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不惑:究竟谁删改了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此文于各大微博平台也在以长微博的形式传播: @傅剑锋1984 :曾理老师是南报宣管官员派出的审读员,但老人家仗义执言,是豁出去了,说出了省宣官员如何删改并长期扭曲管理的种种核心内情。他是从宣管体制内部出来的人,其信息源可谓相当权威、核心! 向老人家致以崇高敬意!老人家燃烧,青年人取暖! (来源:G+ 温云超) 作者是审读小组@六十不惑...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 月 6, 2013
此文于各大微博平台也在以长微博的形式传播: @傅剑锋1984 :曾理老师是南报宣管官员派出的审读员,但老人家仗义执言,是豁出去了,说出了省宣官员如何删改并长期扭曲管理的种种核心内情。他是从宣管体制内部出来的人,其信息源可谓相当权威、核心! 向老人家致以崇高敬意!老人家燃烧,青年人取暖! (来源:G+ 温云超) 作者是审读小组@六十不惑...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1 月 5, 2013
柳傳志們:戰戰兢兢 到底是搞實業的柳傳志,說話實在。 柳傳志告訴《財經》記者:“中國的企業家是很軟弱的階層”,“如果讓他們逆潮流而強動,或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我估計不太可能。”“作為一個企業家,我從來軟弱。”“面對政府的不當行為,企業家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與政府抗衡,衹能儘量少受損失。”“我告誡我們員工:永遠要小心,不能對政府有任何不尊敬,也絕不給任何人行賄,即使是這樣心情也還是緊張。”“除了害怕,我們沒有別的辦法。比起聯想這樣的大企業來,一些中小企業做事就難的多了。”“不要對企業家抱有多大的希望,一切取決於政治環境……;當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就少說話,或者是少經營業務。” “我們只想把企業做好,能夠做多少事做多少事,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以天下為己任,這不是句空話,也不僅僅是態度,在我看來,也包含了能力和對後果負責。” 我無保留地認同柳傳志以上所說!因為他的話反映了中國大多數搞實業人士的心聲!我接觸過的有著幾億、幾十億資產的企業家,他們在這些問題上的看法與柳傳志完全一致。 我用四個字形容柳傳志們:戰戰兢兢。 柳傳志們不可能不戰戰兢兢。 柳傳志 如今中國式的“計劃市場”,就像一口口大大小小的盛飯鍋,從上到下的各級別家長拿著飯勺站在鍋邊,聽話的順從的多給幾勺,不聽話的不順從的可以不給——有什麼比不給飯更要緊? 都說中國的企業家太軟弱——如今他們中的領軍人物柳傳志自己也承認了——他們不也就是端著碗等“給飯”的人?中國的工商業經濟活動不是靠市場的自由競爭得到生存發展,而是靠中國式“計劃市場”而生存發展,“計劃市場”是有“主”、有“家長”的,不像自由競爭的市場沒有“主”、沒有“家長”,在一個有“主”、有“家長”的場所從事經濟活動,能不聽“主”、聽“家長”的嗎? 什麼是“計劃市場”? “計劃市場”是中央政府官員和地方政府官員分散掌握著對國家資源的控制權、支配權,“計劃市場”不排斥市場、需要市場,控制權和支配權能通過“計劃市場”交易出權力的最大化。“計劃市場”直接從“計劃經濟”延續而來,承繼了計劃經濟時期對社會最重要資源和對主要經濟活動部門的高度壟斷,不過這種壟斷不再以“國家”的名義出現,壟斷權在已經掌有權力的群體中約定俗成地分配。 所有的企業,再牛,總離不開對資源的利用,當最主要和最重要資源的控制權支配權始終是掌握在各地官員手中而不是分散在民間,企業家衹有求爺爺告奶奶敬著官員的份! 所以柳傳志戰戰兢兢。 柳傳志們“不需要民主”? 《財經》記者對柳傳志說,“一些人士”表示,他們本來認為企業家是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但是現實讓他們失望了。 如果“一些人士”是失望於柳傳志們如此害怕民主、逃避民主,那麼我想反問:柳傳志們又何嘗不對“一些人士”鼓吹的“空芯民主”感到失望? 柳傳志是有產者,從西方的社會發展進程看,有產者總是比無產者有著更強烈的保護財產權的意願,他們爭取選舉權也主要是為了有效保護財產權利。西方有民法典能使得私人財產的歸屬界限清晰,所以西方民主制度保護個人財產能保護得到位——保護的是每個人的“明確歸己”的利益。 中國沒有民法典,每個人現有的財產利益不能在法律層面“明確歸己”。 在柳傳志們眼裏,一個社會如果不能保障每個人的財產權利,企業家就永遠是驚弓之鳥,“民主”說得再天花亂墜,柳傳志們只憑著“我的財產權利能否得到保障”的感覺走。