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长篇小说《转世》连载 1 —引子:法门
凌晨时分,在打坐中睡眠的洛桑嘉措喇嘛梦到自己偏瘫多年的脚变成了马蹄,从僧舍踏雪无痕地向山顶飞奔,接着化作一匹有羽翼的马,在刚刚泛起紫色的天空乘风翱翔。脚下藏地黝黑,分不出层次,连绵的大山披戴皑皑白雪,涂抹着一层朦胧星光。他越飞越高,而空气越来越冷。飞翔变成了在与天穹一样巨大莹透的冰块中游泳……...
Read MorePosted by Xiao Qiang | 5 月 23, 2013
凌晨时分,在打坐中睡眠的洛桑嘉措喇嘛梦到自己偏瘫多年的脚变成了马蹄,从僧舍踏雪无痕地向山顶飞奔,接着化作一匹有羽翼的马,在刚刚泛起紫色的天空乘风翱翔。脚下藏地黝黑,分不出层次,连绵的大山披戴皑皑白雪,涂抹着一层朦胧星光。他越飞越高,而空气越来越冷。飞翔变成了在与天穹一样巨大莹透的冰块中游泳……...
Read MorePosted by Xiao Qiang | 6 月 10, 2012
任何一种语言,大约总有一些词汇会让我们感到沉重。这是祇能神通而难以言喻的某种感觉–这样一些语词仿佛与生俱来地具有特别的质量
Read MorePosted by Xiao Qiang | 2 月 11, 2012
国家藏匿在一个人身上
东躲西东篱把酒黄昏后藏,四顾彷徨
不敢直视我的眼睛
对你说他,对地狱说天堂
Posted by CDT aggregator | 4 月 19, 2011
傍晚读完了《大江大海》。饭前走出大楼,楼前居然刨了个大坑,这大概是市政的新作品吧。还沉浸在战争故事中的我被怔住了:这,这……炮弹弹坑么?瞬间有时空穿越的感觉。回过神儿来之后,自嘲的笑笑。仰头看看被光污染糟蹋着的天空——2011年的北京,酱红色的夜空——也许1942年的某夜,从南岸区我家的露台望过去,渝州半岛被防空高炮和高爆炸弹引发的火焰照亮的城市夜空比这还亮。可今夜这红云,却和战争有个鸟关系。 我本来希望这是一本观点平衡的书,可是看着看着就觉得有问题了:首先,讲内战,讲战争创伤,采访了国军残兵和亡命台湾的乡绅,怎么就不去找两个共军,甚至日军,或者荣民们在大陆的亲人聊聊呢?以龙应台的影响力,这都不太难办吧;其次,全书以“台湾人”和“国军”为重心,描写被害与加害。但我觉得,龙应台总是在潜意识里分出了正义和非正义,而且总是把自己站的一方描述成正义方。即使是不可饶恕的罪,例如虐杀战俘,总能找到开脱的理由——这样不大好吧;另外,引用了太多人当年如何潦倒,如今如何成功,也让人觉得这书在忆苦思甜,气氛有点怪。 不过硬要深究,也不奇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足点”,龙应台站在一个“台湾人”的立场上支撑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或者她本来就没想要观点平衡。她在第28节里说过: 我没办法给你任何事情的全貌……没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么大的国土、那么复杂的历史、那么分化的诠释、那么扑朔迷离的真相和快速流失无法复原的记忆,我很怀疑什么叫“全貌”。何况,即使知道“全貌”,语言和文字又怎么可能表达呢?譬如说,请问,你如何准确地叙述一把刀把头颅劈成两半的“痛”,又如何把这种“痛”,和亲人扑在尸体上的“恸”来做比较?胜方的孙立人看着被歼灭的敌军尸体而流下眼泪,你说那也叫“痛”,还是别的什么呢?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以偏盖全”的历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记得的、发现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个人的承受,也是绝对个人的传输。 个性化的表达,含着个人的见解或者偏好,这很正常。所以去他丫的平衡,四平八稳的书不好看。这本书不是,也没想成为严肃的历史著作。比如35节里的这一段,让民工纯粹成为消耗子弹基数的炮灰?这个看上去有点假,不太像当年共军的做派吧。