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 分享: 论《乌有之乡》范景刚其人     华南师大是一所好大学    三峡、三峡(方舟子篇)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倒三峡”大潮

(2011年5月23日) 一 国家审计署上周五发布17家中央企业2007—2009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由此暴露出来的领导职务消费不清、假发票、违规发薪酬、少缴税收等问题,得到媒体重点展示。 虽是周末,那些一直抱怨央企“垄断”、“蛮横”、“与民争利”的评论员仍纷纷出动。《南方都市报》感叹:“此次审计报告所呈现出来的‘一箩筐’问题,并不能对公众的不公平观感有实质性的增加或者减损———意料之中的事情,实在无法有太夸张的故作惊诧状”;《生活新报》干脆将南方电网、中石油等直接比作“家贼”;《京华时报》头条评论抨击“这不仅背离了央企的全民属性,也伤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新京报》则用社论呼吁“必须逐步压缩央企的排他性红利,将其投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二 上周三,国务院会议通稿中出现三峡工程“不利影响”的公开表述后,那些长期反对该工程的人得到了激励。他们更踊跃地利用网络平台宣讲三峡大坝的“祸害”、人定胜天的“虚妄”,痛心于当年政府“强行上马”是多么的武断错误。言辞中,他们最常提及的一个人是黄万里,一位曾建言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已故水利专家。 晨间,在网易新闻首页上,最大一张图片正是一双武汉农民的赤脚站在开裂的鱼塘地面上。在《楚天都市报》头版,5月20日是“国家防总全力支持湖北抗旱”,5月21日是“武汉遭遇60年最大旱情”,5月22日是“我省200多万人抗旱保丰收”和“千艘船屋趴湖底,洪湖不见浪打浪”,今天头条则说“一场喜雨,受旱农田面积减三成”,但“久违暴雨只够洪湖‘润嘴唇’”。据国家防总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江河累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 在过去五天里,这些灾情消息如同三峡放水一般泄出,也成为那些反对水利工程者的最好论据。在中国,反对三峡大坝(甚至是所有大坝)的民众意见一直受限,如今得由政府公告“背书”放行,自然如同“猛虎下山”,网络响应者众。搜狐专题以“公布真相:晚说比不说好”为题,引用“终于有人承认问题了!说句真话真不容易!”的网络留言,称“三峡从从来没有负面报道到现在自曝出现了问题,从网友的留言我们不难看出大家现在对于政府已经是很不信任了。”不过,也有包括方舟子在内的少部分意见领袖,批评“环保主义”过于天真理想、缺乏因果实证,片面夸大不利影响,以及“神化”黄万里的预言。 腾讯《今日话题》编辑显然也不愿意加入到“倒三峡”的大合唱中。在“治理洪患,不能靠三峡一蹴而就”、“环境影响:可能被夸大,仍然很严峻”、“航运作用还需要长期开发”的三段论后,专题结语:“‘原生态’固然好,但建水坝也是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选择,库区生态和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牵涉政府决策合理性及退位领导人评价的话题,正式出版的纸媒还是表现谨慎——即使是在那些遭遇了干旱、地震灾情的省份。仅有的评论为上周五《华西都市报》所刊《处理三峡蓄水影响需要全民参与》,以及《长江日报》的《充分发挥三峡工程之利》。后者是武汉市委机关报,文中沿用国务院会议通稿基调:“三峡工程客观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并不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也都必然存在利弊两面性。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处境的同时,也需要不断面对和克服这些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承认利也要承认弊,才是理性的态度。”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山西几十万大学生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我是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从去年冬天以来一直关注网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而且在山西省成立转基因问题关注团时第一时间报名表示支持。后来与山西省转基因问题关注团的负责人见过面,他对我深刻系统地讲解转基因问题的危害,使我受益匪浅。本来在正月里山西省转基因问题关注团有一次上街的宣传活动,但由于我正好回老家,没有参加,我表示非常遗憾。但在假期我也没有闲着,我在网上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反转基因宣传,而且在村里和家人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转基因玉米在我们山西老家的泛滥种植,为此我写了一片文章,《山西农村先玉335调查》发表在乌有之乡。我也模仿大家成立太原理工大学转基因问题关注小组,并自认组长,呼吁同学们能和我一起宣传。  刚开学时,我和另外七位同学在学校进行过一次反转宣传。由于自己是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只印了1000份传单,和另外七个同学一起在校园里发传单宣传。传单很快发出去了,但是却收效甚微,只有一位同学主动联系过我,表示支持反转。