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萧夏林:北京报摊,北日和人日浪费知多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观察

毫无疑问,北京日报和人民日报是北京核心党报,一个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一个是北京市党委机关报。它们是北京报摊必备媒体,每天每个报摊5份。无论你卖不卖,每天五份,一份不少。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任务。 对于所有报摊来说,卖一份两日报纸像过生日一样,十天半月买一份正常,三个月半年一份卖不了也正常。用报摊老板的话来说,两日没人待见,办得烂,没人看,所以,没人买。没人看,自然没人买,但是,你必须卖。这就是两日的最牛逼的地方。反正人家有的是钱,都是政府拨款。 绝大部分读者不知道报摊上卖人日北日。即使涉及到自己和自己的单位也不会去报摊买,而是直接到报社去买。 实际上,绝大部分报摊每天收到两日报后,基本不摆出来,两日一到就放进退货报纸行行列。一是摆了也是无人买,二是白占地方,影响卖其他报刊。两日报纸可谓北京报摊最沉默无声的报纸。 两日报纸,每天5份来,月底150份走,静静的来,静静的走,一年365天,一个报摊就是1825份。一年卖出的屈指可数。甚至有些报摊一年也卖不了一份。 前两年,梅华宁接受媒体采访,说北京日报每天在报摊销售2万到3万分,则完全是胡说八道。即使10年,北京日报在北京报摊恐怕也买不了两万分。梅华宁有权利这样说,他是北日社长,他是骗子,也是黑官。 俗话说,不赚钱,赔本卖吆喝。人日北日不仅完全赔本,而且连吆喝也没有。这恐怕是世界报摊奇观。当然,也是世界报业奇观。他们是党报,有钱,不怕赔钱。像人民日报,为他们出钱的不是8000万党员,而是中国有13亿人民,人民血汗钱源源不断,每年数亿。 北京18个区县,每个区县报摊在800个左右,18个区县,就有14600个报摊,就算北京有10000个报摊,每天各有有50000份两日报纸,加在一起就是10万分。每年多少呢,就是3650万份。所卖份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周末节假日版面有所减少,春节停出一天,两日每年进入报摊的实际数字也不少于4500万份。人民日报每份一块二一份,北京日报每份一块钱。实际上这也是他们的成本价。这就是每年要浪费全国人民和北京市人民4500万元的直接浪费。这还不算邮局和报摊的人力物力浪费。这是多么巨大惊人毫无意义的浪费。 当然,这些退回去的报纸都直接进入了化浆池子。 有摊主说,如果按照市场要求,邮局就赔大了。据说,邮局的收入就是退回的两日报纸,直接卖给造纸厂所得。 我们不说两日的其他浪费,两日北京报摊运行模式纯粹是无谓的浪费,浪费国家巨额外汇(人日北日都是进口纸,是最好的纸张),浪费多少人民血汗钱,毁坏多少深林。如果是政治宣传也可以。因为从印刷厂出来,到报摊,然后到造纸厂。两日报纸在报摊的价值就是政治宣传,就是给摊主带来利润。但是,这两项的效益上是零。这简直就是犯罪。两日这样的作为还必要进行下去吗? 我不知道全国两日(人民日报加上地方党报)是不是都是这样浪费国家外汇和人民血汗钱,。如果都是这样,那将是多么巨大的犯罪。 人民日报花的是全国人民的血汗钱,各省市党报是各省市人民的血汗钱。其他层面的挥霍浪费我们不知道,但是,这种报摊游戏还是不要玩了。希望全国各省市不要继续玩两日报纸的无谓无底线的游戏了。最起码每个报摊不要5份,每个报摊给一份象征一下,少浪费一点人民血汗钱,减少点自己的罪恶,也低碳一下中国的生活。 相关日志 2012/05/21 — 波涛:媒体就应该充当“热衷负面报道“的“扒粪者” 2012/05/21 — 周西:中国两大官媒争论中国食品安全恐慌来自何处 2012/05/18 — 奇文共赏:北京日报:有的媒体热衷负面是受西方观念蛊惑 2012/05/17 — 芦笛回应新华社批评其在BBC中文网发表的文章 2012/05/16 — 《北京日报》要骆家辉公布财产 网民查出反求诸京官无回应 2012/05/16 — 北京日报官方微博吁骆家辉公布财产引网民围观拍砖 2012/05/15 — 北京日报:请骆家辉公布财产(真喜感啊) 2012/05/10 — 如果今天广东的媒体没有杨箕, 那么汪洋就是影帝第二 2012/05/09 — RFI:华文媒体的无间道时代? 2012/05/07 — BBC:《新京报》蹊跷道歉近24小时候才遭删除

