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

中国物价飙升 海归华人被吓坏了!

中国物价飞涨吓坏不少回国的华人,感慨虽然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100元的「含金量」远远抵不上美金100元,甚至一些打算海归或在中国投资置业的华人也面对人民币的高通胀率而退却。 华人孙玉3月回国,她说,一年半没回来,一回国就被物价吓到。在北京买一小杯拿铁咖啡要人民币33元,这个价格在美国星巴克都能买一大杯了。 她说,和朋友两人在北京吃饭,只点了一道烤鱼和两杯饮料,结帐人民币150元。朋友说,这个价格在北京算正常。她本想约几个朋友吃饭,但按这个物价标准,五个人一顿饭至少人民币500元,如果去高档餐厅吃海鲜,几千元人民币一顿都只能吃个半饱。最后只好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动手招待朋友,即使这样也花费人民币200元。 华裔崔敏在上海剪头发,洗染烫共消费人民币1980元,老板还给她打八折。她说,早知道物价这么凶猛,就在美国弄头发。这个价格相当于300美元,在美国能享受更高档服务,但朋友说,这在上海根本不算贵。 旅游业者翟青每隔两月回国一次,对物价涨幅不太敏感,但她说,在中国口袋里没有人民币1000元现金不敢出门。尤其食品方面,中美差异更明显。比如在美国麦当劳吃饭花费每人约八元,在中国也需要人民币50元。虽然一美元可兑人民币6.5元,但在麦当劳、肯德基却是另一种物价水平。 天津的物价一样飙升,华人郑琳因感冒去医院开药,两幅感冒药加检查费人民币250元。她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蔬菜像豆角、茄子一斤人民币三至五元,比一年前涨一倍,牛肉和猪肉都是人民币十多元一斤。 对比南加超市的蔬菜,多数每磅一美元以下,一打鸡蛋只要1.5元,肉类通常每磅约一至五元不等。郑琳说,她在美国薪水2000元,日常食物每一种食品价格只占收入千分之一,在中国挣人民币2000元,则占1%。本来打算回国发展,但国内物价太高,即使月薪人民币1万元,日子也不会比美国舒服。 看电影是年轻人的休闲娱乐,在广州,看一部3D电影要人民币160元(约24.6美元),在南加则只要11.5元。 华人高辉说,中国现在通货膨胀率是4.7%,如果不买房不存款,月收入人民币2万元(约3076美元)的白领才能过得和美国月收入4000元的标准。中国很多年轻人不仅是「啃老族」,吃住靠父母,每月还存不下钱,且多数用信用卡消费。 和日常消费相比,中国房价一路飙升,降价无望。北京和上海,郊区房价每平方米近人民币2万元,连靠近北京的河北涿州房价也从每平米人民币2000元上涨到6000多元(约923美元)。天津、重庆、苏州等市区外的房价都在人民币9000元(约1384美元)。 华人蒋旭家打算在天津买房投资,但天津市中心和郊区间地段,一平方米人民币8500元,买一套70平米房子,总价近人民币60万元,约合10万美元,在长堤能买到一个更大的套房。 中美车价差异颇大,但是在中国不仅车价贵,贷款利息更高。华人马静宜在美国贷款买车,三年利息是2.6%,她在河南姊姊贷款的利息是11.2%。她说,美国如果信用好,利率相对降低,但在中国信用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相关日志 2011/04/15 — 粮企接政府通知暂缓面粉提价 (0) 2011/04/13 — 叶檀:可笑的消费品不涨价宣言 (0) 2011/04/12 — 21世纪经济报道:发改委要求食用油企业再限价两月 补贴难掩亏损 (0) 2011/04/08 — 邓聿文:请发改委对油价超出历史高点给以解释 (0) 2011/04/07 — 一周两会商 发改委批评白酒行业涨价风 (0)

