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2/3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欢迎到我们的 G+ 上用+1功能请为【荐译】内容投票,得票多的会被优先翻译,还可以在那儿查到某篇是否已经被认领,请大家多多参与! 【时政热点】 《外交政策》: 被禁闭的公民 ——对于中国的异议人士来说, 2012 年将是非常难熬的一年。 中国立场博客: 稳定的代价 ——正如历史上的统治集团一样,中共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力。它认为可以通过对内镇压、打击腐败来继续保持执政。但是这一策略几十年来并未奏效。各种问题越打越多。 路透社: 中国推行铁路改革的努力很可能胎死腹中 ——春运期间,铁路网上购票系统的灾难显示出铁道部在管理方面的落后。但是既得利益集团仍在竭力抵御改革的呼声。 法新社: 中国称西藏骚乱是”受过训练的分裂分子”在背后捣乱 ——政府称藏人冲击公安局,但海外藏人组织称警方开枪射杀和平请愿的人。由于政府禁止外国媒体进入冲突地区,因此外人无法获得独立的报道。 《经济学人》: 西藏与中国政府:无力安抚 ——虽然西藏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但是不满情绪在雪域高原依然越来越强烈。甘孜地区去年经济增长率达 30% ,但抗议和骚乱有增无减。 浏览者: 西藏学教授推荐关于西藏问题的五本书 ——在现代的西藏,”藏人”意味着什么?看过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当代西藏研究的 Robert J Barnett 教授的推荐,也许你会有些更深入的理解。 《华尔街日报》: 对《中国煤炭行业的政治经济学:乌金与血染的煤炭》一书作者的访谈 《每日电讯报》: 香港抗议中国”蝗虫”的入侵 ——近来港人与大陆人之间的矛盾达到新高峰。虽然港府决定大幅减少大陆孕妇赴港产子的名额,但这只是问题之一,双方的对立还有其他因素。 【国际外交】 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星期》 :在尼克松访华四十周年前夕,前 CNN 驻京记者齐迈可( Mike Chinoy )搜集整理了当年的新闻报道,并采访了当年亲身经历此事的美国媒体和政界人士,拍摄了这部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里面有大量珍贵历史镜头, 《纽约书评》: 中国人来了 !——对《霸主之争:中国、美国与夺取亚洲老大的地位》一书的书评。作者认为中国给美国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它所代表的、不同于西方民主政体的体制居然也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经济学人》: 错综复杂的南海纠纷 ——近期的三个新动向使得南海局势变得更复杂,很可能演变成海上冷战。 美联社: 日本指责中国违背东海开发协议,开采海底天然气 ——日本称中方在”天外天”海上油气田上有进行开采活动的迹象。双方曾于 2008 年达成协议,不得单独开采那里的油气资源。 《外交学者》: 为什么美国需要”中国威胁论” ?——中国既庞大又无处不在,既咄咄逼人又缺乏民主,简直就是美国理想中的凶恶对手。一位著名地缘政治思想家预言中美之间将出现新冷战。 【经济金融】 路透社: 有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增长率还会继续降低 ——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称今年第二季度, GDP 增长率可能会触底。 《麦肯锡季刊》: 简析中国的创新能力 ——虽然中国的山寨能力被人诟病,但创新活动在中国其实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创新有自己的特点值得注意。 【生活百态】 彭博新闻社: 美国教育部调查哈佛大学在录取亚裔学生时的歧视现象 ——在其他条件同等情况下,美国亚裔学生要比白人的 SAT 考试成绩高 140 分以上才能被好的私立大学录取。今年因有亚裔学生投诉哈佛和普林斯顿的录取歧视,美教育部对此展开调查。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每日电讯报》 向剑桥大学出资370万英镑的中国捐款人之谜

