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虞夫

自由亚洲|朱小砚:在监狱中的朱虞夫

浙江杭州民运人士朱虞夫,自1989年以来,一次被关押,三次坐牢,至今仍在监狱中。朱虞夫的妹妹朱小砚近日在美国旧金山呼吁海外民运人士关注她的哥哥。朱小砚表示:朱虞夫最感动的就是听到海外有人在关注和帮助国内的民运人士。今年已经63岁的朱虞夫,1979年便参与领导杭州的民主墙运动。1989年他因声援北京学运被抄家,关押27天。1998年筹备中国民主党,99年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2007年又以“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11年他因关于中国茉莉花革命的一首小诗《是时候了》再次被捕,被控以“颠覆国家政权罪”,2012年2月1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朱小砚近日在旧金山中国民运和人权人士的集会上说:“从89年开始,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不断的被抄家,不断的警察上门。我哥哥到现在已经坐了三次牢了,第二次坐牢的时候,包括他的儿子朱卬一起抓了判刑。我哥哥是一个文人,他只是对社会现象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中国当局迫害。现在他的家,包括他的儿子、他的女儿,都因为爸爸的事情,心灵健康上面有一点障碍,我作为他们的姑姑,我很心痛。”朱小砚目前居住在洛杉矶。2013年她决定放弃国内的一切,来美国为营救哥哥呼吁。她说:“在我的感觉中,我每次去看我哥哥,他都是很坚强的一个人,都说你们放心好了,我准备把共产党的监牢坐穿。但最后一次我去看他,他整个人很恍惚,精神已经被摧毁的样子。我的心很痛,我就决定一定要出来为他呼呼,再不出来他就死在共产党的监狱里了。”朱小砚表示,在监狱中承受巨大苦难的朱虞夫,最想知道的是,海外民运和维权人士仍在关注和帮助国内政治犯和良心犯。朱小砚说:“当每次我把国外帮助国内民运人士的信息通过我嫂子探监时传达给他,都是他最激动的时候。他每一次听到海外帮助国内民运人士,都感动得要流泪。我嫂子向我转达,他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国外还有这些力量在帮助他们,他觉得坐牢是值得的。”朱虞夫第三次被捕判刑,是因为一首小诗《是时候了》。这首诗写了什么呢?朱虞夫的诗写道:是时候了,中国人!是时候了广场是大家的脚是自己的是时候用脚去广场作出选择;是时候了,中国人!是时候了歌曲是大家的喉是自己的是时候用喉唱出心底的歌曲;是时候了,中国人!是时候了中国是大家的选择是自己的是时候用自己选择未来的中国。 (特约记者CK)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美国医生欲探访中国良心犯被拒详情

