目前旅居美国和台北的中国流亡诗人贝岭向略萨致信,信中以流亡作家的身份期待略萨到中国时能够勇敢的发出声音,向中国当局提出去探望刘晓波,或要求和中国的异议作家廖亦武见面,或是向中国政府提出释放知名艺术家艾未未和作家冉云飞等。 “作家要回避政治是不可能的” 谈及作家作品与政治的关系,傅正明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家,应该看到政治与审美的可能性:”略特有一些作品是直接反映秘鲁政治的,没有涉及中国政治问题,但在他的小说中都可以看到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历了革命阵痛的国家面临的共同的专制问题, 政治尤其在专制国家,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的,作家要回避政治是不可能的,当作家只要是真实的反映生活,就必须和当时的政治情况相关,所以政治不只是统治者、掌握权力者的政治。作家的作品不一定直接以政治为主题,但他的作品中要折射出政治的矛盾、深层原因。真正伟大的作家,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理想主义的作家,都逃避不了政治,不然作品就成为空中的城堡。” 作者:吴雨 责编:李鱼 来源: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5175450,00.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