核心提示:一个神秘的中国基金会向剑桥大学捐赠370万英镑,要求剑桥创建一个新的教授职位。该职位将由彼得·诺兰教授出任。他曾与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女婿刘春航曾合著过一本书,诺兰教授据说还曾是温家宝的千金温如春的导师,但《每日电讯报》查证该消息时未得到回复。质疑者认为大学接受这种捐赠偏离了学术中立和学术自由。 原文: Mystery of Cambridge University's £3.7 million Chinese benefactors 发表:2012年1月30日 作者:Alex Spillius、Peter Foster、Malcolm Moore 发自上海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原文摘要:一个神秘的中国基金会向剑桥大学捐赠370万英镑,要求剑桥创建一个新的教授职位。现在剑桥大学面临公开捐赠机构身份的巨大压力,因为英国有人担心剑桥的筹资压力可能使它受到北京秘密外交的影响。】 《每日电讯报》获悉,一些剑桥教师不主张接受”崇华基金会”的慷慨捐赠。该基金会想在新成立的发展研究中心设立新的中国发展教授的职位。 该职位将由彼得·诺兰(Peter Nolan)教授出任。他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一家有关系。 这一捐赠是在伍尔夫报道了伦敦经济学院接受了由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运营的一个基金会150万英镑的捐款后曝光的,这一事件让向英国大学大笔砸钱的外国基金会要经历更多审查。 【图:因为接受赛义夫运营的基金会150万英镑的捐赠而辞职的前伦敦经济学院的霍华德·戴维斯爵士】 因为这起丑闻被报道,导致了霍华德·戴维斯爵士(Sir Howard Davie)的辞职。大学需要保护其”核心价值”,以确保各大学在资金筹集的活动中需要保持其”核心价值观”,这些筹资活动在过去十年来达到了前所未见的规模。 这个新职位将设在剑桥大学的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系。该系战争问题资深讲师塔拉克·巴卡维(Tarak Barkawi)说:”在利比亚向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捐赠一事失败后 “,剑桥的行为”是轻率的,不恰当的”。 他和其他同事对此次捐赠的出发点缺乏透明度感到忧虑。此次捐赠已得到剑桥大学董事会的认可,下个月很可能获得剑桥大学立法机构评议院的批准。 从中国民政部注册的慈善机构、各类慈善保护伞组织、类似于英国公司登记局的中国机构搜索”崇华基金会”都一无所获。尽管没人知道chong hua的确切汉字是什么,但这个名称极可能意味着”崇华”,即”尊崇中国”的意思。 剑桥大学有关此次捐赠的官方声明说,该基金会”专注于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巴卡维说:”给我们这一大笔钱的崇华基金会是谁?它的网站在哪儿?谁担任其董事会主席?它与中国政府有关系吗?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他还说:”缺乏透明度、清晰度以及涉及崇华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辩论都是引起严重关注的问题。这提出了关于捐赠人与大学关系的基本问题。” 剑桥大学联络部门负责人蒂姆·霍尔特(Tim Holt)说:”我们大学理事会的执行委员会,已经根据我们出版的接受捐赠的道德指导原则,正式审查了”这笔捐款。 他接着说:”我们的调查没有发现这笔私人基金与中国政府有任何关系。” 由于受到透露更多细节的压力,他说,该基金会是”由希望不透露姓名的有钱人”建立的。 【左图:接受”崇华基金会”确认的首位教职的诺兰教授。】 他确认了诺兰教授是该基金会作为准捐赠人所指定的。 巴卡维则反驳说:”在一个极权统治下,不存在所谓的独立教育基金会。” 《每日电讯报》联系的其他剑桥学者则表达了中国想借此机会,扩张”软实力”的忧虑。 一名政治和国际关系系的教师在匿名状态下说:”这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只是在收买那些容易得手的机构。大学有义务要真正确认资金的来源。” 对诺兰教授的批评者则质疑他是否会在北京所称的”核心利益”问题——比如西藏和达赖喇嘛、对南中国海的主权宣称或是在非洲获取资源方面——倾向于倒向中国的观点。 在诺兰教授2005年发表在《新政治家》的一篇文章中,他节选了他的著作《十字路口的中国》( China at the Crossroads )的一部分,他写道:”西方正在面对北京提出的对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挑战。在去年七月提供给下议院的冗长的观点陈述中,有一部分谈到了中共”非常非常有组织能力,这种能力还在增强。从根本上来说,它非常有竞争力,是个能人统治集团。” 诺兰教授是中国经济方面的公认权威,也是前往中国的常客,他与刘春航合著了一本书和数篇论文,而刘是温家宝的女婿,也属于可以掌控中国经济的几大权势家族之一。 【右图: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兼研究局负责人刘春航先生。他是温家宝总理的女婿。图片来源:凤凰网】 刘先生,40岁,目前是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兼研究局负责人,在主要银行都归国有的中国,这是一个权倾一时的职位。 