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网文

法广|香港: 民调:港人不满香港和中国政府创回归后新高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5月23日至30日访问1052名市民意见,发现受访者在两岸四地和其他12个国家中,对菲律宾政府的反感程度最高,达83%,比半年前的对上一次调查升4个百分点,亦是97年后新高;调查没有细问原因,而在两次调查期间,发生中菲就黄岩岛事件出现争拗、菲佣争取居港权事宜。 另外,港人对香港政府和中国大陆政府的反感度亦升至1997年以来新高,分别 是36%和32%,较半年前调查升11和4个百分点;而对港府的好感度更大跌17个百分点至23%,对大陆政府的好感度亦下跌5个百分点至28%。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分析,特首曾荫权多次被揭发收受款待和外访时豪花公帑,道歉让人感到缺乏诚意,令市民对曾荫权的不满投射到整个港府。 至于中国方面,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指出,港人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国民身份认同大增,但此后接连发生中国维权人士被迫害的事情,先有刘晓波入狱,今有饱受政府欺压的失明维权律师陈光诚出走,令人觉得这个政府甚有问题。 调查亦显示,在两岸四地中,港人对台湾和澳门政府的反感度最低,分别是11%和10%,当中,刚完成普选的台湾成绩最好,反感度大降8个百分点。 在其余12个国家中,市民对新加坡政府的好感度最高,有59%,其次是加拿大和英国,分别为48%及 44%。至于法国,好感度是倒数第三,只有18%。 对各地人民观感方面,市民对新加坡人民好感度最高,有61%;对香港市民有好感的占51%,表示反感的占8%;对中国大陆市民的好感和反感度相若,分别有28%和29%。 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在5月分两阶段调查,每次访问逾千人,先找出港人熟悉的国家和地区,然后在第二阶段调查他们对最熟悉的16个国家或地区的观感。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香港维园六四烛光晚会人数破纪录

“六四镇压”23周年,香港、纽约等地均有民众组织纪念活动,而香港维园的烛光晚会规模超过以往。 (德国之声中文网)6月4日当晚,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一年一度的烛光晚会,纪念六四民主运动,悼念当年的遇难者。据活动组织者称,今年参加活动的民众人数达到18万,打破历年纪录,但香港警方则称活动最高峰人数为8.5万人。参与者高呼”民主必胜!勿忘六四!”的口号。支联会在活动中发表的宣言中,较为罕见地直接向侯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宣战”,指责梁振英当年联署支持八九民运,现在却称”邓小平应该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首位中国人”,已成”政治变色龙”。 香港《明报》也发表措辞激烈的文章称,梁振英当选特首后曾表示要争取参选2017年的首次普选特首,但是悼念六四和与之相关的核心价值是香港民众的底线,”不会有丝毫退让”。如果梁振英对此加以阻挠,无异于与港人为敌,”等同政治自杀”。 李卓人:六四精神”薪火相传” 香港立法会议员、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对当地媒体表示,今年活动尤为特别的是许多年轻人和内地民众的加入,显示六四精神”薪火相传”。 现年55岁的方政在六四镇压中被坦克压断双腿,他作为嘉宾出席了今年香港的纪念活动。方政表示,感激香港民众多年来始终不忘六四,感谢他们对于大陆民主运动的不懈支持。与此同时,他也批评中国当局持续打压民主和维权人士。以往香港政府对于海外民运人士入境多有阻挠,但这次方政”闯关成功”,令各界颇感意外。 当晚香港维园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的视频讲话以及”天安门母亲”代表郭丽英的录音讲话。支联会在活动最后号召市民参与今年的”七一游行”。 2012年6月4日,香港举行六四纪念活动 魏京生:民运并未失败 当时时间6月4日,美国纽约也举行了纪念六四的活动,地点位于纽约市中心的时代广场。场地中央是由艺术家陈维明等人制作的坦克模型,活动者模拟当年陈维林只身挡坦克的场景,以此纪念六四期间学生和市民的抗争行动。此外,旅居美国的民主人士魏京生也在现场发表了演讲,他驳斥了”海内外民主运动已经宣告失败”的观点,认为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仍未结束,不能轻言胜负。 中国大陆严控网络 “上证指数”成敏感词 与香港和海外不同,”六四”在中国大陆依然是当局的最大禁忌,尽管仍有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但遭到严格审查。6月4日前后,新浪微博上出现不少相关消息以及图片,但随即遭到删除,甚至有网民因为上传”六四”照片而被彻底删除账号。 6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指数下跌64.89点,暗合”八九·六四”,而更为巧合的是,上证指数当天开盘为2346.98点,其中46.98是”八九·六四”的反序,而23又是六四发生至今的年数。但随后网民发现”上证指数”成为敏感词而遭屏蔽。在新浪微博输入”上证指数”进行搜索,得到结果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证指数’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路透社报道称,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综合报道:石涛 责编:达杨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新华社谈历史6.4,不提天安门事件