阅读更多

《华盛顿邮报》有关美国衰落的五个神话

持久的战争、低迷的经济以及呈爆炸式增长的债务,从这些迹象中,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美国的衰落已无法挽回,美国将超级大国接力棒传递给中国或其它新兴国家的时候到了。   没错,美国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从经济上看,十年前的美国要比现在更好。但那些认为美国正在衰落的人没有看到美国在历史上表现出的坚强,他们错误理解了事实。美国的衰落只是一个神话,以下是五种常见的对美国的误判。   1. 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是的,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在阻挠美国实现其外交目标方面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他们在联合国(微博)对干预叙利亚建议行使了否决权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美国也越来越不愿意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它正在从中东撤军,由于国会未能就债务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美国的国防预算很可能将被大幅削减。   但即使如此,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美国的经济总量是排在第二位的中国的两倍还多。只有美国才有可能在世界上各个角落投放兵力。美国在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驻军,美国每年的军费支出几乎占全世界的一半。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可以让欧洲与日本减少军费开支,而把资金用于其它重要用途。美国的海军保卫着重要的贸易路线,使全球贸易成为可能,美国还向贫穷以及灾难地区国家提供援助。   2. 美国的经济前景十分暗淡   美国放缓向国外扩张的一个原因是家里太忙,腾不出手。美国需要处理不断窜升债务总量、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工资下降以及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虽然美国经济前景不再象过去一样光明,但也绝不暗淡。美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媲美,美国的大学在去年就吸引了72.5万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美国是创业家的天堂,是世界研发中心,硅谷的新创企业以及风险投资给世人树立了典范。   就能源行业来说,非传统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领域里的创新改变了市场规则,而美国公司一直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出口国。在食品价格上涨或短缺情况下,美国将更有能力应对。   从人口结构看,美国要比其它大国形势更好。预计美国人口将在2050人增加1亿人以上,劳动力将增长40%。同期欧洲人口将减少1亿人,而中国的劳动力人数已经开始下降。   3. 美国的政治体系已经破裂   华盛顿的政治僵局似乎让美国的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许多人认为国会内部的分歧过大,一些重要立法很难获得通过。但我们不要忘了,在奥巴马政府执政两年来通过的法律,比如经济刺激计划、医疗改革以及多德弗兰克法案,是从1960年代以来最多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奥巴马所带领的美国的前进方向,这个系统绝对没有破裂。   债务上限谈判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在政治上的失败。事实恰恰相反,在美国信用评级被调降后,投资者争相购买美元以及美国的国债,进一步证明美国是世界上真正的投资避风港,尽管美国是危机的制造者。严峻的经济形势似乎进一步加强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国会的政治闹剧恰恰说明美国并没有衰落。与欧洲不同,我们并没有被逼上绝境。遗憾的是,我们的政治系统只有在发生危机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在危机来临时,我们的政治家将会负担起责任,市场知道这一点。   4. 美国将给崛起的中国让路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还需要进行艰苦的改革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中产阶级国家。连温家宝总理也承认,中国的成长模式“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无法持续”。   中国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大,但它仍只是一个相当贫穷的国家,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促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一资源现在成了问题。在中国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的同时,工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中国在1960年代毛时期出现生育高峰,在1970年代执行了计划生育。中国当前劳动力人数对退休人员的比例为6比1,预计这一比例将在2040年下降至2比1。   最后,想像一下贫穷的中国变成了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与美国相比,中国政府并不情愿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不会在近期内取代华盛顿的原因之一。   5. 世界不再需要美国的领导   美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美国虽然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的影响力确实在减弱。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其它国家的崛起,让美国的领导作用变得更为必要。这在亚洲最为明显,有近半数中国的邻国要求与美国建立更为紧密的政治与安全关系。   毕竟,咱们还能找谁呢?中国的成长让人无法预测,而欧洲而忙于拯救欧元以及维护欧元区的统一。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归零地带。全球领导力在减弱,世界危机四伏,但美国所承受的痛苦要比其它国家更少。如果美国在管理世界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利益,美国就会在干预其它国家之前预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美国只有削减了干预的规模,但不要误以为美国已经衰落了。 – 这篇文章非常客观 中国要崛起,跻身真正的列强,挑战的不是一个孤立的美国,而是一个业已成型的全球社会秩序,这个是最难的,比单纯的GDP超美难多了,比单个行业技术和规模超美国、PK跨几家美国大公司更难 好比在一家很成熟的公司里面(人的寿命和工作时间都无穷长、职位分工已经非常明确,人员流动性为0),想升职当领导?谈何容易啊,你是在改变整个公司的秩序。 – 不过美国人写这种文章,就是信心不足的表现啊。 – 美国人一向自省性比较强,而且什么言论都有,世界到底怎么运转,还很难说 – 这个好像有给自己打气的意思了。 美国人还是有危机感了,主要还是被08奥运震撼了。 大多数美国人以前以为中国和菲律宾差不多的国家。 – 被镇的是美国民众,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关系自己的柴米油盐还有莱温斯基比较多 对中国缺乏了解,而且中国这几年确实变化快,他们更新的不够 不过美国精英阶层,政经人士,对中国的发展一直是非常关注,而且有清醒的认识 相关日志 2012/05/06 — 译言网:美国衰落?那不过是个传说! 2012/05/05 — 多维:陈光诚事件三方角力 中共经受“压力测试” 2012/05/05 — 《新共和》奥巴马政府对陈光诚的看法是如何被揭露的?一条一条”推”出来的 2012/05/05 — 何清涟:中国政治生态下的“使馆避难幻觉” 2012/05/05 — 曹长青:是陈光诚改口还是美方变卦? 2012/05/04 — 美国务院关于陈光诚的最新声明 2012/05/04 — 我想去美国! 2012/05/04 — 美国一发怒,土共又要软了:陈光诚电话接通美国国会请求赴美 2012/05/04 — 谁在拙劣表演呢? 2012/05/04 — 明報:陳光誠﹕被美騙離使館 盼搭希拉里專機離國 駱家輝否認逼走陳

