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萝卜网 | 是什么原因让你继续留在国外生活?

为什么留在国外: 才回北京出差2周,就粉尘中毒了,机票改签,提前返回国外。 内部员工手册上写着,中国自来水质量普遍非常劣质,出差建议用纯净水刷牙。 去客户那里看到领导把下属训的跟孙子一样,虽然挨训的人不是我,但是我觉得看到这一幕很不舒服。 在北京的出入境管理局门口遇到老头骑车摔倒,我正准备去扶,可能因为长得太傻,旁人拉住我了:“你想和这老头纠缠一辈子么!” 回国办新身份证,在北京,被我们街道的户籍警察大姐呼来喝去。让我3周后自取,我说,“能加急办理吗?”人家就特别不耐烦说“不行不行,凭什么给你加急呀?大家都急。”然后我问“能让我舅舅帮我代取吗?三周之后,我不在国内了。”她说:“他手指头上有你的指纹吗!?”句句都是反诘句,一句正常的陈述句都不会说,而且分贝特别高。我没有耳背啊,不用吼。 需要出生证明,我就打电话给北京的某派出所,他们说:”你户口在北京,但你不是北京生的,你去找出生地办。“。。。我就给出生地的派出所打电话,他们说:”你户口在北京,找北京去办。“我一直在和他们扯皮,后来朋友帮忙走后门给我办了一个。。。(我本来很希望遵纪守法,可是遵纪守法没法办) 客户的工人小弟,看见我们工作,检修设备,他幸福陶醉的说了好几遍:“祖国富强了!你看,德国人都来给我们拧螺丝。”我特别想问他:“这么富强,为什么你们的洗手间里连洗手液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厕纸?为什么90分贝的工作环境,你都没有防噪音耳塞?” 客户痛斥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然后说自己所有的生活用品、食品、牛奶、果汁都在麦德龙买进口食品,家里装了最高级的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我说:“垃圾分类,就会一定程度减少水污染、土壤污染。”他说:“那多麻烦呀!” 去苏州拙政园,游人攀花折柳,吐痰扔垃圾,推推搡搡,大声喧哗。 去秦皇岛旅游,好多很穿着漂亮长相可爱的小孩在海滩上随手扔垃圾,父母视若无睹。我刹那间觉得这些小孩面目可憎起来。 和金发碧眼的同事出差,酒店服务员帮我同事拖行李,不管我,但是,我还比同事多拿一个箱子。 最强大的是,我这个同事信不过中国的酒店,他不允许酒店用他的信用卡作“押金预授权”(德国/瑞士入住酒店都无需信用卡押预授权),然后,酒店前台不同意,我刚准备开口给同事解释,中国必须要押信用卡或者押现金,才能入住酒店。可是,酒店大堂经理说:“好吧,不用押信用卡预授权,也不用押金。”。。。我瞠目结舌,如果是中国人,酒店会答应吗? 很多场合被陌生人问过:“你赚多少钱?开什么车?买房了么?住多大的房子?” 在河北,出租车司机要骗我的德国同事,开了15元左右的路程(我们每天都开这段路,理应11-13元之间),开口要50元,我说:“太贵了,20吧。”(因为我觉得他穿得很破,也蛮可怜的,所以我想在国外给小费也要给1欧,无所谓,就当给他小费了)司机说:“汉奸!” 我的职务比德国同事高,可是去客户那里,他们都以为我是翻译,对我的金发碧眼同事礼遇有加。 我的一个好朋友,生在新疆的上海知青家庭,一直在新疆,但是回家都说上海话。他返沪之后,别人问他从哪里来,他从小一直坚定地说自己是上海人,他也没思考,就这么直接说“我是上海人。”结果大家都笑了,说“你新疆人冒充上海人!生在哪里就是哪里人!”。。。最讽刺的是,我几个朋友移民去加拿大,说加拿大的第二代华人不和她们一起玩儿,她们说:“这些人生在加拿大,就数典忘祖,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炎黄子孙!”(这时候就不是“生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了) 司机开高速送我们去机场,我猛地醒来,睁眼,看见一辆大卡车在高速路上错过了一个出口,立刻刹车,在全速倒车,我突然大喊:“这个卡车在倒车!我在梦里,对不对!”我的德国同事忧虑地说:“我也希望这是在梦里!可是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某客户听说我在国外读过书说:“好多人在国内上不下去学了,才出国读书的。”(本人毕业于国内名校,国外亦毕业于名校。。。而且即使他真的遇到在中国读不下去书的那种小孩,他也不该见面就揭短吧?) 在深圳,我们的司机开帕萨特,然后送我去银行办手续,这个银行的停车场很小很挤,出口和入口就一个车道,正常人都会先出再进(停在里面的车要腾地方给准备开进来的车呀)。我们的车,马上就要开出去了,这时候来了一个奔驰S系列的车,司机大婶一脸的蛮横说:“给我倒车!”我们司机说:“我不开出去,你根本进不来呀,当然我要先开出去。”大婶说:“我不管!”然后叫来了保安,银行的保安,一看见她开着奔驰,我们开的帕萨特,就立刻对我们很不耐烦地说:“倒车倒车!”。。。(其实我们车后面没有地方可倒了) 经常住在瑞士酒店(误以为住客素质会比较高些),早晨进电梯的时候,电梯空间狭小局促,为了避免尴尬,就狠傻气的说:“早上好!”