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读龙应台有感而发

读龙应台有感而发 作者:腾日熙博   最初接触龙应台先生的作品应该是2009年9月。当初记得很清楚,与我在网上频繁联系的一位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请用文明来说服我—-给胡锦涛先生的公开信》。初读后,对她产生的抵触心理还是蛮强的,可以说有些观点几乎是对立的。按耐不住滚烫的热血,加之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强烈的荷尔蒙刺激,随后不久便在自己的博客写了一篇反驳龙应台先生的文章即《文明的讨论》,还愤懑的用电邮发给了那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并急切恳求通过他的关系网转呈给龙应台以表达我的愤怒。现在回头想想,真是令人汗颜至无地自容的地步了。且说这都是09年9月的事情。   时隔一年多,在2010年的11月,还是跟这位启蒙我的老师互致email的时候,老师在邮件中给我发了一本龙应台先生的《大江大海1949》电子版书籍。当时我正一心备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好在专心致志的看了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对历史在某些方面也着实存在着狐疑。但一直苦苦找不到答案!恰恰是这本书,狠狠地撕裂了伪装者得虚假面具,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把龙应台先生这本号称“准备了九年,闭门写作一年多”的《大江大海1949》给通读了下来。已经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应该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阅读期间我数次落泪,悲叹不止。因为,它不是言情趣事,不是风花雪月,不是故事小说。而是,它是一部饱含悲难的血泪史,在里面你可以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看到惨目忍睹血肉横飞的战场,你甚至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从山东出发南下的学生,像一只只无助的幼鹿而等着被一一诛杀而你对此却无能为力,空生惊愕。   一场只在乎争夺政权的战争,它无关乎正义与否,无关乎生灵涂炭,无关乎铁骑之下滚躺的头颅。人民应该怎么样去合理的评价它,而这正是龙应台先生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疑问!   阅读此书时,厚重的历史就如一块巨石狠狠地压胸口,不会把人立刻压死,只让人延口残喘,苟活着一口气。不能承受之重让我此刻的思维如此清晰:历史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过活仅仅属于自己的历史?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直至大学,我们接触到的历史基本属于大历史。也就是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家谱,或者一位又一位名人(达官贵人)的传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来都不会涉及到寻常百姓,就算有,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衬托那些权贵阶层,彰显他们地位如何显赫,执政如何体恤民情。个体永远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下,像无名的流沙,只是浑浊了河水。   而龙应台先生给我们一个视角,一个解读历史,认识历史,记录历史的新思路。我暂且称之为“小人物,大历史”。历史的构成离不开普通百姓的参与,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不是几位“伟人”的三两句口号就能成功的。革命的最终胜利是,战场上堆积的那些不计其数而又默默无闻的个体的尸体换取的。他们的尸首到现在可能都不知被埋在何处,但是我敢肯定的说,今天的我们是站在先人的头颅之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卖力的讴歌那些极具龌龊的政客。他们惯用的伎俩让我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我们仅是一个个体,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那些大历史,大人物,明君贤相,昏君庸臣都不关我们事情,如何在历史中体现个体,如何沿着历史的脉络去描写或者是记录个体。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历史不应该由抽象的时间、地点、人物、变法、政变、革命组成。历史应该由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一个家庭的离散聚合,一对情人永不分手的誓言,一个有着恒温的生命体来组成的。   让我们转变固有的认识与看法,用怀疑的眼光对一切事物进行再重估,不再相信权威。只做自己,只对自己负责,跳出狭隘的集体意识,用爱去包容攻击的你的人,用自信去面对质疑你的人,用文明来打败野蛮。   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你有禁止我“说不”的权利,我可以用“不说”的自由来击倒你!

阅读更多

香港独立媒体 | 特首选战白热化 烧着文化界

作者: 香港獨立媒體  |  评论(0)  | 标签: 活化工厦 , 文化局 , 梁宝 文:梁宝 明报编按:“成立文化局”五个大字,已成为各特首参选人不约而同的政纲之一。在香港要成立文化局,意义何在,著名文化人胡恩威曾于本版撰文探讨。今天,著名艺术工作者梁宝山,以“工厦艺术家关注组”成员身分,在活化工厦的进程中、艺术家被纷纷赶绝的背景下,谈谈她对文化局的期 香港文化局会搞边科? 新光戏院结业又重开,随特首选战一样峰回路转。出席了一个“从新光出发,检视文化局成就之可能”的闭门会议。跟政府周旋这么多年,艺术家都学乖了。什么文化认同、人文精神、真善美……对科层体制下出身的政务官,以至政治任命的空降局长来说都是陈义过高。不如直截了当,就谈数字、钱与观众罢了。营运艺团之难,容易受欠缺愿景的施政拖垮,每日下来,追求艺术的时候少,计算金钱的时候多,有失文化人身分。 过时条例与艺术工厦 马英九连任,卷走了龙应台,加上唐英年与梁振英先后也打文化牌,掀起不少朋友的想望,也有不敢作正面想──这个政府管咩死咩,搞多个文化局只会弄巧反拙。也有人爱之心责之切,细数香港文化的低处未算低、有人摩拳擦掌,准备为文化局献计。