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会

刘植荣:拯救地球需世界各国协调行动

拯救地球需世界各国协调行动 作者:刘植荣 1972年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的日期)。设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让每一个人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公平发展的推动者,使各个领域的人们走到一起,共同努力,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清洁、更绿色、更光明的未来。 中国曾两次主办“世界环境日”,一次是1993年北京主办的,主题是“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一次是2002年深圳主办的,主题是“给地球一次机会”。 2013年的世界环境日由蒙古国主办,庆祝活动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鼓励人们意识到食物的选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促使人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调查,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与此同时,在全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20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球粮食生产的三分之一正在被浪费或损失。浪费食物是自然资源的巨大流失,而且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浪费食物,意味着所有食品生产的资源和投入的浪费。例如,生产1升牛奶需要大约1000公升的水,以及16000升的水作为牛的饲料。当我们浪费食物的时候,奶牛和整个食品供应链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最终都被会白白排放。 事实上,全球粮食生产占据了25%的可居住土地,70%的水资源消耗,80%的森林资源砍伐和30%的温室气体排放。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改变土地用途影响最大的单一因素。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Environment),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参加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和19个国际组织,另外还有400个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早在1968年,瑞典就向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提出建议,建议联合国召开针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专门会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大力支持瑞典的提议,并在1969年联合国第24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398号决议,决定在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探索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它让各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由此给人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会议把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聚集到一起,共同商讨当代环境问题,被公认为地球环境问题得到政治关注和公众认知的开端。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行动原则。印度总理英·甘地在大会上的主题发言引起强烈反响,她详细阐述了环境与贫困的关系,认为科学的生态管理有利于减少贫困。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认为,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任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为此,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团体、企业和各级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努力。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还提出了保护环境行动原则,要求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必须防范将来把它们耗尽的危险,确保整个人类能够分享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益。为保证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必须制止有毒物质在排放或散热时超过环境本身将其降解的能力。要对居住区和城市化工作进行规划,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确保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效益。宣言强调,各国要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开发自己的资源,有责任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内活动,避免损害其他国家或本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宣言最后还特别指出核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要求各国必须努力尽快达成彻底销毁这些武器的协议。 