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OhMyMedia | 南都周刊:超生教授的抗争

杨支柱与他的两个女儿:若楠(左)和若一。 记者_张小摩 实习记者 温雅琼 北京报道 摄影_刘浚 注定失败的官司 今年6月,杨支柱终审败诉,对官司不再抱有幻想。 从2009年12月21日二女儿若楠降生那天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杨支柱就开始成为公众人物。因为超生,学院做出决定,以违反计划生育的原因给予他留校察看处分,并责成缴纳240642元的社会抚养费。杨拒绝上交, 2010年4月9日,他接到了学校的解聘通知。 这起“教授超生被辞退”事件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媒体关注,上升为一起公共事件。 但麻烦并没有就此结束。2010年9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委向杨支柱夫妇出示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指控他们 “违法生育第二个子女”,按照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9倍,向其征收“社会抚养费”240642元。 24万,对于一个要抚养两个孩子的大学教授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巨额负担。2010年年底,这个倔强的湖南男人,决定起诉海淀区计生委。他的理由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里规定的是“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并不是“强制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没有“违法生育”这个词;如此高额的“社会抚养费”,显然有失公平。 在《诉海淀计生委行政起诉状》中,杨表达了自己的怀疑:海淀区计生委之所以对他开出高达24万的罚单,正是因为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批判独生子女政策和计划生育实践中的野蛮“执法”,而对自己进行“打击报复”。 “为何公民的房子得到保护,而住在房子里的人却没有生育自由?”这位曾撰文力挺重庆“最牛钉子户”的学者,如此发问。 这起官司,由他的老同事,现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免费出任代理律师,“主要是技术上来切入,比如说行政处罚程序上合不合法,处罚数额上合不合理,并没有想根本上否定计划生育的合法性。” 周泽认为,杨支柱被学校解聘后只发给他600多元工资,扣除有关规定项目后可支配收入不足百元,其妻子在家全职带孩子无收入,被上诉人海淀区计生委,按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9倍,向杨支柱夫妇征收240642元社会抚养费,显然违反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征收的规定。 今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杨支柱一审败诉,海淀区法院认为,海淀区计生委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决定,认定事实清楚,符合法律规定,征收额度也无不当。杨支柱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今年4月,杨支柱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两个月后,北京市第一中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判决。 对于这个结果,杨支柱不接受也没有办法,“也不能去撞墙吧?只好不理它。” 其实,无论是杨支柱还是周泽,都没有指望通过这起官司改变什么,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官司。 周泽猜测杨支柱的用意:“他可能通过这种‘行为艺术’,达到拷问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目的。” 对此,杨支柱并不否认。 他说:“社会抚养费这块,处理得比我这个荒谬的比比皆是。” 根据杨支柱的调查,目前各地社会抚养费的收取十分混乱,收法复杂,弹性极大。“比如北京,生二胎少的可以收你3倍,最高可以收20倍,三胎收取的标准是6至40倍。” 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在出生行为发生地、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甚至超生儿发现地,都可以征收这个抚养费。尽管管理办法规定: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另行解释,“有的省市以夫妻为一个单位收,有的是夫妻两头分别征收……不同省市加起来有上千种可能性。这样一个东西,那你说他收了多少钱,除非你每笔钱都记账,否则你没法估算。” “卖身交罚款” 虽然官司输了,但杨支柱还是请老同事周泽吃饭作为答谢。这顿饭吃下来,结果却被知晓杨家生计状况的周泽,借上厕所之机提前埋了单。 “我知道他家庭负担很重。”周泽说,去年杨支柱去长沙办事,为了节省开支,买的竟然是硬座票。 饭桌上,周泽对杨支柱开玩笑说:“你把孩子抱到计生委去,由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计生委进行社会抚养吧。” 杨支柱很喜欢这个玩笑。他甚至也有这个想法,如果海淀区法院真的来强制执行,自己一定要把孩子抱到海淀区计生委门口去,搞个行为艺术。 2010年10月的一个周日,杨支柱他真的去行为艺术了一把,不过,地点不是海淀区计生委门口,而是中国人民大学西门的过街天桥。 这个地点的选择是杨精心考虑过的:既不会引发交通堵塞,也有足够大的人流量,在警察来阻挠之前,他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撤退”。 倚在天桥栏杆上的杨支柱,身前擎着一张巨大的绿纸,上书“卖身交罚款”几个大字,以及自己超生被罚的经历:“考虑到卖身之后不能照顾孩子,我希望多卖40万补偿她们,一口价64万元。谁买我,我就给谁当奴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快,网上就出现了他“卖身交罚款”的照片。杨支柱看后,索性把朋友拍摄的全程视频也放到了网上。 “身”没卖成,却再次在社会引发了对其二胎事件的新一轮关注。 据杨支柱说,这次行为艺术过后,北京维稳部门的人到他家里好多次,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一位负责人甚至还特地请他吃了顿饭,一起喝了两瓶牛栏山,目的只有一个:别再上街。 “等计生政策废除?我等不起” 杨支柱的这场抗争,外界有着不同的解读。 与杨相熟的学者丁东断言说,“这次生二胎事件可以说是杨支柱策划已久的”。他认为,无论是在怀孕前、怀孕中还是生孩子后,杨支柱夫妇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推动人口政策调整。 丁的判断来自于,作为学者的杨支柱,以前关注的领域,大多是民主、法治、人权等问题。杨支柱还曾创办过问题与主义、学而思网站,“孙志刚事件”发生时,他是取消收容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是三四年前他开始收缩战线了,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反对一胎化政策上来了,不但在网上写文章发表意见,而且还想通过自己的个案来推动人口政策的调整。”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杨支柱对此坚决否认,“孩子都是从胎儿来的,不堕掉她肯定就会成为你的孩子。为孩子治病倾家荡产的人很多,这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动物都可以为孩子奋不顾身。我读了那么多书,不能连畜牲都不如。”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纯属意外。 2004年,38岁的杨支柱和陈虹结婚。他曾对妻子说:“你生多少个我就养多少个,我肯定不嫌多。”当时陈虹还在外企工作,收入比杨支柱还高。“二胎”,还是一个他们触摸不到的话题。 2006年,陈虹怀上了第一胎,生下了女儿若一。 三年之后,2009年,陈虹再次意外怀孕。她的态度与丈夫一样,同样选择把孩子生下来。在事后一封发布于网络的声援丈夫公开信中,陈虹说,“老杨喜欢孩子,因为他认为一个孩子对成长不利,容易惯坏。很多独生子女很‘独’,不能接受一个弟弟或妹妹和TA分享一切,可碰巧我的三岁的女儿并不这样,她强烈地要求有个伴”,“年近不惑的我和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都不是冲动的人,和很多中国人一样因为‘理智’太多而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如果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社会意义,那也并非是我们的初衷。” 处罚是杨氏夫妇俩意料之中的事。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逃避,比如去香港生,或回老家躲起来然后生完后带回来说是亲戚家的孩子。 或者,也可以学一下杨支柱认识的那位书商,偷偷生了二胎,然后通过请客送礼,只被罚了5万块; 再不然,就像杨支柱还认识的一个大学学院院长,为了要二胎,把自己家大女儿说成残疾,说女儿心脏有个洞,让医院开个证明。“实际上计生委知道你这个是假的,但你给了点钱他就不管了。医院里开个证明,几千块钱就搞定了嘛!” 可是,最终杨家都放弃了,“因为怕麻烦别人,因为觉得没有尊严”。 “他是湖南人,脾气很倔。”不止一位熟悉杨支柱的朋友对南都周刊记者如此说。 与杨支柱交往甚密的周泽则表示,杨支柱不想打掉孩子,固然与自己爱孩子有关,但也与他的个人立场和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一直批判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东西为什么要去追求?可能是秉性的东西在起作用,一种潜在的意识,认为不合理,就用行动去抵制。” 