过去两年,“工厦艺术家关注组”与政府大小部门周旋,从艺术发展局到发展局和民政局,就差消防处还未有去过;主席、常秘、局长、议员都见过了,但囿于过时条例(1960 年代的防火条例)和欠缺针对文化施政的政策局,点头称是过后,还是爱莫能助。Hidden Agenda 搬了又搬、新蒲岗收楼末顶、JCCAC 租金追近市场、火炭炒卖活动赶绝毕业生进场、良心业主物业无法通过消防要求……我们因为个别议题而走出来,却因此而走入了这个苦无出路的庞大机制,愈发觉得要改变现状,已经不能单靠一两良心业主和不在其位的官员大发慈悲,而是一个能与三司十一局平起平坐的对口单位──文化局! 近日“政治一日都嫌长”,我们当须慎防文化局变成中宣部,但不就是没有文化局,爱国教育以至新右意识形态还是透过由民政到教育、城市规划到产业政策化整为零地深入渗透到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以宣称奉行积极不干预,和以硬件建设推动艺术的港英政府,实质还是建构香港文化身分的推手(大会堂与香港节)。现下却因为特首选战一票都不能少,文化和出版小组的29 票也成了关键少数,唐英年、梁振英与何俊仁均推出文化政纲,建议成立文化局。文化人推动成立文化局责无旁贷,要是任由这29 票与候选人说了便是?既陷选委于不义,也把议政的时机拱手相让与政客? 文化局的三个不能 2010年,笔者曾以香港艺术发展局选战为例,说明香港社会体现在艺术界的功能组别化。过去我们没有过问两个市政局的文化政策;后来我们也对艺发局不再寄予厚望;现在,我们甚至不敢想象西九会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地方。笔者明白艺术界朋友对“外行领导内行”的忧虑,但要化解功能组别化的困局,我们必须重新扩大并提升整个政策视野,包括以下“三不”: 一、不能只是现在艺术行政和资助架构的总和; 二、不能被矮化成个别的产业或就业政策; 三、不能再次把文化发展以媒界/行业划分而项目化。 我们必须提起文化应有的高度,回应整个公民社会的广度,甚至从以香港带动整个华南的文化发展。从制度考量方面,最迫在眉睫的是把分散在各政策局的文化环节重新组合,包括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督导的“创意香港”, “版权(修订)条例草案”和“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由发展局推动的“文物保育”;教育局下的“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 龙应台以方糖溶在水里为喻,实质即是文化观点主流化,尤其在土地规划方面,地产霸权把社区和公共空间“沙漠化”,旧区与棚戏同时式微;活化政策令文化生产及消费空间比例失衡;街头艺人、street art 与创意地摊, 像过街老鼠。公共艺术方面,提出足有二十年的“一巴仙艺术”(percent for art),仍缺法规。劳工及福利局,必须落实五天工作、最高工时,市民才能有充分闲暇逛博物馆、图书馆、或只是逛逛公园调养身心。作为开放的国际都市,人口、教育及旅游政策既是经济和劳工政策,也是文化交流与文化承传的关键。再进一步,文化局更是活化僵化的政府体制的内置机制。 自1960 年代起,政府一直是精致艺术的主要赞助者,数额有增无减(2011-12 年度是2.8 亿)。从大会堂到各区文娱中心,从市政局到康文署,打开香港艺术节的节目单,迎面而来的不是港督便是特首。具民意成分的市政局没有了,从康文署到西九管理局,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角色转换:由过去政府──艺团的依存关系演变成“官──民──商”的三角关系。民政局艺术发展基金刚引入“配对资助”(matching grant)游戏法则;西九管理局除政府一笔过216 亿拨款外,此后分道扬镳自负盈亏。整个商界的文化转向有目共睹,由art mall 到各种创意比赛,广告与艺术难辨雌雄。但谁是最终话事人?小众的艺术传统和趣味谁来支持?文化权利由谁来维护?还有言论自由,又由谁来主持公道? 公共文化缔造社会共识 从狭义的艺术欣赏,到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我认同何庆基的考量: “(西九大戏棚)如果让我来做的话,我会搞五个十个小戏棚,放在天水围,小一点不要紧。”更认同辉哥(阮兆辉)的看法:“我昨天和一个德国艺术教育家进行对谈,我听到一句话笑了出来: “有人问他,你做了几十年艺术教育,成果如何?他说: “那要看往后三十年。”这正是我们必须区分艺术与文化政策的原因。欠缺文化权利考量的艺术政策,只能促进消费品味的精英化,推高了入座率,艺术家短期内感觉良好,小市民以考取钢琴级数为荣。刻下的族群矛盾,年前的世代论,都不单是资源分配的社会问题,而是施政欠缺文化面向所致。超越艺术范畴的文化政策,是容让文化多元化发展,壮大由不同阶层组成的公民社会,平等参与,继而促进世代更新,缔造社会共识。 特首选战引出文化政纲,确实史无前例,应记一功。可惜细看唐梁政纲,亦确是成也是功能组别,败也功能组别。唐英年的文化政纲开宗明义“维护创作、言论和出版自由”,却把西九与整体文化基建的关系倒果为因,地区与国家关系亦被简化为发展方略,避开错综繁复的文化认同。其他建议,既保留了殖民时期的平均主义,古今中西左顾右盼,而且只特别关照电影、设计、演艺和出版。梁振英对文化落墨虽然较多,亦选择性地汲取了文化委员会一本多元的文化定位,呼召一种去向未明的本土意识,较为则重资源下放,但也同样流于项目化。而同样令人失望的是二人均提倡知识产权,而未能把握知权共享的新趋势和业界对执法过严的忧虑。 至于同样是去向未明的文化局,将采何种体制,例如像现行新加坡和过去港英政府把文化和资讯广播共冶一炉,还是像现在英国把文化及体育放在一起,又或者如韩国兼管旅游,则是未知之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的艺术家与文化人暂时都无缘置啄,亦不能想望由功能组别选出来的民意代表霍震霆会为我们督导文化局成立。台湾的文化局也是在党争之中由文化人的主动争取才炼成的,与其光羡慕人家的“开启文化元年:文化界提问2012 总统候选人”论坛,香港的朋友实在不能再坐以待毙。 (刊于2012年3月5日,《明报》世纪.HK Culture,大小题经该报编辑修订。)

阅读更多