两名美国人周六欲探访中国杭州狱中人权人士朱虞夫被拒,记者采访到随行的朱虞夫妻子了解到监狱门口双方交涉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对华援助协会获悉事情的原由。 两名美国人周六欲探访中国杭州狱中人权人士朱虞夫被拒,记者采访到随行的朱虞夫妻子了解到监狱门口双方交涉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对华援助协会获悉事情的原由。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基督教团体对华援助(ChinaAid)协会会长傅希秋向德国之声表示,美国女医师马库斯(Devra Marcus)和人权活动家克尼斯(Kody Kness)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上午十点左右前往浙江省第四监狱,欲探访正在服刑的中国基督徒良心犯、人权活动家朱虞夫,遭到狱方严词拒绝的同时,手机也被扣押近两个小时。 现年60岁的朱虞夫去年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傅希秋介绍说,今年5月,朱虞夫的兄妹们来到华盛顿呼吁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营救朱虞夫,期间曾住在马库斯家。听闻朱虞夫因言获罪的遭遇,了解到朱身体健康不佳,而且在狱中得不到治疗后,作为医生的马库斯深感忧虑。今年夏天,得知朱虞夫身体状况继续恶化,马库斯决定前往杭州为他做健康检查。 “这里不欢迎外国人” “一首小诗”判七年 据傅希秋介绍,现年70岁的犹太人马库斯从事医生职业已有40年之久,多年来在家里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人士,其中包括朝鲜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以及中国的异议人士。不远万里前往中国去探望狱中的朱虞夫,纯粹出于人道主义目的。 10月8日,马库斯携带基本药物和测量血压等医疗器械与克尼斯一起从华盛顿飞往杭州。10月12日,两人在朱虞夫妻子姜杭莉和女儿的陪同下前往监狱。傅希秋和已经回到宾馆的马库斯通过电话了解到,他们提出探访要求后,遭到狱方的粗暴对待,同行活动家克尼斯的手机也被强行抢走,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涉后,才重新获得。马库斯最后希望能把她带的营养药物转交给朱虞夫,也遭到拒绝。美国驻华领事馆已经获悉此事,并表示会和中方交涉。 傅希秋透露,马库斯当时还持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任意拘禁工作小组有关朱虞夫遭到任意拘禁的相关文件。监狱的官员则称,”我们这里不管什么联合国不联合国的,联合国在我们这里不算数,这里不欢迎外国人。” 家人不敢多言 记者拨通朱虞夫妻子姜杭莉的电话到知,周六上午,姜杭莉首先单独进入狱中探望了朱虞夫,朱表示同意接受医疗检查。但之后对刑法执行科提出医生探访申请后,监狱管理人员表示毫无商量余地,勒令来访者出去。姜杭莉说:”医生想询问需要经过怎样的程序和询问何处才能探望。他们就说绝对不可能。医生随行的另一个朋友随手拍了一张印有办公人员姓名的门牌,他们便大为恼火,强行夺去手机,表示要做技术鉴定,并叫来公安,让我们在门外等待,经过2个多小时后才归还。” 姜杭莉补充说:”最后他们竟还说,今天让你们进了最外面的大门就是我们工作人员的疏忽。” 姜杭莉向记者介绍本次探监的情况,因为现在气温下降,朱虞夫全身溃烂的皮肤已经略有好转,但因患有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所以经常会头晕目眩。她最后无奈地说道:”我如果再多说的话,下次可能就不给探监了。说了太多就要停止会见了。” 身心煎熬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也因同样的罪名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 对华援助协会在今年年初联合三十多家国际人权组织发起”自由中国16名良心犯”的行动,朱虞夫也在16人名单中。9月底,”对华援助”组织公开了朱虞夫妹妹朱小砚的一份来信,信中写道:”我哥哥朱虞夫目前身体状况已经极差,但是所受的精神折磨更是严重,我们家人很担心朱虞夫意志力的崩溃,担心他熬不过层出不穷的精神摧残,同时我们也对浙江四监这样对待一个良心犯而感到极度愤怒并表示强烈抗议。” 对华援助协会表示不会放弃呼吁和对朱虞夫的营救工作,并且对中共大陆当前日益严重的打压异议人士的严峻形势深表不安。 2011年3月5日朱虞夫在网络发表一首小诗《是时候了》,杭州国保以此对他进行抓捕;2011年4月11日,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对朱虞夫正式逮捕。杭州检察院曾因证据不足而撤诉,其后当局又重新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朱虞夫。2012年2月10日朱虞夫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作者:安静 责编:任琛

阅读更多

杭州异见人士因一首诗被控“颠覆国家政权”

原文发表于  荷兰在线    http://www.rnw.nl/chinese/article/591880     浙江异见人士朱虞夫被当地一家法庭指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他的律师在周三(1月18日)指出,朱虞夫的罪证只是写了一首诗,呼吁人们集会,捍卫公民自由。 60岁的朱虞夫曾被当局监禁9年。去年,朱虞夫写了一首名为《是时候了》的诗,呼吁民众参与茉莉花散步,“是时候用脚去广场作出选择”。他于2011年3月份被捕,并被关押至今。 2011年初,中国网上有匿名人士呼吁中国民众响应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到各大城市进行散步示威。许多异见人士在此期间被捕。 李敦勇律师说,朱虞夫的诗虽然呼吁公众集会,但他与网上号召中国公民举行“茉莉花”集会没有任何关系。 结果悲观 “朱虞夫因写诗并将诗歌在网络上公布而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律师李敦勇告诉法新社。“朱虞夫相信,我们全都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权利。” 李敦勇说,周一他在杭州的一家看守所里见到朱虞夫,他身体还健康。李律师表示,朱虞夫案将于下周春节过后开庭审理。 李律师告诉路透社,朱虞夫已经看过起诉书,并说已有心理准备,处之泰然。律师说,他会以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表达言论的自由为辩护理由,但对辩护可能获胜表示悲观。 朱虞夫曾因创立《在野党》杂志于1999年-2006年期间受到监禁。2007年,朱虞夫的儿子朱印被警察和国安盘问且殴打,朱虞夫上前阻拦与警方发生冲突,并以”妨害公务”罪被判刑2年。 罪名模糊 “我们对朱虞夫能轻易脱罪并不乐观。”国际特赦的中国问题研究员Sarah Schafer告诉法新社:“我们希望法庭能意识到,朱虞夫并未犯罪,应当被释放。” Sarah Schafer说,颠覆国家政权罪是一项很模糊的罪名,经常被当局用来监禁针砭时弊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于2009年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罪,并最终被判刑11年。 去年年底,中国异见人士陈卫和陈西分别受到颠覆国家政权罪指控,并分别被判9年和10年监禁。 未放弃 维权网成员王颂莲告诉法新社:“与陈卫与陈西相同,朱虞夫几年来都没有放弃他的维权活动,虽然频繁受到当局报复。从当局的角度,他是惯犯,将会受到严惩。” 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拒绝对朱虞夫案进行评论。         © RNW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荷兰在线。 更多荷兰及世界资讯欢迎访问: http://www.helanonline.n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