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金融时报 | 中国央视评论员抨击余额宝是“吸血鬼”

中国一名知名评论员猛烈抨击阿里巴巴(Alibaba)等公司推出的基金,称其是危害中国经济健康的寄生虫。新型在线资金正在撼动传统的银行体系,在二者之间的角力中,上述抨击燃起了最新一轮战火。 上周末期间爆发的口水战是一个迹象,表明围绕在线投资基金的争议越来越大。此类基金问世虽不到一年,但已颠覆了中国传统银行体系的商业模式。 在此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是由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支持的。该公司回击了上述批评意见,称其产品正通过把更多的钱放到普通人手中而服务于中国经济。 中国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设定上限,以抑制金融行业中的竞争,因为它担心这种竞争可能具有破坏性。由阿里巴巴和腾讯(Tencent)等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在线投资基金,让储户直接与货币市场基金对接,从而避开了这个上限。 储户的活期存款最高只能获得0.35%的利率,而那些投资于阿里巴巴和腾讯基金的人能够获得6%的年收益率,比前者高出15倍以上。这导致现金正从银行流出,转而流入在线基金。 监管部门迄今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来打压在线基金的发展,视其为健康的创新。但官方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钮文新发起的上述抨击似乎表明,此类基金可能即将遭遇更加强烈的反对。钮文新呼吁取缔阿里巴巴的余额宝。 “它所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他在上周五发表的一篇博文中写道,“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 在钮文新的言论得到广泛转发之际,阿里巴巴上周六早上利用其官方微博发起反击。阿里巴巴的博文意在争取公众支持,表示其基金正帮助劳动人民变得更加富裕、帮助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强大。 “您没看到自从有了余额宝我每天奋发工作的动力更强了吗?还不是因为平时每天早上只能吃俩菜包现在已经每天改吃俩肉的了!这让我每天干劲十足为祖国经济至少添砖加瓦多了好几块呢!”阿里巴巴的博文表示。 相关日志 2014/02/24 — 为什么有人厌恶余额宝?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4 — 多位银行大佬谈互联网金融:不能这么玩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4 — 钮文新:回应挨骂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4 — 该受谴责的不是余额宝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3 — 余额宝跟政治舆论相关,跟经济货币无关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3 — 站在高处看余额宝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3 — 经济观察报: 预警余额宝类基金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2 — 证监会预警余额宝类产品 货基或迎史上最严监管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2 — 《记一个难忘的周末》:支付宝卖萌回应央视评论员评论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22 — 互联网让中资银行四面受敌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中美就像一战爆发前的德英?

西方学者认为,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个世纪以前的德国和英国关系的相似性。然而,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撰文说,把中美关系与1914年德英关系作比较“是传递危险宿命感”。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了奈的这篇文章——“重回1914?”。文章分析道,美中能否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将由人的选择决定,而不是由某种历史铁律决定。中国渴望在所在地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美国在该地区也有要按照承诺保护的盟友,因此奈认为,误判的可能性永远存在,但正确的政策选择可以令风险降到最低。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纪念。文章评说一战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国际秩序,并加深扩大了日后毁掉整个二十世纪的意识形态战争。人们至今仍无法明确回答这样一场浩劫为何发生。然而奈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它是否会再次发生。   《终结和平的那场战争》一书作者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认为,把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个世纪前的德英关系作比,这种比较是令人清醒的。