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

开放网|晓鸣:中共进入总书记专权时期

习近平权力架构已基本成型,标志是他组建并自任一把手的两个超级党组(改革组和国安委),均以李克强为第一副手,加张高丽(国安委),张德江和刘云山(改革组);中纪委的王岐山和主统战的俞正声不在列,可见腐败深入党髓,纪检异常艰辛;民族矛盾和台港局势严峻,统战陷入困境。御用文人自诩的“常委总统制”特色被“深化改革”成斯大林式总书记专权制。...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胡德平:《从红小鬼到总书记》读后

   《从红小鬼到总书记》一书是陈利明的新作。陈先生是湖南家乡人,在传记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创作中,他特别钟情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起义将领中代表人物的研究和创作。他过去写作的《胡耀邦传》就用了他17年的宝贵时间,可见他对专业孜孜不舍的追求精神。    在《胡耀邦传》中,他对一些史料的取舍,进行的历史综合十分有特色,这对说明书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思想成熟很有帮助。比如书中提到,毛泽东说过耀邦同志是一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据我所知,毛泽东曾向叶挺同志介绍过我父亲是”我党培养起来的小知识分子”。此话有无根据呢?1948年在平山召开了党的”九月会议”,那时参加会议的父亲已在徐向前指挥的兵团领导层中任职。当毛泽东在军委作战室见到父亲时,仍戏称他是一个娃娃。这是军委工作人员成普同志的回忆。毛泽东也称赞过一代名将粟裕是我党的小知识分子,可见这种称谓也非一种孤立现象。我党在革命年代产生一批小知识分子,这是党内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    父亲的文化程度是初一,他的成长历史,和革命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父亲在1939年初转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接替方强部长的工作。当时军委副主席王稼祥任主任,谭政、傅钟任副主任,陶铸任秘书长,肖向荣任宣传部长,吴溉之任保卫部长,王学文任敌工部长。总政的工作体现了三大法宝的工作方法,首先是把握住抗日战争的国内总形势,看到了大量知识分子涌入延安,投奔共产党的洪流。据统计,这时已有一万名知识分子进入各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25日,王稼祥、谭政联合署名发出了”总政治部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培养新干部的训令”。总政的训令及时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涉及全局的问题,为革命军队吸收了大量素质较高的知识分子,为革命青年敞开了革命的大门。1939年12月,毛泽东又为党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文中明确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作者在书中引述了党内这两份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文献,有此背景,人们对毛泽东关于”小知识分子”概念的形成,也不会觉得生硬唐突。当时父亲又任八路军的组织部长,当然要积极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又促进了他的学习,他自己的获益也是难以估量的。改革以来,他对年轻干部的”四化”极其重视,竭力为新干部的培养进步而出谋划策。陈利明抓住父亲这段历史经历,我认为他写作的思想综合能力是很强的。    又如,父亲对”文革”中冤假错案的现状总是抱着一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绝不动摇的态度。但错误的、极左的干部路线,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血统论的流毒只是在”文革”中才形成的吗?他的眼光逐渐投射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左”的运动上。”文革”结束以后,凡是错误政策涉及的、运动中错误处理的干部、知识分子、群众,党中央都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决定予以解决,父亲则是这些政策决定中最积极的参与者。陈利明同志在《胡耀邦传》中还写到父亲对我党重要创建人陈独秀的评价,我觉得十分值得回味,这是作者独特的思考。    1984年初春,陈独秀的后人向中央提出恢复陈独秀党籍的请求。中央书记处专门研究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的意见是党籍不必恢复,但指示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同志把关,写出一篇恢复陈独秀本来面目的权威理论性的文章。以后来的党中央评述建党时期的总书记,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工作。文章虽然摘掉了陈独秀头上”汉奸”、”特务”、”托派”的政治诬陷帽子,但只要涉及党的路线斗争、大革命失败等问题,因袭旧说的成论、定见仍然难以消除。为此,父亲于当年11月23日又请一些理论权威、党史专家开会,会上他引用鲁迅纪念章太炎的文章说:大炎先生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参与投壶、接收馈赠,……但这也不过是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他能以大勋章作扇坠,大骂袁世凯包藏祸心,六次被捕,三入牢狱,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再无第二人。