诺兰教授目前是剑桥商学院中式管理方面的教授,他曾经将刘先生收为研究生,据说还是温家宝女儿温如春的导师。 《每日电讯报》试图直接与诺兰教授对话,但得到的回复是他”不接受记者采访”。 诺兰教授的媒体办公室就他是否教过温如春这个问题的回复是”学校没有获得这方面细节。” 质疑者在问,为什么在选择诺兰教授作为首位教职,同时让他从3月1日开始担任新成立的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崇华基金起了什么作用。 巴卡维担心剑桥大学在不正当的影响力下,”至少偏离了常态”。 大学则回复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机构还是个人的捐赠者都不能决定教职的选择。” 该大学也同意崇华基金会可以委任一名由它选择的资深学者进入管理捐赠的董事会。 北京已经投入大笔资源提升其名誉,开办了英文的报纸,在全球各地开设一系列孔子学院。 中国当局在被问及人权恶化,包括持续关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时候则会经常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来减轻压力。 去年,斯坦福大学拒绝了中国的250万英镑,要求开始孔子学院的资助,因为附加条件是不能讨论如西藏这样的话题。剑桥说崇华基金会没有提出类似的附加条件。 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中共的全国性大会上说各个学院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软实力,或者说,通过说服而不是蛮力赢得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最近几年,剑桥和其他英国大学都从其他威权国家获得了大笔捐赠。沙特阿拉伯在2008年分别给了剑桥和爱丁堡大学800万英镑建立伊斯兰研究中心。两年前,伊朗给达拉谟大学捐赠了1万英镑,而该大学的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承认这笔捐赠是”有条件的”。 附赠真理部禁令一则: 剑桥大学接受中国捐款一事,不报道。 经查,原《凤凰网》上相关简讯已被删除,Google搜索留有该新闻的 快照 相关阅读: 《商业周刊》中国孔夫子资助美国大学,禁谈西藏 以及与” 胡锦涛斥责西方文化 “专题相关的所有译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英《金融时报》戴维·皮林:海外劳工的安全是不情愿的超级大国的一道考题

核心提示:对任何国家而言,保护海外公民都个难题。但对于不情愿当超级大国、希望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形象的中国来说,这或许更难。随着中国的商业需求使中国卷入问题国家,保护海外公民的愿望与现实相抵触。 原文: The trials of a reluctant superpower 发表:2012年2月1日 作者: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本文由FT中文网译者何黎翻译,转载时略有字句调整 【原文配图】 1793年,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由,轻率地回绝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特使。现代中国要是如此幸运就好了。除了外国技术之外,北京现在还需要外国的石油、铜、铁矿石和大量其它大宗商品,来维持”中国制造”。 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和工人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乾隆皇帝应该会不屑一顾的遥远外邦。也正因如此,举例而言,目前有2.5万中国人在苏丹和南苏丹,后者是一个新近成立的国家,是中国第七大石油供应国。 这种远距离的投入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是血的代价。上周末,29名中国公路建筑工人在苏丹边境地区遭到反政府武装劫持。一人失踪,有可能已经遇害。在另外一起事件中,在埃及西奈半岛地区被扣为人质的25名中国建筑工人2月1日被释放。这种事情并非罕见。去年10月,13名中国船员在泰国湄公河被杀。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保护本国海外公民的任务都十分艰巨。但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更难,这个不愿被称为超级大国的国家,希望在国际事务中能保持行事低调的幻象。这种愿望与现实相悖,因为中国的商业需求将其引入了一个混乱的世界。