有的同学拿到宣传单直接就扔了,看都不看一眼,虽然我非常愤怒,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我觉得在校园里进行传单宣传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广告传单递到同学手中,而同学们也习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随手扔掉。对于同学们这样的行为我表示理解,但确实很悲哀!  前几天和山西的一位网友聊天时他说到山西财经大学食堂用的油全部是转基因油,而且所有油桶上都写的“高校特供”字样,我记起以前看到山西新闻说到山西所有的大学用的油都是政府统一采购,保证学生的安全。现在想来,说不定我们学校也是“高校特供”的转基因油呢。前天,我想办法进入了我们学校的食堂仓库,果然发现仓库里码得整整齐齐地油一桶挨着一桶,仔细看果然标签上都写着“高校特供”,“所用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而且仓库管理员和我说到他们用的油全部是省教育厅同意批准采购的,绝对保证安全。看到摆得那么高的油桶,想想我们每天吃的油全部是转基因油,我不禁起一身鸡皮疙瘩,学校就是这样明着让我们断子绝孙的啊!油旁边是大米,我看到我们用的大米是黑龙江富锦市大榆树镇宇兴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稻龙牌大米,而且这是一家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具体“金稻龙”大米是不是转基因大米,希望热心网友帮忙查一下。从仓库出来我就赶紧上网,查到山西省教育厅在2004年就与山西青玉油脂公司签订合同,由青玉公司统一给全山西30多所大专院校提供用油,而用的就是“高校特供”的转基因油!全山西30多所院校,那就是几十万大学生啊!山西省教育厅的官员们,你们让我们断子绝孙,难道你们就没有孩子在山西上学吗?你们也在让你们自己断子绝孙啊!  5月9号下午的时候,QQ突然弹出一个消息说山西省精子库告急,呼吁健康男士积极捐精。昨天,山西精子库的捐献车就开到了我们学校门口,号召大学生捐精。捐精首先要检验精子质量,我听说许多同学的精子质量不合格,具体比例我无法统计,但确实是很多!几件事情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学校使用的“高校特供”转基因油已经给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了,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离断子绝孙就真的不远了。  这次我仅了解了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的精子质量不合格的事情,但是可以想见全山西30多所大专院校几十万同学的生命正受到威胁,我们需要站出来了,不仅仅是发传单,而是找相关领导,甚至是省教育厅的官员,我知道就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希望爱心人士能给我支持,为全山西几十万大学生的健康而团结起来,一起努力将转基因油赶出我们的校园,还我们食堂一份清洁! 我叫高冰 邮箱是 txjgaobing@gmail.com 附1山西精子库部分精源告急呼吁适龄健康男士捐精  http://news.qq.com/a/20110509/001360.htm  附2 ,《山西农村先玉335调查》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3/217906.html附3 太原理工大学反转宣传内容  拒绝转基因,关爱生命健康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在我国不掌握转基因核心技术必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贸然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而且是在一个国外点击率很低的小网站偷偷摸摸发布的,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此举很快遭到了全国人大、政协代表,著名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关于对待转基因的态度,可以明显分为势不两立的两派,支持者如国内的农业部官员、张启发、方舟子、黄大昉、陈锡文等,国外已经种植转基因的国家也有很多。但是深追究,几乎所有支持转基因的人都和一个美国公司——孟山都(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研究公司)有联系。反对者则数量巨大,范围广泛。但在中国因为支持者占领权力、势力的绝对制高点,反转者人微言轻,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比如全国各地的转基因问题关注团。转基因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总结起来主要以下几条。一:转基因食物对人体造成伤害。支持者引用联合国的“实质等同原则”,认为转基因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所以是安全的。但反对者认为现在普遍出现的过敏、免疫力降低、男性精子质量下降都与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关。尤其是1998年英国科学家普兹泰做的一个实验证明小白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三代以后出现绝育现象,引起全球转基因研究人员的关注。而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让人们不明不白吃转基因食物,简直是把13亿中国人当做实验小白鼠。吉林、山西等地发现老鼠绝迹也疑与种植转基因玉米有关。我们坚决抵制转基因,拒做小白鼠!