威胁人类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与之朝夕相处,休戚与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表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也都成立专门环保机构,制定和执行各项环保政策。联合国根据《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精神,于1973年1月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GCEP)和环境基金。作为联合国的常设机构,环境规划署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并作为国际环境活动中心,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欧盟在1973年成立了环境和消费者保护局,制定了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宣传地球变暖知识,并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达成,为现代环保理论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吹响了挽救地球和人类的号角,它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团结合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治理被污染了的环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麦克考密科(John McCormick)在《全球环保运动》(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Movement)一书中高度评价了这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发表的宣言:“毫无疑问,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国际环境保护发展的里程碑,它第一次把全球环境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拿到政府间峰会上讨论,以确保采取协调行动。”(本文发《 新金融观察 》2013-02-04第30版,博文有增补内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刘植荣:飞鸟撞停高铁,这是一只什么鸟?

飞鸟撞停高铁,这是一只什么鸟? 作者:刘植荣 根据2013年6月3日的《现代快报》报道,6月2日中午,一列G38由杭州南开往北京的高铁,在镇江被一只鸟撞到了挡风玻璃,导致玻璃大面积开裂,最终列车开到南京南站后全体乘客换车,受伤列车则进行修理。飞鸟撞停高铁,这究竟是一只什么鸟? 高铁玻璃究竟有多么神奇 其实,飞鸟撞停高铁在中国不是新闻了。2011年3月10日的《长江日报》报道,2011年3月8日,一列由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客车与一飞鸟相撞,该高铁列车车头处整块挡风玻璃也被划伤,列车暂停20分钟后,高铁列车不得不限速,由原来时速340公里下降至156公里。 飞鸟撞停高铁,让人想起了几年前高铁专家吹嘘高铁玻璃坚固无比的报道。2011年5月24日的《新京报》A20版发表了题为《1公斤铝弹射不穿高铁列车玻璃》的文章,文章称:中国专家研制的高铁玻璃,共有6层,从最外层说,依次是无机玻璃、软塑料、无机玻璃、软塑料、无机玻璃、防飞溅层。1公斤铝弹以54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不能穿透飞溅层,整个玻璃不能脱离框架;1公斤飞鸟以40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玻璃受不到任何损伤;20克铝弹以400公里时速撞击高铁玻璃,最多只能有个小白点。 2011年5月25日的《新闻晨报》A3版也刊发了题为《列车前窗玻璃可抗1公斤铝弹高速撞击》的文章,文中专家详解高铁安全、速度和运行模。文章称:根据检测,京沪高铁列车的前窗可承受时速400公里的1公斤铝弹正面撞击,侧窗能承受时速400公里的20克铝弹撞击。对于一些飞鸟等实际运行中可能碰撞到的物体,基本上无关痛痒。 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检验,中国高铁专家所讲的并非是宇宙真理,而是弥天大谎。铁路专家称“1公斤飞鸟以40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玻璃不能受到任何损伤”,行驶中的高铁“对于一些飞鸟等实际运行中可能碰撞到的物体,基本上无关痛痒”,而现在就有一只飞鸟就把高铁的玻璃撞得大面积开裂,把高铁撞停了。 就在高铁被飞鸟撞停后,高铁专家还大言不惭地老调重弹。2013年6月2日,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检中心副主任臧曙光对《现代快报》记者说:“试验表明,1公斤铝弹以500公里速度撞击时只会让玻璃受损,但无法穿透,车内人员不会受到伤害;1公斤重飞鸟、20克铝弹,以400公里时速撞击时,也不会让玻璃破碎。” 2013年6月2日,北车集团一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司机前方使用的球面防弹玻璃,更是不怕撞击。即使行驶时速达到400~500公里,遭遇重1千克的飞石撞击,高铁前挡风玻璃也不至于出现破碎的危险。“包括车窗玻璃和门等在内,经过了20万余次的模拟试验。它的挡风玻璃共有6层,包括3层无机玻璃、2层软塑料,以及1层厚度为2~3毫米的防飞溅层。”  用物理知识揭穿专家的谎言 下面,我们用简单的物理知识来揭穿高铁专家的谎言。 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就是该运动物体所具有的动量,用公示表达就是p=mv,单位是公斤·米/秒。 由于高铁的质量远远大于飞鸟的重量,我们可以把高铁的速度加到飞鸟的飞行速度上,而假定高铁是静止的。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6月2日杭州至北京的高铁G38,在离开镇江南站时,一鸽子撞到了车头。