父亲主张对中共首任以及后来的几任总书记的评价,应根据详尽史料进行分析,应有鲁迅那样的深邃巨眼评价历史人物。岁月如逝,当前苏东各国的原共产党均已垮台,共产国际的秘密文件多已流传市井,唯有中国共产党仍是执政党,并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认真评价陈独秀一生功过总是一件绕不开的历史课题。    陈利明先生说的”红小鬼”是个很有时代意义的话题,这也是新书题目的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有多少红小鬼在军队里,在根据地的党机关里战斗、工作着。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参加革命,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怎样,我们了解的太少了。陈先生写到的瑞金少共中央机关,就集合了一批这样的青少年,当时”反帝拥苏大同盟”的组织也和少共中央一起办公,两块牌子。    我知道在那里工作过的同志就有张爱萍、陈丕显、赖大超、毛泽覃、刘英、刘导生、王盛荣、李秀英、任质彬、肖月华、我父亲,年纪大的赵品三同志也在其中,还有一位朝鲜同志。这些同志大都看到了革命的胜利,有的还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但是更多的同志或是牺牲了,或是无名英雄;或是解放后极其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没有任何的功利名誉的追求。    前些天,肖月华阿姨的后人给我讲了些她和我父亲的交往。听后令人感动不已。肖阿姨大我父亲4岁,是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人,从小就被卖到别人家做童养媳,后做童工,大革命后期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迎接南昌起义部队的三河坝战役。1932年8月调到少共中央文书科担任文书。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军队服务的一生,在政治道路的选择上,她终身无憾,但在个人婚姻上却有着无法抹去的遗憾。1933年经中央领导同志介绍安排,她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干部李德结婚。她虽然悉心照料李德的生活起居,终因语言不通,性格不合,还要经常受到李德坏脾气的伤害,但她仍把青春年华和革命事业连在一起,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忍受着身心上的巨大创痛,想方设法改善夫妻关系。    她和父亲在江西瑞金、陕北延安的少共机关都在一起工作。长征期间,从瑞金出发直到遵义会议结束,也在一起行军、工作。她和父亲关系很好,她关照父亲的成长,父亲对她特殊的婚姻也十分了解。因为父亲家中有一个出嫁的姐姐,在夫家经常受到丈夫的打骂,每当父亲看到姐姐和母亲抱头痛哭的场面,心中总是愤愤不平,为姐姐难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父亲也非常同情肖阿姨不幸的婚姻。肖阿姨对父亲那时的情况十分清楚。上世纪70年代中,她和部队同志去浏阳文家市参加”八一”纪念活动,还情不自禁地向同去的朋友介绍,胡耀邦同志的家怎么走,翻过哪几座山就到了父亲的家乡。1977年父亲到中央党校工作,曾给她写过一封三页纸的信,不知为何还送她一个保温瓶。以后,她也来信反映一些军队干部落实政策的问题。1981年她不幸身患癌症,父亲请洪学智同志安排她到解放军301医院医治,平时住中直招待所。她看到招待所的房间很大,怎么也不住,生怕付不起房费。1982年她离京前,父亲请她在中南海吃饭,张爱萍、陈丕显、李坚贞、刘导生、赖大超同桌话别。父亲请她动笔回忆她一生的经历往事,也请军队领导彭富九同志回忆湘赣苏区儿童团的历史。希望作者在写红小鬼方面的故事能更多一点,也不必局限在一两个人的身上。当年的赤子赤孙,红小鬼们都已是七十左右的耄耋老人了。肖阿姨1983年去世,去世前总政下达了她任副军职的命令。当今人们又在社会红色的色调上加上了绿色、蓝色的色彩,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陈利明先生在《胡耀邦传》中,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书中他列举了吴江同志对父亲一些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也记录了于光远同志对他某个观点所持的保留态度。我非常看重父亲1983年1月在全国职工代表大会上关于改革的讲话,而陈利明先生则从不同角度提出如何落实这些改革措施,而少遭责难的意见。我认为书中有这些评论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读者更深入讨论研究改革过程中的复杂问题。    中国革命的历史不应割断,我国改革的历史也不应割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非常强调推进改革事业是不能割断历史的,一以贯之的精神都要以人民的解放、幸福为宗旨,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陈利明先生以自己的新作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何以有一个人从红小鬼到中共领导人的成长历史,尽管还不是那么完美,也是为党史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2113.html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八论”

