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

传工信部总工程师苏金生接受有关部门调查_网易新闻中心

3月2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日前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消息人士表示,“基本可以确定,苏金生已被”双规”。”对于苏金生被调查原因,目前尚无确切消息,有消息称,“可能与苏金生担任电信管理局期间有关。 据相关信息,苏金生此前主要工作经历,均与电信管理局有关,自2000年至2009年,更是长达10年担任电信管理局局长一职。 根据工信部网站介绍,苏金生生于1955年8月,现年56岁,自2009年4月起,担任工信部总工程师。包括苏金生,工信部共有两名总工程师。苏金生自2000年起,长期担任电信管理局局长,直至2009年4月升任工信部总工一职。 电信管理局职责,主要是对电信和信息服务进行监管,并负责各大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结算办法制定,同时承担执行的监督作用。此外,电信管理局还负责通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管理,并实际负责管理中国通信出入口局工作。 苏金生重要职务,源于西安市电信局副局长,曾相继担任原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副局长、局长。

阅读更多

网易给力,抨击五毛党:“石油战争”真的存在吗?西方打击伊拉克和利比亚不存在所谓的“石油动机论”

导语: 美国等国军事介入北非石油储量第一的利比亚,“都是为了石油”的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虽然国际关系史上并不缺乏拿石油做筹码的案例,但近年来,尤其是第二次海湾战争告诉世人,石油战略并不是强取豪夺这么简单。[ 详细 ]         20世纪70年代后,石油曾为阿拉伯制衡西方“利器” 虽然在二战期间,石油曾显现战略物资的价值,但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分离效应在上世纪60年代才后逐渐得以显现。1969年9月,卡扎菲推翻了亲西方的伊德里斯国王,随即要求石油公司提价并获成功。伊斯兰世界第一次通过提价来增加收入,跨国石油公司单方面定价权也被打破,中东的穆斯林国家,也开始纷纷效仿。 1973年的“十月战争”,石油作为武器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方式,它所改变的世界直接而迅速。仅仅8年时间,1981年,石油价格由曾经的2.12美元,一路飙升到36~40美元。让对中东石油有着严重依赖的欧洲苦不堪言。 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石油动机论”逢战必出 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石油消费结构并不过分依赖中东的美国对于伊斯兰世界的讨价行为并未有太多影响的话,那么十年之后,这一景象被彻底改观。进口石油占到消费总量50%以上的美国,对萨达姆的行为不能坐视不管,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政府官员甚至保守媒体都毫不讳言石油因素。从此,“出兵为了石油”这样的论调开始见诸各国报刊,并在阴谋论和民族主义的情绪煽动下升华发酵。[ 详细 ] 2003年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对伊动武的坚决态度,伴随着911后国际原油价格的起起伏伏,加之伊拉克那令各国垂涎的石油探明储量,“石油动机”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传言消散后令观者确信无疑。但接下来的一切,却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石油战争》是阴谋论的集大成之作,目前中文世界流行的石油阴谋论点多出自此书         伊战之后,中石油获得首个石油合作项目,与BP携手获得伊拉克最大油田开采权 2009年3月13日,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上举行的开工仪式让此前持续数年的“美国将全权处置伊拉克石油资源”的论调灰飞烟灭。由中石油与北方工业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国绿洲石油公司 ”成为了伊拉克战后第一单对外石油合作项目最后的赢家。 同年10月,中石油和BP的联合体拿下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两轮竞标下来,中石油不仅一跃成为在伊拉克运营的最大外国石油公司,而且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时的全球石油利益格局。而仅仅在此前两年,悲观情绪还笼罩着中国石油圈,不少人认为伊拉克资源早被西方国际石油公司“预定”,“走出去”不足20年的中国石油充其量只是配角。   中石油伊拉克开采区内执勤的武警         “ 石油是伊拉克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伊拉克最大的利益所在,在这个对伊拉克至关重要的议题上,伊拉克政权倾尽全力也要保持住决策权和控制权。而另一方面,石油却并非美国在伊拉克的最大利益。 —— 王烁 ,财新传媒主编、 《新世纪》周刊 主编       战争过后,石油的控制权依然在新政权手中 2009年6月30日,伊拉克政府就八个油气田的长期开发向通过资格初审的31家国际石油企业公开招标。为阻止交易过程中发生腐败行动,这次招标会采用了全国直播的方法。每家竞标公司斟酌每个拍卖项目的时间只有20分钟。英语、荷兰语、汉语、俄罗斯语和泰国语都出现在拍卖现场。 当日的竞标有两大核心,一是稳定的高峰产量,二是相对较低的“桶油报酬”(伊拉克提供给开采方的低价回赎石油报价)。谁承诺的高峰产量更高,要求支付的桶油报酬更低,谁就能成功中标。一开始埃克森美孚报出了310万桶的高峰产量,获得了优先谈判权,但随后由于其4.8美金的桶油报酬与伊拉克石油部提出的2美元相去甚远便主动放弃。最终由于中石油方呈报的3.99美金最为接近,中石油最终如愿以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竞标中,由于其他各方都认为伊拉克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八个油气田项目也只有中石油一家成行。 伊拉克出口并不依附于美国,油价与OPEC接轨 伊拉克政府在09年制定了增产规划,按其规划,两轮招标中的中标油田按计划开发,伊拉克在未来7年可以将原油产量提高到与沙特和俄罗斯相当的1200万桶/日。分析人士一度认为,伊政府的增产计划若能顺利实现,将会大大削弱伊朗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对世界石油格局产生影响。 可到了10年,伊拉克口吻忽然转变,将1200万桶的目标降低至800万桶/日。伊拉克石油部官员在回应质询时婉转表示,伊拉克作为OPEC成员国,将捍卫OPEC对国际油价的控制力,不能无视限产配额,造成油价下跌。在石油专家们看来,伊拉克政府认识到需要维护他与OPEC其他成员国,尤其是沙特的关系。   美国在伊拉克的花费超过2万亿,反战背景的经济学家则估计高达5万亿。         美国的能源安全观:全球供应链不断就是稳定 一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不在直接控制石油资源本身,也不在本国石油公司去采油,更不是要靠自己的航运公司把油运回国,由本国炼厂炼化,甚至也不在能否控制石油价格上。美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载明在各种能源战略白皮书给能源安全做了最好的脚注:保障全球能源供给稳定,不受扰乱。 全球能源市场伴随OPEC的发展在90年代已经形成,今天的石油也成为大宗商品之一,市场机制作用下,只要能保证市场能源供给稳定,就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石油,不论谁把石油采出来,投放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就有能力以市场价格获得它。[ 详细 ] 全球石油格局已定,加入供应的国家越多越安全 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美国能源战略并非出自利他动机,却在市场机制下实现了利他效果。美国会致力于维持产油国稳定,会维护海运线的畅通。而其他国家也利益均沾,中石油在伊拉克的经历便作出了最好诠释。至于利比亚和伊朗这种非民主国家,在全球市场下,除了接受游戏规则别无他路。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已经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格局:加入的国家越多,它就越安全。[ 详细 ]   OPEC在石油供应链上的角色并非美国所能改变。一味高价对IPEC也会带来伤害。     目前看来,西方世界并非是冲着利比亚的石油而向卡扎菲开刀,从投入产出上来看,用武力夺取能源能源控制权是笔只赔不赚的买卖,在全球石油市场日渐成熟的今天,保证市场规则和供应渠道的畅通才是解决现阶段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