去年,很多人都看清楚了这一点:当时,中国政府匆忙将不少于3.5万名中国工人撤离利比亚——另一个政治形势令人遗憾的石油出口国。 但至少利比亚还是一个国家。而在苏丹,中国政府被卷入了苏丹喀土穆政府与南苏丹首府朱巴之间、围绕分享石油收入问题的腌臜争斗。苏丹石油大多位于该国南部,但需要通过北部的石油管道运输。中国政府仍保持着与苏丹政府的友好关系,尽管该政府的首脑奥马尔•巴希尔(Omar al-Bashir)因涉嫌反人类罪被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通缉。据称,苏丹军队在打击反政府武装的战役中,使用了中国工人帮助修建、靠近边境的公路。中立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含义。 作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大国,日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与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被视为容易支付赎金的冤大头。与中国政府一样,日本政府也曾尝试打出”不干预”这张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73年,当时日本与美国分道扬镳,发誓与阿拉伯国家世代友好下去。这些国家为了表示感谢,重新打开了石油的”水龙头”。颇具创造性的是,日本将自己这种经济扩张与政治中立的结合称之为”全方位外交”(omnidirectional diplomacy)。 中国也奉行互惠互利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海外工人数量大约在85万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万分布在非洲、亚洲、拉美、中东这些潜藏着危险的角落。Exclusive Analysis的风险预测师蕾切尔•休梅克(Rachel Shoemaker)表示,多年来,北京方面一直都为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工作的本国工人的安全感到担心。私下里,它鼓励组建”私人”安保公司,这类公司通常由退役的解放军军官组建,公司员工则是”退役的”中国安保部队成员。某些报道称,这些特工或许曾被派往苏丹参与营救行动。 在国内,北京方面则是一番”作秀”,召见了苏丹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大加申斥。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表示,对事态的发展”深感震惊”(什么?苏丹有危险?)。在有些中国人看来,伟大的中华民族似乎正在被一支”杂牌军”所糊弄。一名微博用户回忆了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耻辱,并指出,这都是软弱的结果。他表示,”如今我们有了航母,有了第四代战机,也有了世界第二高的GDP,我们还要继续忍下去吗?” 对一个恪守中庸之道的国家而言,这是一种两难局面。一些海军军官表示,中国要想保护自己的利益,就需要在海外建立基地。休梅克表示,这将有悖于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官方构想,即只有殖民大国才会在海外部署军力。她认为,有朝一日,年轻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在跨越这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或许没那么麻烦。 即便在非洲——那里有些领导人认真地将中国视为一种不同的选择,希望用以取代那些喜欢干涉别国事务的前殖民国家——中国政府受到的对待也是喜忧参半。本周,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的新总部在亚的斯亚贝巴揭开了面纱,这栋造价2亿美元的建筑,仿佛是中国在不可思议的时间里、用魔法变出的幻影。至少在一部分代表看来,与其说它象征着中国人的友善,不如说它象征着中国的实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试图向在座的非洲领导人强调中国不干涉他国事务的讯息。他表示:”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富欺贫。”然而他却没有提到这样一类国家:它幅员辽阔、国力强大,却依然贫穷。这正是中国。可以说,它也算是开创了历史上的先河。 本文版权属于《金融时报》,此为转载。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外交学者》裴敏欣:北京的外交政策对中国有害无益