當中國沒有一部詳盡明晰的為所有人財產權利劃界、保護所有人財產權利的民法典,當中國的稅收制度在堂而皇之侵犯著普通人的權利(目前剛剛開始有了改觀,但還不可樂觀),柳傳志們不會相信自己的權利能得到保障,柳傳志們更不會相信不能切實保障財產權利的“民主”。因此,柳傳志們不把“民主”當回事就原在情理之中! 現在我們假設,柳傳志們如果真的在中國積極“爭民主”、當上了政改的中堅力量,結果會怎樣呢?他們最終會搞不清楚,自己是在為誰爭取保護財產的權利!當法律沒有能為“你的”、“我的”、“他的”財產權利清晰劃界,自己的財產劃到別人名下就不會沒有可能。真實的國情是,衹要國家說聲“公共利益”需要,有誰的個人利益不能馬上變成“公共利益”?大拆遷侵犯的是每個人的居住權利和住房利益,國家法律卻至今還制止不了強遷行為。當柳傳志們目睹普通老百姓連自己的棲身之地都保護不了,你讓他們怎麼相信自己的百倍千倍於普通人的財產能得到保護?他們不相信現有的國家法律能保護自己的財產權利,也不相信“民主”能有助於保護他們的財產權利,他們更看到,“街頭民主”、“網絡民主”正是各級各地政府的大忌,已經“害怕”政府的柳傳志們怎麼可能去與這樣的“民主”共舞?若與這樣的“民主”共舞,便是與自己的財產為敵!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柳傳志們“不需要民主”符合邏輯:“民主”不具備“為權利劃界”的作用,民主只起到爭取權利、保衛權利的作用!而沒有“為權利劃界”的第一步,第二步的保衛權利爭取權利不就是無的放矢?劉萍自薦人民代表,固然是民主意識的作用和影響,但首先是劉萍有了自己權利被侵犯的感受,她才有了自薦人民代表維護自己權利的自覺。但是,光就“劉萍們下崗”這個事件,體現出劉萍們有多少權利被侵犯?劉萍們自己都說不清楚,衹有當國家有著一部民法典時,才能把這筆賬算清楚!(《明鏡月刊》34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 月 4, 2013
末世未亡,现世再传劣迹。二零一三年初,《南方周末》刊发新年纪念特刊,全部付型版样已经审定,记者编辑休假。在编辑部不知情的情况下,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庹震妄动私念,狠删既定版面,篡改新年献词,并指令私添错误百出之特刊按语,铸成南周献词事件。...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1 月 3, 2013
[测试时间:2013年1月3日,在此时间点,以下所有词语均为新浪微博搜索禁词(不包括“找人”)] 背景新闻: RCI | 广东宣传部长改写南方周末新年贺词 戴志勇:中国梦 宪政梦(南周被删新年献词) 吴恒:一个语文老师对《南周》新年献词的阅读理解 【网络民议】2013年的第“一庹翔” 庹震 坨震(为躲避网络审查,不少网民用同音字“坨”代替“庹”)...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12 月 28, 2012
宪政的根本作用是防止暴政 徐 贲 美国《洛杉矶时报》 12 月 4 日报道,在加州奇诺岗市 ( Chino Hills) 一个富人区内的 7 居室大宅被当地人称作 “ 中国产妇大宅 ” 。在过去几个月中,有数十位中国妈妈在这座宅院中产子,为的是让她们的新生婴儿自动获得美国国籍。根据美国宪法的第 14 修正案,凡是在美国出生的人就是美国公民 。奇诺岗 “ 产女大宅 ” 的业主为中国公民吴海荣( Hai Yong Wu ),他还经营着一家 “AsiamChild.com” 的网站。网站显示,中国妈妈通过支付 5 千到 1 万 5 千美元不等的价格便可在大宅中安心等待分娩。这项生意虽遭非议,但却是合法的。 专为外国产妇提供“方便”的私营机构在美国并不鲜见,美国人对此多有不满。如果政府出台一项杜绝此弊的政策,未必不是顺应民意的公正之举。但是,这样的政策会违反美国宪法第 14 修正案。在宪政法治的制度中,再好的政策,如果违宪,仍然是不被允许的。 美国不可能因为有商人做“产子生意”就修改或取消第 14 修正案,这就像不会因为有罪犯使用枪械杀人越货就修改或取消第 2 修正案关于“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的规定。有人会问,为什么订立宪法的时候不考虑周全,防止让人钻了空子。这样提问,其实已经把宪法降低到了只是为了对付普通罪犯的刑事法的水平,宪法也就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大法。 美国宪法只是治理国家的一份纲要,它是一种在最高层次上规定和约束政府权力的大法,不是在具体问题上规定人们行为的法规条律。宪法的根本作用是既授予政府权力又制这种权力,使政府能治理人民,也责成政府管理自身。美国宪法是一份只有大约 4300 个词的简短文件,订立时为了要让各州都可以接受,本来就是一份内容空泛的原则性文件。 美国宪法最初并没有明确“公民”观念在政府权力和权限的复杂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公民”只提到 3 次,是担任联邦政府职位的条件,包括总统必须是出生在美国的公民。