我拎着公文包、西装革履,电梯里的一个人对我说:“我不买保险。” 客户在中国已经习惯,总觉得我们要骗他们,我们说/答应的事情他们都不相信。大小客户也从来没有长期规划,所有的方案都要催促。可是拼命加班赶工期,交给他们之后,他们其实也没有用,在厂房里搁置着。。。 在中国,每次扔所有的垃圾,都有强烈的负罪感,因为无法分类。 在一个世界最先进的厂房里面,摆满了德国产的各种机器,包括厂房的设计也是德国做的。国企客户在下属面前说:“美国马上就要完蛋了,欧洲也不行了。中国马上就要超越德国了。其实GDP已经比德国强了。”过了一会儿,散会了,人都走了,他问我:“怎么移民德国啊?我儿子20多了,我们也想帮他办移民。” 某国企大领导看了我同事的手机照片,对我外国同事说:“你什么时候准备离掉你老婆?中年妇女了。中国大把的年轻漂亮姑娘。”我听了以后觉得很羞耻……这是什么价值观啊。 参加同学聚会,看到同学小孩被随便放在车座位上乱爬,我说:“买个儿童安全座椅吧?这样对小孩安全。”同学说:“那东西就是骗人的,破塑料,还这么贵!”可是他开一个全新的奥迪A6L啊(我同学都比我有钱)。 去客户工厂,厂门口贴着招工广告,上面写着:“体健貌端、年龄24岁以内,性别:女”。。。我一想,德国的招工广告,普遍都写着“同等条件下残疾人优先录用”,而且万万不敢直接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的。。。 和德国同事去客户那里,客户一边和我们喝酒,一边说:“你看你们来了个白人,就很好,XX公司派来的现场工程师是个黑人,我都不和他一起吃饭,我嫌他脏。”德国同事听了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彻底崩溃。 亲戚、朋友、邻居、同学都在问我:“你在外国,融入他们社会了么?”我心里默默地说:“我在德国比在中国融入得好。” 漂泊在异乡,最大的悲哀,就是”异乡永远是异乡,故乡还是异乡”。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072065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没有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年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淘宝 3.8 生活节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达到内部预期? 中国孩子的暑假生活 《生活大爆炸》当年是如何走红的? 伤不起的生活成本 无觅

阅读更多

主場新聞|「中/美製造」,即係想點?

到超市購物。山地媽一家比較奄尖怕死,強國食品事故鑊鑊新鮮鑊鑊甘,為顧及家中老幼健康,能買來路貨的話都盡量不光顧強國食品。 話說想炮製意粉醬,要買松子仁。超市貨架上的果仁來自世界各地,松子仁卻只得一款,標籤寫著:「本產品來自下列國家其一:中國/美國/巴基斯坦。」 大佬,這樣說了跟沒說有甚麼分別? 嬰兒奶粉寫「本產品來自荷蘭…或中國」,誰敢買? 雞蛋寫「本產品來自美國…或中國」,誰敢買? 伏特加烈酒寫「本產品來自芬蘭…或中國」,誰敢買? 如此類推。強國貨就是強國貨,美國貨就是美國貨,工廠包裝時不知道東西來歷麼?為甚麼要玩這種文字遊戲取巧? 街坊也發現類似情況。超市有些 蔬菜是獨立包裝,多數有標籤註明產地,有時卻寫令人耐人尋味的「入口」二字。香港以外生產的東西都是「入口」,歐洲空運抵港的叫「入口」,日本福島種出來的又叫「入口」,強國貨也可以叫「入口」。又是那句,寫了跟沒寫有甚麼分別? 區區一包松子仁,就算是Made in China,應該不會食死人。不過實在看不過眼這種不老實的行為,亦不想助長這種標籤手法,乾脆不買,以示杯葛。 最後買了美國腰果取代松子仁,調出來的意粉醬一樣美味無窮。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美食品安全人士:让中国鸡肉远离校园

国会 — 美国一些食品安全活动人士在change.org网站发起请愿活动,呼吁国会与奥巴马政府采取措施确保中国鸡肉不会进入美国校园和超市。 这个请愿活动要求美国学校午餐、早餐项目、幼儿与成人照顾项目、暑期食品服务项目中不包括来自中国的鸡肉;另一个目的是禁止联邦资金用于执行任何允许在中国宰杀和加工的鸡肉出口到美国的法规。 这个请愿由三位妇女发起,她们引用了中国毒婴儿奶粉, 死猪抛入河流,中国宠物食品在美国造成数千只宠物猫狗生病、死亡等例子指责中国在食品安全上记录恶劣, 美国农业部2013年8月裁定中国的加工程序符合美国标准。 但是反对者认为中国没有对鸡肉出口加工厂进行认证并且向农业部食品安全与监测服务局提供名单;也没有表示出这样做的意向。 请愿活动目前得到两千7百多人支持。 有14名国会议员支持这些食品安全人士的诉求。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香港到底有没有地沟油?