阅读更多

梁文道:站穩什麼立場

薄熙來事件爆發之後,內地各大媒體都發出了回應黨中央的喊話,內容來來去去就是演繹那幾個關鍵表述,例如「團結在黨中央身邊」,又如「站穩政治立場」。看見這些熟悉的字眼,我不禁懷疑那個必須站穩的「政治立場」到底是什麼立場,而那個必須被緊緊團結擁護的中央又是種什麼樣的「中央」? 多年以前,我在一家曾以「講政治」和培養幹部著稱的大學演講,台下學生多為共青團團員,其中更不乏早已入了黨的精英;可是當我刻意問起《資本論》中某個關鍵概念時,平日擅長答問和表現自我的青年卻全都成了啞巴,勉強回應者也多半只是胡扯而已。受了那麼多年的馬列教育,甚至還加入了共產黨,他們可知道共產主義到底是怎麼回事嗎?每次看見這些年輕人的臉孔,看見他們好奇,熱切以至於疑惑和不屑的神情,我都要懷疑自己究竟可以做到些什麼。他們不再為了信念入團入黨,以後也可能是個講原則的媒體人,或者在一家民企打工求上進,又或者做了個只想打好這份工的公務員。如果他真的當了幹部,有一天遇上陳光誠這樣的人,他可還會記得我曾說過的故事以及那些青春歲月裏讀過的書?他會不會跟着大隊,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就像當年入黨那樣地理所當然,自覺或不自覺地成了無數利益鏈條的其中一環?我真的不知道。 往昔的路線鬥爭縱然虛矯,但起碼要砌出一套綴滿了主義的說辭。今天則連主義都用不着了,純粹是赤裸裸的利益爭鬥;再也沒有一個敗者會被扣上政治的大帽子,你只需要說他貪腐說他「私生活不檢點」就夠了。甚至打擊陳光誠也都不必批他反動反黨反人民,光天化日之下禁閉他威脅他就是,甚麼都不必多說。如此世道,你要站穩甚麼「政治立場」? 相关日志 2012/05/06 — 冬眠熊2010:午夜政治观察(109-125) 2012/05/06 — 冬眠熊2010:午夜政治观察(126-133) 2012/05/03 — 贺卫方:党的干部不能在国库拿工资,而应该由党费来支撑 2012/04/27 — RFI:薄熙来事件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歧 2012/04/26 — 薄熙来事件凸显中共以党纪冒充国法的尴尬 2012/04/26 — 从胡提保持党的纯洁性来理一下最近的事件 2012/04/25 — 金融时报:中国高层的派系之争 2012/04/25 — 胡平:中共当局要给薄熙来定刑事罪吗? 2012/04/24 — 印媒评论:薄熙来案揭穿中共太子党奢华面貌 2012/04/23 — 金融时报:一个脱党者