核心提示:中共把巩固政权置于国家安全利益之上,这是典型的独裁政权,也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的对朝政策和对美政策正是体现独裁体制下,政权安全高于国家安全的两个实例。 原文: Beijing Foreign Policy Hurts China 作者:裴敏欣(Minxin Pei) 发表:2012年1月2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 中共把巩固政权置于国家安全利益之上,这是典型的独裁政权。这也是非常危险的。 资深中国观察家一直想了解,如果中国是个民主国家,她的外交政策会是什么样的。有两种学说。其一,现实主义的一派坚持认为不会有多大的差别。无论采用哪一类型的政治制度,一国都要寻求权力、保障安全。影响政府行为的是其所拥有的权力和使用这种权力的种种外部掣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行为由其实力决定,而不是政治制度。例如,近年来中国放弃了低调的外交政策,转而变得更加自信,这是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使然,而不是其国内政治制度的改变(国内政治制度始终未变)。 另一派学说则认为国内政治制度的不同是理解国家行为的基础。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它们对威胁的看法大相径庭;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也不可同日而语。民主国家有着更高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与决策不透明的专制政权的封闭本性形成鲜明对比。最重要的是,在民主国家,政权安危与国家安危二者没有冲突,因为在这些国家,民主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具有合法性,关键的各方都能接受。某届政府可能因为缺乏公众支持而下台,但民主制度长存。因此,民主国家中,领导人不必以牺牲国家安全来确保政权稳固。 相反,在专制体制中,政权安全和国家安全经常发生冲突。因为这样的体系中,政府倒台也等于是政权的崩溃,统治精英尤其会把保护政权看得比国家安全更重要。换句话说,独裁体制下,政权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此外,独裁的政治本质决定了政府对威胁的感知也殊为不同。民主政体认为外在威胁就是实际被入侵的危险,而独裁政体会认为外在威胁既有政治/意识形态上的,也有军事上的。因此,专制政权往往以代价高昂的各种资源来抵御外来的政治威胁,将民主政体当作毫无必要的敌人,不是因为这些敌人能形成军事上的威胁,而是因为它们在政治上构成威胁。因为,在追求政权安全的时候,专制体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破坏国家安全,无论这体现在浪费国家资源上,还是体现本应交好、实则却要对抗的民主大国上。 这种观点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共的政权安全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之间的持续紧张。今日中国的外交政策频频撕开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有两个例子可资说明。 中国的对朝政策可作为这种矛盾的展示案例。出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考虑,中国不应该容忍北韩的核武计划或其针对邻国的攻击性行动。然而,由于执政的共产党认为,统一的民主的朝鲜半岛,又是美国的紧密盟友,这对该政权安危来说,比一个坐拥核武的世袭王朝更危险(后者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而不是对中共政权的威胁),北京于是推行几乎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为金氏王朝保驾护航的政策。中国所付出的代价——以国家安全而言过于高昂,包括:有了一个不可信任的拥有核武的邻国;被拖入另一场朝鲜战争的真实的高危可能;疏远了南韩这个长期战略伙伴;让日本可以重建武装并敌视中国;以及在该地区增加了美国的防御能力。 中国的对美政策则是另一个例子。有关中美关系,一个很少被问及的问题是,美国是对中国的威胁,还是对中共的威胁。虽然无论中国的政权是何性质,大国角逐始终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元素,这毫无疑问;不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这种竞争会相对友善,也更不容易走向大国冲突。 但由于中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地缘政治竞争让位于激烈的意识形态对立。