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纽约时报 | 不必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抱过高期望

尽管中国目前急需一场全面的改革,但是,过分期待中国将在11月9日至12日期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出具有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并不现实。在会议日益临近之时,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此次会议只能推出有限的改革。 表面上看,此次会议将迈出的改革步伐不小。早在今年8月份,中国一家证券机构海通证券通过一篇前瞻性报告透露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价格、财税、金融、行政、土地、户籍等六大领域推动改革。该报告还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未来十年定调。 随后的两个月里,各大咨询机构、投行以及经济学家们,纷纷表示他们期待中国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出重大经济改革举措,甚至期望习李能开启自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深圳讲话以來影响最为深远的经济改革。 就在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确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之后,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对外公开了其为全会提交的一份被称为“383”改革方案总的报告。这份报告因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牵头而备受瞩目,刘鹤的另一身份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被认为是习近平的关键智囊之一。 该报告勾勒出一幅详尽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并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开放市场、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市场改革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调整等方面做出了超乎寻常的设计。该报告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预期。 各界的热烈期待并不难理解。此次会议毕竟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宣布他们为中国今后10年制定大政方针的最高层会议。这些大政方针决定着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走向。 而且,由于中共历史上历届党的三中全会的示范效应,各界一直对三中全会抱有较高的期望。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结束了阶级斗争,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经济开始了长达多年的高增速阶段;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启了中国走向商品经济之路;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表述。 大多数中国人希望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能够出台一些根本性的改革措施,比如进一步的国企改革、限制政府权力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大幅度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关系、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终结养老制度的双轨制等。但从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看,此次改革虽然涉及面广泛,但在各个领域,基本还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调整,并未触及深层次改革。 英国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和朱利安·埃文斯·普理查德10月31日联合做出的报告认为,不能指望三中全会提出更多改革细节,因为那不是党的职权范围,党只能在方向性问题上给出指导意见。 上述报告说,不应对本届会议出台激进改革措施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特别是由于牵扯到太多、太强的既得利益阶层,任何对国有企业伤筋动骨的重大改革举措都很难出台。 确实,外界普遍对国企领域的改革并不抱过多预期。在经历了国企重组、引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等看似眼花缭乱的改革后,国企的既得利益已经根深蒂固、盘根错节,要撼动极为困难。 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瑞银集团在今年9月份的一份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报告中也认为,三中全会将为未来几年的改革制定方向和框架,但不太可能公布太多细则。该报告还预测,政府不太可能在近期对地方政府债务和财税体系动大手术,也不太会在土地和国企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以土地改革为例,瑞银认为由于牵涉到诸多复杂问题,政府不会马上实施“同地同价”原则,土地改革只可能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这一判断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房地产报》在今年9月份报道的内容相一致。该报援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的话称,若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势必破坏地方政府垄断土地的平台,各地方政府的反对声音比较强烈。道理很简单,在农民没有被赋予土地流转权利的时候,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利用行政权力强制征地,农民利益没有任何根本保证。土地流转改革后,地方政府再也难以像以前那样暴力强征了。所以该报认为,新土改难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突破。 