阅读更多

人大提案都没用,美国一施压马上中国就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真是曲线救国

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曲线救国,历来如此。 @何刚:国企红利上缴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这是好事。不过,让人略觉得荒诞的是,这不是我们自己讨论、博弈的结果,而是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财长盖特钠提出的要求,理由是中国应减少对国企的事实上补贴,红利少留存因此成共识。多年国内呼吁或有影响,不如美国施压临门抽射,中国事务,独特 –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石岩)作为4日闭幕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焦点议题之一,中方承诺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同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予以稳步推进。 中美双方4日晚间联合发表的新闻稿显示,中方将稳步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增加上缴利润的中央国企和省级国企的数量,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国家预算体系,继续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 以美国财长盖特纳为代表的美官方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享有巨额政府补贴及各项“不公平”的政策倾斜,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盖特纳多次呼吁中国对此作出改革。“中国必须更多地依靠民营企业的创新,而不是国有企业的产能扩张。”他说。 对此,中国政府承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信贷提供、税收优惠和监管政策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美方认为,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带来的收入可用于资助政府的社保和养老开支,从而有可能降低中国人大量储蓄的必要性,让他们提高消费支出,从而达到刺激中国内需的目的。 中方还承诺,鼓励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增加红利支付。此外,中方鼓励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分红水平,使其与国内其他上市公司的市场平均分红水平相一致。 本轮经济对话中,对于中国正在推进的利率改革,美方同样予以高度关注。4日晚间发布的联合新闻稿显示,中方承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利率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政策目标。”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强调,但他同时指出,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多年,分析普遍认为,如操作不当,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大量坏账,甚至导致银行倒闭。 4日结束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共取得67项具体成果。对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评价说,本轮经济对话取得了“圆满成功”。 – 国企红利上缴过低引争议 国资委称历史包袱很重 导读邵宁坦诚,5%-10%的红利上缴比例是一个“比较低的比例”。而之所以按照较低比例收缴央企利润,是因为目前国企的包袱还很重。 国有企业“红利”(即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国企红利,近2万亿元何处去”,质疑国企红利上缴比例过低,并建议将国有资本收益纳入公共财政。 本报记者还了解, 在3月份的“两会”上,将会有人大代表递交建议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提案。 2月22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接受本报记者等采访时,回应了各界关于国企红利的争议。 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国有企业经济状况改善,国有企业甩掉了历史包袱,红利上缴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国资委收益管理局一位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央企负债率普遍偏高,实际归属母公司支配的资金并不多。 “目前大幅提高上缴比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阻碍国有企业的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上缴比例之争 近日,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引起社会各界对“央企红利何处去”的质疑。 来自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9870万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倍。而这在近2万亿元的利润中,只有5%用来上缴红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媒体采访时质疑央企红利上缴比例过低,“根据2010年前的有关规定,部分央企须上缴利润5%-10%的红利,上缴收益占国有企业利润比重过低,与其良好的盈利状况和占有巨大公共资源的背景不适应。” 对此,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数字与国资委掌握的不太一样,“我估计可能是口径不同”。 根据国资委方面出具的数据,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1315万亿元,这一数据比财政部公布的1.9870万亿元相比,少了近一半。 