今年6月4日,是天安门事件发生23周年。不少海外中文媒体和互联网民,都在讨论这一事件,探讨纠正此案的可能性。中国的媒体依旧和往年一样,鸦雀无声。新华社发了一篇电讯:6月4日历史上的今天,只字未提天安门事件。 中国的几家大媒体,都和往年一样,仿佛23年前在天安门、在北京街道上,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舞照跳、马照跑”,该报什么新闻,就报什么新闻。 *新华社谈6月4号9大历史事件* 新华社在6月4日这天,发表文章题目是:《6月4日历史上的今天》,罗列9条该社认为是历史上有关的重大新闻: 1925年,中共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创刊;1928年,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1940年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大撤退;1942年,二战中途岛海战爆发;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邓小平宣布裁军百万;1996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环境保护》白皮书;2007年,中国正式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1年,李娜在法网女单比赛中夺魁。 *23年前的6月4日* 23年前的6月3日晚大约10时,从全国各地调集的解放军野战部队开始行动,他们以坦克和装甲车开路,强行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挺进,沿途遭到民众阻拦。从深夜11时起至6月4日凌晨,荷枪实弹的军队主要在长安大街西段的五棵松、木樨地一带遇到学生与市民阻拦,军方坦克装甲车驰骋并开枪清道,整个北京城彻夜枪声不断,死伤众多,鲜血染红大地。 当时在北京有很多外国记者,采访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他们赶上了六四,向全世界报道了军队开枪镇压学生和民众的消息。 *六四亡灵有多少?* 一夜的坦克装甲车冲撞和枪声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中国政府至今没有公布任何的调查数据。据死者蒋捷连的母亲丁子霖等许多“天安门母亲“常年不懈的艰苦查找,查清了起码200多被打死的人名单。曾经有百万中国市民和学生参加的天安门运动被枪弹镇压下去后,当局大清洗,处决了一批“暴乱分子”,逮捕判刑了另外一大批。直到23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姜亚群、苗德顺、陈勇、栾吉奎、邓文斌、孙广虎和余蓉等七八名“六四”“暴乱分子”仍然在坐牢或者以某种方式继续服刑。 中国政府开始说是“反革命暴乱”,后来改成“动乱”,再后来改成“风波”。邓小平女儿毛毛在美国说,六四是一场“悲剧”。 *六四流亡海外,作家客死他乡* 六四后一批中国知识分子流亡海外,至今不许回国。客死异乡的中国作家有刘宾雁、王若望、方励之和戈扬等人。当年遭到通缉流亡海外的学生如王丹、吾尔开希、柴玲、封从德等都不能回国。只有在华尔街投资成功的前学生领袖李录,2010年9月以投资家身份,跟着股神巴菲特去了一次中国,受到接待。中国方面把李录改成了李路。