上述这份由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牵头研究的报告并不是非常悲观,该报告虽然提醒人们不宜对改革期望太高,尤其对未来十年所有重大改革措施的路线图或具体时间表、立即重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对过剩产能和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重组以及土地改革出现重大突破等不要抱有太高期待。但报告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如果新一届政府不能现在推出全面改革,中国经济将走向崩溃。 瑞银的理由是,预计未来两年里政府将会逐步启动许多改革措施,包括金融市场改革和放松服务业管制,之后再推进更加艰巨的改革,但报告并未具体解释具体是哪些方面的改革。瑞银判断,未来1-2年里,即使没有重大改革出台,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城镇化的推动以及仍然充裕的国内流动性,中国经济仍能实现7%以上的增长。 中国现代史学者、曾经参与了中国19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吴伟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持不同看法。他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说:“在不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单方面的经济改革措施不可能深入进行下去。” 吴伟参加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研讨工作,是赵紫阳主持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他认为,不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在改革上取得突破,关键之一在于当时的整体社会环境在改革上都具有普遍共识,且当局包容并蓄,心态开放。 “ 但现在的改革面临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现在的社会是撕裂的,社会各阶层对于改革的期待差距很大,甚至截然相反。而当局在意识形态上收得越来越紧,却极力在经济改革上释放宽松的表象。这很矛盾,30多年的改革历史证明,要搞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开放宽松的舆论环境,”吴伟说。 他认为,在当前这种政治气氛下,既得利益集团反对市场化的改革是必然的,三中全会最后通过的改革方案,必会在既得利益集团狙击下搞得虎头蛇尾,即使能出台一些值得期待的改革措施,在执行中也大多会半途而废。 但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又不得不考虑改革推进不到位所造成的巨大隐患。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依靠投资拉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高层认为不可持续,而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前进的人口红利也已经不存在。中国的最高决策层也清楚,未来,也只有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才有可能保持经济增速的可持续性。 在这个时候,高层面临着挑战,只有在这个巨大的系统不陷入危机之前向纵深推动改革才是唯一的路径。否则,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承诺就只是表面上的信誓旦旦。 很多人还记得,李克强在其成为国务院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说的话:“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人们当然期望有意外发生。正如《经济学人》最近的文章称,当初人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能拿出怎样的改革措施,以拯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经济也不抱希望,但结果却是邓小平大刀阔斧的改革解放了中国生产力。 纽约时报中文网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徐达内:决裂的时机

京华时报会是下一个新快报吗?目前看来不像。 在被冤家农夫山泉昨日声明举报“虚假报道”后,这家北京媒体模样镇定。今晨,非但没像广东同行那样在头版打出悲情口号,甚至整张报纸上都没提到过一个字。并且,在全国各地的知名报纸中,也仅有类似南方都市报、云南信息报这样的极少数加以传播。 能够在头版打出大标题的,也就是责无旁贷的钱江晚报了。作为农夫山泉总部所在省份的媒体,这家报纸今天大力扩散《农夫山泉赴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收到举报材料。农夫山泉:有新时机新证据。京华时报:暂不回应》的消息,并获新浪首页展示。 行文间,钱江晚报充分表明了与农夫山泉的紧密关系——“从5月到11月,也许很多人对数月前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以及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口水仗已经有些淡忘了。正当这个时候,农夫山泉昨日传来重磅消息: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上京举报?农夫山泉希望此事能达到怎样的结果?今年5月,农夫山泉公司为标准门事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媒体蜂拥而至。本报记者赴北京采访农夫山泉事件,曾独家专访钟睒睒。问:为什么先起诉,而不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当时钟答:时机未到。钟睒睒是一个冷静的人,他可以等。现在他掌握了新的证据,而目前的局势也造就了新的时机——‘舆论暴力’这个词组,继‘标准门’事件后,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知情人士透露,农夫山泉此次上京告状是有底气的——终于掌握了最新的证据。证据是什么?这让人充满联想。” 身为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早年有过一段记者生涯,东家就是钱江晚报的上级单位浙江日报。在半年前那场绵延两月、喧嚣一时、“口水多过山泉水”的舆论缠斗中,钱江晚报就是农夫山泉最可靠的媒体伙伴,曾经刊发多篇倾向展示企业一方立场的报道评论,而今日所忆“独家专访”,应该就是指5月7日该报头版导读的《农夫山泉掌门钟睒睒如是说》。 如今,钟睒睒终于等到了重拳出击的时机,钱江晚报像是在做战地采访:“此次进京举报,农夫山泉方面希望达到怎样的结果?要京华时报公开道歉?还是有关部门按规定对其进行处理?昨日,本报记者把问题抛给钟睒睒。钟睒睒委托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周力说,这个事情其实一直就没有结束,因为相关的法律程序就一直在走。‘因为京华时报的这些报道,我们今年4月26日就向北京中院起诉京华时报了,当时的起诉标的是6000万元。后来,京华时报又在朝阳区人民法院反诉我们,说我们在公开声明中说他们‘信口开河’之类,损坏了他们的名誉权。’