二:转基因农作物对当地农业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首先是转基因作物需要喷洒特定农药,这种农药杀死杂草的同时杀死其他农作物,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其次是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恶劣竞争,使不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歉收,甚至破产。阿根廷广泛种植转基因大豆之后,农民失去土地,造成大面积的贫困和营养不良。印度自1997年来近20万棉农自杀就是因为种植转基因棉花导致破产。但是现在中国许多地方已经种植了转基因作物,我们的农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我们要站起来,保护中国农民,保护中国,坚决抵制转基因!三:转基因最大的危害是其背后的利益链条和政治阴谋。在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水稻技术有533项专利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现在他们免费提供种子,但是一旦转基因种植泛滥,收专利费,那我们就陷进美国人的专利陷阱里了。最重要的是美国公司孟山都的许多高官直接来自据美国政府,前美国总统基辛格曾经说:你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你如果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那么是不是转基因植物就是他们说的“控制了粮食”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建议大家搜索费尔蒙特饭店会议和比尔德伯格俱乐部了解美国更多的政治阴谋。最后的呐喊:农业部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但在其机关幼儿园的食物采购单上明确规定不用转基因食用油。世博会、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运动员食物列表中也明确规定不用转基因食物,凭什么同样的人,执行的不同的生存标准?全世界都在拒绝转基因,凭什么中国要推广?  推荐网站:绿色和平 转基因专题网 乌有之乡推荐视频:转基因的前世今生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 食品公司推荐博客:张宏良顾秀林吕永岩网易博客转基因专题 太原理工大学转基因问题关注小组组 长高 冰********QQ******* 副组长李婷玉*******…

阅读更多

<天枢>唐骏的成功是整个中国的失败

等你真往外跑的时候才发现唐骏的影响还真是无处不在,去德国留学还要先通过一个叫APS的考试,虽然网上介绍说这是中国蒙古和越南的学生都要考的,但事实上很多德国大学的主页上都写着只有中国的学生需要出示APS证书,而它存在的原因正是因为上个世纪我国流出了太多的假大学生。         唐骏的成功是整个中国的失败   文/推倒柏林墙(德国弗赖堡大学)     从西太平洋大学杰出校友唐骏同志的“学历门”被曝光的第一天起,网上就一直有那么一批人要求大家“客观理性的对待唐骏过去的小错误”。这句话其实大大淡化了问题的严重性,虽说everyone deserve a second chance,但唐骏这人早就把他的三十条命全部用完了,我觉得很多人似乎已经遗忘了或者从来就没搞清楚过这位江湖骗子的光辉事迹,因此有必要先花点篇幅帮大家复习一下。 唐骏在微软上任之后曾经亲自给《计算机世界报》发了一份个人简历,看到这份简历我才明白什么叫作“行骗的艺术”,里面赫然写着唐骏于“90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深造,93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你说这是造假吧可人家也没直接说这个博士到底是加州理工博士还是西太平洋大学博士,都是咱自己缺心眼太善良没有想到地球竟如此之险恶。后来唐骏被方舟子逼急了终于承认自己其实从来就不是加州理工的学生,但是“深造”这个词你硬要拗的话哪怕是在自习室里看过两本武侠小说也可以算是去深造过了,唐骏就表示自己很认真的在加州理工旁听过,这牛逼吹得真是滴水不漏啊。   所以在方舟子质疑唐骏没有加州理工的博士学位之后,唐骏非常自信的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自己是加州理工博士。可惜谎这个东西想撒圆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们很快发现唐骏在他的两本奇幻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和《唐骏日记》中都明确说过自己正是加州理工博士毕业。这两本书的合著者以及出版商立刻跳出来替唐骏挡刀,说这是他们写书的时候查错资料了,可敬的唐骏先生还曾提醒他们修改,是他们工作不负责任把这事儿给忘了。可惜很快网友又发现唐骏在自己独著的《我的商业逻辑》里也提到“虽然这三所大学都答应给我博士后的研究职务,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州理工”,这下唐骏只好假装没看见了。 事实上在《打工皇帝唐骏》里面,作者还称唐骏后来又拿到了名古屋大学的博士学位,甚至于盛大在纳斯达克的招股书中也写着唐骏是名古屋大学博士,对投资者进行了赤裸裸的欺诈。我不知道为什么唐骏周围有那么多人都会搞错他的学历,据说很多气功大师周身都可以发出伽马射线什么的,可能唐骏身上也有某种光环,可以把靠近他的人纷纷变成脑残。实际上根据唐骏的自述,他在日本读了几年博士之后,导师怒斥说:“这种论文你还想在日本发表吗?拿回你们中国发表还差不多。”唐骏立刻奋起对导师的辱华言论进行了反击,于是他的形象也一下从一个无法顺利毕业的苦逼男变成了一个勇于和狂妄的日本鬼子作斗争的爱国留学生,顿时光辉而灿烂了起来。 网友还翻出了当年北邮校长兼大中华局域网之父方滨兴在唐骏演讲上的致辞,方滨兴可能也受到了脑残光环的影响,声称唐骏是北邮历史上最杰出的校友并且拥有加州理工博士学位,我也没见旁边的唐骏冲上台去纠正这个天大的错误。