《经济学家》周刊将两者进行类似对比后也得出结论:“1914年和现在最令人不安的相似点是自鸣得意的心态。”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则表示:“坦率地讲,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   然而约瑟夫·奈提醒人们注意,历史类比法尽管有时对防患于未然而言还是有用的,但它的危险性在于传达了一种历史宿命感。“一战并非不可避免,它的发生几率之所以增加,是由许多因素,包括人为失误造成的”,奈说,“况且,美国和中国今天的整体实力差距要比德国和英国在1914年的差距悬殊。”   “重回1914?”一文深入分析了今天的世界与1914年相比的几个重要的不同之处。第一个不同是,核武器相当于使政治领导人有了一枚水晶球,可以看到战争升级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奈指出,水晶球效应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对美国和苏联领导人产生了强大影响,使其更加慎重,“它很可能将对今天的美国和中国领导人产生类似的影响。”   第二个不同是,今天的战争意识形态确实薄弱多了。该文认为一战前夕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点加强了战争不可避免的宿命论,它欢迎战争,因为战争会像夏天的一场痛快暴雨一样“净化空气”。温斯顿·丘吉尔也在《世界危机》一书中写道:“各国都不满足于物质上的繁荣,它们猛地转向冲突。国民的激情在几乎每一块土地下面炽烈而隐隐燃烧着。”   奈分析道,诚然,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增长,而美国也在9·11事件后发动了两场战争,但它们都不是好战国家。在许多方面,如能源、气候变化以及金融稳定,中国和美国都有强烈合作动机,奈因此相信两国会尽可能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以确保风险降到最低。   第三个不同是,1914年的德国对英国紧追不舍,美国则在整体的军事、经济和软实力方面仍然领先中国数十年。文章称,政策太冒险的话,会损害中国在国内外的收益。奈写到:“与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相比,美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处理自己与一个崛起大国的关系。过于担心的话,可能会弄假成真。”   文章最后告诫当今世界领导者,从1914年事件中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教训:要小心使用历史类比法的分析人士,尤其是当他们的理论有些许宿命味道的时候。   (以上摘编仅供参考,不代表?望智库的观点)

阅读更多

刘远举 | 东莞扫黄 道德训诫式反腐

在既打老虎,也打苍蝇,整顿吏治的大背景下,在东莞启动的整顿娱乐场所背后的腐败,想必是大局之中的必然之棋。事实也正是如此,央视报道之后,公安部就要求各地严打黄赌毒,9省份16个城市突击扫黄。除广东省外,全国共有8个省份至少9个城市对各类娱乐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包括浙江杭州、甘肃兰州、山东济南、广西柳州、黑龙江哈尔滨等。 然而,对于此次由央视曝光东莞娱乐场所暗访引发的全国性扫黄行动,网络舆论却反弹强烈。央视报道播出当晚,“东莞挺住”、“我们都是东莞人”的词语不断出现在网民的电脑屏幕和手机上。有网友调侃“原以为春节过后捉老虎,没想到却去捉老鸨”。网上和手机上各种调侃段子之热烈,以至于《人民日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一些网络“大V”对扫黄行动极尽调侃、冷嘲热讽,甚至公然唱起了“嫖娼有理、色情无罪”之类的反调。 这一舆论波澜,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博、论坛等新的言论广场,在这个广场上,言论互相碰撞、呼应,激发出更大话题设置能力,使民间舆论有可能大声的发出自己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经由过去一年央视针对苹果、麦当劳、星巴克等跨国公司的商业道德调查,到对薛蛮子的个人道德批判,官方的道德训诫遭遇了民间的强烈反感与抵制,以至于后者发出“出卖灵魂比出卖肉体更堕落”的尖刻嘲讽。 更大范围上看,虽然在当下中国,性交易合法化在短期内并无可能,但从耶稣从法利赛人手下救出妓女,到古代中国的秦淮香艳,再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合法化探索实例,道德本身就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在全球视野下,这个问题应该客观对待,也有严肃讨论的空间,而东莞性交易的背后也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是,遗憾的是,从央视的报道,到《人民日报》连发的四篇声援文章,再到《环球时报》发出“骂央视,反主流,这种乐子莫成瘾”的批评, 无不缺乏这种深入的讨论,只有权威媒体对民间粗暴的道德训诫。 其实,训诫个体道德正是体制的特征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徐晓宏近日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论文,通过对五四运动前后28个社会团体,及相关重要活动家的史料的分析,作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在中国被作为一种“主义”得以接纳的过程,是通过革命者逐步“群体招纳”五四运动时期业已存在的社会组织,而那些更容易接受共产主义的组织,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道德行动主义”,即试图通过集体方式来实践在传统文化中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修身养性”。