周力说,后来,他们把起诉标的提高到了2亿元,目前,两起诉讼已经合并到一起,朝阳区人民法院也已受理了,估计很快就要开庭。‘(举报与诉讼)这是两个范畴的事情。’周力说,‘11月1日,我们注意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个谈话,要求加大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问题的整治力度,并公布了举报电话,欢迎大家举报。’随后,周力拨打了举报电话,对方要求农夫山泉方面提交相关材料。‘昨天晚上我直接飞到北京,今天一早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提交了举报材料。’……周力表示,既然是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主要是希望主管部门能够查清事实的真相,如果说京华时报的确存在着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行为,主管部门当然要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还有其他违法行为,也要移交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根据钱江晚报引述周董秘的数据,标准门事件给农夫山泉带来巨大损失:“销售损失约为20亿元。后来,他们请了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出来从4月份到5月底(记者注:‘标准门’及‘口水仗’期间)损失的利润是2个多亿……‘这些还不包含我们品牌以及名誉权遭遇的损失。’周力说,对企业来说,这个损失更大。” 没错,农夫山泉根本不讳言等了半年才举报是因为发现了“新时机”:“周力所说的‘谈话’,是今年1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新快报陈永洲案件查处情况发表的谈话。谈话中要求全国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吸取教训,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等问题。” 其实,只要稍稍还能记得起半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新闻发布会,就应该不会对钟睒睒的复仇方式感到意外。几十年商战浸淫,他更像个冷静的狙击手,暂时的撤退,只是为了等待一个可以彻底击垮敌人的时机。现在,他等到了。 围观者又何尝不是心知肚明。在转发那份来自@农夫山泉官方微博的举报声明之时,就已经多有媒体及相关从业者特意将之与新快报事件联系起来。 在揭批农夫山泉方面,21世纪网本是先锋,只不过被京华时报后来居上抢了风头。如今,这家财经专业媒体也并不为自己没被举报而庆幸,强忍情绪吐出一句:“陈永洲事件后,农夫山泉有点×××”;@财经女记者部落则是高呼“农夫山泉趁着最近吹向媒体的一股寒风终于出手了”:“据其统计,今年4月10日至5月7日,京华时报捏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攻击农夫山泉……如果属实的话,新快报神马的简直弱爆了。” 而根据@公司舆情傍晚前发布的《农夫山泉中国式维权!秋菊告状举报京华时报》所述:“即使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水军,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底下的评论亦呈现出普遍倾向于农夫山泉一方,陈永洲事件的影响也见诸于网友们的评论中。‘陈永洲报道中联重科用了15篇报道,京华时报报道农夫山泉用了76篇报道’,这一比较手法被网友屡屡提及。” 的确,以那场钟睒睒宣布退出北京市场的新闻发布会为节点,中国舆论此后呈现出了对农夫山泉一方的相对支持,京华时报的报道伦理遭到了部分媒体的公开质疑。但是,如今眼见新快报一败涂地、京华时报又被趁热打铁,此一时彼一时,同行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南都评论晚间即有感慨:“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相争,因近期媒体监督权受到滥用质疑而再起波澜。农夫山泉赴京举报,意在借势为己正名。捍卫自身正当权利无可厚非,然则无论新闻监督还是政治运作,抑或商业竞争,法律都应独占鳌头,法治精神都须深入人心。所谓借势出击,其势不应为政治权力,而只能是法律武器”。 虽然在多数议题上都与南方都市报话不投机,但@环球时报这一回也站在了不远处:“新快报事件对中国媒体监督的公信力造成沉重打击,今天恐怕是中国媒体最艰难的日子,经济勉强支撑,社会地位大幅下滑,公信力又日益受损。农夫山泉选择此时举报京华时报,看来是个好时机。在‘敌人’最弱时进攻,无疑更容易取胜。但媒体和企业不是简单敌对的零和关系。农夫别忘了,还有一个结果是双输。” 这份微博感慨也就是今晨见报评论《企业和媒体要走出互掐误区》中的提要。是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刘海明就此论述,试图当个和事佬:“消息一出,舆论马上和新快报事件联系起来,有人调侃‘估计快轮到星巴克告央视了’……不可否认,两件事看起来有相似处,人们很容易把对新快报不当行为的坏印象,转嫁到京华时报头上……但只要是出于公心的监督,即使在报道过程中有瑕疵,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企业经营流程复杂专业,报道容易出现一些技术性的错误……媒体对企业客观公正监督,从长远看,可以净化经营环境。媒体赢了企业,或者企业赢了媒体,这种互掐常常是双输的结果。赢了公众的心才是赢了。” 然而,这种来自象牙塔里的劝和,多少会让那些市场化媒体的从业者继续“不忿”。要知道,就在农夫山泉昨天宣布举报之时,京华时报刚刚发布头条评论《守卫职业伦理,媒体方有公信》,由特约评论员秦平署名,以陈永洲案件为前车之鉴,强调“打铁还得自身硬,守伦理、有底线的媒体才能走得更坚实”——这应该可以理解为这家北京媒体的一种自救,当初,在新快报大声呼号“请放人”时,京华时报正是领衔声援者之一,那篇代表报社立场的评论《冷静看待涉嫌损害商业信誉》,获得了以半版篇幅刊发的超常规格。 就是这样,挣扎在政治和资本双重压力下的中国媒体,深陷泥淖,说一声“自救”都嫌奢侈。因为新快报呼救而匆忙组成的职业命运共同体,早已风吹雨打花落去,并且在刚刚过去这个周末,因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的那篇《新闻寻租不可恕》,而愈发呈现道不同不相与谋之势。 作为后辈,来自南方的孙旭阳和宋志标已经通过微博微信表达了对胡大姐的“不忿”,他们批评这位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元老级人物“立论事实未必存在”、“倒向了那些可疑的势力”。这种“少壮派”的不妥协姿态,很快在新闻人中广泛流传,颇有业者表示赞同,认为胡舒立在这一当口发表此文“有所偏差”。 作为胡舒立主持财经杂志期间的下属,罗昌平即在微信中推荐了来自魏海田的批判:“此时此刻检讨新闻寻租,有对陈永洲等人落井下石的嫌疑;此时此刻检讨新闻寻租,是对已经被伤害的陈永洲造成更大的伤害;此时此刻检讨新闻寻租,似乎站在了中联重科、长沙警方、中宣部和央视一边,也就是站在了不公正的威权一边;在此时此刻批评新快报和陈永洲的媒体人,有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嫌疑;此时检讨新闻寻租,也是媒体被强暴后的可怜的无耻的自虐行为!我真希望这文章不是出自舒立的本意!” 