从抗争者到计生制度研究者 就在杨支柱为自己的“二胎”抗争的一年多里,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似乎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2009年底,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和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原所长、计划生育制度副总设计师田雪原分别在《经济参考报》和《人民日报》上撰文,呼吁调整人口政策。这被解读为“计生领域内部也发出了不同声音”。 “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达到了当初的目标,少生了4亿人,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田雪原说。他提出了一个“十二五”期间,从“双独二胎”,到“一独二胎”,再到农村“普遍二胎”的渐进政策。 而2011年7月,广东省计生委主任张枫表示,广东省已正式向国家提出“单独可生二胎”(即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生两个孩子)试点的申请。 “这些消息,会不会给你一些乐观?” 对此,杨支柱连着回答了两个 “不乐观”。在他看来,广东省的意图可能是现在申请单独二胎,到2016年申请全面二胎试点。但是他分析认为,1990年以前中国每年女孩子出生1200多万人,而目前每年女孩出生人数不到600万,这样即使以后放开生育,适合生育的女性的人数也极少。 按他的逻辑,“(人口)灾难本身是注定的,我们现在只能尽可能地缩小一点灾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能提出调整人口政策,是值得赞扬的。”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对南都周刊记者说:“但是在人口危机已经开始全面爆发之际还只提放开二胎,是缺乏前瞻性的。” 杨支柱与易富贤相熟。杨在1990年代就从法治角度反思过计划生育,2006年两人开始联系,在人口问题上有着“高度共识”。谈到对杨支柱的印象,易富贤说:“作为湖南老乡,我们在性格上也都比较‘蛮’。” 杨支柱、易富贤两人都认为,现在提放开二胎,已经是落伍的观念。易富贤向本刊分析,要维持出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需要达到世代更替水平,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2.1;而由于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远远比发达国家要高,因此中国的世代更替水平需要在2.3以上。 “考虑到不孕症(中国目前是1/8家庭不孕)、单身、丁克等人群,一个正常的社会应当是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一两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四五个孩子。”易富贤说。 易富贤认为,中国尽早停止计划生育,可为今后节省“动能”,否则,“中国今后将与现在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一样长期在低生育率的泥坑中挣扎。” 对于“生二胎”的态度,杨支柱在三年中迅速地变化: 2008年,他曾与何亚福、梁中堂、滕彪、吴祚来、叶廷芳、易富贤等众学者一起,共同签署了《放开二胎倡议书》;但到了2010年11月,他在题为“必须无条件停止计划生育”的评论文章,明确表示“放开二胎”是错误的;近日,在回答“你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向哪方面调整”时,他说:“没法调整”,“应该彻底废除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 但是,从制度层面来说,他并不乐观。 根据他的观察,现在为计划生育政策改革鼓与呼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经越来越少。“2007年有二十几个人发言,你现在找二十几个人还找不出来。因为说话的好多人都退休了。” 抗争的代价 如果不要因为“二胎”,杨支柱的生活肯定是另一番样子:写论文,当教授,出席各种学术活动。在外界看来,二胎终止了他的学术生命。但谈起这些,他丝毫没流露出后悔之意。“那些学术论文有什么好写的,又没人看。以前我也不搞学术。” 杨支柱被学院解聘之后,先后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毕业校友、五教师上书院领导,称“杨支柱老师从法学的角度,以言论和行动推进这一公共政策的改变,其识其胆,令人敬佩”:希望学校能“善待杨支柱夫妇的选择和追求”,超越现行不合理的规定,对杨支柱免于处分。 但这些陈情,并未获得校方的积极回应。“实际上我现在是失业状态,又不能领失业救济金。”他说。 现在,杨支柱一家挤在60多平方米的房子,位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家属区,室内已经显得非常破旧。 在北京已是房价飞速上涨的2007年,他以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购买这套房子,每平方米3720元。被学院解聘后,经济拮据的杨支柱一度想把这房子出租出去,然后带妻子孩子到乡下去住。“学校的房子很抢手,一个月能租到三千七八吧。” 但这个主意,被妻子陈虹坚决拒绝了。 杨支柱目前的收入,主要是为一些报刊写评论专栏,但也不太稳定,“很多地方都没谱,第一是发不发没谱,第二是发了什么时候给钱没谱”。他已经懒得去看工资卡了,“反正从去年11月份开始,应发600多,实发几十块。” 他“下岗”的事情,最初没告诉家里的老人,但后来也慢慢知道了。“都八十多岁的人了,也没有什么意见可表达了!” 杨家走廊两侧墙壁,已经被他两个女儿的涂鸦涂满。 杨支柱指着墙上中规中矩的画,说:“那就是大女儿画的。你说这好看吗?这不就是照相吗?”显然,他更欣赏那些天马行空的图像。 “臆想的,与事物不符的,那才是小孩画的。”这种评价,让人想起了他阐述自己教育理念的那本书—《自由从摇篮开始》。 对杨支柱夫妇来说,孩子的未来,是个敏感话题。 虽然经历第六次人口普查,但小女儿若楠还是不能上户口。“外地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借人口普查时机给超生孩子上户口,但是北京就是不给上的。”杨支柱说。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透露,经过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登记到没有户口的人有1300多万,其中多是超生人员。虽然仅占到全国人数约1%,但仍然是个庞大的群体。 杨支柱也明白,这是一个无证寸步难行的国家,以后孩子要上学,找工作,甚至租房子,都要身份证。但他仿佛一位大战风车的骑士,尽管形容落魄,但还没想去屈服。 对于丈夫的坚持,妻子陈虹淡淡地说:“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作为妻子,陈虹并非没有怨言。 生孩子成为公共事件,也并非这位母亲所愿。 现在她最为希望的是,当若楠六岁的时候,不再是个带着“特殊标志”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以中国人的身份进入学校。“希望那时候这场由她而起的争论,以及所有那些关于反对或支持计划生育的文章、言论,都成为历史的尘埃,消散在光阴的隧道里。”她在博客里写道。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65 次 更新时间: 2011-08-04 09:54:35 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标签: 中等收入陷阱 ● 王小广 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中国人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已有90年。90年来我们经历过三次巨变,每次都间隔30年左右,即30年必大变。1919年至1949年,中国人经历革命,建立了新国家;1949年至1978年,我们探索了近30年的现代化道路,由于存在十分严重的体制和战略问题,最终推进了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中,中国经济步入稳定的加速发展期,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现在我们又到了新的发展路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要求我们再有一次巨变,也就是现代化的最后一步(冲刺阶段)。 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5至10年,我国将处于大机遇与高风险并发阶段。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13亿国民的潜在需求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能不能及时有效地释放是避免中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这是小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所不具备的条件。 而最大的风险则是可能遭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现代化道路并不容易,上百年来,许多国家都试图采取各种方式,努力实现现代化目标,但结果是仅极个别的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一些相对幸运的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但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转变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国家步入中等国家的发展陷阱,即经济发展面临长期停滞,甚至陷入政治上的长期危机之中。早的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近的如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泰国、马来西亚,从区域上讲集中在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是指很多国家长期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徘徊,长达10年甚至20年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概括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特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城市化以大规模的贫民窟为代价、金融体系脆弱(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极易遭遇金融危机冲击)、产业升级缓慢、社会服务滞后。 