野外飞行的鸽子多为家鸽,这类鸽子成年公鸽约500克,成年母鸽约450克。我们用公鸽质量500克,也就是0.5公斤。静风时家鸽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60~70 公里,我们按最高70公里计算,假定高铁以时速300公里的最大商业速度行驶,则此时鸽子的相对飞行速度为70+300=370公里,即每秒103米,再假定鸽子与高铁前玻璃以直角碰撞(此时动量最大),则鸽子相对高铁的动量为0.5×103=52公斤·米/秒。 如果按照高铁专家所说“1公斤飞鸟以40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玻璃不能受到任何损伤”计算,我们假定高铁是静止的,飞鸟的时速400公里也就是每秒111米,则高铁玻璃能够承受的动量至少是1×111=111公斤·米/秒。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专家称高铁玻璃可以抵抗动量为111公斤·米/秒飞鸟的撞击,而现在一只动量52公斤·米/秒的鸽子碰撞就发生大面积裂痕,专家公布的高铁玻璃强度的数据比真实情况高出了一倍多。 当鸽子撞击高铁玻璃后,动量转化为冲量。冲量等于物体碰撞时的作用力与作用时间之积,即I=Ft,单位与动量相同,也是公斤·米/秒,或写成牛顿·秒。如果忽略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声能等,我们可以粗略地计算鸽子与高铁玻璃碰撞时的平均冲力。计算时, 假定飞鸟与高铁前玻璃以直角碰撞(此时冲量最大)。 成年鸽子体长为295~360毫米,我们取中间值328毫米,也就是0.328米。考虑到鸽子质量与高铁质量相差悬殊,我们可以认为鸽子与高铁碰撞过程中高铁速度不受影响,即整个碰撞过程高铁都是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行驶,也就是每秒83米。鸽子与高铁玻璃碰撞后变形为扁平状,我们可以把鸽子的身长近似地认为是鸽子与高铁碰撞后变形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碰撞时间为0.328÷83=0.004秒。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由于鸽子与高铁玻璃碰撞后黏着在玻璃上,或者脱落,我们假定鸽子碰撞后的动量是零,我们可以得到求解鸽子碰撞高铁玻璃的冲力方程Ft=mv,代入数值的F×0.004=0.5×103,求得F=12875牛顿。因为1公斤力=9.8牛顿,也就是说,当高铁的以300公里的时速与一只重0.5公斤的鸽子迎面相撞时,高铁玻璃受到的平均冲力是12875÷9.8=1314公斤力。 同样,如果按照高铁专家所言“1公斤飞鸟以40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玻璃不能受到任何损伤”,参照鸽子的体重体长,我们假定飞鸟的体长为400毫米,即0.4米,如果飞鸟的时速是70公里,则高铁的行驶时速为400-70=320公里,即每秒89米,由此可以求出飞鸟与高铁的撞击时间为0.4/89=0.0045秒。 同样根据动量定理可得方程F×0.0045=1×111,解方程得F=24667牛顿。也就是说,“1公斤飞鸟以400公里的时速撞击高铁玻璃,玻璃不能受到任何损伤”,此时高铁玻璃承受的平均冲力不应低于24667÷9.8=2517公斤力。而实际情况是,1314公斤力就把高铁玻璃给撞得大面积破裂,再次证明,高铁专家提供的高铁强度的数据高出实际强度约一倍。 通过以上用简单的物理知识粗略计算可知,中国高铁专家严重虚报了高铁玻璃强度。 高铁玻璃并非专家吹嘘得那样神奇 笔者在非洲工作时,由于公路上车少,丰田车开到每小时180公里是常有的事,也遇到过飞鸟、前方车辆溅起的石子撞击前挡风玻璃的事情,通常就在受到撞击的地方有一小块网状裂纹,根本不会导致玻璃破碎。我也常见路上车祸车辆受到猛烈撞击,前挡风玻璃也只是整体塌陷下去,整块玻璃是网状裂纹,而不会散落,因为玻璃夹层里有可粘合性透明塑料膜把破裂的玻璃都给粘住了。 通过大量的事实可以推测,中国高铁玻璃与汽车挡风玻璃的构造是相同的,也就是用夹层钢化玻璃,有两层、三层或更多层,当玻璃受到撞击破碎时分裂成带钝边的小碎块,并通过夹层技术,可粘合性透明塑料膜把玻璃碎块牢牢粘住,使其不脱落下来刺伤车内乘客。可见,高铁玻璃绝非中国高铁吹嘘得那样,神乎其神,坚强无比。 专家为什么要弄虚作假 不只是玻璃,中国高铁专家在高铁技术参数上一贯弄虚作假,与真实情况严重不符。 2011年7月23日,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猛烈相撞,造成数百人伤亡。而就在这次动车相撞几天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铁路建设高级顾问王梦恕说:“中国高铁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也很成功,能保证后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车。”事故前一天,铁道部总工程师、高铁总设计师何华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满怀豪情地对全世界宣布:“中国铁轨的质量比日本与欧洲所使用的更加优秀。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 京沪高铁开通后三天两头趴窝,铁路部门不是把责任推给雷,就是推给雨,要么是风,没雷、没雨、没风就推给电,甚至大言不惭地说“高铁趴窝是好事,反证中国高铁是安全可靠的”,并一次次地向人民打保票:“无论是线路、车辆、接触网、通信信号等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点上检测到问题,系统都会导向安全而自动停车。”可事实证明高铁在危机关头不能停车! 专家还讲,高铁用电驱动零污染,是绿色交通。试问,电是怎么来的?中国的电80%来自煤电,发一度电耗煤350克,排放二氧化碳854克,这怎么说是没有污染呢? 还有,原铁道部官员和高铁专家对每个高铁项目总是给予乐观的投资回报评估,称几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游说政府批准高铁项目。例如,2011年6月14日的《东方早报》刊发了《铁道部:京沪高铁能收回成本》一文,文中说,2011年6月13日,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在新闻发布会上满怀信心地说:“从现有京沪高铁开行方案来分析,目前的票价水平对于提高京沪高铁的整个运行效率是有帮助的,京沪高铁的投资回收期将不会太长。”