大约一个月前,苹果日报以其一贯来势汹汹的风格,头版头条大标题做了篇报道,叫做:香港也有地沟油 (我想后面应该还有个问号)曝光了一家位于葵涌某个工业大厦的,叫合兴的小型油厂,还有7、8家用该油厂食用油的餐馆(并且给出了订货收货的收据,能搞到收据,真的很厉害)。 一时间全城人心惶惶,专栏作家,电台节目都在慨叹:HK沦陷了,也有地沟油,facebook,whatapps上疯传一份“水蛇春”咁长的餐馆名单,说这些餐馆都用了地沟油,我大概瞄了一眼,除了中环金钟那一代,其它地区,油尖旺,大角咀等的餐馆,几乎全部在列。不禁感叹,MD,离开中环,吃个饭都有风险啊。 然后就是食环署的人跟进,多部门联合执法,那家油厂重门深锁,老板和职员再也联系不上,警察在拿到告票后,强行开锁,进去取了些存货,拍了现场–的确有点儿脏,乱。几家饭店纷纷公开停用、销毁了购买自那家的存油,并声称一直从他家进货,不知道有地沟油这回事,从此改从其它油厂进货。但仍难挡生意每况愈下。 到目前为止,这个故事和我在国内时看到的差不多,由流言而起,媒体跟进,流言继续广泛传播,并冠以内部消息的方式,执法部门跟进。但接下来的事,HK和内地就大不同了。 这事儿沉寂了一个多月,前天晚上TVB做的深度新闻节目:新闻透视。进行了一次大辟谣。HK究竟有没有地沟油?答案是:没有! 这个节目从苹果日报的报道开始,追踪了后续发生的所有事情的进度: 1.食环署在苹果的报道出街当天就突击抽取了那几家被曝光的餐馆的食用油做化验,老板也很配合,化验结果,全部都符合欧盟标准,没有一项超标的。 2.苹果日报的记者买到合兴油厂的两桶油拿去中大化验,其中一桶,苯丙芘(BaP)含量严重超标,于是认定是地沟油。中大教授后来极力否认,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们苯并芘含量超标严重我从来没说过怀疑是地沟油。 3.TVB记者追寻那一桶苯并芘超标的原因,以及为何那几家餐厅的完全没有超标。结论是:合兴油厂卖豆油及花生油,那几家买的全部是豆油,而豆油完全没有超标。那一桶是混合豆油花生油的混合型油,花生油超标,导致混合后的油也超标,而且超标比例和混合比例完全一致。 这就完美的解释了上述两个疑点。 4.豆油全部是从加拿大和澳洲进口的。而花生油来自哪里呢?来自国内,山东。 5.所以,苹果日报的记者跑到山东做了一番调查采访,回来后咬定这批油有问题,是地沟油。 当时食环署联络了内地质检部门,去调查了那家出产金帝花生油的厂家,发现是个规模很大的炼油厂,获奖无数,甚至参与了国家花生油浓香度标准的制定。苯并芘含量过高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未必是地沟油,甚至一定不是因为地沟油。 6.苹果日报记者去的是烟台厂,食环署去的是青岛厂(应该是总厂) 7.地沟油的评定标准很简单:如果油的脂肪酸成分,既有动物油,又有植物油,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地沟油提炼的。 这个报道一环扣一环,深入浅出解答了关于地沟油的疑问,采访了餐馆老板,大学教授(当场做了不少试验),追踪了网络谣言(可惜,正如所料,根本追不到源头,大家都是毫不负责任的转发) 最后的落脚点,是由苯并芘的产生追踪港人的饮食习惯,烧烤,尤其是炭烧,是最不健康的饮食。炸薯条的油,经多次翻用,非常不健康,新鲜的油是最健康的,油熟过一次之后,就开始过氧化,并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油,大白鼠吃了半年后就开始高血压。血管壁变厚变硬。 所以,如果一个HK人,早餐吃油条,中午吃烧鹅饭,下午茶吃薯条,晚上吃BBQ,那么他一天摄入的苯并芘,会比食用地沟油还要多。另外,抽烟也摄入苯并芘,并且比地沟油严重的多。 我看了两遍这个20多分钟的深度新闻报道,其逻辑链条中唯一的薄弱环节就是HK食环署到内地那家花生油厂检查的事,HK通知了内地质检部门,然后联合去检查—-这个只有国内的人才能明白,你会看到歌舞升平,还有一堆获奖证书–你以为是澳洲皇家医学院认证之类的金漆招牌么?