这也就是说,道德充盈起意识形态体系,最终支撑起权力。 但是,央视乃至它身后的体制,已经无法占据道德高位。从薄熙来到刘志军,从中央编译局到铁道部,不管是政治斗争连带出的宫闱秘闻,还是争风吃醋中举报出来的裙带丑闻,其间的奢靡与荒淫早就破坏掉道德训诫的基础。顺着这个角度,反过来看,权威媒体对民间道德的严厉训诫,本身就反映出占据道德高点的渴求。著名杂文家邵燕祥曾于1992年写过“《圣经》拟作”一文,为耶稣解救妓女的圣经故事戏拟了一个中国版本:听完耶稣的话后,从老到少面面相觑,他们自知都是有罪的。一个长胡子的法利赛人站出来说:“谁用石头打她,就能证明谁是没有罪的。”于是,他们一个一个争先拿石头打那妇人。 东莞的色情行业,有着漫长的发生、演变过程,虽然其原生动力在于人的欲望需求,但其发展、繁荣并非建立在当地对道德的宽容与尊重公民权利之上,庇护色情行业成长的是官商勾结的腐败。所以,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忽略这一切,用性交易合法化观点来压倒反腐必然存在的合理性。 但这种道德训诫式的反腐,不仅可能违背程序正义,往往也会导向“政府生病、百姓吃药”的模式,从光盘行动,到公交车上的廉政广告,都属此列。媒体报道揭示,以往的扫黄突击检查,受到处罚和被抓的通常是没有权力保护伞的底层,有关系的往往可以事先被通风报信以躲避风头。这次扫黄虽然比以往要猛烈,但民间舆论对这种运动式的道德训诫,仍不免发出“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嘲讽,因为道德训诫式反腐固然可以行一时之效,但决非根本之道。 显然,只有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里,才成铲除保护伞的土壤,其下的阴暗之处自然会烟消云散。那么,东莞扫黄激起的对道德、意识形态、权力、反腐的思考,就会引向一个更值得回答的问题:除了占据道德高点,进行严厉的道德训诫,运动式的扫荡,是否还应有更世俗、更现代化,从而也更持久的方式来把导致腐败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刘远举是自由撰稿人,现居上海。 纽约时报中文网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复旦投毒者林森浩的人生碎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今天对”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2013年4月,林森浩投毒将其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致死。一个看上去严谨而优秀的准医生为何会走上杀人的道路?促成这起悲剧的林森浩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 听到死刑判决,林森浩父亲说,心里很乱,需要静一静,但“一定会上诉”。而站在被告席的林森浩却无法与其家人做任何交流。如今,林母患重病卧床,林弟还在读书,缺乏了林森浩的支撑,林家过得很艰难。这个曾经父母、乡亲眼中孝顺的“林仔”,再无法为家里带去幸福。​ ​ 学医、单身、读研,这是林森浩开玩笑般所罗列的三种“不孝”,如今看来也恰巧描述了林森浩投毒时的人生状态。​ ​ 家境贫寒 缺少父母关注 ​ 林家三女二子,1986年出生的林森浩排行老二。家境并不优越——林父早年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林母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常年拉着一辆木板车,在镇上的工厂里收购废品——10年前,一家人才从狭窄的土屋,搬进了如今的小楼,出售纸巾、饮料等为生。​ ​ 2013年4月前,林家在和平镇是极有盼头的一家。林母虽患病,但医药费家里能勉强维持。大儿子林森浩已经签约广州最好的医院之一,前途大好;林森浩的弟弟在珠海某大学就读,阳光开朗;3个女儿中2个已成家立室,都在当地中学教书。​ ​ 林森浩从小在班里都是干部,成绩优异没有让家人操心。在姐姐们的印象中,弟弟的青春期很懂事、很孝顺,没有一般孩子的叛逆。林一直是家里人的希望,却因听话,在少年时极少受到父母的引导,缺乏对其个性的培养和关注。​ ​自我要求严苛 为“铁饭碗”学医   ​ 和平初级中学的蔡老师记得,中学时代的林沉默、害羞,却一直是全校“最优秀的那几个孩子”。林拥有同龄人中少见的自律。其高中同学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林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老师基本上不用管”;对成绩有些过分执著,常常考试一结束,就在宿舍自责,抱怨状态不佳。最终,林以780多的高分进入中山大学。​ ​学医,是并不宽裕的林家为大儿子能拥有一份“铁饭碗”所安排的。林森浩曾在文章中自述,刚进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学习时,经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即使如此,林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一位和林森浩相熟8年的同学陈文说:“他的成绩在医学生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达到。”本科同窗曾文华说,他对科研的痴迷超过身边所有人。