我国的高增长也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发生,而且经过最近一轮的经济高增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果不及时扭转,“十二五”之后我国很可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另外,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的深入将使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活力减弱,处理危机及危机过后美国政府及其他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能趋于强化。美国居民基于资本膨胀而不是基于收入增长的消费模式(表现为过度消费)在这之后将会向理性回归。而经济、贸易增长也会呈中期性放慢。“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将继续趋紧,近几年过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 中间型模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被许多人奉为宝典的“中国模式”,不仅与已经获得成功的“东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具有较强的不可持续性,难以保证中国经济实现由中等收入水平向发达水平的转换。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发展模式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 可以从6项经济社会指标的表现来对发展模式进行分类,这些表现也是能否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转换的重要标志。这六项指标是:(1)增长率的高低及持续性;(2)就业增长及就业结构变化的快慢;(3)城市化快慢及问题;(4)收入差距的变化(扩大或缩小或稳定);(5)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的变化(扩大、缩小或稳定);(6)重要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弱。这六项结果指标有些很直观,容易识别,有些则难以衡量或不够直观。 根据以上6项结果指标差异及增长原因差异,我们可将大东亚地区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日韩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第二种是东南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第三种是中国发展模式。 在泛东亚地区,从高增长的结果及一些原因(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上发挥着很强的作用)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我们如果关注相伴的一些重要结果,就能发现这其中的差异是巨大的。 日韩发展模式,其高增长过程伴随着或直接带来了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性,增长的分享性较强。主要体现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一致性,也体现为高增长与高就业的结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增长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高度一致。 而东南亚模式,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一直偏大,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也未见任何收敛的迹象。同时,它们的城市化在一些国家严重滞后,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过度。在产业竞争力上,东南亚国家表现得更弱。 中国的发展模式既不同于日韩发展模式,也与东南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个差异表现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这可能与中国人口、地域规模太大,地区间存在很大的自然差异有关;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业上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东南亚地区这方面优势不显著;在经济增长原因上(体制和政策上)存在的差异更大。 区分这三种模式,特别是将东亚其他发展中地区的高增长与已经成功的日韩发展模式相区别,可以帮助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避免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里的政策含义是:日韩发展模式是目前东亚地区唯一成功地完成现代化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更重要的是,它是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统一,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不用调整发展模式,可继续保障经济进一步的跃升(尽管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化中也存在政策的明显调整),在这一点上,与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明显不同。 现有的中国模式和东南亚模式是中间模式,持续的高增长在许多方面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与高增长伴随的一些深层矛盾(多数是结构性的)在积累,可能成为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转换的巨大内在障碍。 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间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民自信心在明显膨胀,一些过度乐观的情绪在滋生,其中主要是对中国模式成功的夸大。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模式在发展的中间阶段所产生的严重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认为这一模式可以继续走下去,最后必然通向现代化的彼岸;二是相信中国模式优越于市场经济的标准模式,甚至将取代这一标准模式,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不需要继续改革、更不需要调整发展战略。这样陶醉于中国模式将是十分有害的,中国模式存在一些重大甚至是致命的缺陷,还需要改变和完善,否则中国难以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而目前中国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突出。与东亚其他两类模式比,中国就业增长的表现最差。GDP10%的增长相对应的就业增长仅为3%-4%(非农就业增长弹性为0.3-0.4),而东亚其他国家在高增长期非农就业增长弹性均超过0.5。就业不足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分享机制弱,必然导致收入差距、城乡以及地区差距的扩大。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外资和房地产。过度依赖外资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我们生产的产品长期处于低端,丧失对产业链的控制权,内资企业垂直化分工发展严重不足,相当多的中国企业的生产融入全球产业链,造成国内许多重化工业及高技术产业产业链极短。 过度依赖房地产有两个效应,一个是通过建筑业的扩张增加就业,对农民工形成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资金、资源过度地配置到房地产部门,会导致其他部门(与房地产不相关的部门)自主创新的投资不足。暴利型的房地产业发展使许多其他行业对创新持悲观态度,许多制造业将新增资本大量投入房地产就是这种负效应的表现。 过大的发展差距(居民间、地区间、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或长期处于偏大的水平是中国模式、东南亚模式与日韩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中国,不仅是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显著扩大,还存在巨大的地区和城乡差距,这有别于东南亚模式,至少在程度上如此。1998年之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低于0.4,1998年以后基尼系数显著扩大。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1年和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上升到0.42和0.45,有人估计最近两年接近0.5(在世界上居于次高水平)。与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相一致的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都在趋于扩大。 