2012年12月27日的中国经济网报道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分析京广高铁成本,称京广高铁总费用将近4000亿,按目前的客流量计算,10~12年就能收回成本。可事实证明,高铁收回成本希望渺茫。2013年5月30日的《时代周报》刊文称,中国铁路总公司求国务院免除2.6万亿债务,并称铁路总公司现在连利息都还不起。不言而喻,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债务,主要是高铁“大跃进”产生的。 一个个事实揭穿了高铁专家的一个个谎言。他们为什么要撒谎?《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高铁产业链背后:铁道部嫡旁高管纷呈》道破天机,他们这么卖劲忽悠建高铁,原来都是自身利益的驱使,不然怎么会培养出刘志军、张曙光等大贪官! 中国专家尸位素餐者众多 这些年来,中国包括高铁在内的科技工程领域弄虚作假成风,一大批官员和专家欺骗党中央,欺骗各级政府,欺骗人民大众,骗取项目投资,然后通过各种腐败手段中饱私囊,然后,再把窃取的人民资产转移到境外,把老婆孩子移民到走邪路的资本主义国家,自己断后。这是目前中国科技工程领域腐败的主要模式。 在学术界也是如此,弄虚作假成风,学术腐败盛行,教授和博士人数逐年增加,但创新型的学术成果聊聊无几。从简历看,大多数中共高官都有博士学位,但他们的讲话水平和办事能力与博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相去甚远。虽然中国的专家、教授和博士数量大得惊人,但尸位素餐者众多,无怪乎中国专家被国外一些研究机构批评为“对研究和改革毫无用处”。 2013年1月1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报告称,2012年美国有1823个智库,稳坐智库数量世界第一;中国智库数量迅猛增加到429个,智库数量跃居世界第二。在人数上,中国专家处于领先位置,但在研究贡献上,中国智库与其他智库相比却相当惨淡。全球前150个智库中,中国仅有6个,与南非相同。2012年各研究领域11个最佳智库与中国无缘,美国独揽9个,剩余的2个被比利时和德国分享。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下大力气刹住科学工程领域和学术界的弄虚作假之风,对弄虚作假的专家、教授和博士,发现一个,惩办一个,此风不刹,中国的科学技术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中国的经济大厦就会被蛀倒,中国的百姓就会被骗穷。 相关阅读: 刘植荣:给铁总免债   会把其他央企带坏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刘植荣:黄金泡沫开始破裂

黄金泡沫开始破裂 作者:刘植荣 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人们开始对经济的稳定感到担忧,转向投资黄金避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衰退,长期萎靡不振,加之各国央行为刺激经济复苏加大货币供给量导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进一步推高了人们对投资黄金保值的欲望,从而导致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由2001年的272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700美元,这12年成为黄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牛市,是黄金的黄金时代,但同时也表明黄金价格高估催生了泡沫。 进入2013年,黄金价格走向基本下行,由2013年1月1日的每盎司1658美元,到2013年5月20日的1387美元,跌去271美元,跌幅为16%。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势头虽说不上强劲,但已走出危机的泥潭,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比预测的要好得多。汤森路透-密歇根大学编制的 5月初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3.7,创下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5月17日公布,4月份美国经济领先指标上升0.6%,升幅比经济学家的预期高出一倍。美国股市牛市再现,各种股指均创下历史新高。美元兑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瑞士法郎等世界主要货币持续走高。经济表现提振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由保守的投资黄金避险保值,转而投资股票或实体经济获得增值。可见,经济表现是黄金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黄金和煤炭、石油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有人称黄金矿藏枯竭,但事实上却是新的金矿不断被发现,黄金矿产量逐年增加。根据英国地质勘探局(BGS)的报告,世界黄金产量2000年为2560吨,2001年为2530吨,2002年为2530吨,2003年为2520吨,2004年为2490吨,2005年为2440吨,2006年为2310吨,2007年为2350吨,2008年为2290吨,2009年为2490吨,2010年为2590吨,2011年为2600吨。世界黄金矿产量十几年来保持稳定。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的报告,从总体上看,各国央行在2010年以前每年都减持储备黄金,2003年减持620吨,2004年减持479吨,2005年减持663吨,2006年减持365吨,2007年减持484吨,2008年减持235吨,2009年减持34吨。从2010开始央行增持黄金,2010年增持77吨,2011年增持457吨,2012年增持535吨。2013年5月世界各国央行储备的黄金总量已到达31735.4吨,占人类开采黄金总量的18%。央行储备黄金由2003年的减持620吨,到2012年的增持535吨,央行在10年里的储备黄金净需求量增加了1155吨。毫无疑问,央行增加储备黄金是12年黄金大牛市的一只推手。 