阅读更多

环保部:望别国停止发布中国空气质量信息

环保部:望别国停止发布中国空气质量信息 环保部:望别国停止发布中国空气质量信息 中新网6月5日电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开展对我国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做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不合法也不合规 吴晓青说,从法律上讲,中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有义务尊重接受国法律法规,不能干涉接受国内政。”吴晓青说,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政府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从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吴晓青表示,从技术上讲,空气质量的监测,应该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这涉及到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人员的资质、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监测设备选型等多种因素,并采取严格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和准确,包括国外的同行们也都知道这个要求的。 首先,用一个点位的监测数据对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所监测的数据不代表那个城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这一点,我们跟使领馆进行沟通,他们也是承认的。” 例如,美国现有PM2.5监测点位1000个,法国700个,英国400个。再例如,美国纽约城市监测点位20个,巴黎18个,伦敦31个,他们用这些城市点位群组成监测网络,来完整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均值和年均值。 其次,用日均值来评价这个点一小时的状况,不符合国际通行监测技术规范,更不能反映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评价标准不同 吴晓青说,从标准上看,今年年初我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指导值,制定了我们的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既考虑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又初步与国际进行了接轨,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一个标准。 吴晓青介绍说,世界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关于PM2.5的标准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国1997年发布PM2.5Ⅱ级标准的时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这个标准的时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紧密相连,而中国现在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北京、上海发布的PM2.5监测数据,与个别领事馆发布的监测数据日均值是基本一致的,但评价结果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他们用本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空气质量,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吴晓青说,其他国家用3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值来评价,而中国是用7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值来评价,所以结果可以显见。 环保部门将加大信息发布力度 吴晓青也表示,从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的发布上看,环保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发布力度,“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将及时发布和公开环境质量监测信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74个城市,所有国控监测点都将陆续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监测信息情况。而且我们发布的监测信息和数据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一次发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共六项污染物指标的实时浓度值,并配以空气质量AQI指数,监测项目更全、监测点位更多,更具有代表性。” 吴晓青表示,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更加精准,也更加规范,完全能够满足公众以及各国驻华机构和人员对环境质量信息的需求。所以我们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中新网能源频道根据网络直播整理报道)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N044