这个致辞的标题还叫《先做人,后做事》,由北邮历史上最杰出的校友和最杰出的校长一起站出来教育北邮的学生如何“做人”,这场面实在是太他妈的喜感了。我基本上每天都能在网上看到方滨兴校长的大名,而且很奇妙的是,他的名字的前面或者后面往往还紧挨着“我操你妈”这四个字。 就在唐骏的西太校友知错就改纷纷修改自己的简历时,唐骏依然认为西太平洋大学是所货真价实的大学,自己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博士,表示“今后我的名片上会加印一个博士在名字后”。而据唐骏的西太校友杨卫隆披露,西太平洋大学是个什么大学呢,只要你交了钱、写篇千把字的文章,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拿到学历,你自己想要多少分数,学校就给你往成绩单上填什么分数,连课都不用上。我不知道唐骏到底要有多么恬不知耻,才好意思宣称要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博士”两个字。而且唐骏在西太拿到的明明是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但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是计算机科学博士,考虑到这个学位是买来的,搞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似乎倒也说得过去了。最牛逼的是他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电脑学博士”,在他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里更有一段惊天动地的话,叫:“比如Word里打完一行字会自动换行,可英文是单字节的,中文却是双字节,一个‘好’字,就很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却到了下一行开头。”我只能说,真不愧是电脑学博士,女子弓虽口阿。 在不断的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并不断的被揭穿之后,唐骏终于亮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能骗到所有人就是一种成功。”这一刹那就连CCTV都突然显得诚实而正直了起来,我都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员工在大裤衩里高唱“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了。我客观、理性、公正的说一句,像唐骏这样撒谎成性死不悔改不知羞耻的家伙,完全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人渣吗,你跟这种人谈宽容,那不是他妈的自作多情吗? 当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一个13亿人的国家里出现一个唐骏这样的老妖怪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整天痛打这只落水狗也没什么意思。真正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唐骏在中国居然还有大批的支持者和同情者,他们在偶像最危急的时刻纷纷发出了如丧考妣的怒吼:“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你要是跟着他们的思路走,会觉得这问题还真他妈挺纠结的,你敢反驳说学历就一定比能力更重要?尤其是这些人往往会摆出一副义愤填膺怒发冲冠的架势,仿佛在控诉这个万恶的文凭社会,更让你觉得跟这群打了鸡血的家伙实在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问题是,这帮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在人类社会里还有一个概念叫作“诚信”,而在我看来,这玩意比学历和能力都要更为重要。对他们来说,唐骏的身份不过是从过去的“高学历+成功人士”变成了“野鸡文凭+成功人士”,“造假”这个属性则被华丽的无视了。如果你直接逼问他们的话,他们可能也会承认造假是不对的,但我认为,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无视”才最真实的反映出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因此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我的祖国里有那么一大批人,虽然他们也痛骂双汇火腿和三鹿牛奶,但在潜意识里面,只要不侵害到他们本人的利益,他们是完全不拿造假当一回事的。   这几天唐骏还跑到南林大去做了番演讲,被南大一女生无情的踢了馆。事后该女生接受媒体采访,说:“没有道德感的人,不应站在高校讲台。”我个人觉得,唐骏可以站在高校的讲台上,应该不光是唐骏自己的问题,更多的是高校的问题,唐骏能有多“成功”,实际上是由中国的人渣浓度来决定的。正是这次演讲的组织者以及台下千千万万试图复制唐骏“成功”的人给骗子提供了市场,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极其恶心的国家,他们其实跟唐骏一样值得谴责。而这些人却往往装得像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以仗义执言的姿态劝诫大家不要老盯着唐骏的“小污点”,表面上是在宽赦别人,其实只不过是要掩饰他们自己的猥琐。 事后南林大还有个额头隐隐透出五道杠的学生写文章说没见过观众这么侮辱演讲嘉宾的,我觉得丫真是没见过世面。