其中,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在2010年上缴红利约600亿元,相比2009年的315亿元增长近一倍。 邵宁坦承,5%-10%的红利上缴比例是一个“比较低的比例”。而之所以按照较低比例收缴央企利润,是因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包袱还很重,“需要很多钱去卸包袱”,而这方面需要投入。另外,企业对提高上缴比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呈上升趋势,“咱们往前看,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国有企业包袱基本上化解掉以后,我觉得,这个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应该是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从今年开始,央企上缴红利比例已提高至10%至15%两档。其中,烟草、石油石化、电信、电力这样的垄断型央企上缴比例从10%提高到15%;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央企由5%提至10%。 今后,我国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最终会提高至一个什么水平?邵宁表示,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提至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平均水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 资金用途之争 央企剩下的90%-95%利润用在了哪里?这也是存在质疑的地方。 据国资委统计,以国有资本收益为主要来源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主要用于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技术创新、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包袱等。 其中,约有54%的国有资本预算用于企业重组,18%用于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比如救灾抗震等。 但总的来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绝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内部,即“体内循环”,而很少用于民生领域。 于是,有人质疑央企“在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前提下,将巨额利润占为己有”。 对此,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央企的巨额利润通过投资转化成了新的净资产,而这些净资产是不可能被分掉的。 据国资委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央企的净资产年均增长15.6%,大约较5年前翻了一番。 对于国企利润很少用之于民的原因,邵宁将国企利润比喻成一笔“储蓄”,存在“银行”,以后国家需要钱,完全可以动用。 上述国资委官员对本报记者透露,国资委正考虑今后将一部分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民生。 央企负债率普遍偏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央企的利润和规模都实现了狂飙突进。 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央企资产总额由10.5万亿元增长至24.3万亿元,年均增长18.2%;实现净利润由4642.7亿元增加至8489.8亿元,年均增长12.8%。 这些数据使央企给人留下了“财大气粗”的印象,这也是外界很容易忽视央企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事实。 上述国资委收益管理局负责人给本报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50%以上的央企负债率超过65%,其中,一般工业企业的平均负债率为50%,1/3的非工业央企负债率超过75%,尤其是航空、军工等领域,电力企业的负债率甚至都超过了80%。 此外,几乎所有央企都存在历史包袱。而国资委要转变央企“大而不强”的尴尬处境,首先必须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 上述国资委官员透露,国有企业存在各种历史包袱,光是厂办大集体职工的安置费用,至少需要1000亿。 但与央企2010年1.1315万亿元的利润总额相比,1000亿仅占10%,为何央企拿不出这笔钱? 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在1.1315万亿元的利润总额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621亿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每年央企要将33%的利润总额以所得税的方式上缴,上市公司也要分走20%至30%,剩下的50%-40%才归属母公司支配。 一位国资专家表示,央企红利上缴比例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在目前大幅提高上缴比例等于“杀鸡取卵”。(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日志 2012/05/06 — 万维:美重量级学者痛斥北京:陈光诚事件倒打一耙 2012/05/05 —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 2012/05/05 — 重大实质突破 中国承诺取消国企保护 2012/05/04 — 美国务院关于陈光诚的最新声明 2012/05/04 — 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介绍与陈光诚的接触经过 2012/05/04 — 港媒:对话成训话 犹如母亲训儿子 中国情何以堪 2012/05/03 — 美国政府被刷了?还是在和魔鬼做交易?美联社报道陈光诚或非自愿离美使馆 疑受当局威胁 2012/05/02 — 最高層領導研究解決 中共急擺脫陳光誠事件 2012/04/30 — 美国助理国务卿坎尔贝突然访华 2012/04/29 — 产经新闻:陈光诚逃出,被安全保护在美使馆,成为美中谈判紧急议题。