阅读更多

HangZhouBlogger:为什么大陆人不像台湾人那样大批海归

专制国家向来擅长于搞专项突飞猛进,一下决心搞原子弹,原子弹就爆炸了,一下决心造卫星,卫星就上天了,一下决心让GDP大跃进,GDP就超日赶美了。但专制制度做不到的是:把人民的生活真正搞好。当在中国最发达的大城市,一场普通的大火,消防队都没有能力扑灭,造成五十多人死亡;当毒牛奶事件爆发,最后却不了了之,到今天中国的老百姓也不知道自己喝的牛奶到底安不安全;没有大地震是上天的保佑,大地震来了,死它几万人,过后也没有任何改进,这样的国家,GDP再高,又哪来的生活质量呢?我每次回中国都很纠结,父母年纪大了,应该回去看他们,但每次到了那里又盼望着离开,因为在中国,出一趟门,空气混浊得能把人呛死,到处是灰尘,虽然有许多新造的高楼,但哪怕在最发达的沿海大城市,仍然随处可见脏乱差的地段,一点不觉得先进发达,逛个店,去景点转一圈都不是什么愉快美好的事。本来骑车15分钟能到的地方,现在开车也是15分钟,路上又多粗鲁没礼貌的人,还有不少沿街乞讨的老人。我问现在出门还要像以前一样管住钱包防小偷吗?家人觉得我不可思议,问这样的问题,说是现在可能比过去更糟了,责怪是农民造成了城市社会治安问题。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中国贫富差别大,城乡差别大,农民没有平等待遇没有平等机会的必然结果。我每次回去不过是可数的天数,就觉得在中国再有钱活得也没质量。如果在那里工作生活,问题就更多了。整个国家管理仍然非常落后,靠政策命令靠口号管理,解决问题都是用“大搞”“大讲”的方式来对付,一阵风过去,最后其实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很多政府该管的事没人管,政府不该管的事却有庞大的队伍花大钱在管。社会道德风气低下,不管是在单位里,还是在大街上,或是日常办事遭遇中,都有很多气人的事,这恐怕是我那位海归坚持不下来的同学最痛恨的一点。政府的政策则朝令夕改,也没有什么公平合理可以讲,人民对未来根本没有信心,所以都把孩子送出来。

阅读更多

从唐骏“学历门”看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事情还未最终结论,却足以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精神的缺失和“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文章说,80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在“差不多先生”眼里,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陕西差不错,汪先生和王先生也差不多……80多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人身上依然能看到“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在他们眼里,“博士”和“博士生”差别不大,开会迟到几分钟也没什么不可以——正所谓“差不多就行”。正是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才会有张悟本的横行、学术腐败的频产、“楼倒倒”等事件的屡发。具体到唐骏的“学历门”,不管是有意无意,总有一些人认为,唐骏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过研究,同时拿到某所大学的所谓“博士”学位,就可以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 文章指出,唐骏“学历门”背后,是偏离现实的“完美化”价值观在作怪。在中国,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媒体上,大家都喜欢把成功人士塑造成完美、高大的“全才”形象。按照这种思维,成功人士不仅事业做得好,还应该拥有一流的教育经历和学位。除此而且应该品德高尚、作风正派,最好还能家庭幸福、孝敬父母,如果再能慷慨捐助、见义勇为,那就最好了。所谓的“成功人士”,大都背负着沉重的“道德魔咒”。其实,成功人士也可以只是小学毕业,也许家庭并不幸福,也可能并不高尚。 文章称,唐骏“学历门”还折射出中国“海归”人才的泡沫化倾向。负笈域外,寒窗苦读。许多时候,艰难的生活境遇中是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在这种背景下,渴望一张文凭,就有可能另择“捷径”。当今,身在异域的准“海归”多数人都不甘平凡。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脱离平凡的途径不是靠踏实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每天都在想法子,每刻都在设法钻空子。当某些人通过种种“捷径”达到目的、尝到甜头,对其他观望者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这样,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各种怪事屡见不鲜。经济会出现泡沫,殊不知,人生也会出现泡沫。仔细观察,回到的中国多少“海归”名流都被一个大大的泡沫包围着。这个泡沫有的时候是他自己吹起来的,有的时候则是周围人吹起来的。泡沫大的时候,光彩照人,一旦泡沫破裂,这个人也便身败名裂。 文章说,中国人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习惯。也是8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便是“科学”。80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各方面进步是明显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神州飞天、科技奥运圆梦,中国人是可以有科学精神的。只是,科学还远远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信仰,科学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中共领袖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当今社会,更要让科学精神融入血液,要让科学习惯融入文化。简单说,就是让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一种习惯。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人同样需要踏实心态和诚实精神。中国的“海归”应更踏实一些,诚实一些。有了起码的诚实精神,中国的诚信便不会坍塌,良心便不会泯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有一分能力就说一分能力,不夸大,不吹牛,尤其不要吹“泡泡”。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55&id=3513332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 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