当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邀请内贾德来本校演讲,全美舆论哗然,麦凯恩、奥巴马等人纷纷去信谴责,结果哥大校长出人意料的在“欢迎辞”上叽里呱啦讲了将近半个小时,历数内贾德今年又处死了多少同性恋、“不守规矩”的妇女以及政治异议人士,直斥对方为“狭隘而残酷的独裁者”,开宗明义的向台下的所有学生表明:今天我们不是来开内贾德演讲会的,而是来开内贾德展览会的——这才叫他娘的大学。我不知道南林大这场唐骏演讲的组织者到底打算给本校的学生培养出怎样的价值观,从唐骏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等同于是在侮辱自己的学校是所和西太平洋大学一个档次的野鸡大学了。我不由想起以前某位牛博网友的评论:中国的大学不应该分什么一流大学、二流大学,或是985工程、211工程,中国的大学应该分为“垃圾大学”、“特垃圾大学”和“宇宙无敌超级垃圾大学”等等。 尤其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以为自己能从唐骏的经历中汲取到什么营养。当一个人信用崩溃沦为惯骗的时候,对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应当保持警惕,唐骏除了学历造假之外,据网友深挖,他从开公司到所谓四大发明再到什么在德克萨斯某大学当教授的经历,都有可能是在吹牛逼,按照方舟子的说法,唐骏的留学经历矛盾百出,可能有80%都在造假。这样一个货色当然不会告诉你他是怎么通过行骗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某些关键秘密是绝对不敢拿出来与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那些坐在台下试图通过学习他伪造和阉割的经历来复制相同“成功”的人几乎就跟那些试图从传销中牟取经济利益的人同样愚蠢。事实上信唐骏还不如信传销,信传销的人除非是用暴力或者什么“我带你去外地打工”之类的伎俩把亲朋好友弄进老鼠会,你只能说这个人是智力有问题,而信唐骏的则属于智力和人品都有问题。这么一群毫无荣誉感的蠢货居然还说指责唐骏的人都是社会loser,笑得我腹肌都快练出来的。更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接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实在是太他妈的让人想移民了。 等你真往外跑的时候才发现唐骏的影响还真是无处不在,去德国留学还要先通过一个叫APS的考试,虽然网上介绍说这是中国蒙古和越南的学生都要考的,但事实上很多德国大学的主页上都写着只有中国的学生需要出示APS证书,而它存在的原因正是因为上个世纪我国流出了太多的假大学生,逼得德国人专门在中国设立了一个机构用来检测学生是否确实具备相应学科知识,这充分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犯贱后人遭殃。这种制度性的歧视并不是开个史上最贵奥运会或者GDP总量超过日本就可以让它消失的,当你发现唐骏这样的人还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样一个国家绝对不可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采编:项栋梁  责编:项栋梁)      

阅读更多

微博与中国版SNS的未来

  从今年3月底至现在,新浪微博放出了两个标志性的信号:1)新浪使用自有搜索引擎技术替代谷歌搜索;2)新浪微博 启用 weibo.com域名。这两个动作表面看起来毫无直接瓜葛,但从本质看来,搜索会变成微博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技术。    一、微博篇   微博争夺战的最终还是会与门户、搜索,甚至社交网站等领域的竞争殊途同归,就是用户使用互联网“入口”的竞争,而作为用户的“入口”,功能性和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回顾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从内容角度而言,门户时代用户直接获取的内容限定是“已知的已知”——由编辑选择有限的内容推向普遍性用户;搜索时代用户直接获取的内容填充至“已知的未知”——由用户自行获取个性化需求的内容;社交时代用户收取的内容拓展至“未知的未知”——由用户自行选择信息源订阅个性化信息的同时可接收已订阅信息源发出的非定向性信息。而从功能性角度而言,门户时代各家通通推出了e-mail的通讯服务,搜索时代Gmail也出现在了搜索页面,而社交时代的Facebook和人人网也推出了邮件服务功能。两者相比而言,功能性容易拷贝,而内容的导航和占有才是竞争的核心问题。这也是Facebook坚持不对Google开放的重要原因。   从用户对内容的需求而言,微博的竞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内容本身的容量和质量,核心问题是如何鼓励用户自发地贡献内容和有效地整合内容;第二是用户获取内容的方式和途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用户提供和获取内容的体验,比如界面和客户端方面。(笔者在此描述的“内容”不限是新闻内容或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信息承载体,也包括各种应用及服务。)   在认定了内容的重要之后,新浪微博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只接受应用内容的“输入性”同步(比如LBS角色的街旁,可以把内容同步发布在新浪微博),完全拒绝“输出性”同步(比如百度的“框发微博”和饭否等服务商的“同步”功能),因为一旦新浪接受了同步,他就向其他微博服务商贡献了内容,这会导致新浪自身竞争力的缺失。新浪微博的“社区绑定”服务越来越微妙,开心网和139说客的服务都被毙了,只存留了不再是社区的MSN了,而“聊天机器人”服务更是有一种力挽QQ的暧昧,一直都是“敬请期待”的言辞。   回看新浪微博的成功,名人效应与事件的运作是不可磨灭的因素。所谓的“名人效应”一直是新浪的王牌,早在Web2.0的博客时代,新浪就有了“名人效应”的积累,而这也正是新浪微博不易被腾讯微博击败的原因之一。