阅读更多

何清涟:中国政治生态下的“使馆避难幻觉”

从2月到4月,中国一共上演了两起出奔美国使领馆避难事件。这些事件让人看到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极为险恶:尽管王立军、陈光诚两人的不安全来自于不同的政治层面,但在中国政治高度黑社会化的状态下,无论是职掌刑司的公安局长还是维稳对象,都处于人身缺乏安全保障的状态。 由于前往外国使领馆避难,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条不归路,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中国人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寻求避难的现实可行性,这种讨论至少可以帮助有此想法的人事前评估一下风险。 王立军的“使馆避难幻觉”源于自我估计过高 王立军的“使馆避难幻觉”由来已久。在王案事发后,我查阅有关资料时,曾读到一篇为王立军张目的文章——《辽宁铁岭王海洲诬陷王立军案内幕》(2009年),其中谈到王立军遭受老上司王海洲的“陷害”时,“一些外国机构不断给王立军打电话或发传真,询问王立军是否需要‘政治避难’或其他援助”——这段话应该是王立军自己对记者透露的,意在彰显自己的重要性与价值,该文记者并无相关的国际常识,相信了王的自吹。 王立军在辽宁的所作所为已表明,他是一个善于使用黑道手段在权力场中游走且混成了气候的成功者。到重庆之后,在一大批向权力献媚的媒体、文人神化的氛围中,更是极度自我膨胀。 王立军的自我膨胀并非完全出自于他的自大,而是中国这块特殊土壤造成的。且不说他在与薄熙来“龙虎风云际会”之后那段时期政治上的膨胀与媒体的集中吹捧,就以各种“学术荣誉”集于一身来说,他也完全有“理由”膨胀。未曾受过高等教育的王立军曾集教授、博士生导师、18项科研课题主持人、156项专利发明者等荣誉于一身。争相聘请王当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有当今中国著名学府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还有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院校。在他罗列的简历中,还有“美国李昌钰法庭科学(法医)研究所特聘专家、教授”这一头衔。 这一“学术荣誉”亦真亦幻地毕集于一个未受过大学教育者的头上之荒谬现象,见证了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大学的无耻与堕落,表明所谓“科学、学术”在中国全是权力的婢女。 为什么王立军会在重庆呼风唤雨之际,对记者突然说出这番多家外国机构邀请他避难的话来呢?从潜意识来说,这话表明王立军有不安全感。在中国官场这个修罗场摸爬滚打多年,王立军虽然一直是斩人的“刀俎”,但也知道在政治生态严重黑社会化的中国,自己也保不定哪天会沦为被斩的“鱼肉”。他亲手送上西天的文强就是个例子。 从常识层面来说,缺乏国际知识的王立军根本不了解外国使领馆关于政治避难者的一些详细规定与要求,当然更不知道西方驻外使馆并不想在驻在国接收政治避难者这种“烫手山芋”。我猜想王立军看过一些“冷战”时期的间谍书籍,如《秘密战》之类,知道苏联克格勃情报人员会通过持有重要情报换取西方国家政治庇护。他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大概是:在美国眼中,他的价值应该超过大多数前苏联克格勃间谍。正是这种早就产生的领馆避难幻觉,在他认为自己面临生命危险时,确实帮助他做出重大选择。 美国驻外使馆如何应付“不请自来者” 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克格勃成员及异议人士到西方各国驻外领馆寻求避难常有发生,但成功者大多是事先通过接触与周密准备,“不请自来者”极难成功。