可惜我看到电子版里没有reference,也不知道这个段子她从哪里找来的: 抗日名将黄百韬的国军部队在十米宽的河边构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每一个碉堡都布满了机关枪眼,对着河;民工就一波一波地冲向枪口,达达声中尸体逐渐填满了河,后面的解放军就踩着尸体过河。仅只是淮海战役里,单单是山东解放区就有十六万八千名农民青年被征进了解放军,其中八万人直接被送上前线。 至于龙应台大婶儿喷薄的文风,此书一如既往。多线索的复杂结构,也让思维时不时被打断,累。其实何必搞这么多花式? 大伙儿有同感 :这情煽得太过了。须知文章太用力了,说服力会打折扣。过犹不及,著书论道尤其如此。 批评完了,现在开始赞。这本书本是为被战争践踏的普通人发泄委屈、竖碑立传的——其中包括龙应台的父母,也包括那些不知到底算是战胜还是战败的地位尴尬的台湾籍日本兵,所以我忽然很能理解她的情绪激动。在2009年9月18日的新书发布会上,龙应台说,她发表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她说,她希望这本书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纪念千千万万个为了“一将功成”而死去的“万骨枯”。第二,她要通过这本书向与她母亲一样历尽艰辛的一代幸存者说一声谢谢。最后希望对这段历史没兴趣的年轻人了解历史,避免历史重演。 比如老早就知道的长春围城战, 《雪白血红》 因对于此役“讲得太多”而遭禁。是啊,这和在斯大林格勒围城的德军有多大区别?再比如共军在1946年12月在张家口制造的 崇礼大屠杀 ,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我最喜欢的章节是68节,一个叫“田村吉胜”的年轻日军士兵阵亡在新几内亚丛林之前,最后9个月的日记。嗯,是一个文艺青年的日记。让我想起了 《硫磺岛的来信》 里的奥运会马术冠军 西竹一 ,想起来我最喜欢的战争片 《The Thin Red Line》 (细细的红线)——在瓜达尔卡纳尔如画的热带风景中,战争的双方都发了狂。周遭唯美的风景——流云、蓝天、碧蓝的大海、随着风轻轻摆动的荒草、从鬼鬼祟祟的大兵身边旁若无人的路过的当地土著人——这一切都让杀戮变得极为荒谬和不真实。列兵Witt也是一个文艺青年。电影中,让人耳鸣的战场偶尔会安静下来,让你静静的听Witt的独白,聆听他对于战争的思考,他的困惑和无助。在《大江大海》的第68节里,你也会颤抖着阅读,和大兵一起感到战栗和恐惧。同时,会有追问:这日记中的日军,看上去多么“正常”啊,甚至是令人惋惜的。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魔鬼附体,为了国家机器卖命,干出那么多可怕的事情来?东方文化里的“爱国主义”,到底出了哪些问题?这样的反思多好啊。这一节比较独立,我索性贴出来: 68,一个叫田村的年轻人 墨尔本的康诺爸爸在公元两千年过世了。年轻的康诺在整理爸爸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纸已发黄的笔记本,里头是钢笔手写的日文,大概有一百六十多页,显然是个日记本子,因为有日期,从一九四三年四月到十二月。 康诺大概猜得到这本日记怎么来的。康诺爸爸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一年从军的,一九四一年,他才十九岁。 一九四三的冬天,康诺爸爸在新几内亚澳军的情报站工作,专门搜索日军的情报动向。这本日记,显然来自新几内亚战场。康诺复印了笔记本中的几页,交给了澳洲的战争纪念馆,请他们鉴定内容。纪念馆很快就确认,这是当时一位日本士兵的丛林日记。 日记的主人,高一米五八,重五十七公斤,胸围八十四厘米。他的生日是四月二十七日,可能是二十三岁。他的家乡,应该是东京北边的宇都宫市,因为日记中有他写给家人的、尚未发出的信。他的名字,由于是缩写,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可能是田村吉胜。 田村的部队是日军派驻新几内亚的四十一军二三九师。