​ ​2010年,林森浩被保送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在研究生阶段,他发表了8篇核心期刊级別论著,其中第一作者占到5篇之多,同时还兼任了学生会副主席。研究生第3年,林浩森放弃读博,并通过广州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超声科面试。​ ​ 异性交往屡受挫 自卑压抑更甚 与耀眼的学业相比,林森浩在感情经历上十分苍白。媒体认为他自卑、羞涩、渴望却又不善于与女性交往。高中同学李小寒回忆,她多次向成绩优秀的林请教课业难题,“他从不拒绝帮忙,但如果多问两句,他就不敢直视你的眼睛”。​ ​ 本科时,林曾多次在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发帖:在征友主题下跟帖,诸如“寻找射手座女孩”;询问“暑假回家去找那个她约会,想打扮一下自己,怎么打扮好”。受到与女性交友的挫败后,林自嘲:“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 ​ 林在研一的时候,谈了一个医学院的女朋友。他对那个女孩的要求是“可以帮他一起做实验,上阅览室自习,但当他需要一个人安静和思考的时候就希望女孩不要烦他”。结果这段感情很快告吹。他在学生会的一位同事用了一个成语形容他的爱情观——“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 沉默外壳包裹下的脆弱 虽然在学生工作中和学术上表现突出,林森浩留给人最深的印象还是“沉默”,甚至“古怪”。​ ​ “到其他寝室串门,他会一声不吭地站一旁看他人玩游戏,再沉默离开;他时常在楼梯口大声对话楼上的一个老乡女孩,声音传到整个楼道,他也并不在意。” 林森浩的好友小吴说,林森浩“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跟同学一起玩,他不打招呼就跑了。有点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 现实中常常沉默的林森浩,却在自己的空间、博客留下大量日志,本科时被论坛里的“水友”称作“主题刷版王”,近年还开通了微博,时有更新。“自卑、挫败、闷骚,被林严格限定在网络生活中,他为自己塑造了沉默、冷感的外壳,搭配上优异的成绩,现实中与他相识的人,很少意识到他内心的虚弱。”媒体如此写道。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复旦投毒案嫌犯疑多次百度咨询毒药 复旦投毒案遇难者同学:嫌犯已供述动机 由复旦投毒想到的,大家还记得静海一中七仙女吗? 愚昧无知的投毒者 北大的铊投毒案 无觅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辞职公务员也谈公务员工资10个问题

《光明日报》18日发表标题为《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的评论文章,以回答公务员工资真相。不过,作为一名因个人原因而辞职的乡镇公务员,以笔者自己辞职前的工资状况来说,对该文的一些结论不敢苟同,甚至可以说该文在说假话,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这种人品的人压根就没有资格当公务员。 首先,过去10年公务员工资一直在上涨。绝大多数公务员工资构成分为四个部分: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地方津贴补贴,其中地方津贴补贴由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组成,而且占公务员工资的比例还很大,超过50%,少数公务员还有特殊岗位津贴。虽然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这一块长达8年没有上调,但是地方津贴补贴这一块并非没有上调,而是根据物价水平上涨状况适时上调,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故意选择性忽略地方津贴补贴这一块在公务员工资的成分和比例。另一方面,距离最近的一次公务员调资时间是2006年,当时全国各地均上调了公务员工资标准,也是现在的公务员工资标准。 其次,公务员热高烧不退就与公务员收入有很大关系。公务员热的确与就业难有关系,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日本、美国大学生就业比中国还困难,怎么没看见美国、日本出现公务员热?我们是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下,公务员的稳定以及较高的退休金和较高比例的住房公积金等优厚待遇成为吸引很多人的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动机,尤其是国考中很多岗位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些人不存在就业难,甚至一些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的白领也跑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工作不理想去考公务员,就意味着公务员工作很理想。 再者,公务员隐性福利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少单位由于权力不大,财政状况不太好,隐形福利确实不像外界传言那么好,甚至压根就没有,笔者辞职前任职的乡镇政府就属于一毛不拔的单位。但是,相比较来说,大多数政府部门和单位有隐性福利存在,强权部门的隐性福利还比较好,只是公务员群体内部心知肚明,不愿意也不便对外公开说罢了,尤其是在中央禁令的当下。 第四,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工资究竟该怎么比较。