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龙拍虎精选

陕西平利疑现华南虎猎杀大案周正龙将刑满出狱

知情杨永南传给记者的虎皮照,但是否是真虎皮不得而知。   ■新快报记者 刘虎发自陕西西安、湖北神农架林区、重庆   “周老虎”周正龙即将出狱,华南虎事件余波未平   与周正龙所在的镇坪县一山之隔的平利县传闻惊现新鲜虎皮   4月27日,也就是本期《新深度》出街3天后,一个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史上赫赫有名也充满争议的人物――陕南农民周正龙将刑满出狱。   周正龙之所以家喻户晓,并非因为他曾为野外科考队做过向导,而是其于2007年10月拍摄的70余张“华南虎照”,后被认定为骗取奖金而构成诈骗罪。余波迄今未平。   周的一位朋友说,他们曾向监狱方面打听能不能早点放周出来,但是,狱方称周拒绝认罪伏法,假释的前提条件并不具备;且周自己也坚持称要坐满刑期才出狱。   “华南虎照”风波的正面意义,在于其吸引了国人对已濒于灭绝的华南虎生存状况的空前关注。那么,在野外消失已久的华南虎能否被重新发现?华南虎将于何时宣布灭绝?面对濒临灭绝的华南虎还有哪些工作可以做?《新深度》记者自两年前开始的调查,或许会让你找到一些答案。   2010年5月,因为偶然的因素,我们得知“有华南虎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被猎杀”的信息,随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查。当地林业部门也知道这一信息,却没有采取任何可以让公众知晓的措施。   新鲜的虎皮?   知情人称,镇坪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原副站长李骞曾摸过那张湿润的虎皮   平利县和镇坪县是陕西最南端的两个县,分别与四川、重庆、湖北三省市接壤,属长江水系,山地居民少。其中,镇坪县1500平方公里仅有5万余人。   2010年5月5日,记者在镇坪采访“周正龙被取消缓刑收监”事件后,从一知情人处得知,镇坪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原副站长李骞(2008年因周老虎事件被开除公职)在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户人家屋内看到有新鲜的虎皮。   知情人说,李骞摸了挂着的虎皮,而且特别注意到了皮子边缘附带的残留的组织(肉,油),“那些摸上去都还是湿润的。”该知情人说,皮子很完整,从头到尾目测估计有两米多的样子。他建议记者找李骞问到该农户姓名,前去采访。   陕南及秦岭一带,历史上是华南虎的分布区,周正龙的“虎照”,也自称正是在这一带拍摄到的。   那么,是不是当地还“孑遗”有虎,而且一只珍贵的虎遭到了无情的猎杀?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上李骞。李骞并不否认此信息的真实性,但称因为这农户他太熟,害怕该农户坐牢,没法告诉记者其姓名。   次日,记者以调查当地近年“有无虎踪”为由,越过化龙山,试探性走访了龙门村的几户人家。受访的村民们都表示对有关虎的事情一无所知,究竟谁家有“虎皮”,也一无所获。   随后,记者决定找认识了数月、与龙门村一山之隔的镇坪县上竹乡一位村干部帮忙――他对那边应该很熟悉,有人脉,以前又是猎人,适合打听这样的信息。   吃下肚的老虎肉?   吃完饭被告知刚吃了老虎肉,“一拿出虎头虎皮,狗子就跑了”   这名村干部果然不负期望。两月之后的7月10日,记者接到他的电话,称经打听,找到了一名重要的知情人。   7月11日下午,记者抵达镇坪,见到这位知情人――杨永南。杨在镇坪县邮政局工作,他还在上竹乡开办了一家娃娃鱼养殖场;李骞和周正龙,他都认识。   杨说,虎皮的事情确有其事,对方是个农民,“虎绝对是虎,不是豹子。不知道是不是华南虎。肉还有些。连骨头都在,皮在。”   杨永南告诉记者,他跟这个农民经常有走动,虎被杀死是在2009年。“2009年10月11日是我老丈人的生日。给老丈人过生日后第三天,我去过他家,在他家吃了顿饭。我吃完以后,他问我晓不晓得刚才吃的是啥子?我说不晓得,他说是老虎肉。”   据杨永南回忆,该农户随后带他去看了冰柜里的头,以及皮。“放在冰柜里的,我一拿出来,狗子就跑了,也没叫。”他说自己刮了下皮,感觉时间不长,硬皮还刮得动,“皮是靠背上的部分颜色深,靠腹部的部分浅,黄中带红,条纹,头跟猫的头相似,上头有胡须,长一些。爪的指甲很长,但用皮可以遮住。”   杨永南判断说,这是一只公虎,完整时的体重是160斤。“我问他是打的还是套的?他说是自己捡来的,好像是套的,要么就是闹的(下药毒死)。我说,这么好捡,你再捡一只回来嘛。”“我看了皮子有弹孔,应该是枪打的。”我们之间的谈话持续了50多分钟。杨永南同样没有透露该农户的姓名。“我来见你的目的,是只要能证实这个东西(老虎)存在就行了。”他一再强调:要求确保虎皮所有者的安全。