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留学生

瑾轩少主:关于留学生自干五

今天在纽约,上午办完事之后逛华尔街和时代广场,下午在NYU附近转圈。望着公园里已经盛开的樱花和街边白花花的大腿,若有所思之余,颇有些顿悟的事情。今天办的既然是回国用的学位认证,人在屋檐下,总得给自己找足后路,虽说无可奈何,也顾不得了。正因为此,同时是第一次在美国和中国官方的机构打交道,难免想起中国留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种种不堪往事。...

阅读更多

端传媒|读者来函:吴维事件背后的中国留学生

4月14日开始,“爱国”与“卖国”的战火又一次在中文互联网上引燃。这一次,爱国青年们的斗争对象,是悉尼大学的教师吴维。吴维在加入澳洲籍之后焚烧自 己的中国护照,使用“豚”称呼自己看不顺眼的中国学生。和以往不同,这次冲突因为翻译/语境的差异,是非判断变得复杂异常。一位身在悉尼大学的读者亲身卷 入了这场冲突,通过他的来信,我们也许能一窥事件背后的纠结语境。

阅读更多

【立此存照】伤害所有中国留学生的感情

【编者注】这名自述在美国乔治亚州Wesleyan College作交换生的中国学生,因不满有同学将台湾看作是独立国家,要求学生会在活动报幕时将表演者所代表的国家念为“中国台北”。遭拒后,该名中国留学生在邮件回复中声称对方的这种行为“将伤害所有中国留学生的感情”,并表示会联合其他中国学生要求学生会他们“给一个交代”,甚至认为对方是在拿“文化”当“挡箭牌”。 @清华南都:【台湾省问题】美国留学小伙伴@耶嘿干脆面...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瞄准海外留学生

北京——在中国学生的课程和教材中,对共产党的民族主义式忠诚已经被作为一种基本价值来宣扬,而现在,从教育官员接到的一项新指示来看,中国学生必须被培养得更加忠党爱国,哪怕他们是在国外大学就读。这项指示是由教育部党组发出的,它敦促教育者在教育的每个阶段和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其融入到课本、学生评价、博物馆参观和互联网中。互联网是中国很多年轻人的主要信息来源。文件中说,“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该文件在今年1月下旬获得了批准,但直到上周二才由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发布。该文件要求高等院校更彻底地教导学生“永远跟党走”,“讲清楚否定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人物的危害性”。中国学校此前已经在教导学生,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的进步力量,结束了丧权辱国的历史,让中国重新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尊重和权力。自从1989年学生领导了占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抗议活动之后,防止学生接受自由价值观已经被中共领导人视为当务之急。但是这份新文件说明,习近平主席在传扬党的精神方面,甚至比前任们更进了一步,还超出了中国的国界。该指示称,在开展习近平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教育时,必须把中国留学生也作为一个重点。“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该文件说,“构建‘祖国-使领馆-留学团体-广大留学人员’的海内外立体联系网络,使广大留学人员充分感受祖国关爱、主动宣传祖国发展。”该指示可能会引发批评者的担忧,他们此前就曾指责中国政府对留学生施加压力。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近170万中国学生在国外留学,其中很多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根据非营利组织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估计,2014-2015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突破了3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近11%。习近平强调要恢复对一些古代传统的尊重,这些传统反映了中共的威权主义价值观。教育部的指示还敦促教育者,要加强对经典和美德的学习。“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作者储百亮@ChuBailiang。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阅读更多

【CDTV】英国小伙对辩中国留学生

hnjhj:英国那个小伙舌战中国五毛的视频里,最搞笑的是这段:一听到西藏一词,一个善于抖机灵的小五毛就炸毛了,建议英国小伙去跟苏格兰人民讨论一下独立事宜,没想到英国小伙骄傲地宣布自己是苏独分子。这种挫败感,连看三天新闻联播都不见得能够平复。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