即使腾讯几乎各个频道都安排了微博的运营人员,但新浪也从未放慢自己的脚步。做个数字的对比就很容易看出“名人效应”的作用了,截止现在一些著名的微博控的粉丝数蔡文胜3220441、李开复4655815,草根性质的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分别达290w和190w的粉丝数量级,他们的微博多是精心编辑和整理发出的,而且微博数目最低2000+至16000+不等,甚至时而还用了有奖攻略,而另一些明星人物的粉丝数如杨幂5035009、王力宏3498856、罗志祥2798382,即使他们的内容相对很随意,但他们本身更容易吸引影迷、歌迷fans的关注。再从事件的运作方面看,新浪几乎又是遥遥领先,不管是方舟子打假唐骏的“学历门”还是李国庆PK“大摩女”,以及后来卫哲的引咎辞职,众多媒体报道的信息源都是新浪微博,而薛蛮子发起的“微博打拐”与“地球一小时”等公益行动的推行,也就更加体现了新浪微博的媒体价值和带动的社会力量。 (注:本段数据截取时间为2011年4月12日)   新浪微博成功的原因一定不只“名人效应”和事件的运作两方面,简单的操作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现在是否迎来了微博的时代,或者微博会有持久的繁荣吗?他会不会如开心网和人人网等国内SNS在Twitter和Facebook未达鼎盛之时而提早衰退呢?这是个难听却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客观环境是有“人人微博”之势不假,但直至去年还叱咤风云的“全民偷菜”现在却是真的降温了。如果只是新鲜感的转移,用户基群增长快,但失去也会很快,只有本质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持久地繁荣。但从内容的角度讲,媒体和信息源是互联网用户的刚性需求,而现在的微博只能作为快信息传播的优质新闻媒体,对内容的整合性还不如搜索引擎及Facebook有对内容的沉淀和积累性。如果如新浪曹国伟所言,新浪微博是走在Twitter和Facebook中间的产品,这项产品会比SNS本身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用户,又或者如腾讯马化腾所言“中国的SNS就是微博”,笔者相信微博在未来的发展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笔者分析的角度,微博未来的发展趋向会有两个出路:一是类Twitter的新闻媒体;二是中国版的SNS,作为超越社交网站的载体而存在。但如果是后者,微博可能要做好几件事情。一是内容的丰富:不只包括新闻和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链接承载的信息,也包括开放性平台的各种应用,使微博平台本身和信息更加丰富化;二是客户端的发展:就现在而言,微博相对国内SNS的客户端是领先的,保持易用和舒适的用户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三是用户获取信息方式的升级:现在用户在微博平台搜索针对性信息是困难的,即使有##的话题搜索,但也远远不够用,直接访问信息源的页面又只是最新更新的信息,而收藏的微博也暂无标签分类功能,很难再利用。   现在的微博饱受了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四家门户都争抢去做,越是集中性地看好,也就越容易产生泡沫。而微博最终的形态关系了垂直产业的生态发展,如果是媒体,就做好媒体要做的事情;如果是平台,就做好平台要做的事情。微博的未来令人期待,也需人谨慎。    二、社区篇   截止今年3月,Facebook台湾地区用户将近900万人,占人口总数近四成;4月11日,Facebook入华的消息再度甚嚣尘上,不过至少两家主管部门透露,目前仍在对此进行审批;而近期互动问答社区知乎、轻博客点点网、职业人社区经纬网和群社区海贝网也都逐步走向了舞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社交之战不久就会正式打响了,中国版的SNS由此可能会出现完全体,竞争者也不只有门户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还会有更多强劲的选手参进。   笔者在《微博与中国版SNS的未来(一)》中对微博的发展做出了趋向性分析,但针对未来中国版SNS的完全体会是以哪一种方式呈现,Facebook模型可能对中国本土SNS的探索带来一定的启迪。毕竟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在很多国度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本土的社交网站基本都是模式的翻版,从交互式界面、应用组件至社区营销,从功能和需求的角度还未真正地表现出Facebook用户所特有的黏性。SNS应用本身的价值还未在中国本土完全地体现。李开复分析中国SNS缺失黏性的原因之一是微博的崛起。而笔者换一角度看来,在中国微博的崛起原因之一也正是本土SNS发展的失力。Facebook完好展现的三种角色,也就在一定程度地提醒了中国版SNS发展的明智方向。    现今SNS的角色与应用分析   从SNS的崛起至今,Facebook体现了三种社会性角色:内容整合服务商、社交媒介中心和综合性应用平台。也许在Facebook的开始,SNS只是拥有局限内容性的社交媒介中心,而随社交媒体和娱乐的发展,Facebook趋向了马克。扎克伯格所描述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即最后变成用户使用互联网服务的“入口”。    1.内容整合服务商   内容永远是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谁能作为内容的导航,谁就有可能作为互联网用户的“入口”,比如门户时代的Yahoo!