“这家活得很不容易。”   杨永南说,周老虎的事情以后,这个农民晓得政府抓得厉害,曾提出要将虎皮白送给他,“这个农民相当怕。”   杨永南建议,他可以先去拿点皮毛或者肉,让记者去做鉴定。确认是华南虎以后,再商议如何把这里有虎的信息披露出来。   这些办法包括:把一些毛蹭刮在树上,或者把骨架丢在山林里腐烂一段时间,然后派人去“发现”。   邮件传来的虎皮照片   成都动物园专家认定,为狗皮染色而成   7月13日,杨永南跟记者在电话中约定:晚上把东西带来。但他当晚爽约。   7月17日凌晨,镇坪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村干部打着手电去看沟里轰隆隆的大水,准备抗洪。因为村里有些危险的地方,怕万一洪水涨起来,把人卷走。   下午,杨永南来了,说先商量妥当一个万全之策,然后再去拿东西。“他们一家穷得很,不能把人家害了。”我们决定先拿相机去拍些照片回来,暂不取样。   但是,连续几天的瓢泼大雨耽误了行程。本来答应好见面的“虎皮主人”,也变了卦。   7月20日,杨永南说,对方左思右想,怕得连觉都睡不好,不肯拿出来了。需要过几天,他再去做工作,以取样化验。   镇坪有关虎的说法是“见了虎,三年苦”。意思是看到老虎要倒霉。杨永南说,“这东西真搞不得。这两年时间,(那农户家)两个老人家去世了,孩子双腿摔断了。就姐夫哥(家境)强点。”   农户的害怕也是有道理的。按照我国法律,捕杀虎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重罪。记者随后离开了镇坪,等消息。   当年9月,记者再返镇坪。杨永南告诉了记者有关“虎皮”更多的信息。   杨称,该农户的姐夫在龙门村,是个教师,住在龙门小学后的坝子里。他的家在原松桠乡。而捕杀老虎的地点在平利县和重庆市城口县交界处的黑山老旯(音)。“最开始他说是不知被谁下了药,他捡的。其实是火枪打的,前腿有个眼(洞)。”   杨证实,他问过“虎皮主人”,得知李骞的确去看过。“看的时候,皮还干都没干,是湿家伙,用泡桐树裹起来的,是在去年七八月份,比我早,应该是弄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杨还说,李骞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镇林业站的人带他去的。   对这张皮,杨说对方怕出事,不敢出手。“捉住就要判十几年。”   杨称对方不敢见记者,他可以帮忙把皮照下来,请动物专家鉴定。   2010年12月,杨永南将在其办公室拍摄的照片发到了记者邮箱。但粗看之下,这个身长1.2米(含尾1.8米)的皮毛,纹路并不像老虎。经成都动物园专家认定:为狗皮染色而成。而武汉大学动物标本馆馆长唐兆子也说,是造假的兽皮,没有动物有这样的纹路。   是杨永南当初吃的狗肉?还是为了避免牢狱之灾“狸猫换太子”?记者称看不清头部,再次联系杨永南,希望其再拍一次局部。杨承诺再拍,但经去年数次询问,至今没再提供。   今年2月,新快报记者再次从一知情人处得知,李骞在平利看到的新鲜虎皮有两张,而不是一张。面对记者的询问,李骞同样不否认两张虎皮,但仍不愿提供相关的信息。   随处可见的贩枪广告   镇平县偷猎严峻,三轮车夫以1万元一个的价格兜售熊掌   根据目前很多动物学家趋同的判断,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那么,如果有一只或者两只华南虎遇害,它们也许是神州大地上生存的最后华南虎。   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作为,尽管他们对此并非不知情。   早在2010年12月15日,陕西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关克就在其腾讯、搜狐、新浪三家博客的博文《新闻二则》中同时提到:“陕西安康首现1只世界濒危动物华南虎即遭猎杀”。关克还称其为“已经发生尚未报道(民间已有报道)的新闻”。有网友对此表示惊叹。这显示林业官员早就对猎杀知情。   记者调查的后期,镇坪县一些政府部门也获知了此事。但是,面对如此重要的信息,同样没有人采取相应的行动。   新快报记者多次到镇坪采访,随处可见贩枪广告,就连县政府对门的居民楼下也有多个买卖枪支的号码。当地的偷猎严峻可见一斑。如果真有老虎,这里的老虎被猎杀,一点也不奇怪了。就连坐三轮车,也有师傅以1万元一个的价格兜售熊掌。   除了枪支而外,下套、下药、钢钉这些办法,也不是野生动物可以消受的。一些猎户家往往还养有四五只狗,是专门的撵山犬,可以追到猎物坠崖。   (新快报)

阅读更多

旧文|我们的言论自由,我们的宗教自由,我们的民族平等!_草民无理_新浪博客

[新浪论坛系统消息] 通知:您发表在『投诉建议』内的贴子抗议新浪限制宗教信仰!歧视少数民族!因为”不符合本栏目宗旨”,被本版版主独龙先生删除,有问题请与本版版主独龙先生发站内纸条沟通,或到『投诉建议』版面提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