从中共的角度来看,美国,带着她那种为自由民主布道的精神,不只是一个军事超级大国,还是一个现存的政治威胁。如此一来,互信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也将许多可以增强中国的国家安全的手段排除在外(例如建立更紧密的军对军关系和规则,防止海上事故或加强网络安全)。最具说服力的是,今天的中共似乎比苏联共产党更不信任美国。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亚洲高级总监杰弗瑞·贝德(Jeffrey Bader)的说法,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军对军关系比中国在当下的冷战缓和期更进一步,也更富有成效。 不可避免的是,中共在面对美国的力量和影响时,为了保护政权安全所采取的措施,结果却削弱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因为华盛顿也采取对应措施对冲战略风险,最近的一次就是把重心转向东亚。随着在美国在西太平洋大幅增强能力,并扩大在东亚地区的安全联盟,和印度和越南等中国的传统对手建立新的安全关系,再要论证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提升了可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不幸的是,独裁体制下,对政权安危的担忧超过了对国家安全的考量,这是国家政治中的永恒特性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同时也更为危险的,在于当下所涉及的厉害关系重大得多。如果管理不善,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在政权安危和国家安危之间处于紧张的根本病因可能会毁掉中共自称的”和平发展”的目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 中国领导人再度造访美国内陆

核心提示:习近平的个人风格和相对受欢迎的程度让国内外某些人充满期待。他们希望他能恢复成为上世纪90年代标志、但却在过去10年里嘎然而止的那种改革。美国方面热切地想知道他的高升是否将能导致好斗的外交风格有所改变。 原文: Heartland Return for Chinese Leader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发表:2012年1月31日 作者:JEREMY PAGE、MARK PETERS 发自艾奥瓦州马斯卡廷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习近平预计将于12月份成为中国下一任最高领导人。图片来源:美联社】   密西西比河畔的这个小城一直因为马克·吐温1854年曾在此短暂居住而自豪。现在,居民们意识到他们有了一个更为不同寻常的吹牛理由:在可望于今年秋天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的升迁之路上,马斯卡廷市曾经扮演过不起眼但却值得纪念的角色。   27年前,作为中国生猪产区一个崭露头角官员的习近平,曾率领一个牲畜养殖代表团访问过艾奥瓦。他走访养殖场,参观扶轮社,还观看棒球比赛。他在马斯卡廷一对夫妇家里的错层房屋家中住了两个晚上,睡在这家两个男孩摆满《星际迷航》玩具的卧室里。这两个男孩当时在外面上大学。据信那是习近平首次出国访问。   2月15日,就在习近平首次访问白宫一天之后,现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他计划重返马斯卡廷,与他1985年的老相识饮茶叙旧。他重返美国心脏地区之行似乎意在展示他与中国现任领导人胡锦涛的不同之处——一种自信、潇洒的风度以及不经意间流露的对美国的亲近。   在此之前,中国的领导人已经在美国摆过姿势拍照留念。1979年邓小平曾戴着牛仔帽现身得克萨斯一个牛仔竞技场。但是还没有领导人如此明显地试图展现自己与美国的长期个人联系。   58岁的习近平多年来定期前往美国。他的女儿在哈佛上学。他经常和美国官员和商界领袖打交道,包括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当副总统乔·拜登去年8月访问中国时,习近平陪同他去了四川,并在当地一家餐馆共进晚餐。   中国处在10年一次政治交接的过渡期。在10月或11月的时候,胡锦涛和9名政治局常委中的其他6人将退休。以习近平为首的下一代领导人将在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以及公众日益迫切地要求解决大量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时候接掌权力。   习近平的个人风格和相对受欢迎的程度让国内外某些人充满期待。他们希望他能恢复成为上世纪90年代标志、但却在过去10年里嘎然而止的那种改革。