农村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其主要表现是大量的农民工处于“浮游”状态,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极为缓慢,这是我国与其他所有东亚国家最不同的地方。在目前学术界,一个流行的看法是最近几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了,但统计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看法。城市化速度主要是看城市人口增长率速度(而不是城市化率),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5%,90年代回落到4%,过去的10年仅为3%,明显递减。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因对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城市化人口统计口径的调整,目前我国城市化率还存在明显高估的问题。把每年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根据常住人口的定义将其算作城市人是不妥的,实际上一个农民工最多算半个城市化人口。中国并没有出现城市化加速现象,相反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严重滞后 (或讲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快,但转化为市民的速度却出奇的慢)。这实际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农民只享受劳动收入,不享受定居权和其他福利待遇,他们承担着过度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 产业竞争力提高缓慢。高增长并未伴随着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提高,这一点反映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相当明显。在制造业,我国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产品、品牌极少。 投资率严重偏高。这部分归于体制问题,即政府对投资的干预过强,部分归因于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如偏好于快变量的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和偏好于引进外资。而投资率过度的代价太高,最后可能要算总账。 由于长期的投资过度,在消费不足及外需放慢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将会破坏经济高增长的机制;其次,资源、环境的成本太高,投资率过高,不仅是因为资金投入大,自然资源投入也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外,投资的宏观产出效率偏低,与韩国相比,我们用更多的投资换取了相似的经济高增长率,代价过重。 宏观资源(特别是资金)配置严重偏向房地产部门。在这轮高增长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刺激过度,诱导了各类资金纷纷入市炒房,导致行业增长的严重结构失衡、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国际收支失衡等多重失衡。 200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1.5%,而投资资金的来源中,房地产投资资金占28.7%。如果我们用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投资完成额的差额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指标(狭义的),那么2003年以后,我国新增流动性中93%(2005-2007年三年平均)流入房地产市场,其他各行业仅分享了不到7%。经济步入周期性转折点后,其风险将逐步显现。 出口对外资依赖过大。对一个像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巨型国家来讲,外贸依存度过大是个问题,但进一步分析将发现,如果除去外资占出口的份额,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过大,即我们的真正问题是对外资的依赖过大,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外商投资)占出口比重2001至2008年的平均值为56.3%。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外资,是一种偷懒型的快捷发展策略,它的严重缺陷是政府的行为越来越短视,且抑制了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 除以上七大方面问题外,中国发展模式还有三大体制问题,即垄断行业(包括自然垄断和公共事业)改革滞后;在战略性竞争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仍然过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仍受到巨大的体制性障碍;一些重要的服务业(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文化娱乐业)管制过度。 现有发展模式的风险 现有中国发展模式 (中间模式)所产生的重大矛盾将会使其自身难以持续下去,并产生巨大的风险,使中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现有发展模式产生的过度不均衡问题将会极大地约束需求增长,最终限制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令我们甚为不安的是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突变,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收入差距较大的范围,向拉美化或东南亚化的方向发展。收入分配形势的长期恶化是许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后落入发展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现有发展模式的继续推进将会严重阻碍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容易陷入陷阱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被主导成熟产业、低工资的穷国竞争者和主导技术迅速变化产业、追求创新的富国挤压在中间。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如果继续推进下去而不做一个大的战略转变,就会因对创新的激励不足而陷入两难境地,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会因国内要素成本的上升及国外竞争者的压力而挣扎;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外资压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其中最最需要改变的是:让与国家竞争力提高关系很小却消耗很多的社会资源的房地产业暴利机制不复存在,使其他产业特别是一些战略性的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经营者不再受外部短期暴利机会的影响而安于创新,同时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政策激励。 三是现有发展模式不改变将会使资源瓶颈约束难以克服,且环境的代价太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高耗能行业,因为房地产下游全是高耗能行业,房地产行业由于其技术进步有限,对下游产业升级的要求不强。因此,这样一方面使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现象难以抑制,另一方面,将阻碍产业的技术升级。 四是现有发展模式严重扭曲了资金、资源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现有发展模式在资源、资金及人才都倾向于房地产业,这不仅影响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可能引发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即房地产过度泡沫化的风险。 不论是从较早时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南美国家的经验看,还是从晚些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经历看,房地产泡沫均难以避免,这无疑是它们先后陷入金融或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抵挡房地产的诱惑是避免出现金融或经济危机的关键,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避免了,所以它们成功了。韩国做得最好,1975年韩国便开始实施重工业战略,这时房地产投机活动开始兴起,韩国政府以建立重化工业竞争力大局为重,采取抑制性的政策,避免了房地产的泡沫。现在泰国之所以陷入发展陷阱,与其90年代所发生的严重房地产泡沫有直接关联。 那是不是房地产泡沫在任何时期都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答案是否定的。主要看房地产泡沫发生的时期,即发生在经济增长的哪个阶段,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发生在工业化及现代化完成之后,韩国基本避免了房地产过度泡沫问题,东南亚国家房地产泡沫则发生在刚刚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中国则更要提前,发生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前。房地产泡沫发生得越早,危害越大,越迟,危害越小。日本是“结果泡沫”、东南亚与我国是“过程泡沫”,“结果泡沫”问题不大,“过程泡沫”将可能破坏整个长期高增长机制,从而落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陷阱。