金融风暴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央行通过购进黄金增大货币供给量,显而易见,央行增持黄金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既然现在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央行必然会削减储备黄金的增幅,并过渡到减持。央行储备黄金需求减少并向市场抛售黄金,这必然会进一步打压金价。 首饰用黄金的需求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略有增加,但发达国家却在逐年减少,2012年第4季度,中、印两国首饰用黄金需求量占世界首饰用黄金总需求量的57%。总体上看,世界首饰用黄金需求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2719吨,2006年为2300吨,2007年为2423吨,2008年为2304吨,2009年为1814吨,2010年为2017吨,2011年为1972吨,2012年为1908吨。首饰用黄金需求量占黄金总需求量的将近一半,首饰用黄金需求疲软使黄金价格上扬缺乏有力的支撑。 技术用黄金(电子、牙科和其他行业用黄金)需求保持稳定,每年都在400吨左右。技术用黄金需求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012年世界黄金矿产量为2847.7吨,对冲头寸需要20吨,净矿产量为2827.7吨,回收黄金为1625.6吨,黄金总供给量为4453.3吨。而2012年黄金总需求量为4405.5吨,增加库存47.8吨。黄金供给大于需求,这很难让黄金价格保持坚挺。 我们再看看黄金投资情况。从2003年到2011年,实物黄金(金条、金币)的投资需求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304吨,2004年为355吨,2005年为396吨,2006年为414吨, 2007年为435吨,2008年为869吨,2009年为780吨,2010年为1205吨,2011年为1515吨,但2012年降为1256吨。开放式交易基金(ETF)黄金需求量并不大,每年都在300吨左右。目前,由于黄金看跌,已导致ETF黄金总持仓量减少380吨。数据显示,人们逐渐对黄金失去兴趣,投资者开始减少头寸,谨慎清仓,黄金价格跌势难以阻挡。 最后,由于除了少量技术用黄金外,黄金没什么实际用途。投资、首饰用黄金损耗甚微,假定每年技术用黄金都消耗掉,政府、机构和个人手里的黄金每年也净增2400吨左右。每年增加这么多黄金,如果没有强劲的首饰和投资需求,必然会把价格砸下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未来黄金价格走势看跌,反弹只是小概率。大牛市过后必然是个大熊市,目前黄金这一泡沫正在开始破裂。(本文发《 新金融观察 》2013-05-27第07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刘植荣:给铁总免债 会把其他央企带坏

给铁总免债 会把其他央企带坏 作者: 刘植荣 2013年5月30日,《时代周报》刊文称,中国铁路总公司求国务院免除2.6万亿债务,并称铁路总公司现在连利息都还不起。那么,铁路总公司让国务院免债行得通吗? 铁道部改革换汤不换药 《时代周报》的文章指出,铁道部改革后,此次铁路总公司一共设有20个内部机构,撤销了公安局,新增了物资管理部、资本运营和开发部、审计和考核局。在保留的机构中,除办公厅、运输局、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全国铁道团委、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名称不变外,其他机构,如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劳动和卫生司、国际合作司、建设管理司统一由“司”改成了“部”或“局”。这一机构设置比原铁道部的机构多出三个。很多部门就是改了个名称,如原铁道部的“司”被改成“部”,但级别一样,待遇不变。 这不出我的所料。2013年3月17日,“中国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的牌子被摘下,换上了白底黑字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后,我曾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铁道部改革没找对方向》。我在文中指出,这样的“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没任何实际意义,只不过是把“铁道部”的牌子摘下来,换上“铁路总公司”的牌子而已,这仍不能打破“铁老大”的垄断格局。 铁路总公司的资产债务究竟是多少 2013年4月26日,中国货币网发布的原铁道部2012年审计报告,报告显示原铁道部在2012年实现税后利润1.96亿元,比2011年的3100万元增长532%。其总资产为44877.00亿,负债合计为27925.62亿元,负债率达到62.2%。由于铁路总公司继承了原铁道部的资产和债务,也就是说,2012年底,铁道部的债务余额约为2.8万亿。 目前,人们最关心的是铁路总公司的资产和债务问题。审计报告称铁路总公司的资产只有4万多亿元,这被指严重低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表示,若按铁路每公里2亿元评估,那么全国近10万公里的铁路线路就有20万亿元资产。如果再算上全国5000多个火车站,按平均每个车站6亿元算,那又多出3万亿元的资产,再加上车辆设备等,估计铁路总公司的总资产不会低于30万亿元。我想从铁路总公司网站(原铁道部)上查阅一些信息,可域名www.china-mor.gov.cn总是显示“网址不存在或网络无法访问”。 铁路总公司的债务是如何形成的 毫无疑问,高铁“大跃进”是铁路总公司债务的主要形成原因。高铁是好,但发展高铁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为高铁投资巨大,建一条高铁的费用可以建3条普通铁路。这么多的高铁项目集中在几年内铺开,这让中国铁路大伤元气,现在是拆东墙补西墙,基本靠举债度日。 不管哪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考虑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如果急躁冒进,必然产生重的后果,当年的“大跃进”给我们带来沉痛的教训,2000多万人被饿死,国民经济基本崩溃。 国家布局产业发展计划和家庭过日子一样,如果你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可你要超前享受,住豪宅,开豪车,那只有借债。