阅读更多

中国12年抓获1.8万名外逃人员

中国12年抓获1.8万名外逃人员 中国12年抓获1.8万名外逃人员 2000-2011年抓获的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人数及缴获的赃款赃物金额 自2000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组织开展追逃专项行动以来,至2011年,检察机关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8487名,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的其中5年的缴获赃款赃物金额,就达到541.9亿元。 然而学者们认为,滞留境外的贪腐官员保守估计仍有一两万人,携带的资金不下万亿元。 高山、杨秀珠、蒋基芳、陈传柏、程三昌……这些至今仍在“追逃榜”上赫赫有名的贪官,让人们感觉,贪官“贪了就跑,跑了就了”,是一种无言的结局。 追贪官难,追赃款更难。每年,大量的国有资产、民脂民膏被席卷出境,融入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循环,从此难以剥离、难以追索。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时刻考验着中国反腐的决心和耐心。 5月23日,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在京召开。这是2007年该机制建立以来的第三次会议。该机制是由纪检监察机关、党委组织部门,以及司法、外交、公安、金融等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反腐败大网。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干以胜指出,针对当前防逃工作面临的形势,要完善防逃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防逃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统筹部署,整体推进,有效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 这张网正越收越紧。 一天最多51个贪官外逃未遂 防逃追逃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截至“五年反腐败规划”收官的2012年,还有多少贪官潜逃国外,卷走的贪腐资产数额有多少?官方没有准确数据发布,但近年来被曝光的腐败分子外逃或将资产转移境外的典型个案却不胜枚举。 多少贪官逍遥境外?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一份关于“腐败资产外逃”的研究报告曾引起不小的震动。报告中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18000 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随后有机构指出该调研报告引用的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有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下称“中纪委”)一位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8000亿元”的金额“绝对不准确”,但这一数据还是引起社会不小的震动。 至今,中国腐败官员外逃资金的数额有几种版本: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最高检”)公布,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公安部200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有500多人,涉案金额逾700亿元;审计署发布的消息称,截至2006年5月,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有800人左右,直接涉案金额700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周刊》从最高检历年“两会”上的工作报告整理得知,自2000年底最高检会同公安部组织开展追逃专项行动以来,至2011年,检察机关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8487名。而据最高检公开发布的2005、2007、2009—2011年五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这五年共缴获赃款赃物金额达到541.9亿元。 而在被抓获的这近2万人中,有多少称得上是“贪官”?还有多少贪官逍遥境外?《中国经济周刊》对此向中纪委、最高检、国家反贪局的采访申请,均被婉拒。 “我们不应当过于追求这些数据是否为官方认可,是否准确,而应当透过这些数据认识到当前中国腐败官员资金外逃现象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应对之策。”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雪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林雪标曾参与办理多起贪污贿赂案件,在境外腐败资产追回方面有实战经验。 自2000年来就一直关注反腐的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他们的研究,外逃官员保守估计仍有近万名,携带金额约1万亿元。“按照人均1亿元来估算。要在国外过上比国内更好的 生活 ,必须有雄厚的‘黑金’做保障,不到这个数额级别,他们也不会选择出去。现实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不少贪官一人就卷走几亿元,规模相当大。这是中国腐败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林雪标举了一个例子,更令人震惊:当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在联合国框架下打击跨国腐败最为重要的国际公约。在这两个公约生效前的一段时间,腐败官员外逃情况尤为猖獗。2003年8月3日晚至8月5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口岸、航空港共查获60多名持护照或者通行证企图外逃的政府官员,其中有7名副厅级官员持有金融机关、海关等部门核准的携带外汇出境证明,携汇最少的一名经贸干部随身携带60万欧元。 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生效。在当年9月30日晚至10月1日晚的这24小时中,就有51名贪官在企图外逃时被捕,开创了一天之内外逃未遂被捕贪官最多的纪录。在那个国庆“黄金周”,中国司法机关共抓捕115名企图外逃的贪官。 金融和国企是携款潜逃重灾区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金融系统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携款潜逃的重灾区。在他们的调查中,外逃贪官中,金融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87.5%,其他部门约占12.5%。 金融系统和国企,不仅贪官跑路多,卷走的金额更加惊人。 2000年从澳大利亚押解回国受审的上海大东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萧洪彬,他制造了全国骗购外汇金额最大的非法经营案,骗汇7.6亿美元。 2001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伙同许超凡、许国俊贪污4.83亿美元,2004年被押解回国。 2005年,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卷款8.39亿元,与妻子一起逃往加拿大。 “外逃贪官大多是国有企业‘一把手’,或者分支单位的‘一把手’,对于企业运营及财务有绝对的操控权,能够接触到巨额资产,利用手中权力大肆侵吞国有资产。”李成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李成言还指出,不分行业看特征的话,“裸官”群体是外逃贪官的“预备队”。“大多数外逃贪官,第一步都是让孩子和夫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择机潜逃。这些贪官年纪都比较大了,如果亲人都不在身边,钱又都汇出国了,自己一个人在国内怎么生活呢?”因此,防逃,首先要看好“裸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今年2月发布的《“裸官”监管调研报告》显示,38.9%的公职人员认同配偶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46.7%的公职人员认为其子女可以拥有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其中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对此认同的人数均超过半数,分别为53.3%、53.4%、51.7%。 《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明高表示,外逃的政府官员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比如,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出逃时59岁,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出逃时58岁,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出逃时57岁,等等。“政府官员往往在临退位时外逃。只有达到一定级别后,才有可能积聚巨额的不法资财。在位时,可以用权力掩饰自己的腐败行为,但一旦退位,害怕被追查,所以在临退位时一走了之。” 这些腐败官员去了哪儿?根据林雪标的研究,他们当中,身份级别高、涉案金额大的腐败官员,大多逃往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身份级别相对较低、涉案金额相对较小的腐败官员,大多就近逃到周边国家,如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还有一部分外逃者通过香港中转。 由于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多数欧洲国家尚未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这给跨国追捕造成了现实障碍。而腐败官员却因此得以“逍遥法外”。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诸如新西兰高档汽车销售商将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列为最高端客户;美国也爆出了富人区因不明背景的中国家庭迁入而拉动民宅价格上升的消息。 “中国贪官外逃,在国外某些地方已经成了有一定影响的现象,比如,加拿大甚至有贪官小区,他们住在一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李成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责任编辑:NN039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