明白这一点对克服中等国家陷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是要在发展的战略转型期避免房地产出现过度的泡沫,特别是不能出现泡沫经济。 调整的思路及建议 调整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两个过度依赖”转变为“两个依靠”,即增长动力转变。所谓两个依靠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和升级主要依赖于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主要依赖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资源、资本的过度投入。 缩小三大增长差距,释放生产力。 差距不是生产力,但缩小差距就是释放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没有缩小内部城乡和区域差异,过去的高速增长好像并没有受到这些差距的扩大的约束,但在下一阶段(“十二五”起)这些差距将会成为是否维持高增长的一个重大障碍。如何缩小差距呢?主要是根据公平原则,建立经济增长的分享机制,政府的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GDP的高增长转为共享型的稳定增长。 促进消费模式转变,挖掘内需增长潜力。中国居民的消费不足除了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体制不健全等约束外,还受到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方式(或模式)落后及各种政策性限制的重大影响,而后者更为本质。 加快农民转化市民的进程,提高城市化率。目前我国有1.6亿至2亿的半城市化居民(农民工),就消费来讲,这是一笔潜力极大的资源。加快农民转化市民的进程,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城市房价的合理化,高房价下无城市化,中国目前的房价水平与收入水平相比,严重偏高,降低价格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购房需求,也会相应地加快城市化进程;实施大规模的农民工安居工程。鼓励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主要是减少对非自主创新方面或领域的过强激励,因为只要存在比对自主创新更多的激励存在 (如对外资的过度激励,如对房地产的过度激励),那么,自主创新投入就不可能增加。这里也包括威廉·鲍莫尔提出的政府要严厉打击非生产性的“企业家行为”(“寻租活动”)。 首先,要改变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作用的政策导向,减少对房地产的过多激励,消除房市暴利,阻止社会资金过度流入房市。其次,降低战略竞争力行业的国有资本比重,鼓励民营资本对产业升级的战略作用。三是利用资本市场推进自主创新。我的思路是将大量过剩的社会资金导入股市与产业升级结合,促进重化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如制定产业差别化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政策,主要是明显放宽对升级型的重化工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条件,促进重化工业的资本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四是确定激励自主创新的正确导向。主要是要鼓励企业围绕节能节资搞自主创新,产品的自主创新要坚持“紧凑化”的取向。 大力增加非基础设施类的公共支出,改善民生。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财政结构改革主要是扩大非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支出,弥补这类公共部门(涉及民生)长期以来的支出不足。大幅度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策性住房及就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可以减轻居民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负担,置换出新的购买力,同时,能显著地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且增加对政府的信心,因此,会对扩大消费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大力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促进服务业的繁荣。重点是加快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明显放松对文化娱乐服务、社会中介服务(非组织的公共组织)的准入限制,促进相关服务业的大发展。 把促进大中部崛起作为国家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已经具有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要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向邻近的中部地区转移,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让其重复80-90年代沿海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再过20多年中国便能实现全面振兴。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不仅能显著地扩大内需,而且也是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地区差异的最有效途径。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765.html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王小广:解读中国经济“十二五” 王小广: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 相同主题阅读 王小广: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马凯:异哉,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马凯:中国不能自掘“中等收入陷阱” 张卓元:转方式调结构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选择 陈江生:中国发展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吴忠民:透视社会焦虑症:应主动正视矛盾 才能化解社会矛盾 胡祖六:不要自设“中等收入陷阱” “贫困陷阱”之后 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林文俏:改变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摆脱“陷阱” 左晓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急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刘志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杨永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跨越“陷阱”一个关键 蔡昉: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胡鞍钢: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于乎:“暴富中国” 是繁荣还是陷阱? 王小鲁: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 孙明春:中国 2020年的挑战(上) 田雪原:“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视角 刘伟: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 胡鞍钢: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41]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毛开一代流氓风气之先河! 历代君主都是流氓手段打天下,文化礼义治天下。可毛倒好,流氓手段打天下,接着流氓手段治天下,先从党外开始,逐渐蔓延到党内,把具有正义感,稍存人性良知者收拾个干净(这些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直到文革结束时,全国痞子当道,流氓治国,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用户: 大地 发表于:2011-7-29 22:00:02 支持 (3) 反对 (0) [40]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右可以给左言论自由,左不仅言论自由不给右,连人身自由和生命权都不给。—淡风冷月 在未实行民主宪政、公民权没有得到落实的前提下的中国,尤其是六十年来的历史教训,决不能对左、中、右和稀泥。不能仅仅对左谋私以警惕,更要揭露其祸国殃民给这片苦难的大地所造成的灾难。 用户: 思鸥 发表于:2011-7-29 21:04:56 支持 (6) 反对 (0) [39]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这是一篇剥左皮露奸相的好文章! 用户: 大音稀声 发表于:2011-7-29 20:54:47 支持 (7) 反对 (0) [38]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放开“报禁”,“党禁”,管他左中右,让人民在和平,法治,民主,人权,自由下,自由选举,自由谋私! 用户: 红尘梦醒 发表于:2011-7-29 18:12:10 支持 (12) 反对 (0) [37]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关键是要给人民公平的逐利机会! 