这位“非常尊重”胡舒立的作者,痛心到已经要将她与环球时报总编辑相提并论:“承受了中联重科和长沙警方的威权打压,承受了央视强大的舆论攻势,还要承受来自同一阵线的新闻界的严厉惩罚。对于陈永洲来说,这个打击可能比警方的扣押和批捕更大更沉重!而媒体批评的逻辑,竟然是胡锡进的逻辑:你要批评政府,自己屁股要干净……新闻寻租活动,覆盖了全行业,不分党报非党报,也不分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报纸。有人以为市场化报纸表现得比较恶劣,完全是属于错觉。因为党报和党报记者与各级政府官员之间的寻租行为更加隐秘,双方更加默契,极少被曝光,有人就产生错觉,以为党报和非市场化报纸不会搞新闻寻租,其实它们新闻寻租的规模更大,力度更大!大党报的各省站记者,竟然能左右地方上的人事安排……自新闻寻租大行其道以来,政府从来没有打算进行认真清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定点清除的武器,只针对某个新闻机构不听话的惩戒手段;而对那些听话的新闻机构,则网开三面,任其进行新闻寻租,甚至从来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全面的清理,就连针对新闻寻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都没有搞过……媒体一再被强暴,虽然无法反抗不能反抗,至少不用自虐。新闻寻租已经进行了二十年,此时此刻大作文章所为何来?” 此外,还有@水流行云在今天凌晨提出“污点寻租”的新概念:“如果把陈永洲事件与今年8月开始在中国互联网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可以看到的是另外一条更为清晰的脉络,这就是国家的意见治理策略……针对意见表达的此次治理行动,清晰地呈现出从下至上‘分层治理,各个击破’的策略特征,其中,更以寻找当事人的污点进行组织传播为典型特征,相对于‘新闻寻租’,我将其称为‘污点寻租’,即寻找当事人的道德或法律污点,以减少舆论同情与支持,同时对其它发言人形成寒蝉效应……如果再联系年初的南方周末事件和近年来对微博的管控,则可以看到,国家的治理策略,在‘污点寻租’之外,更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控制把关人,使其虚弱和渐失活力。这种对异见表达的分层治理,显然已经起到了明显的‘寒蝉效应’。它不仅严重侵犯了表达自由,也严重伤害了司法公正与媒体生态,更与文革期间的某些政治打击手法遥相呼应。如果我们只从陈永洲事件中看到‘新闻寻租’的不可恕,而对整个国家意见治理策略中‘污点寻租’手段的危险性视而不见,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这很可能是胡舒立近年来所遭遇到的最大业界反弹。其中,一些批评者甚至指责她之所以有这样“居高临下的道德感”,固然是因为一贯宣扬的新闻专业主义,但若是深究那些名震天下的独家揭黑反腐报道,也无不隐含着因为中国高层人脉关系而获得的特权。 微信公号“滤镜菲林”中,@拨惹尘就把话挑明了:“专业的财经记者圈子已经烂透了大半,收钱抬轿或是黑人的,比比皆是,所凭者何?据说是‘舆论监督权’,事实上这个‘权’依然是权力背书的权,而非围观的‘权利’。厘清了这一点,胡舒立的愤怒就显得毫无来由。胡所代表的特殊媒体势力,一样是管制高坝下的获利者,这种自以为傲的身姿多少要打上折扣。” 不过,@拨惹尘的悲凉还在于,“这事儿站哪头说都不对”:“行业依然可以悲情地去怪管制,可是它自身的糜烂早就不是管制两个字就能解释的。构成这个行业在这个时代还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恰恰是管制本身……中国媒体的两头割裂,语境上前后现代的叠加,让‘陈永洲’这个话题显得尤其纠结……可是民众争的自由,乃是言论之大自由。在媒体那里就只是筹码,不管站在哪条大道上,最后都成了闹剧一出……警方滥权是一方面,媒介的糜烂也没法捂着眼说我看不见看不见,悲情牌劫掠的是残存的社会资本。” 轻重缓急,大恶小恶,何去何从?理念决裂已经昭然若揭。 作为胡舒立的好搭档,王烁挺身而出,昨天午时在财新网首页发表《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失衡的抗争》,表明了自己的志同道合:“狗咬狗一嘴毛,新闻工作者如何自处?讲法律,要讲罪与非罪,有法学家在,我不多说。讲道德,我引用两段话:康德的道德律令:要只按照你能够同时愿意它也应该成为普遍规律的那个准则去行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应把大家聚集到幕布之后,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幕布将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然后再讨论应如何对待某一个角色。无知之幕的好处是不会因为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将来最弱势的角色因此能得到恰当的保护。讲现实,新闻工作者不能决定生存环境,但可以决定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反应。独立的新闻操守不是决定新闻报道空间大小的惟一和最重要的要素,但只有它掌握在新闻工作者自己的手中。新闻工作者不能根据沧浪之水的清浊来定行止,操守应该如一;即使只讲利害,形势越险恶,就越有必要保持职业操守……无论何时何地,包括在今天的中国,知易行难。同行们想必跟我一样注意到,人们珍视新闻自由,却常常并不尊重新闻工作者。这并不悖谬。言论固当自由,掌握言论枢杻的人更有责任呵护自由。参与狗咬狗,不可能是对狗咬狗游戏的抗争;推进法治进程,为社会建衡立范,打破狗咬狗的循环,才是配得上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的抗争。” 另获胡舒立下属推荐的是来自新闻传播教授展江的《愁云惨雾笼罩下的记者节》。在这位被新浪昨晚在首页以“腐败早已延伸到中国新闻界”为题推荐的文章中,展教授感慨万千:“遥想整整十年前,中国新闻界是何等英姿勃发……昔日光环日已褪去,蔓延于官商中的腐败早已延伸到新闻界,并且于今为烈……莫非新闻腐败真的成了挥之不去的雾霾?还不至于吧。但是,看来今年的记者节只能在哀怨中度过了。” 基于这份对光辉岁月的缅怀,展江站在了胡大姐的身边:“对胡文持异议的作者不赞同胡文之处主要是:在陈永洲案这个法律问题上程序先于实体,在媒体先自主还是先自律的关系上主张自主在先,在此时只谴责新闻腐败不利于媒体保持已被压缩的空间。但是这是两面之一体。即便陈永洲案的事实不能通过现今的方式予以揭示清楚,胡舒立所体认、所痛切、其团队所不忿揭露的新闻腐败已经如此触目惊心,也值得异议者洞悉,而这很难用媒体缺乏自主性一说完全解释。” 相关日志 2013/11/05 — 《纽约时报》近半中国人不满美国媒体涉华报道 2013/11/05 — 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2013/11/05 — 农夫山泉举报《京华时报》“舆论暴力” 2013/11/04 — 《环球时报》CNN表现了部分美国人的阴暗心理 2013/11/04 — 9/11: Terrorism or cry of desperation?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中国新领导人挑战