美国方面热切地想知道他的高升是否将能导致好斗的外交风格有所改变,近年来,这种外交风格令中国的许多邻国大为警惕,也促使美国在军事规划和外交方面对这个地区投以更多的关注。 【1985年的一张新闻图片,习近平接受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的钥匙。图片来源: The Muscatine Journal 】        习近平是中国被称为”太子党”的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太子党”指著名革命领导人的子女,很多人在一起长大。他的父亲习仲勋是共产党军队领导人,领导革命胜利有功,但在1962年遭到清洗,后来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直到2002年逝世之前一直关注改革进程。   这一背景使习近平有别于他将要取代的领导人。胡锦涛的父亲经营茶店,他必须通过党的阶梯来爬升。掌权之后,他提拔和依靠类似背景的官员,例如他视为接班人的现任副总理李克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政治专家郑永年说:”习近平是太子党圈内的主要人物,他的父亲习仲勋很有人缘。这使他更有自信,而在个人层面上,他对西方也更了解。我认为他有自信能够比胡锦涛更快地巩固权力”。   习近平将比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任何前任都更熟悉西方。邓小平1920年代在法国学习,1979年在(中美)重建外交关系后历史性地访问美国。胡锦涛与习近平一样,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85年,但他访问的是朝鲜。他直到2002年接掌权力之前不久才访问美国。        12月份刚刚见过习近平的保尔森称他是一位”强势、自信的领导人”,认为他举止随和,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并且了解美国——这种了解在他首次访问艾奥瓦之后与日俱增。        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第三次会见习近平之后说:”他比胡锦涛更为自信,当他进来的时候,你知道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        习近平的父亲在党内最有能力和直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帮助领导共产党的力量取得胜利之后,他担任了副总理,直到1962年因为支持出版一本被认为批评毛泽东主席的书籍而遭到清洗。1978年,他东山再起,在他的建议和监督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广东省南部建立,这是中国崛起为制造业”发动机”的重要一步。        习仲勋在政治上持相对自由派立场,大胆地为一位在1987年被解职的改革派领导人辩护,根据接近党的高层人士的说法,他在1989年谴责对天安门广场抗议者的暴力镇压。这让他再次被排挤。        他过山车一样的政治生涯令子女们的成长也颇为动荡。习近平出生于北京一座相对奢侈的党的领导人居住的院子。父亲被软禁的时候,他只有9岁。软禁持续了随后16年的绝大部分时光。        文革期间,15岁的时候,习近平成为中国数百万”上山下乡”青年学生的一员。他被送到中国北部的陕西省,他的父亲1930年代曾在这里领导共产党打游击。”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父亲是谁,所以对他都很友好。”一位1970年代熟识他的家庭的人士说。        习近平7年没有回家。根据官方媒体的说法,他大部分时间住在梁家河村的一个传统窑洞中,在那里他挖沟开渠,探索从动物粪便中收集甲烷气体的方法。               1996年,在一家国有媒体的访问中,习近平说由于他的背景,青年时代他经受了”比大多数人要多的苦难”。他对另一个记者说,他被迫谴责自己的父亲,并曾三次被关押入狱。               然而,按照习近平2003年写的一篇文章,他在农村的时候不断申请加入共产党。由于父亲的原因,他被拒绝9次,1974年才被接受。他申请上著名的清华大学,也被拒了两次。后来他的父亲写了一个条子给清华,说自己的政治问题不应当影响儿子的教育,他才被清华接受。        1979年习近平毕业,获得有机化学专业的学位,此时他的父亲回到党的领导层。习近平得到一份工作,在父亲军队中的老战友耿飚那里担任个人助理,耿飚当时担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这个穿军装的工作为习近平提供了与军方发展关系的机会,这是胡锦涛及其前任江泽民所不具备的。   1982年,习近平脱下军装,担任了河北生猪产区正定县的县委副书记。