国会被赋予订立“归化”(入籍)的统一法的权威,但“公民”身份的含义却并不清楚,美国各州之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民”观念。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南北战争后有了宪法第 14 修正案( 1866 年 6 月 13 日提出, 1868 年 7 月 9 日批准),才有所改变。 宪法缺乏统一而实质性的公民观念,这个弊病在著名的“斯科特诉桑福德案”( 1857 )中表露无遗。黑人奴隶德雷德 · 斯科特随主人到过自由州伊利诺伊和自由准州( Territory )威斯康星,并居住了两年,随后回到蓄奴州密苏里。主人死后,斯科特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自由,案件在密苏里州最高法院和联邦法院被驳回后,斯科特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经过两次法庭辩论,最终 9 位大法官以 7 : 2 的票数维持原判。斯科特能够在伊利诺伊州和威斯康星州享受的公民自由和权利,却在密苏里州被剥夺了。 第 14 修正案规定, “ 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对于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人,不得拒绝给予法律的平等保护。 ” 这一条文是针对州政府的,它限定了州政府权力,不允许它们用“地方特殊性”为借口限制和侵犯任何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止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卷土重来而设。 法学家们常常把第 14 修正案连同第 13 、 15 修正案一起称为美国的宪法革命,因为它们明确地把“公民”放置到了政府权力和权限的复杂结构的中心位置,把个体公民与政府权力的关系确定为宪政法治的核心内容——没有自由和权利便没有公民,自由和权利构成了公民身份的实质,非如此,不可能有实质意义的宪政法治。 实质意义的宪政法治要控制的是政府权力的两个根本弊病,那就是滥用权力和篡夺权力。政府为什么不能滥用权力和篡夺权力呢?没有公民概念便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除非公民自由和权利被确认为不可侵犯的“善”,否则滥用权力和篡夺权力便不能被看成是必须杜绝的“恶”。 美国为争取独立讨伐英王乔治三世的檄文《独立宣言》,在第二段中已经明确地把对权力的滥用 (abuses) 和篡夺 (usurpations) 列为“暴政”( tyranny )的头号罪名。 在宪政法治的意义上,滥用权力主要是指政府官员越权(与普通的贪腐或违反党纪不同)性质的腐败行为。政府官员以权力谋私,并相互勾结,层层包庇,动用政府的资源和公权力来掩盖贪腐,无论是涉及官员别人,还是他们所保护的其他人,都是滥用宪法赋予之政府权力的行为。得到落实的宪法必须保证公民以自由和权利对政府拥有足够的约束力量,以防止这种权力腐败。 篡夺权力则是根本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例如不通过立法机制和程序就订立法律、订立法律的是没有得到公民们正式授权的人、立法者是凌驾于宪政架构之上的党派、团体或利益群体、某一个权力部门完全不受到其他权力部门的制衡和约束等等。 17 世纪的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 John Locke )被称为美国宪政的教父,他在《政府论,下篇》第 18 章中说,“假如说篡夺是行使另一个人有权行使的权力,那么暴政便是行使越权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行使的权力。任何人运用他固有的权力,不是为了处在权力之下的人们谋福利,而是为了获得自己私人的利益,……那就是暴政。” 宪政的根本作用是防止暴政,而根本关键在于以公民自由和权利为核心的法治。正如 18 世纪英国政治家老皮特 (William Pitt the Elder) 所说,“法治终结之时,便是暴政开始之时”。宪法是一个国家法治进程的第一个环节,这是一个不持续限制权力就丧失意义的进程,也是一个塑造民族心灵、将自由公民维系成一个整体的进程。任何宪法都不应该是一种管制国民的吏治工具或严密法网,像“产子生意”这样 用小诡计钻宪法空子事总是会发生。 宪法的制定并不能自动回答“个人如何不去钻空子”的问题,因为宪法功能不是指示某些人如何当不钻空子的公民,而是规定如何限制政府治理公民的权力。只要能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和篡夺权力,宪法便是有效的宪法。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