阅读更多

网易:该不该空袭利比亚?

导语: 盟军终于出兵利比亚,向卡扎菲的暴政“宣战”了。历史上,由西方发起的盟军对一个相对弱势国家发起进攻,没给人们留下太多好印象,尽管我们现在还无法料到结局。至少到目前来看,由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组成的盟军的军事介入,是正当和合法的。[ 详细 ] 全球化以后,“绝对主权”实际上不复存在 随着国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深,最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全球化,早已给国家主权概念带来了变化。这个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主权和非主权的界限不像原来那么清晰了。而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当一些领域的国际标准日益扩大的时候,有些事情到底是属于主权范围、还是非主权范围,就变得越来越难以判断了。而过去以地域为标志的主权范围管辖(即国际法上所说的“属地原则”),也正在改变之中。[ 详细 ] “独裁者的内政”从来不被容忍 回想一下,伴随 “民族国家”而生的主权概念 最早诞生在欧洲。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主权领域事务”的定义一度非常明确,即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任何人和物都属于主权范围内的事。可是,就在主权概念诞生后不久的整个18世纪,干预主权、或内部势力邀请另一国军队进入或调停的事,实际上一刻没停止过——因为没有哪国的统治者能以主权之名在国内随心所欲,这样的国际秩序是被旨在结束战乱、建立和平秩序的“主权制度设计师们”所容忍的。[ 详细 ] 第一次海湾战争:国际社会对侵略性行为的遏止 利比亚在地理上与伊拉克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今天卡扎菲所面临的局面,也与20年前萨达姆所遇到的境况惊人的类似。不管当时舆论如何,今天来看,1991年那场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合法的:它有正义的目的(停止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且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战争最终迫使伊拉克接受了660号决议、从科威特撤军。 [ 详细 ] 第二次海湾战争: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 几乎在一样的地点、几乎一样的交战双方,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却是一场非法侵略。当时,联合国的核检和1441号决议的目标,的确是消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美国出兵之时,不仅不顾安理会成员国反对,也没有提供证明伊拉克违反核查规定的证据。没有合法授权,尽管结果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独裁者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伊拉克进入比较稳定的重建),伊拉克战争都不过是一个主权国家推翻另一个主权国家政权的非法战争。[ 详细 ] 安理会1973号决议获通过,构成盟军出兵的合法授权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已经不怎么看见西方集体对阿拉伯世界进行干预了。然而,无论这次进攻造成了怎样不好的印象,到目前为止,它都是合法的。就在上周(3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了有关利比亚的 “1973号决议” ,其要点为: 1:要求(利比亚国内)立即停火; 2: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保护班加西等反对派和平民集中的地区) 3:授权 “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保护平民(排除对利比亚领土任何形式的外国占领军)[ 详细 ] 卡扎菲同意停战协议后食言,军事介入是“采取必要手段”保护平民 根据1973号决议(有关停火)的规定,一旦卡扎菲没有遵守停火承诺、作出伤害平民的行为,他的(地面)部队就将遭到攻击。决议通过后,利比亚政权第一时间响应停火要求,可事实证明,它根本没有遵守承诺。卡扎菲的部队继续攻打反对派占领的地区,盟军发起的打击,是根据决议所履行的“义务”。 据3月19日班加西前方报道,就在卡扎菲承诺停火的不到一天时间,他的炮兵部队抢在西方力量介入之前对当地外围反政府军进行了打击。即使在西方开始空袭之后,效忠于卡扎菲的坦克和步兵依然继续进入首都的黎波里以东,深入到反对派军控制的城市米苏拉塔中,并杀死了一些平民。而在最近一次广播中,这名骄傲的独裁者还宣布了要打一场“持久战”。[ 详细 ] 盟军以空袭保证禁飞区设立,是否“用武过度”尚难评估 除了攻击地面部队,国际盟军也对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和机场设施进行了打击,而这则是出于联合国决议对于建立 禁飞区 的授权。