北斗 | <摇光>不是所有的岁月都能够遗忘【纪实:写给那个仓皇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没人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只知道自己有什么义务。于是,权利就成了空谈阔论的把戏,成了一纸空头支票。好多人用命去赌,终究还是一无所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或者甚至仅仅是生存的权利、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奢侈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这么多黯然离去的生命,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更遑论去祭奠这些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走失的孩子。   不是所有的岁月都能够遗忘 【纪实:写给那个仓皇的年代】   文/张畅(浙江大学)     “引子”    母亲问外公,能不能讲一讲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的事情,这么多年,还没听你讲过。外公停顿了几秒,然后面色惊恐地瞪大了眼睛问,做什么用?那时候的事情,对国家,都不是好事情。 我听见母亲在从中国打来的电话里这样描述。 她说她曾努力从外公口中得到一点传奇的故事,像小时候读过的那些英雄的传奇一样,以丰富单薄的生活。可每一次,总是枉然。外公年过八旬,依旧不愿提起他的经历,我也只能从母亲艰难敲打着键盘留下的字迹里,揣测那个年代的过往。 父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曾经的描述里,我得知爷爷是一名老中医,家传几代的药方,累积起来可以堆满半间房子。可惜,家中七个孩子都没有学医,自然也没有继承爷爷的技艺。可惜,爷爷脾气暴躁,没有给父亲留下太多温暖的回忆,所以也叫人不忍问关于他的信息。可惜,爷爷卧病在床后过早离开,与我未曾谋面。奶奶性情尚好,宽厚仁慈。也在我六岁刚刚开始记事时在睡梦中离开人世,平静、安详。我依旧记得她老人家盘着腿坐在老家北屋的炕上,包饺子的样子。记得她唤我过来,说,来,再跳一个幼儿园学的舞蹈。 有时候,那些原本与你的生命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却因为生命局促的限度而与你的生命或是记忆擦肩而过。对你而言,甚至没有痛的记忆,没有眼泪的流淌。若干年后,回忆起他们,那些与你血脉相连的人和事,竟恍如隔世。 于是,我只能写我的母亲,这个常常同我交谈的最亲近也最遥远的人。写她关于过去的点滴的记忆。 我所写的,没有刻意迎合任何人的要求,当然也没有对未来的什么恐惧。我只是想,把他们惨淡的青春写出来,把他们饥饿的日子写出来,把父辈的尚未实现的理想表达出来。文学,在此刻,就如同一汪洪水的缺口,一旦打开,就是几个时代的倾诉。 而我能做的,只能是默默祈祷这倾诉来得不要太晚。     再饿也不能拿公粮? 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期间,饥饿,充斥着母亲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母亲那年三岁,还不记事。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依旧是饥饿。饿到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胃快被自己消化了……越饿越饿,就像马太效应一样,噩梦一样地延展。1958年之后的三年里,数不清的人因饥饿而死。路边的树皮被扒光,马厩里的马粮被抢光,只要家里有家畜都杀掉吃。只要能够保命,其他的什么都是不在乎的。 外公是国家铁路局的火车驾驶员,每天负责运送国家的公粮,玉米、小麦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母亲至今清楚地记得,每一次外公下班回家,都因饥饿全身无力地栽倒在床上。姥姥抱怨说,你每天开车,那些玉米啊、干粮啊都在车里,你就拿一些回家,也不至于让全家老小都饿死。 外公只说了一句话:“再饿也不能拿国家的公粮!” 很多时候,我难以理解外公的倔强。他恪守一些信条如同守护生命一样,然而在活命和公粮面前,又如此取舍。几乎没尝过饥饿滋味的我,常常期求在这其间找到更多哲理,比如“鱼和熊掌”。但是,外公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没有太多的哲理,就是不能拿国家的公粮,不能因为私人的原因获得公家的利益。 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坚定不渝,也许也会如外公一样坦然却贫穷地度过原本宝贵的年轻的岁月,也许就不会有太多因欲望扭曲而挣扎,最终毁灭的人在。而这个世界,原本就难以用简单的逻辑来衡量。 后来,家里又添新丁。有了弟弟的母亲不得不被送到乡下奶奶家中,免得被活活饿死。然而,饥饿早已蔓延,不分城乡。全国各地都是一样。在乡下奶奶家中熬过四年的饥饿的母亲,却时常向我谈起那里清澈的溪水、淳朴的民风以及枯萎的果树前盘踞的蟒蛇。夏天,母亲在盛装着糖的篮子下面等,等着糖化,掉进嘴里。为了一顿甜菜和高粱米搅成的简陋的饭菜而开心不已。 人常说,吃亏就是福。母亲当时尚年幼,自然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今天看来,她能够熬过那端日子,还能够留下美好得有些惨淡的回忆,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母亲10岁。记忆里,学校停课,工厂罢工,店铺关门。街上时常成排走着“罪犯一样的”人,他们低着头,颈上挂着写了自己名字的木牌,上面也写满了批斗的字样。人群中的怒吼、抄家后点燃的书页、风中燃烧的书的碎屑……人们疯了。莫须有的名号夹杂在人们的名字中间,莫名的界限在原本亲密的邻里之间划分,火药味充斥着日常生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以后要怎样。 母亲说,她看见自己学校的校长站在破旧的操场中央的木桌上,胸前挂着硕大的牌子,名字上打着黑色的“叉”。所有的同学和学校的老师都聚集在操场上。母亲看见平日里温柔可人的老师嘶吼着要打倒他,人群中声声叫喊,于年少的母亲而言就是一群恐惧的符号。她无可破解,也无力知道。她只是茫然地站在他们中央,看见阳光下,老校长的头发闪着银色的光。 后来,读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了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中的《革命孤独》一章,读了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读了何兆武先生对于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习的经历回忆录《上学记》,读了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之后,我才知道,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下,在一个人人呼唤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个人的命运不过是被操控的工具。这个渺小的个体存活,又怎么去抵挡顺势而来的汹涌的潮水,更遑论发出自己激愤的声音,说出自己内心的苦闷了。而多少人,就这样淹没在时代滚滚的浪潮中不再复活。所幸,我们有文字作为媒介,有文学这方土壤来培育思想,引发思考。 我们今日读到的文字里,有多少是对人力不敌整个境遇的慨叹?