中国武汉——与中国各地的就业中心一样,这里的一栋两层楼招聘中心里挤满了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努力在这个国家寻找未来,这里的就业市场仍然倾向于那些愿意在无靠背板凳上从事单调工作的流水线工人。 求职者之一是郑易龙(音译)。他三个月前大学毕业,拿的虽然是机械设计的学位,却不愿意去工厂工作。他想找一份办公室工作。坐在招聘摊位里的都是些像金涛(音译)这样的工厂经理,年纪比郑易龙大得多。金涛觉得,没什么希望找到他们需要的工人。 “我觉得这主要是教育错位的问题,”金涛说。“我愿意付超过3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这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到的工资要高……我还愿意提供培训,现在呢,有大学学位的年轻人就是不愿意去工厂工作。” 如何解决中国各地人员技能和期望错位的问题,将是本周六在北京召开的领导人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他们将召开一次为期四天的会议,亦即三中全会。此次会议预计会为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和政治政策奠定基调。 他们将讨论是否降低消费税,是否放松对银行和货币市场的管制,是否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国有企业的垄断已经延缓了通讯等高端产业的发展。所有政策的共同主题就是,如何创造一个由消费者带动的经济,遏制受过教育的中国年轻人失业率激增的现象。 过去30年,中国一直依赖以迅猛乃至疯狂的方式不断建设工厂、桥梁、公路和住宅楼。但是,这种做法引起了长期的产能过剩,同时导致蓝领工人奇缺。 周一发布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对工会官员的讲话称,本届政府在经济上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人们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强说。“政府须臾不敢松劲,我们时时盯着这一条。对我们来说,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 2003年和2008年的三中全会也呼吁转向更具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方式,方法是拉动消费、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和创造更多高科技工作岗位。这些会议之所以被称作三中全会,是因为它们是共产党领导层在中央委员会每个五年任期内的第三次全会;前两次全会的主要议题都是人事变动。 虽然政府多次承诺改革,经济政策方面的实际变化却一直比较缓慢。创造消费型经济体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收入过低,而这些人正是中国未来的消费者。 中国各地的年轻人出生在一个日益繁荣的年代,由于中国政府的“独生子女”政策,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年轻人一直在各种采访中表示,他们不会像父母那样为养老和子女教育存钱。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很少能获得足够的收入,无法像他们羡慕和嫉妒的欧美年轻人那样消费。 郑易龙说,他每个月花在新衣服上的钱跟饭费和房租差不多。但是,跟面临高失业率——近期毕业的大学生的失业率为25%以上——的这一代人的普遍处境一样,他一边要寻找合适的工作,一边还要靠家人和积蓄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来,他的支出总额就受到了限制。他说,“我希望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然就白学了。我不想去工厂工作。” 使局面更加复杂的事情是,很多年轻人不光不愿意接受工厂工作,也不愿意接受低端服务工作。中国年轻人的高中毕业率正在迅速接近四分之三,大致与美国的水平相当。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将近四倍。 文化习俗时常致使高中及大学毕业生不愿接受工厂及餐厅工作。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最受青睐的工作是在政府及共产党官僚机构任职,人们认为这些工作能够提供保障,可观的工资和福利,还可以通过弄权获得额外收入,比如在首次公开募股前获得特殊的投资机会,有时更是赤裸裸的贪污。 23岁的钟辉(音译)是一家火锅连锁店的经理。他表示,尽管开出了300至400美元(约合1830至2440元人民币)的薪金,提供有空调的宿舍,他还是很难找到服务员和洗碗工。 钟辉说,“招工不容易,因为人们心里认为在服务业工作、为他人服务是不体面的。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服务工作。” 武汉是一个工业中心,位于中国中部,有将近1000万人口。武汉至北京的铁路线长达700英里(约合1127公里),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线,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柱,虽然并行的高速铁路于一年前通车,使它黯然失色。高速铁路上的高速列车目前的时速达到了185英里。 促使武汉经济照常发展的是不断增加的投资。午夜驱车穿越这个城市,引人注目的是众多建筑工地中至少有一半依然灯火通明,大吊车仍在运转,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建设更多的公寓大楼,马路及其他工程。 投资的助力是源源不断的来自国有银行的低息贷款。过去五年当中,每当经济开始急剧放缓的时候,中国的中央银行就会采取货币刺激政策。与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大量举债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资金,当地的很多公司也是如此。 当然,那些有能力找到高收入工作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开始花钱消费。25岁的曾丹妮(音)是一名妇科医生,长发披肩、衣着时尚。最近的一个下午,曾丹妮与一名朋友及朋友的丈夫在一个福特(Ford)汽车经销店徘徊,他们想要购买一辆蓝色的运动型汽车,她认为蓝色既漂亮,又充满活力。 “我不打算贷款买车,因为利息太高了。我靠我们的积蓄购买,”她说,并补充道,“我丈夫从事建筑安全设计工作,我们还没有孩子。” 中国的年轻人或许仍比西方的许多年轻人幸运,因为他们至少可以找到工厂或餐厅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更广范围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质疑中国经济如何能创造足够多的理想工作,由此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特别是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一直是政治上最不稳定的群体之一。 “如果只是想随便找份工作,那你百分之百可以找到,只要你不挑剔。”郑易龙说。“我觉得,能到手的工作岗位与我想找的工作存在差距。” Hilda Wang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陈柳、许欣 纽约时报中文网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基层公务员将逐渐成为社会中低层群体?