可你的收入又不足以还贷,连利息也还不上,那你只有破产。 谁也不否认高铁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并不一定是马上需求的东西。宝马轿车好,坐在里面很舒服,但对农民来说,在乡间土路上开着宝马去稻田插秧,明显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农村个体经济需求,因为农民的粮食产出根本养不了一辆豪华轿车。高铁建设也是这个道理,高铁项目上马要适度,要与国民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不能急躁冒进。 当然,腐败也是造成债务的一个原因。以刘志军为首的铁道部腐败窝案,究竟腐败掉多少个亿,恐怕永远也查不清,被贪官腐败掉的钱,当然就成了铁路总公司的债务。 还有,腐败也表现在采购和招投标过程中。2012年2月22日的《新闻晚报》详细披露了铁道部天价高铁采购单,动车上的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含税销售单价,下同),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寸液显,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那个订票急死人的“12306.cn”网站报销费用竟高达5.188亿,而业内人士披露其成本只有3032.5万元。采购价和市场价差别这么大,除了腐败,找不到任何其他合乎逻辑的解释。 2013年5月25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发了《斗殴事件揭开亿元铁路“中介费”潜规则》一文,文中披露京福高铁(安徽段)一工地发生国企与民企之间的恶性群殴事件,这一群殴事件背后涉及的是过去多年铁路招投标过程中1亿元“中介费”的潜规则。其实,中国招投标中的“中介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媒体早有报道,山西女商人丁书苗通过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帮助相关企业赢得招投标获取好处费。具体操作方式是,刘志军帮助丁书苗指定的相关企业中标,丁书苗再按照工程额1.5%~3.8%的比例收取介绍费。丁书苗共得“好处费”逾20亿元。铁路基础建设过程中的腐败更是家常便饭,这些腐败经费当人就都成了铁路总公司的债务。 让国务院免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过去,铁道部论证高铁时,很多官员和专家们都信誓旦旦地说几年就可收回投资,游说政府批准一个又一个的高铁项目。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给 铁道部的信用评级是AAA级,因此,贷款、发债都很容易。现在,铁路总公司又说连利息都还不起了,要;赖账,那铁道部不成了一个大骗子?一个AAA级的企业,政府给背书,现在又提出赖债,这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宇宙间可没这样的真理。 再说,国务院也无权给铁路总公司免债,因为这些债务都是场行为,这是铁路总公司与银行等债权方之间的问题,是一种契约关系。所以,铁路总公司的意思应该是让国务院替铁路总公司还债。但是,国务院从哪里拿出这笔钱呢?这么一大笔经费肯定要经过人大批准,就算是人大批准了,政府替铁路总公司还债,这个口子一开,就给国有企业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谁也不想花费心思从管理上要效率,谁也无心去搞科研创新,谁也不用考虑市场竞争,大家都发高工资,都为自己的职工提供高福利,缺钱就贷款,就发债,反正可以把债务一退六二五,最后由政府兜底。这样的话,中国贫富差距不被拉得更大才怪呢,中国社会矛盾不增加才怪呢,中国经济不垮下来才怪呢。显而易见,如果国务院免除铁路总公司的债务,这就把国有企业引向堕落。 实际上,铁道部早已对其职工提供超国民福利。2013年1月24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铁道部的隐性福利可抵一辈子工资。文章披露,当时的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将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确保2013年全年开工建设10万套、基本建成7.5万套职工保障性住房。2013年4月1日的《财经国家周刊》发了一篇题为《铁道部分流员工被承诺将按公务员待遇退休》的文章,为解决分流公务员的后顾之忧,铁路总公司承诺,对达到一定年龄的公务员,无论分流到哪家单位,未来都将按公务员待遇退休。铁道部“十二五”薪酬翻番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人均年收入10万元,2011年铁路系统的人均年收入约为5万元,铁道部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比“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提前了5年。为支持铁道部职工的超公民待遇,铁道部每年还从中央财政获得大量补贴,2010年为36亿元,2011年为158亿元,2012年为191亿元,补贴逐年增加。 这公平吗?1998-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把数千万职工扫地出门,让他们在社会上自生自灭。现在铁道部改革,裁减下来的公务员却仍享受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也就是不交一分钱的养老保险,却每月领2倍于百姓的养老金。 最关键的是,让政府还债,政府的钱都是人民的税,本质上就是让人民还债。铁路总公司2.8亿元的债务,全国人民平均每人要拿出2148元来替铁路总公司还债,铁路部门因腐败无能,捅出了这么大的债务窟窿,再让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百姓去填补这个黑洞,难道就心安理得吗?我想,铁路总公司让国务院免债,人民不高兴,人民不满意,人民也不答应,百姓不会做替铁路总公司还债的梦。 铁路总公司的债务怎么办 借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铁路总公司自己欠下的债,当然要由自己来还。现在,铁路总公司与过去的铁道部没有任何区别,仍然是“铁老大”,不打破铁路运输的垄断格局,没有市场竞争,就很难提高效率,没有效率何谈效益? 