有多少是个人命运难以抵挡时代洪流的叹息?有多少活在时间里却错过了时代?有多少是活跃在时代中却输给了时间? 我们能够做的,竟然只能是回忆,只有回忆。因为,回忆,是一种对未来的抵抗。也是对过去的缅怀。 我常想,每个人之所以为人,都是有一种情结支撑的。其中最重要的情结之一,就是“生命意识”。按我个人的理解,生命意识就是一种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自觉,能够接受生命中难耐的孤独,承受自己的苦难,直到这孤独和苦难同死亡相遇。生命意识,就是一个群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相互搀扶、彼此照顾、细心呵护的连结。是对爱和被爱的渴望,是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可是,在那样一个连填饱肚子都如此艰难的时日里,人的生命意识究竟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抑或是消失殆尽?不然,怎么会有人选择自绝生命? 母亲讲到,文革期间的一天,她同姥姥去买菜。邮电局大楼前人山人海。有人跳楼了——有人呼喊着。因为不堪忍受连夜批斗的精神压力和身体不适,邮电局的局长选择了自杀。先前因为亲人下跪来劝阻而未遂,这一次,用电击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而自杀,在那个人性混乱,亲疏不分的时代,仿佛是对不公待遇的最强劲也最无奈的怒吼。可是,这样的“怒吼”,几乎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看惯了的人们也日渐麻木。 生命,竟如同草芥。   “保皇派?”   文化大革命,就是“造修正主义的反”,就是“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化大革命,每天都上演着大悲大喜的剧目,每一出都渗透着人间的寒意。那么多人中,有的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哪里有敌我的分别呢?可是,他们却如此激动地喊着他们自己也不懂的口号,行走在疯狂的人群中,做自己日后也难以置信的事。他们的心里,究竟酿成了什么样的仇恨? 母亲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全校停课,闹革命。孩子们都因为不用上课开心不已。可是局势往往没有这么简单,似乎年少的母亲也从每日的批斗里感受到浓烈的火药味。那天深夜,外公疲惫不堪地回来,说自己被打成了“保皇派”。性格狷介不羁,又很率真的外公没有跟着大家喊口号,批斗自己的领导。于是就成了批斗的对象。母亲说,后来,外婆被送到学习班学习,外公被送到“五七干校”。我的母亲和年幼的舅舅被托付给亲人照看。 凭借从儿时至今的全部记忆,我揣测外公一定经历很多我们只能从历史书里读到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外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缩影。我无力得知它的全部,因为外公不肯讲、不想提。我想,人对于艰难和苦涩的回忆都存有抵触的情绪,或者,是选择性的记忆在作祟。我只是从母亲倾诉的片段,得知外公的母亲在日本人打到中国的时候亲眼看见自己平日里熟悉的邻居被日本人抓走,之后杳无音讯,而外公的母亲则躲在附近的茅草间大气不敢出。 对于一个在文革期间屡次无故被批判,依旧耿直不改的外公而言,昧着良心说假话大概是最大的痛苦。可是,他也承认自己说过假话,因为受不了日日夜夜炸响在耳边的口号式的呼喊,和几乎是人身攻击的批斗。对于一个自己的两个儿女被送到乡下数年,相隔不相见,思女心切的外公,多么茫然无措。而不善表达的他在1975年8月的一天,面对即将被送到乡下,返程却遥遥无期的母亲,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拍了拍母亲的肩膀。对于一个见证过日军侵华、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一切一切我们这一代不可想象的历史事件的外公,究竟如何度过他并不亮丽的青春,去赴一个无限遥远的盛宴? 我无可想象。 我不止一次地怀疑,为什么即便如此,外公依旧近乎固执地相信毛、相信党。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和弟弟在他面前讨论毛泽东的功过是非。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年龄段的好奇心罢。可外公竟然突然打断我们,十分严肃地说,你们根本不懂! 是啊,我们确实不懂。不懂那个疯狂的年代,物质上困苦潦倒的中国人民是怎样凭借精神的支撑捱过难熬的岁月?不懂那个人人自危的时日里,国人们如何在毫无期待的情形下面对每日的生活,去化解心头重压的块垒和滴滴的苦涩?不懂我的外公、外婆,是不是也有过一段难忘的爱情,也像今日的年轻人一样,憧憬着未来无限宽广的生活? 几个月前,我问外婆,文革的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已经几乎不分是非了,您相信什么呢?您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外婆笑着说,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甚至都不晓得自己的话是昧着良心说的,还是跟着政策说的;大家都很极端,可也特别紧张。没一个人都能从别人的痛苦里看到未来的自己,这种感觉是很可怕的。但,我始终相信善良。做人啊,要善良,只有善良,才对得住天、对得住地、对得住自己啊。 我看见外婆温暖的笑容,心里一阵酸楚。 热爱生活,笃信善良。简单的道理,就这样,在艰涩的青春里生成。       “全部的能量都在那片土地上展现”   母亲生于1956年。这些年,母亲总喜欢和我讲起她在“青年点”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我已经听过至少五遍。比如,她说到当时外公和外婆不许她参加舞蹈队的时候,总是很遗憾地说,哎呀,我那个时候跳舞特别有天赋,老师跳一遍,我就能全部记住,而且总是领舞呢。可惜……每一次,我甚至都知道母亲说这些故事时应该显现的神情。可是,每一次,都不忍心打断她。因为我知道,每说一次,对于母亲而言,都是同样的回忆、不同的感觉。 1975年8月,母亲高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黑龙江绥化附近的屯子,开始了下乡青年的生活。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开始戴着大红花上军车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英雄一样神气,也没想到以后怎么办、多久才能回家见父母之类的。可是一路奔波快一天到了目的地之后,才傻了眼。