在中共统治大陆60余年间,“不请自来”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并停留一年后成功离境的中国异议人士只有一位,即被北京政府指为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幕后黑手”的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方励之教授。 各国使领馆门禁森严,并非中国平民轻易可进去之地。虽然如此,总免不了会有“不请自来者”能够“成功进入”。对于如何应对所谓的“不请自来者”,即来到美国使领馆或其他海外场所寻求庇护者,美国有着长长的工作指导清单。《华尔街日报》4月24日一篇文章介绍说,据维基解密(Wikileaks)获得的一份2009年的美国国务院电文,对于这类事件,美国有两大最重要的任务:保证外交驻所的安全和获取情报。 这份10页长的文件建议外交人员告诉寻求庇护者:该外交驻所不能确保他们能安全离开所在国,不能确保他们在其本国的安全,也不能确保他们能进入美国。电文中强调,如有以下情况,不可向外国公民提供临时身份:外国公民仅仅希望移民美国或逃避当地刑法;提供庇护会危及驻所安全;或国务院指示驻所不得提供临时身份。在王立军事件中,美国政府似乎很早就确定他并不是早些年的苏联克格勃叛逃人员那样的情报来源。 在拒绝王立军避难要求之后,美国国务院曾面对数位国会议员的质询:为什么不接受“极具情报价值”的王立军的避难要求?对这一质询,国务院用“王立军是高风险避难申请人”,“是一位地方大员手下的政策执行人,而不是什么自由斗士”,“以保护人权为由向一位地方公安局长提供庇护是站不住脚的”等理由,让质询者无话可说。 但陈光诚这一个案却与王立军完全不同,他是国际人权组织高度关注的知名人权斗士,符合美国提供政治庇护的要求。尽管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在特殊情况下让外国公民进入美国的事例很罕见,但两种情况除外。上述电文中列出的条件是:关乎美国特殊利益的个人;寻求庇护者面临立即的危险;或事件具有政治敏感性。 4月27日进入美使馆的陈光诚,虽然看起来符合美国国土安全部规定的上述条件,但毫无疑问也算是“不请自来者”,而且时机极为不凑巧,正好发生在5月中美战略会谈之前几天。这种“不请自来”造成的尴尬,对中美两国政府都不算小。陈光诚事件当中一个最有意思的关键细节,至今无论从哪个管道都得不到消息,即陈光诚是如何进入美国大使馆的?这点弄清楚后,也就能够大致弄清楚陈光诚为何会在此时出奔美使馆的事实真相了。 中国网友在网上发言,称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最安全的地方原来就是租界与外国使、领馆。还有人说,别的国家太小,扛不住中国压力,只有美国才能与中国对抗,因此,美国大使馆与领事馆才是中国最安全的地方。陈光诚事件可能会使中国人这种“使馆避难幻觉”的热度稍微消退一点。事实是:美国方面对此类事情肯定深感头痛,因为这会造成外交上的严重混乱。 相关日志 2012/05/05 — 曹长青:是陈光诚改口还是美方变卦? 2012/05/04 — 美国务院关于陈光诚的最新声明 2012/05/04 — 美国一发怒,土共又要软了:陈光诚电话接通美国国会请求赴美 2012/05/04 — 谁在拙劣表演呢? 2012/05/04 — 明報:陳光誠﹕被美騙離使館 盼搭希拉里專機離國 駱家輝否認逼走陳 2012/05/03 — 美国国务院官员就陈光诚一事举行通报会文字记录稿 2012/05/03 — 德国之声:陈光诚:我想登上希拉里的飞机 2012/05/03 — 《时代周刊》陈光诚事件:美国否认陈光诚声称的胁迫 2012/05/03 — RFI:美国国会今天将举行紧急听证会讨论陈光诚案 2012/05/03 — 美国驻华使领馆在推特上为“交易”指控辩护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