楼主发帖: 以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来举例子吧 1996年,我大学毕业到上海打工,在一家日资企业做销售,底薪1200+提成,才干两三个月,父母通知我回来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以后,同学朋友有羡慕我的,也有劝我仔细考虑的,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还是回家拿铁饭碗,这个决定和我考上的具体部门有关。 刚上班那几年,感觉非常好,我在的那个部门待遇好,90年代就有三万多一年(工资就千把,其他各种福利不少),而且工作很清闲,对于落后省份的四线城市而言,这样的收入已经满滋润了。当时很多在本地打工的同学就几百块一个月,在北上广的也就一千多,而且比我辛苦,对比之下,心情大好,觉得真是选择对了。 然而,花无百日红。。。。。。。 十七年过去了,我的那些同学在北、上、广很多拿着几十万的年薪,在本地的自己开公司,也是几十万的年收入,进本地银行或保险公司的也将近20万,而且他们的未来还有进步的可能,我的收入却长期的停留在六七万。 (插话说一下我算收入的方式,就是所有的现金收入,工资,奖金,补贴加上年终考核,十三个月工资,甚至过节发的购物卡,但不含公积金。) 六七万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再过一个十七年,可能还是这个收入,最多随着CPI上涨稍微涨点,而且,十七年轻松单调的上班生活已经把我变成了一个懈怠平庸无一技之长的人。我现在就算辞职出来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也想过下海去做生意,但想想自己的年龄,想想家里老婆孩子,万一下海做生意失败,积蓄没了,工资没了,明天怎么办? 当然,我目前的困境和自身不努力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上班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混掉了,身为单位里学历尚可的年轻人,没能获得晋升机会,以至于17年后还是科员身份。 不过需要解释的是,公务员队伍里,能当官的毕竟是少数。以我们单位为例,分局是科级架构,分局规模,人数50人(此数字仅指公务员,不含事业编制,工勤人员,合同制人员),一正三副,也就是说,50人里有一个正科,三个副科,其他都是科员。所以。。。。。。你可以说没混上官位的人是平庸的(比如我),但不能说他们是无能的 现在考进公务员队伍的,应该在同龄人中也算中上水平的了,但是进了公务员队伍,也不是十几年后就能人人当官的,就像一个聊友回帖说的,人人当官, 谁来干基层工作呢。 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当上官,比如说,你在这50人的分局里杀出一条血路当上了局长,收入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公务员不同于国企,国企一个干部可以拿职工的十倍甚至更多,公务员里,别说分局长,就是市局局长,省局局长,正规收入也不过十万出头。 当然,我说的是正规收入,你要说灰色收入,那是另一回事。我下面会专门说这个。 其次是,有的网友说:我要是当上处级以上的干部(有实权),每个月我不要任何工资。一辈子也不需要退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个。。。。我要说两点: 一是兄弟你要求也太高很了吧?当上干部是多么困难,当上有实权的干部更是多么多么的困难,别说处级了,就是副科级的实权干部也可以很实惠,问题你能抢的到吗?要么你有背景,有背景的人到哪里都混得好,要么你特别善于专营,但是话说回来,公务员里潜心专营的人多了, 你能保证自己脱颖而出? 二是当官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要只看到贼吃肉,不看到贼挨打。干部犯事的身边比比皆是,很多部门从上到下一锅端,这些人下场何其惨啊!!! 企业里虚报点*河蟹*,拿点回扣, 搞点猫腻,被老板发现了,也就尽量追回损失,然后大都开除了事,继续找工作就是了,反正技能还在,人脉还有。干部犯事,开除+坐牢,出来以后,身无长技,人见人躲,打工没人要,开店没资本,摆地摊又拉不下脸皮,而且连一分钱的社保,低保都没有, 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涉事的官员会跳楼自杀?因为一旦犯事,后半辈子就没有活路了!!! 尤其是一些缺乏背景的老百姓子弟,靠自己奋斗上去干到官位的尤其要谨慎。检察院今年的任务完不成了,就等着你呢!!! 最后,有朋友问:你说公务员将逐渐成为社会中低层群体,那为何每年招考比例那么高呢?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我的想法是,很多年轻人可能和我当时一样,看的比较短。 我刚当上公务员时,收入在同学里是中上的,而且工作强度中下,觉得性价比非常好,也是非常满意。 但是我必须指出四点 一是去私企,外企或者自己创业,很多人的收入都是随着自身的阅历,能力的增长而增长的,刚上班两三万,3年后跳槽四五万,5年后再跳槽七八万,10年后十几二十万。。。。。。而进入公务员队伍,无论能不能当官,现在的收入和几十年后的收入是差不多的,我现在的收入就和刚上班的年轻人,以及快退休的老同志都差不多。 现在在千军万马杀出一条血路,抢到公务员饭碗的大学生的成绩或者能力也许在同学中算中上的,但在十几年后很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收入在同学中是中等偏下,甚至是最低的几个人之一! 二是很多人考公务员都冲着退休待遇高这点。但是我判断,像我这样还有二十年才退休的公务员几乎没有机会享受退休双轨制,更不用说正在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了。而且不交社保也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就是你如果犯事被开除或者自己主动辞职,就一分钱保障没有,还不如交社保的人群。这也是很多公务员虽然不满目前的待遇,但犹犹豫豫,不敢辞职的原因之一。 三是目前公务员还能在本地工薪阶层中算中等偏上收入,但我判断,在不远的将来,公务员很可能会成为当地的中等甚至中等偏下收入,这是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现状,这十几年的的发展趋向也是这样的。 