四周荒无人烟,只有几间破旧不堪的草房,地里的玉米好像没有人收过都烂在地里了,四处都是土。母亲说,当时觉得这辈子都没指望了,估计要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儿了。好多人都哭了,一半是想家,一半是绝望。 青年点分东西两间房,男女分住。睡的都是通铺。每天晚上都要自己烧炕,因为炕很长,炕头的人热得要命,炕尾的人冻得不行,刚烧起来的时候到处都是烟。北方天气严寒,冬天的时候每天早晨起床,被子都被冻在墙上拔不下来。于是,母亲就和几个人一起拉被子。母亲每次说到这里,都会笑,说当时一边拉被子一边骂,但是丝毫没觉得苦,真奇怪! “有一次,正睡到半夜,突然外边起大风。生产队通知马上到地里抢收粮食。晚上出去之后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负责六根垄。我干着干着,被落得老远,前后都看不到人。当时我害怕极了,风刮的庄稼的声音特恐怖、特凄凉,一会便听到远处传来好多人喊我名字的声音。后来我们一起回到了青年点。” 母亲后来回忆说,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要么就是丧失判断力,要么就是判断力激增。她属于前者。她觉得,那些喊她名字的声音,在她这么多年之后想起来,还觉得很温暖很兴奋。她一直都没有忘记。 对于十九岁的母亲而言,恐惧的最极端似乎不是死亡,而是失去身边的好朋友,无论是怎样失去。 “还有一次,临近要放假了,青年点点长带人到生产队取粮食,很长时间没有回来。当时我们都没吃早饭,等米下锅呢,这时有两个青年饿的受不了了,在一起赌上了,赌十元钱的,如果谁能一口气喝下三瓶红葡萄酒就赢十元钱,拿这十元钱买饼干充饥。大队的一群人马上到供销社拿了三瓶红葡萄酒,一个青年过去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这群人后来陪着他回到了青年点。下午,就听到了他死去的噩耗——酒精中毒。”母亲摇着头说,“大家一起把他的尸体放到了学校粮库的粮食堆上,等侯处理。” 母亲屡次提起这个与她本不相识的青年的死,总是叹息。她说,他家里孩子多,他父母过了很久才知道他死的消息,赶过来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可是没觉得他们有多悲伤。那个年代,家里少一口人好像少了一个吃饭的,多了一个活命的;也许,是他当初下乡的时候,父母就没指望着孩子回来。 在那个年代,没人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只知道自己有什么义务。于是,权利就成了空谈阔论的把戏,成了一纸空头支票。好多人用命去赌,终究还是一无所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或者甚至仅仅是生存的权利、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奢侈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这么多黯然离去的生命,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更遑论去祭奠这些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走失的孩子。 我难以站在母亲的角度去审视年轻的日子。因为她的年轻如此不同于我的年轻。我的年轻是在自由中被“改造”过的无可奈何,却也是风光无限、机遇无穷的。而母亲的年轻时在改造中自由着的放荡无羁,但也别有一番味道。没有经历过,永远想象不到。你相信么?母亲从中国写信给我说,我觉得那个时候是我最难忘的时候,因为那时我的全部的能量都在那片土地上得以展现,都得到了最好的释放。 我无从知道,当时贫穷却快乐的母亲究竟释放了什么能量。信里就写了这么一句话,像诗,又这么真实。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从来都不喜欢玩弄文字。但是母亲喜欢我的文字。我出书,一半是为外公,一半是为母亲。我要趁着他们还能阅读的时候把我的文字给他们看,无论他们看了之后是不是喜欢。 从前,母亲常喜欢改我的作文。后来,母亲看不太懂我的文章,就拿来问。再后来,母亲不问,就只是看,一看就是几天。我疑心她想要吞掉其中的每一个字,吞到肚子里去,留在心里。有些文字,不用看得懂,就如同有些话不用听得明白。古人讲,得意忘言,得鱼忘筌。语言和意义的纽带总是纠结难耐,可确是我们都爱思考的逻辑。我的母亲,就沉浸在我自创(某种意义上母亲认为是她创的)的逻辑中,享受自得。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写文章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爱他所写的文章的母亲。我写文章,一半为自己的表达,一半为母亲的阅读。 再后来,我忍不住问母亲。妈,你在青年点的时候,到底有什么能量释放呢?母亲笑笑,说,有很多啊。比如排练歌舞、样板戏给老农们看,比如画宣传画。母亲乐滋滋地说,当时大家下地干活的时候一身都是土,只有我的身上是画画的颜料,大家都叫我“高才生”。 的确,母亲的画很好,母亲的舞蹈也很好。但是,她没有说,她的学习成绩曾经多么出色,她曾经多么想做一名大学教授讲高深的理论。她没有说,她从乡下回家之后赶上了最后一届针对下乡青年的高考,她是如何翻箱倒柜地找已经尘封三年的教材,后来才得知被家里人拿去卖了钱。母亲一个人在被窝里痛哭了一天。距考试只有30天。母亲说,她把她全部的精力都释放在这决定她命运的30天里。她不眠不休,没有老师、没有同伴,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指导。母亲一个人,在30天里创造了奇迹。当然,是母亲一个人的奇迹。外人是不能够明白的。 结果是,母亲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了那一届不多见的下乡回乡后考上大学的“高材生”。难怪,母亲总说我不够用功。也许,只有把全部的命运都赌注在一次考试上的气魄和胆识,才叫用功。也许,那是什么恢宏壮举的缩影。也许,我永远做不到。但是,我宁愿把它理解成是我母亲一个人的战斗。 孤独而气势恢弘的战斗。     (采编:何凌昊;责编:尹桑)     您可能也喜欢: <特稿>写给那些“爱国者” 写给帝国的悼词 这年代谁还写诗 <摇光>关照好自己的灵魂——写给一个高一女孩(二) <摇光>不要让诅咒自我实现 ——写给悲观朋友们的一封信 无觅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新民周刊:熟女经济的阳谋