禁飞区的设立,是在发生冲突时,某个、某些国家或组织可在冲突地区划定限制空域,以限制冲突相关方飞行器在其中飞行的措施。禁飞区只有得到国际组织授权(如现在的1973号决议)才具有合法性。 禁飞区的设立不仅为了给反对派一把“心理保护伞”,也是为了让更多平民免受战火袭击。因为有联合国的授权,军事介入本身并不非法。而从目前来看,盟军的空袭主要是为禁飞区的顺利设立创造条件。正如前面指出,联合国决议早就授权用“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平民,单靠禁飞区是不够的。目前还难以判断,什么程度的介入才算“用武过度”。唯一能确定的是,光是将利比亚的飞机击毁,还不足以保护利比亚平民免遭炮火和坦克的伤害。[ 详细 ] 人权与主权讨论渐入深水区,“不干涉原则”部分“溶解” 盟军对利比亚的介入伊始,由主权原则衍生出来的“不干涉原则”再次被提及。有趣的是,历史上对此最强烈的支持者往往是弱国、而不是强国。在1826年和1848年的两次国际大会,最愿意强调此条的是拉美国家。但绝对的“不干涉内政”可能是危险的。1960年代通过反殖民斗争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迅速抛弃了“人民主权”的架构、转向了威权主义。 在见证了诸多对主权原则滥用的危险后(如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国际社会没有及时介入导致100万人先后被杀),国际法领域就出现了“人权高于主权”的声音,呼吁将特殊情况下的“集体人道主义干涉”合法化。尽管一国有权决定其国民待遇、保护水平和保护模式,但人权问题并非与国际社会无关。[ 详细 ] 通过国际联盟、区域一体化和国际谈判进行主权让渡早就发生 尽管很多人依然认为国家主权是“铁板一块”,但 国家主动让与部分权力 的情况其实已经很普遍。在最原始的国际社会形态中,对主权有损的事情,国家基本不会干。可世界早已变得“扁平”,为了在全球化中获得一席之位,将部分权利转让给他国或国家组织几成“惯例” 举一个熟悉的例子。中国一直希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它为贸易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不是大多数人都注意到,加入WTO同样意味着服从这一国际组织制定的规则、甚至是国内法的修订。贸易协定如此,其他类似的双边、多边协约也如此。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国家对权力的让渡,任何国际组织的成立、以及它们的所作所为又将变得子虚乌有——而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详细 ]   结语:主权神圣,但它并不比人权更高;主权唯一,但它并不为特定政权所有。无论用什么手段,保护利比亚平民免遭独裁者的蹂躏,比维护一个屡屡作恶的政权重要得多。 © 维啦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3/22.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网易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转贴:世说新语(388) – linfeng的日志- 网易博客

其次,中国的 改革 ,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下,不断地适应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的过程。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我们执政能力的最终标准,“民心”是 改革 与发展最重要的 政治 资源。这就是说,中国 改革 的动力之一是源于人民的需求与期盼,这是我们深入 推进 改革 的 … 只有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才能下决心对那些 以权谋私 、 特权 腐败、司法腐败的人,对那些唱着高调、弄虚作假、以组织名义干坏事的人“零容忍”,才能切实通过制度 改革 有效地约束权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让人民满意,使社会团结和谐。 …

阅读更多

60年的轮回,中国向何处去!!! – zhiai5034的日志- 网易博客

从1949年开始,中国执政者的60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这个阶段充斥各种各样的 政治 运动,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城市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有经济)、“反右”、“大跃进”、公社化,三年人为大饥荒,城市数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直至“ 文化大革命”,反击右倾反案风这段时期,中国的执政者以暴力 … 由于中国权力的执撑者掌握国家资源的分配权力,其行使权力的过程又不受任何社会监督,这场“改革”最后演变成一场以 权力市场化 为手段,官僚集团大肆掠夺各种公共财(包括民财)的吸血过程。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