、搜索时代的Google,以及社交时代的Facebook.SNS起初的内容也只是来自个人,从记录、日志和照片的传播开始的,但随社交网站的普及,SNS的内容开始包罗万象,触及了更多领域:   1)新闻类资讯:新闻是一种持久的普遍性需求,各种媒体都在共同地满足的这项刚性需求,Facebook表现在为新闻记者提供了大量的潜在信息来源。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社交媒体部门制作人爱德。佩拉尔塔(Eyder Peralta)称,其Facebook社区成员超过150万,是寻找消息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另一方面,社交网站的转载与分享是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也鼓励了个人和机构为社交网站贡献自己的内容。国内的体现就是新华社进驻了开心网的名人机构主页,人民网和FT中文网也进驻了人人网的公共主页,这与媒体开设官方微博有相近的功能。   2)生活类信息:现今SNS社区中发布、转载和分享的内容早已不再局限是私人文字与照片了,各种生活类信息包括健康、美食、星座、趣闻及各种生活与工作技巧也被广泛地传播,载体也不限是文字和图片,如今已拓展至音频与视频,分享的内容可以是音乐、电影或DV短片。国内开心网的“转帖”和人人网的“分享”都是这类信息的载体,而Readers' Digest中文版《普知》每期都开设了“开心网流行风向标”版块儿,定期向读者推荐开心网最热门的投票和转帖,这无非表明SNS变成了重要的生活类信息源。   3)媒介类链接:自从Facebook通用账号模式的出现,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也对更多门户、社区及功能性网站开放了同步登录和授权功能,同一社区账号可以在多家网站使用。另外,不管是个人博客和公共网站的内容,还是LBS和其他应用的反馈都可以作为分享的内容随时发布在SNS社区中,让自己的交际圈儿知晓。如今各种网站转载至社区的链接已无处不在,这无疑又把社交网站变成了内容整合服务的基地。近日Facebook“Like”按钮正在以每天可吸引1万家网站的速度在发展,最新推出的“Send”按钮也更是以迅猛的速度普及。    2.社交媒介中心   在《Facebook效应》一书中阐明“即使是哈佛的学生,最根本的需要也就是金钱和性”,SNS的起步也正是由促进社交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比如你不只可以在Facebook了解朋友们的动态,分享自己的状况、作品和照片,也可以寻找和你志趣相投的人,比如和谁一起能彻夜打桥牌,或者和谁在一起能有爱可做。Facebook与MySpace相比最突出的地方就在用户真实身份的确认,比如最早只有哈佛的edu邮箱或者接受朋友的邀请才能注册成功,因此SNS用户的信息可靠性会更容易地促成关系的发展,比如“0关系-弱关系-强关系”,而强关系的本身就存在彼此关系的拓展和互动。后来Facebook群组已发展成不只是“一圈人”、“讨论组”、“兴趣小组”、“时事小组”和“活动小组”等角色了,线上的群组功能完全延伸至线下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包括了游行与选举等政治活动的发起与宣传,环保与爱心项目的推广和互动,也少不了各种商业活动的广告和运营。   国内的SNS人人网(原校内网)也是以同学关系引入用户的,开心网是以社交游戏(开心农场和抢车位)引入用户的,但现今这两家SNS“话题”及群组的影响力还不如BBS模式的豆瓣,而本土自身也相对地缺乏沙龙、狂欢和派对的文化,因此人人网和开心网就没有因社交网络的真实性而突出地节省社交活动的成本,也就不如Facebook为西方人生活方式带来的颠覆式改变。   从社交媒介中心的角度,笔者很容易地联想起霍华德。舒尔茨对星巴克咖啡厅角色的描述——人们在住处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人们在起居和工作之外,一旦聊天、聚会和休闲就会习惯性地想起同一去处——星巴克咖啡厅,最后导致尽管是在你自己一个人的时间,选择看书或者上网,也会情不自禁地向星巴克走去。这和Facebook的角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你想了解亲人朋友的状态时,你会选择Facebook;在你想分享自己的新鲜事儿时,你会选择Facebook;在你想参团旅行或者Party时,你会选择Facebook;甚至你想联系某人或寻找朋友时,还是会选择Facebook:最后导致的就是你开启电脑就不可避免地登录Facebook,让SNS以你社交媒介中心的角色与E-mail、即时通讯共同变成你使用互联网的基础性服务。    3.综合性应用平台   国外SNS用户使用时间的突破性增长少不了Web/Social Game的贡献,而国内开心网的起家也正是靠白领喜欢玩儿的两款Social Game,因此游戏变成了SNS社区基础服务之外的第一应用,但随“开放性平台”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站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公司开发了SNS社区组件,比如团购、LBS及美图秀秀等应用类软件,更加丰富了SNS的应用,各种插件之于SNS社区就好比各种软件之于操作系统,随Facebook应用组件的丰富,会更加巩固其自身作为用户使用互联网“入口”的地位。    SNS针对的社会性需求解析   任何一项互联网产品的长青,都需要在不断自我更新的同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任何一项基础性产品,更是要满足人们的根本性需求才行。跟随技术与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需求会被挖掘出来,但根本性的需求也无非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框架。比如在非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线下”寻找各种满足需求的方式,而“线上”的出现正是提升了满足原本需求的效能,人们才更加习惯地使用互联网。