四十一军的两万人,搭乘几十艘军舰,从日本驶出,在青岛停留了几天之后,就扑向太平洋的惊险黑浪,直奔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田村的船舰,很可能和利瓦伊恂的战俘运输舰,在帛琉的海面上曾经比肩并进。二十二岁的田村、二十三岁的南京战俘利瓦伊恂,和南投埔里那四十个年轻人,是在同一个时候,一九四三年的早春,到达新几内亚的。 田村日记的首页,大概写在一九四三年的三月: 这里的天堂鸟藏身在椰子树林中。他们的鸣声,使我忆起日本的杜鹃鸟。我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声音听起来像“咕鼓——咕鼓——咕鼓”。 ……一月末的日本报纸提到新几内亚前线——谁会知道我竟然就在前线呢? 气候像日本的八月。但是这里有那么多可怕的虫螫。蚊子尤其凶悍。我们很多人都病倒了,战斗士气很低落。 四月,丛林的雨季到了。士兵们不能出去,就坐在潮湿的帐棚里,一整天、一整夜,倾盆大雨,打在帐棚上。 离开故乡已经数月,寄出的信也许并未寄达,故乡的音讯全无。虽然不敢奢望能够活着回去,但寂寞之情,深深充斥着我身为士兵的内心。空的汽油桶,暂代澡盆,水满了出来;一如往常低垂着的,是南国的夕日。身边的战友接连逝去,能否再读到来自故乡的信呢? 每天晚上都下雨,不停歇地下,像女人的哭泣。帐棚顶离地面只有一米半高,湿气逼人,即使生了火,还是难受。 当中国的“八百壮士”俘虏们像罗马帝国的奴工一样在拉包尔抢筑机场的时候,田村的两万弟兄们在做一样的事情。四十一军在赶建的威瓦克机场在新几内亚的本岛上,距离拉包尔机场就隔着一个窄窄的俾斯麦海峡。田村有很浓的文艺气质,晚上筋疲力尽倒在营帐里时,他用诗来记录自己的日子: 烈日曝晒,兵建机场, 大汗淋漓,无语。 工事日日进行, 长官天天巡察。 暂休海滩旁,汗水满头脸, 远望海茫茫,只盼家书到…… 秋蝉声唱起,枯叶萧萧落…… 机场以敢死队的气魄和速度铺好,日本第六航空队所拥有的三百二十四架战斗机和轰炸机,马上降落在机坪上蓄势待发。十万重兵,百架战机,新几内亚的土著每天在轰轰震耳的战争声音中掘土种菜,赤脚的孩子们像猴子一样爬上椰子树顶,远远地瞭望那巨大的机器,心中被一种模糊而神秘的力量所震撼。 没有几天,盟军情报发现了这个飞机基地,地毯式的大轰炸开始。来不及逃走的飞机,大概有一百多架,被炸得粉碎,机体爆裂,千百片碎钢片残骸四射,火光熊熊夹杂着不断的爆炸,从拉包尔都看得见,浓烟怒卷冲天,使整个天空变黑。 二三九师的一个战友,在海滩上被飞机碎片击中,当场死亡。田村拿起笔来抒发心里的痛苦: 朋友在海边被敌机炸死, 但是海水翻白浪,一样宁静。 武器残骸随波漂荡, 岬上草木青翠依旧, 小船泊港一如旧时。 我心何其悲伤。 但是轰炸时,不能出工,反而是田村可以休息的时候。他坐在低矮的帐棚里,靠着一根柱子,曲起腿,在微弱的光里,给一个女孩子写信: 谁会知道,在这南海边疆,我会这样地思慕着你呢?一年不见了。 你其实只是一个好友的小妹,我不懂为何竟忘不了你。 从不曾给你写过信,也不敢对你有所表露。 孤独时,我心伤痛,想家。 我不敢妄想得到你的心,但我情不自禁。 说不定你已结婚;那么我嫉妒你的丈夫。 苍天又何从知道我如何地盼你幸福。 日记的最后一则,写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八日,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十二月八日以后,一片空白。他给思慕的女孩的信,没有发出。 二三九师从当年十月开始,就在新几内亚东海岸做极尽艰难的运输和防御。粮食殆尽,丛林所有的热病开始迅速扩散。走在荆棘密布的丛林里,士兵一个一个倒下,倒下时,旁边的弟兄没有力气扶他一把。田村倒下的地方,可能是新几内亚东岸叫“马当”的县份。 没有发出的信,连同他的丛林日记,在六十年后,澳洲战争纪念馆亲手放在他日本家人的手掌心里。 本书评分:3.5/5 分享本文: 相关文章: 《流亡中的自在:Dalai Lama自传》读书笔记 《天真的人类学家·重返多瓦悠兰》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读《史记》 快速回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