四是新闻里报道什么公务员职位几千人考一个,绝对是在北上广这些地方,与其说公务员吸引人,不如说这些城市吸引人,最起码,当上北上广的公务员,以后孩子考500分就可以上复旦了。在大城市的各种机会也多。 尤其要指责一些媒体对公务员队伍的不客观描述,加上少数有实权的公务员的确过得很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小部分混的很好的公务员,在很多人心里代表了公务员现状,就好像看着朗朗开演奏会,以为学钢琴个个都能拿高薪一样,可笑! 当然,对于公务员职业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认为以下三种人还是适合当公务员的。 一是女性,因为对于女性而言,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择业因素,当公务员,轻松又体面,而且不耽误你找到条件好的老公,不耽误你过上中产以上生活,还能在婚后多抽点时间照顾家庭。 二是对生活要求不高,是过上温饱生活就觉得满足,希望一生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人 三是家里有一定背景,或者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非常强的钻营能力,有望在仕途上发展的人(还是要补充提醒,当官有风险,搞钱需谨慎,尤其是背景薄弱的凤凰男) 至于大好男儿,没后台没背景,也不是特别善于钻营,又希望能过上中等以上的品质生活的,或者希望一辈子有点建树,有点变化,有点追求的,真的不要去当公务员。以后找对象都成问题,看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就知道了,开播几年了,上去的公务员也有二三十个,有一个牵手成功的没?人家女孩子一听是普通公务员,都懒得看你的第二条片子。不能怪女孩现实,面对婚姻大事,这是一种理性! 其实外面的钱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挣,就算没有什么人脉资源,就算没有什么技能特长,只要肯动脑筋,能吃一点点苦,就不看我那些同学,看看身边的普通人,开个出租车,搞个书报亭,卖卖烤鸡腿,卖卖土豆粉,哪怕去学个泥瓦工或修理工,收入上都比当公务员要好,而且以后有自己当老板的可能,只不过的确要辛苦一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粮站,物资局是最红的口子,曾经的解放军,工人老大哥是女孩子最心仪的对象,现在都如何? 公务员好了十年,现在这样,我也能自我安慰下,而现在才来考的年轻人,我感觉就像5000点入市的股民(比如我),380买黄金的炒客,后知后觉,没有前瞻性。 最后,谢谢大家耐心看完我的帖子,希望大家不吝指正 回复一: 楼主,咱们差不多同年龄的人,我也是96年大学毕业,和你相反,先进到机关,几年后出来,做过私企做过外企做个国企也休息过一段日子,现在基本一事无成,房子没有,存款不足10万,这些年白混了。当年一批做公务员的同学现在大多数很不错,我没有的他们都有了,个别人已经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种类。 看淡些吧,就像楼上说的。公务员是政权的核心和根基,大亏亏不了他们。 回复二: 很长,但看完了,觉得深有同感,我自己就是个大悲剧,被编制给毁了。当初上学时就是按照父母意愿想端个铁饭碗。97年吧,当时按照国家政策是包分配的,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当时就想这辈子吃饭是有着落了。结果毕业时政策变了,正赶上机构改革,精简编制,我们空拿一张派遣令,无处安身。只好退尔求其次参加招教考试。那时教师属干部身份,可以从政的,想着先干着吧,有机会再换单位,至少把编制先解决了。当时一块玩的朋友就我一个吃财政工资的,虽然钱不多,只有400多块,跟他们一比觉得挺不错了。然后就是人事改革,教师划为事业编,从此断了公务员之路。加上我这人内向,本也不适合混衙门。想着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做个老师也不错。再然后十几年过去了。周围的朋友做生意的挣着钱了,打工的当经理了。一年不多也都弄个十几二十万。还有在省会买了车和房。在看我呢,工资从最初的400多涨到1500,结婚几年了存下不到三万块钱。当初一帮人我成绩最好,现在却是混的最差。怎么办呢?熬了十几年了,30多岁了,再跳出来从零做起?算了吧,孩子都几岁了,我拼不起。有时候想想挺迷茫的,我哪里做错了吗? 回复三: LZ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就奔着你所说的去,大概什么行当都是有苦有甜,有风光有没落的。所以根本不是那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是你的功利心,你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不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反倒染一身恶习的问题。96年这个年纪当上老板的一大把,可吃过什么苦大概他们自己心里最有数,楼主这样吃喝不愁平平淡淡也很多,可是你有没有奋斗过,努力过,抛去名利职称,做点事呢?个人观点,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海涵。 回复四: 楼主只看到在大城市成功的同学 没有看到他们光鲜背后的辛酸 人家刚到广州,在城中村租住几百元的小单间,事业起步阶段起早摸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年只休春节,你也看不到 还有,1个在大城市成功的外地人背后,可能还有90个失败的外地人,你也看不到 来源:http://bbs.hupu.com/6807339.html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怎样保护弱势群体? 基层公务员都怎么找对象 基层记者,和新闻理想没半毛钱关系 基层公务员生态帖:人们对公务员的工作有哪些误解? 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无觅

阅读更多

作业本 | 你为什么活得那么累?