   就职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问题,并围绕国家经济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正确道路。他的经济战略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实际,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并一以贯之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市、省、中央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省域经济及国家经济有充分的了解,对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改革方法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 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深圳,足以说明深化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在广东考察时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邓小平南巡谈话20周年之际考察广东,有境外媒体指出,这“不仅是缅怀,更是明志,增添新改革的丰富想象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重要论述,标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背后体现了总书记对改革方法论和改革方向的准确把握。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总书记这些讲话更多地是对改革方法论的明确阐释。    两点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释放增长潜力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总书记从六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涉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个重要方面: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活力、政府的效率和效能。通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些方面是总书记的重要思考,是他市场经济改革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他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更加紧迫的要求。    他还多次指出,下决心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这说明遵循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的基本思路。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不同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重点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也阐明了他重要的人本经济思想。2012年11月,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的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表明民生改善是执政党责任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本经济思想,在河北、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工作中都有很好体现。1988年,他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宁德是当时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他力主和努力下改造了几千村民世代居住的茅草房,为祖祖辈辈漂泊海上的渔民在岸上修建了住房,使他们可以下海打渔、上岸居住,安居乐业。扶贫开发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本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总书记的人本经济思想体现在扶贫开发领域,就是加快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定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贫穷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根本任务。    创新发展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创新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是他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10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他也强调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点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量变与质变论: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去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    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有很深入的思考。2003年浙江提出“八八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实现产业的脱胎换骨。海洋经济被作为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来说,总书记强调重视海洋,是因为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普遍联系论:只有把饭碗牢牢拴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农业经济是他重点关注之一。他曾在浙江提出过“跳出三农,发展三农”的农村发展思路。去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总书记多次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拴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村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思考的重要问题。今年7月他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总书记指出的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需要改革把握的大问题。    系统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现在还在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一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而且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还在加大。    我国当前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持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表达了我们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内因与外因论:大国的胸怀、与世界经济互荣共进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高瞻远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发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促进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的思想,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表明了我国与世界经济互荣共进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高瞻远瞩。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    丝绸之路是中华先民与亚欧先民艰辛探索出来的商贸通道,是中西文明相互激发、相互学习、相互滋润的文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战略构想,符合中亚、中东地区“向东看”战略,也符合我国西向发展、向西开放的战略,同时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内陆开放深度与广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经济战略思想的新思维。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上,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战略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经济思想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都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导)    来源:人民论坛12月上(总第425期)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1871.html

阅读更多

BBC | 前马共总书记陈平在泰国病逝

陈平在1998年接受采访时手握一张1952年的马来西亚《海峡时报》,政府悬赏25万美元捉拿他。 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前共产党领导人陈平今晨(9月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家私人医院病逝,享年88岁。 据陈平的律师和泰国政府官员透露,陈平死于癌症。 陈平本名王文华,他过去10多年来一直试图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回国。陈平的申请于2005年遭马来西亚最高法院驳回,上诉庭在2008年驳回陈平的上诉,理由是陈平无法出示文件证明在大马出生,而陈平则声称其证件在1948年警方突击中被充公。 联邦法院在2009年4月以同样理由驳回陈平的申请,使他最终回国无望。 马来西亚政府坚称,陈平回到马拉西亚会让那些在马共游击战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感到痛苦。 1924年生于马来亚的陈平祖籍中国福建,二次世界大战时,当盟军被日军赶出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后,他领导游击队与日军作战而引起瞩目。陈平战后获英国授予英帝国员佐勋章(OBE)。 二战结束后,陈平领导的有一万多人的共产党游击队与七万多名英联邦多国部队展开了反对英国统治的武装独立抗争。 据信在1948至1957年间的“马来亚紧急状态”时期有约一万人被杀,成为马来西亚现代历史上最血腥的一页。陈平的英国勋衔也被褫夺。 马来西亚于1957年宣布独立后,陈平的部队继续与马来西亚政府军交战。 但陈平的共产实践和游击战渐渐失去势头和支持,他在1960年逃到中国,继而流亡到泰国南部与数以百计忠于他的游击队员汇合。 1989年马来西亚、泰国和马共三方签署《合艾和平协议》,陈平发誓效忠马来西亚政府,但政府怀疑陈平依然坚持共产信仰,一直禁止他返回马来西亚。 陈平的家人说,将在曼谷的一个佛教寺院为陈平举行葬礼。但陈平的家人表示,仍希望终有一天能将陈平的遗体运回马来西亚陈平的老家安葬。 (撰稿:腾龙 责编:尚清) 网友如有评论,请用下表: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