确实不能简单进行个体比较或者群体比较,要与同等学历、同等职位、同等工作年限的职工进行比较。但是,公务员工作稳定,而且大多数岗位的公务员工作相对清闲,远没有企业职工的压力那么大,这决定了公务员工资水平不能比企业职工的高,只能比企业职工的低。 第五,公务员养老金可以比企业职工高,但不能高的离谱。为了给公务员在退休之后有一份满意的许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务员退休金比企业职工养老金高,但是我国目前是高的离谱。公务员群体的退休金替代率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更为恐怖的是退休公务员人群的工资远远高于在职公务员工资。 第六,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公务员工资相对本地区居民比较高并不公平合理。文章说“用低端产业工人、农民等群体的工资与公务员工资进行比较,对公务员不公平。公务员从事的是复杂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前期教育投入巨大,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先不批评这种公务员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就以笔者的公务员工作经历所了解,大多数基层公务员从事的是简单工作,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就能胜任,公务员队伍中低学历者也有不少。而且,很多从事办公室秘书工作的公务员,与企业文员之间在能力要求和工作性质上并无本质性区别,企业文员也多是大学毕业生,前期教育投入巨大,但是他们的收入和公务员工资在同等水平上吗?相反,二三线城市的公务员工资比一些一线城市的文员收入还高。 第七,公务员工作就是“喝茶看报”的判断基本没错。公务员工作有辛苦的,发扬白加黑、5+2精神的确实存在,笔者当年有过这样的工作经历。但是,请问这类公务员比例有多少?一年之中公务员过这样生活和工作的日子又有多少天?相反,最苦、最累的基层公务员在大多数日子的下午是基本无事可干,很多乡镇公务员下午打卡签到走人,甚至一些管理较松的乡镇政府下午就剩下几个领导和青年公务员在,更不要说仕途升迁无望的普通科员严重的在编不在岗现象了。 第八,公务员高能力是伪命题。文章说“大多数公务员如果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做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样是优秀人才甚至是拔尖人才。”笔者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是拔尖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早早的去企业了,不可能还在政府部门忍气吞声当收入不高的小科员,除非他是官。 第九,公务员不辞职就是不舍得。虽然说基层公务员是鸡肋,但是相比较外面的风险和收入水平来说,公务员的优势和吸引力不言而喻,所以多数人不舍得辞职。另一方面,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公务员能力太弱了,除了会写点材料,喝点酒,拍点马屁,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干,压根找不到还能有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工作。 第十,公务员工资与其付出相比,属于绝对的高工资。从公务员工资的绝对数额上说确实不高,笔者辞职前每月到手工资只在2200元,相比较高达六七千元的房价实在是低的可怜。但是,笔者在当公务员期间,法定上班时间不到八小时,而在这六七个小时之中,每天真正用于公务和工作时间只有一半,以这样的劳动量和付出拿两三千块钱工资不算低,这话也是笔者以前任职单位纪委书记说的。 总之,公务员工资高不高,市场会自动运行和选择,公务员工资太低,低到不能养活自己时,公务员就会出现辞职潮。反之,公务员辞职潮没有出现,说明公务员工资的优势依旧存在,就这么简单。 本文免翻墙链接: 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2014/02/20 — 公务人员收入低是个笑话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7 — 公务员盼透明加薪:收入太少 同学会羞于现身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4 — 公务员加薪的最大阻力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3 — 肖雪慧:呼吁公务员加薪的神逻辑 —— “公务员涨工资”热点之外的问题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2 — 公务员工资高?!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2/10 — 从官方数据看中国公务人员工资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2 — 基层法官的吐槽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禁令之年”哪些公务员受损最严重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上海官员:很多公务员想办法进国企 因待遇更好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2014/01/21 — 草榴社区:观“一个公务员的自白”帖有感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