所以,中国铁路的当务之急是纠正错误的改革,立即撤销中国铁路总公司,把原铁道部所属的18个铁路局每3个合并成1个铁路公司,组建6个铁路公司,铁路网和客货商业运营捆绑在一起,性质仍然是国有,但要依照公司法运营,国家只是持有100%的股份而已。各铁路公司根据自己继承的资产分摊债务,独立经营,盈利上交国库,用于全民分红。也可考虑把全国铁路网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几个铁路网公司,负责铁路基础建设和维护,其营业收入来自铁路公司的“过路费”。只有把铁路纳入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提高盈利能力,还债能力当然也就随之提高。 如果铁路总公司面临违约,也可考虑债务重组,就是希腊政府债务重组模式,铁路总公司与各放贷银行研究制定重组方案,说白了,就是抹去铁路总公司多少债务,如果抹去50%,铁路总公司的债务负担就减轻了一半,对放贷银行来说,则放贷损失了一半。 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让对铁路总公司放贷的各家银行组成一个联合体,把铁路总公司的所有债务放到一个盘子里做成证券,重新卖给投资人,进行再融资。这样,就可以继续为铁路总公司放贷,也可以为铁路总公司到期的贷款展期,保证铁路的资金需求。 总之,铁路总公司欠下的债,让全国人民还,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还会把中国其他国有企业带坏,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刘植荣:房产税是高房价的克星

房产税是高房价的克星 作者:刘植荣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中国房价调控数年,房价不但没降下来,反而越控越高,究其原因,应是相继出台的调控政策不对路,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组合拳”,充其量只是“花拳绣腿”,很难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有效控制房价,不能靠限购,而要充分使用房产税这一财税手段。2013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中央几次下文要求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干打雷,不下雨”,一滴雨点都没有,可见,房产税的推广遇到来自利益集团的阻力很大。 中国房价高不高 曾有一少部分专家学者不断忽悠说“中国房价并不高,目前仍是刚性需求”,进而误导人们囤房、抢房,造成房价不断攀升。那么,中国的房价究竟高不高呢? 房价的高与低永远是相对的,必须有对比才能见分晓,也就是要与外国居民的住房价格进行比较。而且不能只比较住房的名义价格,因为还存在收入差距。所以,对比房价必须与居民收入进行综合比较,也就是居民用多少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住房,即人们比较熟悉的“住房痛苦指数”。 根据国外独立研究机构Numbeo在2012年10月发布的数据,中等收入居民买一套中等住房,中国北京需要33年,美国华盛顿需要5年,加拿大渥太华需要3年,英国伦敦需要15年,法国巴黎需要17年,德国柏林需要6年,澳大利亚堪培拉需要6年,新加坡需要17年,日本东京需要19年。数据显示,北京住房的痛苦指数是世界其他国家首都的两倍到十几倍,北京市民购买一套住房,几乎要用一生的劳动所得。而联合国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合理房价应为收入的3-6年。 征收房产税是国际惯例 在很多国家,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个人收入税,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是房产税和地产税的合并叫法。从其产生和国际惯例看,房产税与承载房屋的土地所有权无关。如果土地私有,则对土地和房屋分别征税,即房地产税;如果土地国有,则只对房屋征税,即房产税。 有的国家房产税税率和地产税税率相同(单一税率),有的国家房产税税率和地产税税率不一致(劈开税率)。房地产税实行劈开税率的国家有丹麦、俄罗斯、爱沙尼亚、美国(部分州)、澳大利亚(部分州)、墨西哥、肯尼亚、纳米比亚等国家,中国的台湾和香港也采取劈开税率。爱尔兰从2013年开始把房地产税“劈开”征收。津巴布韦、比利时、埃塞俄比亚、南非、泰国、英国、韩国、匈牙利等国也正研究把房地产税劈开,单独征收土地税。 荷兰对房屋产权所有人和居住者双重计征房产税(只对城镇住房征税),如果房屋产权所有人就是居住人,则他就要交双份房产税。 美国1949年通过《住房法案》,60多年来,美国用征收的房产税建设经济适用房,并对低收入家庭进行住房补贴,实现了“让每个家庭都能在适宜的环境里拥有一个舒适的家”的目标。美国房价1950年为44600美元(含地价,下同),1960年为58600美元,1970年为65300美元,1980年为93400美元,1990年为101100美元,2000年为119600美元,2010年12月1日的价格为189900美元,房价控制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用3-5年工资可购买一套舒适住房的范围60年间房价平均每年上涨2.4%,低于银行利率,总体上讲是平稳的。 一些国家除了征收房产税外,还对空置住房进行罚款或征用,严厉惩罚炒房行为。荷兰政府可以征用空置一年以上的住房安排给无房户居住;法国对空置一年的住房处以房价10%的罚款,空置两年的住房则罚款12.5%,空置时间越长,罚款比例越大;丹麦政府征用空置超过两个月的住房免费供他人使用;瑞典政府也征用空置住房,供无房家庭使用。 房产税或将助力控房价 房产税是财产税的一种,是对公民保有的超面积或多套住房征税,而且这个税是对公民世界各地的房产征税,以防止公民将财产转移到境外。 炒房会使住房频繁换手,这必然造成很多住房空置。人民网在2010年7月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巨大楼市泡沫显现,中国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的文章,据此可以推算出,2010年的住房空置率为30%。而世界上住房空置率超过10%都属罕见,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的住房空置率仅为2.7%。 有了房产税,炒房客炒房就会慎重了。假如房产税的税率是10%,炒房客用100万元买一套房子炒作,这套房子的房产税就是10万元,如果一年后这套房子卖不到110万元,炒房客就要亏本。