这在中国根本狗屁不是,花钱可以贴满一面墙。 反而我更相信苹果日报记者拍到的照片:一片狼藉的生产车间,苍蝇乱飞,到处油迹斑斑。但未必就是地沟油,只是生产环境比较不卫生。HK那家炼油厂也是,老板之所以锁上门一走了之,不是因为自己做贼心虚用了地沟油,而是环境不太干净,有嘴说不清。 苹果日报的报道出街后,HK仔那家权发饭店,生意额由每天十万,跌到每天2万多,老板无奈的说,我最不忿气,就是报纸没有检查就乱写,我根本不是贪便宜才用那家的油,停用他们的油去其它家进口,比他家的还要便宜。 合兴油厂的老板则告诉记者,他快要精神崩溃,不便接受采访,他的朋友说,他做这行三十年,如今事业禁毁,要宣布破产。 在这个事件中,我觉得苹果的新闻伦理受到打击,当然,苹果一贯比较夸张,持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态度对待负面新闻,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哗众取宠,我以前也写过这个问题,这个新闻上,他们显然有点误导甚至错误,正如我开篇所说,如果标题加一个问号,可能会更好。 这篇报道还提到以前网上的流言,说日本有种技术,可以将污泥合成为肉饼夹在汉堡包里吃,记者专门求证了这不是则流言而是真有其事,在日本一所大学的研究所,有这个项目–当然项目的目的不是为了用这个盈利。现在已经停止。用这件事来说明 ,并非所有匪夷所思的传言,都是假的。 还提了一下餐馆用油回收的事,做的最好的是德国,德国的食用油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回收(炼制为工业用柴油)HK也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放一些油桶在餐厅,回收餐厅的废油,老板展示,经过加工提炼,果然和新鲜油看上去一样清澈透明,“但这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国内的地沟油就是这种油,加入浓香剂制成的。他说,不知道为何,最近两年的回收价一直在提高。(靠,难道都被买走做地沟油了?) 再看事件中HK各方的反应,你会发现一个法制社会下,人们的安全感来自何方。那些餐馆的老板,个个都很配合调查,因为他们心知自己中规中矩。在这样的社会,中规中矩是可以发财的,不用贪小便宜,昧着良心喂大家吃地沟油。 最后我想说TVB的这篇深度报道,符合优秀新闻报道的两个必要条件:厘清事实,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看完后,你对一件复杂的事清清楚楚,并且,是节目本身吸引你看下去的,记者的追问环环相扣,有一条内在的清晰的线索,想你所想,问你所问,像小说,像电影。用这样的报道做教学片,比用那谁的当教学片好的多(当然,用《60分》的报道更好)。 国内的媒体我看过不少,电视,报纸,杂志,自己真金白银掏腰包买来看,写的好的,真的很少很少很少,通常一篇报道看下来,既没有弄明白事实,也读不到任何的逻辑性,感觉基本上就是将一些事情胡乱弄在一起交差,有的则画蛇添足般卖弄一下蹩脚的文笔,以图有一两句话写的漂亮。所以现在我基本上除了八卦啥也不看了,有时候在看国内杂志时,看的很捉鸡,我就禁不住想起江总书记教训HK记者的一句话:你们那…我替你们捉急,真的。 可能是HK记者一直都被教训吧,我常常能在TVB,RTHK看到非常优秀的深度报道,即便那些八卦周刊写的人物报道,读来也有滋味的多。全球化时代,何必浪费时间读那些说不清事实文笔也差的报道呢? 来源:http://www.douban.com/note/260386117/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新型地沟油:用动物内脏等提炼油脂 荷兰航空澄清:所用并非普通“地沟油” 东莞作坊用化粪池水熬地沟油,残渣现卫生巾 荷兰来中国购地沟油加工成航空油,中国技术不足 实拍高校食堂打捞“地沟油”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