记者—任蕙兰   女性在消费领域受到重视,却未必获得尊重。   谁都知道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剩女”、“熟女”,一个个概念新鲜出炉,商家以爱之名为女性编织起一张欲望之网,力图包罗一切物质商品。熟女打开钱包时,收获的究竟是满足还是虚无?    熟女崛起   “熟女”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日本A片,指性成熟的女性。当然目前这种暧昧色彩已经消褪,这个词约定俗成是泛指30-50岁的成熟女人。百度百科“熟女”词条里写着“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内涵,气质优雅,自爱自信,懂得体贴和关怀”,BBC中文网对“熟女”的解读更精炼——“淑女熟了”。   她们还有一些具体的行为特质,比如在任何场合穿对衣服,不施粉黛但用几千块钱的面霜或精华素,美容院和瑜伽馆是经常光顾的地方,会以不经意的低调口吻讲述埃及旅行的趣闻。低调?也许吧,但低调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经济实力。   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个消费人群经常抱怨符合她们的品牌寥寥无几。一位在时装院校任教的熟女感觉总难买到称心的衣服:“三四十岁的女人不能再穿乱七八糟的衣服,对面料、质感和版型都会有要求。”她经常穿着欧版剪裁合体的上衣,搭配一条飘逸宽松的长裤,踏着高跟鞋风风火火地出现在办公室。   她身上看不到LV的四叶草,因为让她感觉没个性。每隔一段时间,相熟的几家设计师品牌店会发短信邀请她去试试新款,她钟爱立体剪裁的外套贴合身体曲线,喜欢中规中矩的套装上很有设计感的衣扣排列,还不用担心撞衫的尴尬。   熟女未必“拒绝名牌”,但绝对拒绝烂俗的名牌。她们黑色挎包金属扣上的陌生名字,可能是某个为好莱坞女星设计衣饰的家伙;她们那双不显山不露水的靴子,也许出自某个手工作坊。   永不过时的奢侈品牌经典款会让熟女“审美疲劳”,因为已过了攒几个月薪水来买手袋的阶段。而等到大牌的流行款到了中国,都变成暮气沉沉的库存商品。   这给了其他商家机会。“30-45岁年龄段的女性顾客购买力最强,不像刚出道的小白领要靠买名牌来衬托自己,对时尚有自己的理念,喜欢个性化一点的东西。”陈超在上海徐家汇经营一家设计师品牌集成店,和几个不同风格的本土设计师合作。在他的店里,春夏装在600-1000元,秋冬毛衣风衣1500-2500元,因为目标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不高”。   让这个人群成为消费者是很荣幸的事,她们比文艺范儿或小资范儿的“幼女”消费力更强,但伺候好这群挑剔的客户不容易。   幼女大多有路径可循,她们普遍对“快时尚”没有抵抗力,时装周新款相似度90%的Zara衣裙、H&M和名设计师的合作款T恤最能打动她们。优衣库的格子衬衫是必备品,一个在银行工作的MM一周换五件格子衬衫,同事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只要看看她的衬衫颜色。   也有不屑于大众化审美的文艺女,厌恶bling-bling风格,标配是棉布长裙和粗织围巾。偏英伦系的钟情马普尔小姐的粗针外套和《唐顿庄园》里的碎花衬衫,偏日系的90%是“无印良品控”。熟女也欣赏简单、质朴,但她们一件不起眼的白衬衫可能是意大利手工刺绣的。   女性对消费都有一种本位的坚持,比如相信复古才是永恒的时尚,或是欣赏极简之美、异域风情,但熟女有实力走得更远。   小资女喜欢“快书包”裹在书上的蓝印花布,热爱静安别墅2666图书馆里素麻质地的书袋,怀念暴风雨气味的香水,她们的生活路径是田子坊或南锣鼓巷,798或1933老场坊,发呆时爱去雕刻时光或衡山路上逛逛。只是小资女在为纪录片《卢浮宫》发狂时,熟女可以在玻璃金字塔前静静地喂一会儿鸽子。   查餐厅或夏朵总是排在“街旁网”签到榜前几位,小资女对怀旧的冰火菠萝包或英式下午茶没有抵抗力。而熟女想的是,这会增加多少卡路里,健身房跑几圈才能减回来。她们的复古情结体现在消费植物提纯的精油或面霜,偏爱中医针灸或刮痧的方式纤体。   离内地最近的文艺旅游地是台湾,所以小资女普遍“哈台”,读过朱天文三姐妹的书,爱引用龙应台的句子,津津乐道吴念真的戏或蒋勋的课,去台湾不会错过诚品书店和士林夜市。熟女可以走得更远,在波尔多区的三级酒庄喝一杯橡木桶里的酒,或在罗讷河沿岸的中世纪古堡流连。   小资女把闲暇时间交给了架子鼓或普拉提,熟女偏爱岁月积累的艺术,比如沉香或茶道,还有古琴。一把好的古琴在2万元以上,幼女会用它换iPhone,iPad,iTouch,iPod……全副武装。    间接消费?   熟女细分一下,就是剩女、少妇和妈妈。   “剩女是独立的职业女性,很舍得在自己身上消费,是奢侈品和汽车房产等耐耗品的目标消费对象,现在有专门为单身白领女性度身定做的精装修小公寓。而后两种熟女对家庭消费决策权很大,比如保险、旅游等家庭大宗开支、孩子教育消费,大部分是女性说了算。”女性营销专家,尚道女性消费研究院院长张桓说。   豪宅别墅打出宣传口号“爱她就给她一个家”,与其说是为了唤起男性的保护欲,不如说是迎合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因为她们才是买房子的主角。当代中国,女性正在成为“首席采购官”。   2011年尚道做了一份调研报告,女人在20多个品类中的消费决策权上升,特别是消费频率低的耐耗品,女人所占决策权越来越高,其中房地产消费占到30%左右。张桓表示,调查问卷的样本覆盖了一二三线城市,如果仅考虑一线城市的情况,权重占到50%甚至更高。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女人在消费中的重要角色,她们是“私房钱的女主人,一卷卷钞票的持有者,金钱的支配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消费的底气来源于男性。   《有闲阶级论》的作者凡勃伦把女性的这种作用定义为“代理消费”,妻子脱离经常性的生产工作,替丈夫展示他的财富。男性通过女性的消费来获取身份、地位、名望的符号价值,女性则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中介。她在支配着家庭物品等二级标志的同时,自己依然是一种标志。   在近代上海也是如此,女性消费成为衡量丈夫赚钱能力、家庭档次的尺度,是体面人家不可忽略的“门脸”。即便在第二波女权运动兴起多年后,带着男权社会色彩的观念仍深植在女性的潜意识中,比如很多女性盼望“夫荣妻贵”,消费由丈夫方面得来的财富比之由自己努力挣得的更荣耀。   不过随着当代女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代理”身份逐渐褪色。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在2011年9月做了一份调查,采集了女性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中国10个城市中被调查者的家庭月均收入为15933.91元,个人月均收入为5717.8元,占到家庭收入的三成。   这个有增无减的趋势让女人更有花钱的底气。华坤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9月被调查者家庭平均消费额为8761.4元,被调查者个人消费额为2560.6元,女性个人消费占家庭消费的29.2%。   “去年的数据显示,家庭收入中女性收入占37%,这个比例也许还不算高,但控制在女性手上的家庭收入达75%。”张桓说。俘获一个熟女的钱包,就等于俘获了一个家庭。    男性领域“入侵者”   熟女们来得迅速猛烈。   在美容、健身、服饰以外,许多原本以男性消费者为主导的行业,女性话语权异军突起,敏锐的商家为妩媚的“入侵者”们度身定做属于她们的产品。   照相机不再是男性专利,“女性化”相机颜色越来越俏,身材越来越小,可以塞进女人的坤包里,镶钻的相机包本身也成为女人的又一件配饰。   女性喜欢亮丽,但粉红色不是所有女人的菜,受追捧的相机往往最懂女人心——比如自拍功能强大。自拍机前后有两个屏幕,有些还具备锁定人脸的功能,让女人可以从容地站到机器前摆好pose。一款21毫米广角“自拍神器”成为江湖传说,相机拿在手里能自拍全身,它的拉伸作用让女人身材显得修长。当然,以自拍见长的相机必须带有美颜功能。   作为专业器材备用机的“微型单反”诞生,意外受到了熟女青睐。虽然买微单的女性自诩不屑用傻瓜机,但最看重的还是微单自动操作功能。比如一款熟女口碑极好的“触摸式对焦”微单,屏幕上手指点的地方会变得清晰,周围景物变得模糊,这比调节光圈快门简单多了。   摸准这个客户群的口味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强调“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手机越来越失去女性欢心,它的长时间待机不足以打动女人心,一款4100万像素的手机更引来无数女性吐槽:拍得太清楚藏不住脸上的痘痘。   诺基亚没搞清楚,女人关心的不是技术参数,而是技术用来干什么。拍照,美图秀秀,上传微博,这才是王道。大部分女性对智能机的要求很简单,逛淘宝,玩愤怒的小鸟,用应用程序计算卡路里燃烧量。   女性喜欢细节,这一点体现在对车的品位上。女性车的后视镜除了防眩目,最好带后座儿童观察镜的功能,遮阳板要带化妆镜,脚踏刹车也要针对高跟鞋重新设计。女性车友最大的噩梦是倒车进停车位,倒车雷达必须是标准配置。如果车内有喷雾补水装置就更贴心了。   经常和熟女相联系的一款车是Mini Cooper。事实上,Mini Cooper在英国广告中清一色以男人为主角,“男人较量”中溅一身泥点和脏水的硬汉不像是为了吸引女性客户,但它到了中国却变成熟女专利。无独有偶,玛莎拉蒂中国区董事总经理Christian Gobber透露说,玛莎拉蒂的女性车主,在美国占5%,在欧洲占2%,在中国则占30%。或许有一种解释,阳刚车能带来安全感,而熟女喜欢安全感。   除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男人的领域,女性也在“消费男人”,更确切的说法是“男色消费”。《步步惊心》一炮而红,因为女性会陶醉于“数字军团”拜倒石榴裙下的感觉;帅气又嘴甜的发型师总是生意出奇地好,因为熟女喜欢和发型师闲聊消磨拉烫染吹的几个小时,特别是当他看上去很关心你的需求。   熟女的需求细腻而多变,但征服熟女的产品有其共同点,满足(或是看上去能满足)她们最深层次的渴求:青春状态、自我认同、爱以及安全感。    温柔歧视   “一个有品位的女人,应该拥有一件××”,定语可以换成“成熟、优雅、高贵”等等,烂俗的广告词却相当有市场,特别是搭配刘嘉玲、张曼玉或赵雅芝成熟淑静的姿态。   熟女们极力追寻着自我,却又被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所束缚而迷失自我。女权主义者们的说法是,消费是一场男性打造的让女性心甘情愿追逐的神话——身材曼妙(减肥),面容姣好(整容),品位出众(购置名牌)。   酒吧、会所、高级酒店随处可见整形医院的广告,还有各种以此冠名的选秀赛事,从40多岁的家庭主妇到85后年轻女孩,都在追求“美丽贴水”。   “2009、2010、2011三年,整形医院客户数量几乎每年翻一番。整形会上瘾,今天洗牙、拉双眼皮,得到了别人的赞美,明天就会想隆鼻,后天就会想隆胸。一般整形医院的VIP客户一年要花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张桓介绍说。   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和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共同编撰了2011年《女性生活蓝皮书》,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大中城市的女性调查显示,美丽消费依然是“永恒主题”。   在2010年前10个月,96.8%的被调查女性每个月都有服装服饰消费,女性为自己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4267.8元,为全家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8793.7元。连续四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服装服饰消费始终稳居消费榜首。在2011年被调查者个人最大一笔开支中,20.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服装服饰”,居第一位。   化妆品也是女性生活必需品,94.3%的被调查女性每月都有此项消费,其中有不少女性月均消费达到201元以上;美容美发已成为女性的日常开支,92.5%的被调查女性每月都有此项消费,不少女性每月平均消费额在101元以上。   正应了波伏娃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熟女,正在无意识地成为生产线上的被加工品。   女性在消费领域受到重视,却未必获得尊重。“聪明主妇选××”之类的广告词将女性塞回了家庭,把她们排除在了工作相关的公共领域。各种华而不实的女性化数码产品把女人定义为功能使用上的弱者。以“女权”为名的女性消费,更像是一场温柔的歧视。   另一方面她们也是被消费的对象。电视广告中起伏有致的女性躯体变幻成一款手机,女体线条融化在手机的边缘,圆润、光亮并且玲珑,一只男性的手伸过来,把手机握住,手语充满了温存、把玩和掌控的意味。似乎在暗示女人是男人的玩物。   女性推动了奢侈品工业蓬勃发展,但没有为自身带来多大荣耀。就像桑巴特所指出的,女性或者男性对不被“高尚目的和宗教制度”束缚的爱情的追求,促成了消费的不断扩大化。换句直白的话,奢侈品总是和婚外情相联系。就像路易十四每一次新的爱情,就是开始一次超越过去纵情消费的信号。   就连消费本身成为女性的一宗罪,沦为被调侃的对象。《购物狂》中梁咏琪的一切喜悦或忧愁都要用购物来平复,《巴黎拜金女》中奥黛丽·塔图指着一橱男人买的衣服首饰,骄傲地宣称“这是四天的战利品”,仿佛这一堆身外之物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早在19世纪左拉就在《妇女乐园》中调侃逛商场的女人:“女性统治者至高至善,她们突然攻夺了整个空间,在那儿安营扎寨,就像一个入侵的游牧民族,当那里是一个被征服的国家一样。”   说到底,女人不会因为“金钱奶牛”的形象而提高地位。 链接: 点击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张曙光:从九大关键环节看中国历史大趋势