用户: 红尘梦醒 发表于:2011-7-29 17:43:04 支持 (12) 反对 (0) [36]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对左和右都要警惕,一句话,要提防任何形式的政治投机。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一定不能以个人好恶为基础。 用户: michael_xgw 发表于:2011-7-29 17:37:39 支持 (8) 反对 (0) [35]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真正一心为人民的领袖只有毛泽东,是他第一次以至尊身份喊出了人民万岁这个穿越时空的千古绝唱,是他第一次发自肺腑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口号,是他力排众议在共和国及许多国家重要机关前面加了人民二字,没有一颗真正的爱民之心,这些闪光的字眼是不会想到的。不用举例说明,例子都在百姓心中,只要你随便问问中国的工农大众,看看毛泽东是不是已经永远活在他们心中,只要你能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你就会感觉到毛泽东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伟人。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7:33:22 支持 (3) 反对 (28) [34]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001的言论被通过,很高兴。看了很多呀三一的言论。还想再说两句。呀三一同志是个好同志,而且还很可能是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不管现实中的呀三是个什么真实样子,但从这些言论上体现,您也不过是一位迷魂汤吃饱喝足的混混。为什么呢?很明显:毛泽东经死了,靠他是没指望了。毛自己也并没有真心去实践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与三个代表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这种思想理论与实践没有多大关系,本来是忽悠人的,而不是指导实践的。毛泽东打了很多胜仗,是个强者,有勇有谋。他打土豪分田地的公平意识与其说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如说是他要打败敌人的一步棋。但他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难怪他的思想也不过是:出人头地、达官显贵、衣锦还乡、高人一等。这个目标他实现了,他又胜了,全国人民败了,甚至于他死后半个世纪,没人敢说他半个不字。现在跟你一样的毛迷大有人在,可惜毛己经死了,迷们还活着。再怎么迷也只能是空迷一场。难道你还想不通:毛靠不住,任何人都靠不住,生活只能靠自己么? 用户: 公平奋斗001 发表于:2011-7-29 17:30:32 支持 (20) 反对 (0) [33]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淡风冷月先生:你对毛思想理解是片面肤浅的,毛思想核心有两个:对外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与尊严,对内施政一切从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可能没有从淡风冷月先生的利益出发)。 毛泽东在你等眼里虽然如此不堪;但他逝世三十多年来,怀念、歌颂他的声音却始终不绝于耳(这里也包括曾经遭他唾弃的人),为什么?就连那些做梦都想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人也由于惧怕民意的力量而不得不摆出一副“继续他的遗志”的嘴脸。 ==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你还达不到这样的思维层次。收起你那一套吧。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9 16:57:06 支持 (11) 反对 (10) [32]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终于爬到了高位,可他们真的是要为革命做贡献吗?如果我们以为然,那就太幼稚了。在我所知的这些人中,无一不是以此来谋求更多的利益。权力大了,所享待遇的标准更高了,谋取私利的面也更广了。他们与那些从来不讲冠冕堂皇理论的打家劫舍者并无二致,送多少礼金,来之不拒;送多少财物,照单全收,甚至还要借助手中权力安插子女、荫庇子孙,对他人实施敲诈勒索。 ——说得没错!我们的党和国家,什么时候能够把“高位”和“特权”分开,而把“高位”和“笼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就无须成天诚惶诚恐提心吊胆警惕以这谋私以那谋私、以左谋私以右谋私,而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这一切交给宪政、法治即制度去管理了! 用户: 缪一轮 发表于:2011-7-29 16:26:08 支持 (22) 反对 (0) [31]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说的是“波西赖”吗? 用户: zouhong 发表于:2011-7-29 16:22:36 支持 (22) 反对 (0) [30]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批”左”的就是右,批”右”的就是左,让人傻眼.想来批”中”的人最正派喽?此文作者闭着一只眼说事.在人们向往民主的大潮下,批批”左”不是也可以谋点私吗?我们需要的是探病治病的思想,那种随手贴标签的做法大可不必. 用户: poiuyt 发表于:2011-7-29 16:08:03 支持 (1) 反对 (3) [29]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以“左”谋私要警惕,以“右”谋私也要警惕,以“中”谋私更要警惕。 用户: szyangsj 发表于:2011-7-29 15:48:09 支持 (7) 反对 (1) [28]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不可忘却网友:昨天模仿毛泽东 写了拙作,算是对你诬蔑毛论调的回应。拙作如下:古国东方,幅员广袤,文明悠悠。自嬴政一统,狼烟绵绵,朝代迭替。近代百年,丧权辱国,尤为东倭,欲建大东亚共荣圈。抬望眼,韶山冲人杰,一雪国耻,巍巍中华共和,毛泽东思想照前程。看两弹一星,帝国胆寒,劲敌中正,退出联大。全民同心,共奔大同,但因前程无坦途。人杰去,现江山变色,百姓呜咽。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4:46:50 支持 (1) 反对 (37) [27]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18楼、23楼二位网友:中国三十年改革声浪震天响,目前以私有化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已经完成,但当年总设计师设计的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实现了一半,一批先富确实脱颖而出了,但先富们富起来后就不愿按设计师指定的路线图走,中国两极分化世界第一。本来以为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没想到用堆积如山的谎言污蔑了三十年,毛泽东依然风采不减当年,看看纪念堂前排队的长长人龙,看看韶山广场上的人群,毛泽东生前以自己天才智慧创造的超人业绩让人民爱戴,现在中国的现实让人民更加怀念毛泽来,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这种浩荡大势。你们急了,急也没用,人民心底里的意念用权力和金钱是没法剔除的。民意不可违,人民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力量,人民过去选择毛泽东,现在和将来还会选择毛泽东的。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4:13:16 支持 (2) 反对 (43) [26]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过去和现在已经证明,只有毛泽东之路才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未来也必将证明,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引领中华民族真正走向振兴。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3:54:39 支持 (2) 反对 (47) [25]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淡风冷月先生:你对毛思想理解是片面肤浅的,毛思想核心有两个:对外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与尊严,对内施政一切从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可能没有从淡风冷月先生的利益出发)。 毛泽东在你等眼里虽然如此不堪;但他逝世三十多年来,怀念、歌颂他的声音却始终不绝于耳(这里也包括曾经遭他唾弃的人),为什么?就连那些做梦都想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人也由于惧怕民意的力量而不得不摆出一副“继续他的遗志”的嘴脸。 这个对比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声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人民却不买帐、而偏偏独崇让他们在“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时代遭罪的毛泽东,中国人民真的是愚到了极点! 人民为什么会怀念毛泽东?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剥夺了所有当权者的特权、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权利高于一切! 