正是在那里,他第一次遇见了现任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后者在1984年作为姐妹州省交流团成员访问过河北。次年习近平便率领牲畜养殖代表团访问了艾奥瓦。   马斯卡廷市的萨拉·兰德当时在交流机构工作,曾在某个晚上招待代表团用餐。她回忆说:”镇上的一些人纳闷我们为什么要招待来自共产党国家的人。”她说,吃饭时”我们询问中国的事情,他们也问了很多问题。我记得猪对他们十分重要,因为他们那时需要更多的瘦肉”。         习近平的代表团参观了蔬菜农场主汤姆·胡普斯种植红薯的温室。胡普斯回忆说:”我向他们介绍了我是怎么做的,哎呀,我真的不记得更多了。” 【前农场主汤姆·胡普斯曾在1985年带习近平参观他的温室。图片来源: Mark Peter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习近平在埃莉诺和托马斯·德沃夏克夫妇有4个卧室的家里住了两个晚上。现住佛罗里达的德沃夏克夫人回忆道,早餐时她给他送茶而不是咖啡,饭后有车来接他出去参加活动。她说,当翻译不在场的时候,他们之间交谈有些困难。她说,习近平走的时候给了他们一瓶中国白酒。她回忆那酒时说:”哇,那酒很厉害。”           回到中国后,习近平在党内稳定升迁。在河北的任职帮助他随后在东部港口城市厦门担任副市长,为他父亲的另一名亲信服务。之后他在重要的福建和浙江两省担任权势显赫的职务,在这两个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他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熟悉经济的管理者。           胡锦涛在掌权前10年就被邓小平挑选出来作为未来的领导人,而习近平是到2007年才通过党内高层的一次非正式选举意外成为继承人浮出水面。         习近平就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之后,将在常委会中排名第一。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其成员的团结和形成共识。           在处理反对改革的官僚和经济利益集团、或者应对塑造中国近年来外交政策的鹰派将领时,习近平是否会比胡锦涛更为自信,仍将有待观察。         很多中国人认为他比胡锦涛更讨人喜欢,这部分要感谢他轻松的微笑、他迷人的妻子——著名的民歌手彭丽媛以及平易近人的个性,一些朋友将之归功于在农村呆过的岁月。   习近平多年前对艾奥瓦的访问显然给他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前美国外交官约翰·特卡奇克回忆,习近平1991年对他说,他还访问过俄勒冈和加州,但最享受的还是住在马斯卡廷居民家中的那次访问。 【习近平1985年率领农业代表团访问艾奥瓦州的新闻报道。图片来源: The Muscatine Journal 】   艾奥瓦州州长布兰斯塔德在一次采访中说,当他去年随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副主席立刻回忆起他对艾奥瓦的访问。布兰斯塔德说:”他说的第一句 话是’我1985年4月26日在州首府你的办公室里和你见过面’,接着他说出了他见过的人的名字。”去年底,布兰斯塔德写信邀请习近平访问艾奥瓦,建议他与1985年接待过的他的人来一次重聚。   大约两周前,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通知州长,他们正在考虑这一邀请。几天后中国驻美大使飞到艾奥瓦安排来访事宜。不过华盛顿的中国使馆和北京的外交部未能对有关询问作出回应。   习近平对艾奥瓦的重访在某种程度上是外交表演。他将是自1959年赫鲁晓夫作为首访美国的苏联领导人前往艾奥瓦考察美国农业之后访问该州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访问将成为一个展示与中国贸易所能带来好处的机会。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称,与中国的贸易在2010年给艾奥瓦州带来了6.27亿美元的出口额。           直到接到再次相聚的电话之前,马斯卡廷的人们对于他们多年前的访问者已成为什么人几乎一无所知。蔬菜农场主胡普斯先生现在已经退休,他说当他知道代表团的一员即将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时,”简直惊呆了”。           兰德女士到中国去过四次,但她并不熟悉习近平的经历。她说当两周前州长打电话给她说她有一位访客的时候,她非常吃惊。         那以后她开始帮助进行准备,包括追寻习近平曾见过的人。她说中国的先遣队要求提供一张他曾睡过的卧室的照片。德沃夏克一家计划从佛罗里达赶过来与他会面。           兰德女士说,这次重聚是非正式的事务,可能是一个茶酒会。”他只是想见见老朋友,”她说。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