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救通胀救房价?
怎么救通胀救房价? 2010-9-17 南方人物周刊 只要加息就能救通胀、就能抑制房价?这是理想。在中国抑制房价与通胀的手段要复杂得多。 加息抑制通胀、抑制资产品价格需要前提,就是毫不犹豫地、恶狠狠地进行连续加息。短期加息不可能抑制资产品价格,以往的经验显示,只有连续数次加息,才有可能打压资产品价格,与实体经济的回落同步。但连续加息将造成实体经济回落,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能大规模加息。 以往加息幅度小、不对称。所谓不对称加息即单独提升存款或者贷款利率,单向度提升存款利率,可以减少银行净息差,却不能降低资产品价格与信贷数量;单向度提升贷款利率,将增加银行的净息差收入,使银行更加好逸恶劳,对中国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不利。 与美国不同,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远未市场化,主要由行政调控。美国通过联邦基金利率调节市场货币松紧,银行根据头寸的松紧调节存贷款利率,并不是直接由美联储操纵市场利率。我国利率完全由形政主导,有关部门紧盯着投资数据与CPI数据进行调节,利率是宏观调控的工具,既要考虑到贷款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负担,考虑银行的承受力,又要考虑未来全球与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势,永远处于左右为难的地步。在中国不完全市场化的特殊背景下,收紧流动性的作用,加息不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政策要起作用,必须践行以下两条原则,一是纸币的信用不能破产、资本市场杠杆率不能太高,二是利率实行市场调控。 上述两条原则在格林斯潘时代都受到了挑战。格林斯潘时代的最无信用的货币、长期的低息,酝酿了史上最疯狂的资产泡沫。 从美国到日本、中国,纸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动辄为了拉动经济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表外资产可以达到数百万亿美元,处于绝对的失控状态,相当于在资本货币市场安放了一枚随时可能爆炸的核弹头。中国也是如此,货币信用受到破坏。从2003至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7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从23万亿元涨到88万亿元,同期实体财富增长所能解释的是多少呢,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利率市场色彩急剧褪色,各国在大多数时间里维持低利率政策,由此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振兴期,享受了120个月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妙时光,被称为金发女孩经济时代。格林斯潘时代的联邦基金率成为市场的诱饵,市场人士在联邦基金利率的驱使下形成条件反射,看着基金率高低调节资产品价格高低。当联邦基金率成为市场的神经中枢,悲剧也就埋伏在其中,市场利率失去了作用,人们都看着格林斯潘那只上帝之手。事实上,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就是利率非市场化、利率成为宏观调控的工具造成的恶果。 我国利率的市场色彩不如格林斯潘,现在根据美联储的步骤调控宏观经济不过是依着葫芦学画瓢,得到了行政调控的神韵而未得市场色彩的精华。 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有关方面对房地产单独加息,上调房贷利率到1.1倍,银行借道消费贷款进行投资性购房被喊停,严厉的整肃换来的结果是房价继续在高位徘徊,8月份的豪宅热显示投资热度不减,而8月份的CPI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3.5%。 十足的悲剧。 事实上,有关方面给房地产单独加息未能收效的结果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市场预期流动性继续处于宽松状态,央行不敢大刀阔斧地加息;其次是以往积累的财富与贫富不均使得房地产投资市场成为少数人的游戏,大多数普通民众已经退出了房地产投资领域。 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维持货币信用,同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推行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实行资本利得税使房地产投资功能弱化,这是挽救中国通涨、挽救中国高房价的不二法门。 如裏脚的旧式妇女小调利率,除了作秀之外,毫无用处。 注:最近一直在考虑危机与杠杆的关系,与资产品价格的关系。 利率是其中的一个思考向度。 有人很愤怒,想说的是,口中说为你们考虑的其实未必。口是心非的人,见得还不够多吗?经历如此多的运动,应该学会沉静识人。最好的办法是看行动与细节。 主张加息降房价,未必全是为民作主,那些嘴上直嚷该降暗地购房反对房产税的人,不是一个。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