用户: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1:50:28支持(0) 反对(11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还有不少的人怀念毛泽东,一是几十年的灌输洗脑,不知道真实的毛泽东是罪恶滔天所至,今天的北朝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你去调查,大概大部分国民还是认为金日成金正日是大救星,此其一。其二,有毛泽东时代的既得利益者,而现在因为是市场经济而不得势了。其三,有相当多的人,心里也知道毛泽东时代罪恶,人民缺吃少穿,但主要是对今天的一些弊端,如贫富差距,官员腐败、下岗拆迁等的不满,故意通过吹捧毛泽东以发泄自己对上述的不满。其四,有部分青年人不了解历史,不知道毛泽东的独裁专制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沉重灾难,如由于毛泽东的独裁专制造成了至少5000万中国人民的非正常死亡。你属于哪一种,自己可以去对号。 用户: 不可忘却 发表于:2011-7-29 13:53:24 支持 (42) 反对 (0) [24]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佬佬五网友:你所举现在的种种丑恶(腐败、通胀等)正是不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恶果! 毛泽东思想与你所举的种种丑恶是格格不入的!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3:48:48 支持 (1) 反对 (36) [23]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是左是右,全由“权力”说了算。在党内它曾是政治角场上致对手于死命的利器,被“右倾”大帽子压垮的,大都是“正”的民族精英。 用户: ltqf 发表于:2011-7-29 12:23:24 支持 (27) 反对 (0) [22]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支持楼主观点。看下六十年来我国历经的磨难、广大百姓所经受苦难、不同时期的‘’非正常死亡‘’,其罪恶根源都是以左面目出现结果。左的高调掩盖的是不可告人的个人、小集团、私利,阴谋和野心。祸国又殃民!看看当下‘’左‘’的表现,‘’唱红‘’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等到了‘’十八大‘’以后国人更清楚。口号叫得越响,对社会危害越大。高喊‘’反贪腐‘’者,谁会信他是清官?‘’振兴中华、民族复兴‘’口号下,看那些权钱勾结、官商勾结,利用权力为子孙后代捞钱谋权者已经举目成遍。人民在飞涨的物价下艰难活命。……… 用户: 佬佬五 发表于:2011-7-29 12:21:41 支持 (32) 反对 (0) [21]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淡风冷月先生:你这是对毛思想浅薄之论。毛毁的是整个个旧世界,从他枪杆子里出政权,到斗私批修,处处体现了他的思想。他所建设一是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毛的思想。但是由于人的生命局限和历史的局限,出江未久遇猿啼,轻舟难过万重山。 毛泽东眼中的修是什么?你懂吗?我告诉你: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都是毛要反的修!这不足以代表大多数人民(不代表淡风冷月先生)的要求吗?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1:57:30 支持 (1) 反对 (49) [20]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淡风冷月先生:你对毛思想理解是片面肤浅的,毛思想核心有两个:对外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与尊严,对内施政一切从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可能没有从淡风冷月先生的利益出发)。 毛泽东在你等眼里虽然如此不堪;但他逝世三十多年来,怀念、歌颂他的声音却始终不绝于耳(这里也包括曾经遭他唾弃的人),为什么?就连那些做梦都想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人也由于惧怕民意的力量而不得不摆出一副“继续他的遗志”的嘴脸。 这个对比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声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人民却不买帐、而偏偏独崇让他们在“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时代遭罪的毛泽东,中国人民真的是愚到了极点! 人民为什么会怀念毛泽东?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剥夺了所有当权者的特权、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权利高于一切!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1:50:28 支持 (1) 反对 (46) [19]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毛泽东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国家民族的形象,包括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侮辱毛泽东,是中国人的自辱,是中国人的不自尊!毛泽东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急需的! ________ 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维怎么可能在几十年里就可以消失呢? 用户: 归乡 发表于:2011-7-29 11:45:42 支持 (31) 反对 (3) [18]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毛泽东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国家民族的形象,包括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侮辱毛泽东,是中国人的自辱,是中国人的不自尊!毛泽东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急需的! 用户: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0:57:27支持(1) 反对(6) ===对不起,我没有委托你来代表。 你们这伙人就是喜欢手淫,还特么经常高潮,傻得根啥样的,都不想说你们。 毛的思想贯彻得越坚决,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越悲催。 为什么那么多党内贤达智者都觉得贯彻很难,因为它根本就是窒碍难行,因为它根本就是有违人性的道德高调,是脱离实际的发展方略,是走火入魔的政治设计。 非要强制贯彻,就只能做波尔布特,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血淋淋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跟毛主义比起来,绝对绝对绝对是一个进步,而不是退步。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9 11:30:27 支持 (44) 反对 (2) [17]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毛泽东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国家民族的形象,包括每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侮辱毛泽东,是中国人的自辱,是中国人的不自尊!毛泽东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急需的!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0:57:27 支持 (1) 反对 (61) [16]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太行真人先生:你质疑的一切都是没有坚决高举毛思想旗帜的结果!毛思想贯彻的越坚决,你所质疑的事就越少!不要以为我一讲毛思想,你就认为左了,你多看一些毛的书,毛思想确是指导中国建设的最好理论!由于毛泽东的形象被诋毁、毛泽东思想被阉割,毛泽东的精神被丢弃才会产生种种丑恶现象。 中国不可能再回到毛泽东的时代,但毛泽东的精神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民族精神!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0:53:38 支持 (1) 反对 (59) [15]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14楼,脑子有问题,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只有中国有,非常虚伪的口号,就是毛时代所谓的服务也是很不人性话。服务者是应该的因为他吃了皇粮,不给他皇粮他给你服务吗? 用户: 太行真人 发表于:2011-7-29 10:20:01 支持 (37) 反对 (0) [14]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左、右都不是中国目前需要的。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施政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少数人利益出发,也即从毛泽东思想出发!回归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上来! 用户: 呀三一 发表于:2011-7-29 10:03:08 支持 (1) 反对 (64) [13]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高,妙,深。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目前的左,不是贪官,就是奸商。再不然就是迷魂汤吃饱喝足的混混。无非是好处拿完,便宜占完,权力霸占完。更有胜者,以为不添沟子吃屎,不当奴才做走狗,就没法混了,过不下去了。