可见,房产税会把许多炒房客逐出市场,加快实现住房的居住功能,而不是被用于投机炒作。 当然,房产税如果税率过低,这对炒房客就不痛不痒,没有威慑力。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房价比中国房价要稳定,这其中房产税功不可没。例如,韩国从2002年到2005年房价上涨了24%。2005年8月,韩国推出《不动产综合对策》,提高房产税税率,对房产交易税也作了大幅度提高,对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房产交易价格超过政府制定的各地房产基准价10万美元时,房产转让收入所得税税率由过去的9%-36%提高到50%,高价、高档住房转让所得税税率更高。高税率让炒房客急抛囤积的房产,房价骤然下降。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即使我们不征收房产税,外国也会来中国“征收”房产税。因为美国、法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对其公民在世界各地的财产和收入征税,假如张三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在中国有10套房产,中国政府不征收房产税,这10套房产的房产税就被美国政府征走了。如果我们建立起基本的房产税制度,就可以与美国达成防止双边征税协议,把这笔税款留在中国,为中国人自己办事。 推行房产税应大胆试水 2011年1月,重庆和上海率先试点征收房产税。重庆房产税征收了两年多,也仅对一万套住房征收房产税,约占居民户的0.1%。可见,按目前房产税的设计,对99.9%的居民来说,根本就无需考虑房产税。或许会有人说,重庆和上海房产税试点两年,并没有让房价降下来,由此得出房产税不能降房价的结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显然缺乏税的知识,对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这两个直辖市的房产税对平抑房价的效果并不明显,但这并不是房产税本身的问题,而是房产税设计得不够科学。重庆市和上海市出台的房产税方案过于“温柔”,税率太低,只在0.4%-1.2%之间;再有就是税基过窄,存量住房除了重庆市的独立别墅外都没有列入征收范围,对过去囤积多少套住房都不征税。如此温和的房产税就好比向湖泊里投入一粒尘埃,根本泛不起涟漪。 其实,房产税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个老税种,我们没必要再谨小慎微地试点了,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房产税不能按套征收,而应按住房面积征收,规定一个“面积起征点”(如人均50平方米),超过“起征点”才征收房产税,这就堵住了通过假离婚的逃税行为。房产税的税率不能太温和,定在10%左右较为合适,这样,就能把那些空置住房尽快推向市场,为了免交高额房产税,囤积住房的人急于把空置住房卖出去,形成买方市场,房价自然就会回归正常。如果中国对超面积住房或多套住房征收50%的房产税,房价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会下跌五成。 增加负担不靠谱 由于中国的税制是以间接税为主体,政府需要钱,根本无需向百姓征收直接税,而是向企业征收间接税。征收间接税,政府毫无阻力,作为企业来讲,政府要多少税就交多少税,反正这是“借花献佛”,税款要加进商品的价格里由消费者担负;对于消费者,由于不是对居民个人征收,所以就感觉不到政府在征自己的税,因此也就没人出来抵制。就这样,政府偷偷摸摸地就把税收从百姓的腰包里掏走了。居民在日常购物时,很少有人知道商品价格里有一部分是各种间接税。所以,在一个以间接税为主的国家,政府征税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这就是法国政治家让-巴蒂斯特·科尔贝说的“税收技巧恰似拔鹅毛,在拔毛的时候不要让鹅叫”。 可见,间接税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统统要征税。对穷人来说,一年的收入几乎都要为生计消费掉,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即使不交个人收入调节税和房产税,也要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交税。 如果我国把税制改为以财产税和收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我们就可以废除增值税等间接税种(美国等国家没有增值税),从而降低物价,让普通百姓用有限的收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让生活过得更好些。而对于富人而言,对他们的财产征税,只是减少他们转移海外的资产,减少他们的奢侈品消费,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房产税会转嫁给购房者吗 针对国务院房地产调控“国五条”中提到的“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一些教授、专家极力阻挠政府调控房价政策的实施,担心房产税会推高房价,人们也担心房产税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由于间接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一个人,也就是说,税收通过中间环节的纳税人一直向下推,最后把税收转嫁给最终消费者,也就是负税人。所以,中国也把间接税叫流转税,就是在产品的制造、运输、销售过程中不断增加进去的一些税收,最后都转嫁给消费者。  而房产税是直接税,也就是纳税人和负税人是统一的,也就是一个人,对谁征税,税收就由谁承担,根本不会发生转嫁,如果能转嫁给别人,那就成了间接税了。 所以说,作为直接税的房产税,属于财产税的一种,它可以精准定位,只对富人和炒房客征收,笔者认为,对房产税推高房价、转嫁给购房者纯属恐慌,完全没有必要。 中国国家统计局前两年曾公开声明,统计住房空置率,但一直没有公布结果。可见,中国的住房空置率大得惊人,一旦公布恐将引起经济震荡,经济硬着陆风险大增。如果政府一直不征收房产税,必然会怂恿炒房,让住房空置率越来越高,房产泡沫越来越大。如此发展,房产泡沫破灭只是早晚的问题,破灭得越晚,对经济的损害越大。(本文发《 人力资源 》2013年4月刊总第354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