回归产品存在的使命和职能,无非只有两项:一、满足需求(更好地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二、创造需求(积极地满足人们潜在的需求)。针对SNS满足的社会性需求可以从Facebook的三种社会性角色来解析:   1)信息的需求(SNS角色:内容整合服务商)。自古以来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就是一直存在的,信息是新闻、知识和故事的载体,是人类认知、成长与沟通的重要媒介。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包括:内容的提供、传播和获取三个层面。互联网彻底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社交网络不只以“关系”导入的形式更加符合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而且自身又是丰富的内容载体,也就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如图表。   2)社交的需求(SNS角色:社交媒介中心)。社交本身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所描述的在衣食和安全之外的第三层需要。早期MySpace就是以“社交”为目的的交友网站,而Facebook的突破就在以真实性的身份彻底地打破了互联网缺少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局面,把“线下”与“线上”真正地连通起来,节省了陌生人交往和弱关系推进的成本,LinkedIn也正是由信息的真实性发展成了挖掘职场人脉的媒介。SNS可以使用户更加容易地与自己想要接触的人或群体建立关系,更加便捷地与自己的交际网络保持长期联系,甚至可以任意地发起异地网友之间的社群活动,包括学术、兴趣、娱乐、政治和公益各个方面,再加以SNS个性化的隐私设置,使Facebook等社交网站把用户的社交成本节省至极致。   3)功能性和娱乐性需求(SNS角色:综合性应用平台)。随SNS的普及,用户停留在社交网站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而用户本身的时间又很有限,很多人都承认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就是对用户使用互联网时间的抢夺,如果功能性的应用与娱乐集成在普遍的SNS平台,对用户、社交网站和应用本身都节省了相对的时间成本、开发成本和推广成本,而SNS的“关系”又促成了“开心农场”类Social Game的风靡,使整个SNS的生态又完善了一步,如果SNS在未来更加普及,用户也就更倾向在SNS平台满足其他的需求,比如阅读、听歌、娱乐、购物,甚至包括工作等等。国外的SNS是先满足了用户对社交的需求,再拓展至信息和娱乐性需求的,而国内知名SNS之一开心网本身就是以娱乐为中心再发展其他的,这种反向也正是Facebook和LinkedIn还在加速发展,而开心网却盛极至衰的原因之一。早期美国的Yahoo!也因Web Game带来了很多用户和门户PV,但娱乐和新鲜感本身是相对信息和社交是更容易被转移和替代的需求,因此以娱乐为核心的SNS很难做持久。    中国版SNS的未来几何   互联网产品存在的意义也是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而对新鲜元素的追逐不会是持久性的需求。要做好长青的互联网产品,就是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根本性需求。比如针对信息的需求不妨做一些试探:内容提供的维度,可以着手在鼓励用户贡献内容和整合精华信息方面;信息传播的维度,需要更多地去了解用户的关系圈和挖掘用户分享内容的习惯;信息获取的维度,从操作的简捷易用和用户体验提升就可以根本地改善产品的服务质量。笔者在此只是提出试例,本土SNS的命运还是把握在更多身体力行者的手中。   针对本土SNS的再探索,Facebook和Twitter已为中国的SNS发展做好了标杆,但可惜的是中国本土的人人网+开心网+微博满足的需求还远不及Facebook+Twitter在西方满足的需求,人人网的核心是“通讯录”,社交根基不错,但后期开发不足;开心网的核心是游戏娱乐中心,内容和社交都很局限;而微博又只是以新闻媒体为核心,即使相对Twitter是更丰富的内容载体,但微博暂时的形态还难以对内容进行很好地分类和积累,就好比是互联网时代的“报纸”,但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以“书籍”的形态积累的,中国的用户和全世界的用户会有同等的需要,但中国至今只有概念性的Facebook,而没有一家是真正的Facebook角色,现在的本土社区格局就好比是某地区的A城只有田地和住宅,B城只有工厂和办公楼、C城只有医院和学校,用户只能在两城之间活动,且在一处定居。未来的中国版SNS还需要更多的协作,而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完所有的事情,分工才能专注,专注才更容易造就极致。   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SNS会出现新的格局,如果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不能把用户在新鲜之外的需求进一步满足,更多的机会很有可能会转向正在萌芽的问答社区知乎,轻博客宽途、宽岛、点点网和推他,也或者是正在孕育的另一些互联网新鲜元素。   来源:张昭轶投稿, 原文链接 。 评论《微博与中国版SNS的未来》的内容… 相关文章: 嘀咕网的LBS之赌 企业微博营销技巧 企业遇上微博——互联网的锤子(五) 企业如何进行微博营销分析 被炒作的微博粉丝价值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 我的Google Reader – 我的Twitter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