其实还不是满怀着从奴隶到将军的野心与梦想。只可怜:一日为奴,终身都是孙子。做人的脊梁骨一旦弯下去,一辈子都挺不起来,一生都得跟狗一样爬着。 用户:公平奋斗001 发表于:2011-7-29 9:25:33支持(0) 反对(0 ==正是这帮人,口里喊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这帮人,面对民众的利益诉求,大讲阶级斗争新动向,海外敌人亡我之心不死,采取毫不留情的暴力手段维稳。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9 9:41:03 支持 (50) 反对 (1) [12]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右可以给左言论自由,左不仅言论自由不给右,连人身自由和生命权都不给。 王绍光不是在本网的一篇文章中说,共产党内有一少数入党是为了做官的(天知道是少数还是多数,说这样的话都知道作者良心有多么黑),还有一部分人入党后反党骂党(一副杀气腾腾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党内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由),意思是多数人入党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当今中国,多数人入党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吗?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王绍光这样的言论,不是要为党内打开杀戒找理由吗?搞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吗?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左们是真正的左吗?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吗?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9 9:34:29 支持 (38) 反对 (0) [11]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左们一贯自诩其有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是却从未见过一个左们成为微博红人或者微博名人。 可见,左们描绘得天花乱坠的社会愿景,杀气腾腾的话语体系,高不可攀毫无人性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没有市场,已经越来越多理性人群所抛弃。 左们都是权力的奴仆,把全部功夫都用在献媚权力上,哪有功夫用微薄与真正的民意去沟通交流?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9 9:27:58 支持 (40) 反对 (0) [10]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高,妙,深。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目前的左,不是贪官,就是奸商。再不然就是迷魂汤吃饱喝足的混混。无非是好处拿完,便宜占完,权力霸占完。更有胜者,以为不添沟子吃屎,不当奴才做走狗,就没法混了,过不下去了。其实还不是满怀着从奴隶到将军的野心与梦想。只可怜:一日为奴,终身都是孙子。做人的脊梁骨一旦弯下去,一辈子都挺不起来,一生都得跟狗一样爬着。 用户: 公平奋斗001 发表于:2011-7-29 9:25:33 支持 (25) 反对 (0) [9]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无关乎左派右派中间派,哪怕只是蛋黄派。 一言以蔽之,不要“迎合”当局的需要而丧失自我地去谋私。 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当局需要如此这般的东东,有人嗅到了,迎合之,周瑜打黄盖,我们又能如何?或者如宋江之流,自立山头只等朝廷前来招安,我们又能如何?左右这种模糊论调,无法警惕了,如果这样警惕,那就是要进行思想整风了,批评者自身已经左的一塌糊涂了。因此,对于左右之分及其是否以之谋私,我们是管不着的,思想自由的同时,就意味着左右自由,也就意味着以自己所表述的立场去获取稻梁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你说要独立思考,不能见风使舵,我同意。如果你说要敢于不谋私,要立场坚定人格高尚,我也不反对。只是唯独这警惕以左谋私之论,是鞭长莫及之说了。 综上所述,此文是一彻头彻尾的标题党! 用户: rwq0194 发表于:2011-7-29 8:04:33 支持 (4) 反对 (28) [8]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从各个方面堵塞革命的路子,这是楼主之流处心积虑之处。在反左防左的叫嚣声中,彻底扼杀中国的希望,断送中国的前程,把中国变成中外反动派的乐园,把人民永远丢进火坑。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这才是正确的方针。现在中国什么占主流?右是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还在拼命反左,你们想灭亡中国吗? 用户: xc4950 发表于:2011-7-29 8:00:13 支持 (1) 反对 (49) [7]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要警惕以“左”谋私,但也要防止以右谋私!而且后者更是当务之急。 用户:玄默 发表于:2011-7-28 22:20:45支持(2) 反对(4) ++++++++++++++++++++++++++++++++++++++++++++++++++++++++++++ 以左谋私的屡试不爽,以右谋私的未见几人。后者也没有像你说的有当务之急。是你觉得当务之急罢了! 用户: xuzhu 发表于:2011-7-29 0:58:59 支持 (44) 反对 (2) [6]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胡鞍钢,韩毓海,王绍光在选网上的文章,开始有评论,后来关闭了,不准人评论了。 他们大讲特讲体制的优越性,讲从体制优越性上我们超过了美国,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28 23:11:45 支持 (56) 反对 (2) [5]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把薄打下去,把汪挺上去,是10-20%的既得利益者,加上他们属下“精英”的不变主题. 用户: 左右逢源 发表于:2011-7-28 22:52:33 支持 (6) 反对 (71) [4]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诛心论,总是屡试不爽啊! 用户: 左右逢源 发表于:2011-7-28 22:50:02 支持 (2) 反对 (24) [3]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要警惕以“左”谋私,但也要防止以右谋私!而且后者更是当务之急。 用户: 玄默 发表于:2011-7-28 22:20:45 支持 (5) 反对 (50) [2]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1、能以“左”谋私的,显然不是一般人,他必须有能以“左”为号召的正统性与资源,显然,就正统性而言,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2、谁有这种正统性,猜猜看! 3、张心阳,不是一般的文人,这种文章出来,即使无顶层意思,也至少有代表性; 4、那些要以“左”谋利的人,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在其内部阶层,都反对者众啊! 用户: 阳明山庄2号 发表于:2011-7-28 22:18:46 支持 (30) 反对 (7) [1] 回复:学习时报:警惕以“左”谋私 1、“左”,漂亮大话一大堆,阔国家与民族前途之气,拿国家与民族前途豪赌,并当做自己的个人恩惠,市利于普通百姓,而且,连自由派知识分子常都被哄得团团转,点头称是,你看,“左”多么具有欺骗性,多么危险! 2、不过,当今社会利益构造盘根错节,那种假“左”以谋个人权位的人,他的主张能坚持多久,有多硬挺,我看并不乐观! 3、但是,假“左”,即使它前路不远,它的短时的破坏力还可能够强,务必要加强批判啊! 用户: 阳明山庄2号 发表于:2011-7-28 22:11:58 支持 (55) 反对 (4) 加载中…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韩毓海:百年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

韩毓海:百年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 标签: 建党九十年 ● 韩毓海 引言 新中国诞生伊始,中国是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国家(人均GDP排名第134位)[2],婴儿死亡率高达200‰[3],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4],成人文盲率高达80%[5]。?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按实值计算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6]? 莫里斯·迈斯纳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绝大部分历程中,中共遭遇的是最为恶劣的国际封锁,但在1952—1978年的25年间,中国却是世界上现代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国民收入(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倍,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4.5%,大大超过了德国、日本和苏联在发展高峰期的增长速度。[7]? 阿玛蒂亚·森的研究显示:新中国遭遇的国际封锁和压力,比几乎同时独立建国的印度要大得多,但在1952—1978年,中国比印度少死了一亿人口,而这不过是中共创造的诸多奇迹之一。?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