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网 | 中美就像一战爆发前的德英?
西方学者认为,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个世纪以前的德国和英国关系的相似性。然而,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撰文说,把中美关系与1914年德英关系作比较“是传递危险宿命感”。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了奈的这篇文章——“重回1914?”。文章分析道,美中能否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将由人的选择决定,而不是由某种历史铁律决定。中国渴望在所在地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美国在该地区也有要按照承诺保护的盟友,因此奈认为,误判的可能性永远存在,但正确的政策选择可以令风险降到最低。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纪念。文章评说一战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国际秩序,并加深扩大了日后毁掉整个二十世纪的意识形态战争。人们至今仍无法明确回答这样一场浩劫为何发生。然而奈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它是否会再次发生。 《终结和平的那场战争》一书作者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认为,把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个世纪前的德英关系作比,这种比较是令人清醒的。《经济学家》周刊将两者进行类似对比后也得出结论:“1914年和现在最令人不安的相似点是自鸣得意的心态。”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则表示:“坦率地讲,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 然而约瑟夫·奈提醒人们注意,历史类比法尽管有时对防患于未然而言还是有用的,但它的危险性在于传达了一种历史宿命感。“一战并非不可避免,它的发生几率之所以增加,是由许多因素,包括人为失误造成的”,奈说,“况且,美国和中国今天的整体实力差距要比德国和英国在1914年的差距悬殊。” “重回1914?”一文深入分析了今天的世界与1914年相比的几个重要的不同之处。第一个不同是,核武器相当于使政治领导人有了一枚水晶球,可以看到战争升级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奈指出,水晶球效应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对美国和苏联领导人产生了强大影响,使其更加慎重,“它很可能将对今天的美国和中国领导人产生类似的影响。” 第二个不同是,今天的战争意识形态确实薄弱多了。该文认为一战前夕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点加强了战争不可避免的宿命论,它欢迎战争,因为战争会像夏天的一场痛快暴雨一样“净化空气”。温斯顿·丘吉尔也在《世界危机》一书中写道:“各国都不满足于物质上的繁荣,它们猛地转向冲突。国民的激情在几乎每一块土地下面炽烈而隐隐燃烧着。” 奈分析道,诚然,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增长,而美国也在9·11事件后发动了两场战争,但它们都不是好战国家。在许多方面,如能源、气候变化以及金融稳定,中国和美国都有强烈合作动机,奈因此相信两国会尽可能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以确保风险降到最低。 第三个不同是,1914年的德国对英国紧追不舍,美国则在整体的军事、经济和软实力方面仍然领先中国数十年。文章称,政策太冒险的话,会损害中国在国内外的收益。奈写到:“与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相比,美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处理自己与一个崛起大国的关系。过于担心的话,可能会弄假成真。” 文章最后告诫当今世界领导者,从1914年事件中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教训:要小心使用历史类比法的分析人士,尤其是当他们的理论有些许宿命味道的时候。 (以上摘编仅供参考,不代表?望智库的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