早上你醒来,得去上班,你毕业这么多年,在家里吃早饭的次数跟过年的次数差不多。 门口的豆浆油条煎饼果子看上去很美,但那掺了水的豆浆,反复循环使用的油,嘿嘿,你吃一次告诫自己一次早晚死在这上面。 你发动汽车,那些乱停车的人们,把停车场搞得跟灾区似的。你叹息一声上了路,那些在路上随便加塞、肆意变道不打灯的主们,让你觉得跟他们行驶在在同一条路上真是丢人。 你打出租车吧,等半天好不容易来辆车,呼!旁边总是窜出一个人突然就抢到你前面,你还不好意思跟她们争。 你去做公交地铁,绿色出行,环保健康,除了给你挤掉五钱肉之外,真不知道健康在哪。更要命的是,你还得冒着钱包手机被偷的巨大风险,每次从里面挤出来,你都唱出一口气:手机在钱包也在。 这些年来,小偷们简直毫无道德操守,总是偷比他们还苦的人。 经过一番拼命,到公司了吧,好了,你迟到了要扣钱,病假要扣钱,早退要扣钱…他们哪管你还饿着肚子没吃早饭差点挤死累死甚至还丢了钱包丢了手机的呢? 你刚坐到位子上,就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可笑的是,对你指手画脚的人,都是过去被指手画脚惯了的奴才,他们好不容易混上个一官半职就迫不及待把当年遭受的羞辱全倒给你。 忙得差不多了,你上上网看看微博买点东西,把活儿一弄,你又松了一口气,该吃午饭了。公司周围也没什么好吃的,又贵又难吃,你还得忍着,明知地沟油你也得忍着,除了忍你没别的选择。 午后你还想打个盹儿吧,电话跟索命鬼似的叫唤,各种会议都通知你参加,其实缺了你那些会议不会有什么改变,但他们就是让你去参加,他们口沫横飞肥肉乱颤指手画脚时都以为自己是乔布斯呢,你坐那的主要功能就是点头、记一堆废话、以及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 什么?你不想点头赞赏记废话?这个月奖金不想要了吗?加薪报告不想批了吗?年底奖励不争取了吗? 低下头,想想你的月供按揭。抬起头,继续点头赞赏记废话吧。 你受不了周围同事对假布斯的阿谀奉迎你觉得恶心觉得悲哀,嗯,你刚发了条不满的微博没两分钟,你的同事们就把网址发给假布斯了。假布斯在收到消息时,当然会淡淡一笑, 实际上他发着狠要让你哭的比谁都难看。 没办法,你只好去买了机场装逼大师们写的励志书籍,什么职场生存指南,上位宝典,笑到最后…等等等等之类又弱智又愚蠢的书籍来指点你的职场人生,这些励志宝典生存指南除了能把你变成一个自私势利装腔作势混吃等死的玩意外,毫无用处。 这一天工作结束了吧?回家又是一场交通大战,每年上涨的停车费,不断增高的油价,挤得生不如死的地铁公交,但想到回家美美睡上一觉也是很美的,你还没走出公司呢,加班的通知就来了。 你忙了半晚上,饿得要死,累得要死,对不起,公司只提供十五块餐费和三十块出租费,这点钱,你每月要贴报销单,贴错了财务就拿白眼瞪死你。 不加班的日子,你得跟着假布斯们参加饭局,好么,你的作用略微增加了,从点头赞许扩大到替酒递烟端茶倒水了…你都佩服死自己了,因为接下来你还要跟他们到KTV里听鬼哭狼嚎的同时啪啪鼓掌,一晚上下来,你手都红了。 你要有点姿色,还得给他们占点便宜。你要是个男的,更倒霉,还得打车送他们回家,更悲催的是,他们要是喝大了,吐出租车上,你除了恶心之外还得打点好出租车司机。 周末了,出去溜达溜达吧,你来这城市多年也没怎么看看景点,你去了,除了排队还是排队,你喝一瓶水得花五瓶水的钱,门票也跟房价是的蹭蹭涨。 终于说到房子了,你总的买呀,好啊买吧,七大姑八大姨三姥爷四舅舅给你凑点首付,你去看房子,我的妈,卖房子的对你那个好啊,又是哥又是姐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那个殷勤让你觉得真是贵族享受啊,嗯,等你交完钱以后,跪下的就是你了。 你不知道盖了多少个章,数不清开了多少个证明,记不住跑了多少个部门,终于拿到钥匙了,好了,准备好跟物业打架吧,房子不断出现的各种小问题能把你气死。 开始买家具吧,你去家具城看了半天发现稍微像样点的都是万元起,你冷笑一声,我网购!实际上这才是噩梦的开始,快递来了,物流来了,就给你送到楼下,要搬上来,抱歉,三百。安装再三百,你一咬牙自己装,嗯,最后的结果是:你手都破了三百块也没省下。 说好的实木家具,等你装好了一看,耶!竟然有30%的实木哎!你好走运,竟然还有点木头。退掉吧,一来一回运费上千,留着吧,一股子甲醛胶水味…… 你去投诉,你给差评,好嘛,那你就等着他们骚扰死你吧。不仅如此,那些爱装修的邻居们轮番着用电钻折腾你,一家比一家喜欢装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装的是皇宫呢。 装修垃圾多到垃圾箱放不开,人家就堆在周围。你每年交成千上万的物业费,这帮人除了给你白眼爱答不理敷衍了事之外,实在是没别的用处,当然,他们都是星级物业,管家服务,全国都数的着。 好在最终你眼一闭,忍过去了。因为生活总有各种希望,甚至,你网购的衣服快递来了你都会高兴不已。是啊,你被外贸尾单,出口代购给坑了这么些年,才明白网上的骗子比现实中的骗子实在是多了去了。 你出门游个泳,他们怂恿你办卡,不办就贵,办了吧最后都是浪费。健个身也让你办卡,办了去不了几次过期了。理个发也让你办卡,办了没理几次店都没了。喝个茶也让你办卡,办完忘带了又不给折扣。 你去补个身份证,嗯,你得带上户口本,交了钱,照了相,一个月后,才能拿到,就这速度你都不好意思说派出所里有电脑。 你要开个公司?你去办手续吧,你去盖章吧,你去抽号吧,一百天能办利索的,将来就是亿万富翁。 你也有摆个摊开个小饭馆之类的理想,好么,你摆着摆着啥时候命都没了你都不知道。 你开个干净卫生的小饭馆,你不用地沟油,不用超标农药蔬菜,买合格的猪肉羊肉…最后你连房租都挣不出来。 你吃个烧烤,你分不清是猫肉还是老鼠肉。你吃个麻辣烫,吃个辣火锅,还不如直接吃辣椒精。 你想支持一下国货,买个国产车,呵呵,你一发动,除了喇叭需要按才响之外,别的地方不用按就叮铛叮铛响个不停,你找他们修都不知道修什么。你烦了,换进口车,行啊,你得花洋鬼子两倍的钱。 过去你打个电话,漫游费贵的,流量莫名其妙给你扣的头破血流。现在倒是没有漫游费了,可你用的是套餐包,每月剩余的话费剩余的流量白白瞎了都不给你累积。他们这时候倒不说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了。 …… 你看看你这一天天过的,再想想你这一生,知道为什么这么累了吗? 更气人的是,你说说这些,就会有一群群的“高智商猪”来教育你:“中国不好你滚国外去啊!有本事你移民啊!看美国好你滚美国去啊!”…… 不信?别急,过半小时来翻翻评论。 来源:作业本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c2ad40101ers8.html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为什么你会成为剩女 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 视频:为什么男士喜欢看A片 为什么华西村如此有钱? 乔布斯:为什么取名苹果?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