张曙光:从九大关键环节看中国历史大趋势 进入专题 : 中国历史 大趋势    ● 张曙光(北师大)       不懂中国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梁启超先生大视野,说先秦以前的中国是“中国之中国”,清乾隆之前的中国是“亚洲之中国”,之后的中国是“世界之中国”。我读史特别是近代以来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思想史家著作,参照先哲与时贤相关论点,形成理解中国历史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及九大节点之见解,刊布于此,以飨读者并求方家与识者指正。          对中国历史持续发挥作用的自然条件及其作用:          人类起源的一元说和多元说仍无定论,对于我们研究和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并无决定意义。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中国东亚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其对人性、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持续的影响,这一自然环境,导致发源于黄河长江等流域的内陆文化,呈半封闭状态而包容性又极大。          古代中国人长期面对的是这样一组文化类型和矛盾:          一是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中滋生的农业文明与周边文明和社会的对比,形成“夷夏之辨”,从黄帝与蚩尤之战,中经所谓“五胡乱华”等等,一直持续到满人入关,甚至西学东渐,导致作为中华民族之主流的汉人,成为最不纯粹、最能在文化和信仰上兼收并蓄的民族。一般来说,自然地理条件的作用与人的能力成反比,但它永远参与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和气质。          二是从部落到国家形成,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所需要的统一管理机构,推动集权统治及其所代表的秩序,与分散的广大农民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          以上两点构成中华民族历史运动的基本张力。          但是,自西方列强经由太平洋打开中国门户之后,太平洋这一传统中国的天然屏障,如今就象当年的地中海,已成为世界的内湖,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特别是与西方互动的大圆桌。          (参见顾颉刚、谭其骧、史念海、许倬云、冯天瑜等)          一,中国的神话时代到尧舜禹时代:          人类以神话与传说追溯远古,并形成最初的文化形态,中国亦不例外。          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系统,以及基督教的创世说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如从混沌到分化、神性与人性的某些相通又是人所不能企及的、基督教上帝的创世造人,但亦有显著区别。          中国的神或传说人物,要么是创世者和人类的缔造者,要么对人类有大功——如盘古、女娲,还有三皇五帝,且既不象希腊诸神那样有人的各种缺点,也不象旧约的上帝那样对人刻板、严酷。三皇五帝大体生活在公元前1万年到2千多年前,已进入父系社会。在黄帝时期及之前,“人神杂糅,不可方物”,传说天上的恶神如蚩尤、刑天、夸夫都曾到地上捣乱。颛顼“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天上与人间各恢复其秩序,其实是从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神意的解释权归颛顼和大巫重,由此开始了政教(原始宗教和人文教化)的统一。          尧舜禹的事迹见于《尚书》、《诗经》以及《左传》,又见《礼记》、《史记》,处于从部落走向国家的阶段,仍保留氏族社会民主和推举贤能的遗风。所以“尧舜”的时代成为后世中国人的理想时代,并成为士人批评专制政治的重要资源。          (参见徐旭生、张光直、苏秉琦、袁珂等)          二,启的家天下,经殷商再到西周的分封制:          从尧舜的禅让到启家天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诞生。夏、商帝王还是各氏族之共主,政治上的统一性相当松驰,但是,血缘家族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却已结合在一起,为“家国”宗法社会之滥觞,开启后来4千余年“家天下”与“公天下”的基本矛盾,即一家一姓之王朝与广大民众之间代表与被代表、统治与被统治的双重矛盾关系。          周“封土建国、以藩屏周”,立71国,属于姬姓亲属者53,与周天子的关系为大宗和小宗,所谓“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又见《荀子》);其余或为功臣,或为殷商遗族。社会组织与秩序之主干为体现“尊尊亲亲”的宗法和礼制。——与欧洲封建制(典型为英法)的重大区别,在于西周的封建靠宗法,欧洲的封建靠契约。          周天子的统治有些仍是名义上的,如“楚”地;而虽为分权,毕竟带来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中国独特的“天下—家国”结构。          (参见郭沫若、张光直、胡厚宣、李学勤等)          三,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汉的“大一统”:          秦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在“经营权”由皇帝和遴选的官僚协助“帮办”这一点上,有些类似家族式企业的改制,只不过“天下”的“所有权”更为明确并被强化。贵族世袭制虽未由此终结,却无复礼乐文化之光表。秦承认、鼓励了井田制瓦解后的自耕农经济(法家),由此,中国形成小农经济之上的政治“大一统”,从封建之分权走向专制之集权。          后来,汉武帝分别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和桑弘羊“盐铁酒官营”的建议,“国营”即“皇家私营”消灭了民营;后来酒改为税赋;从此建立“官学”“官工”“官商”体制,对社会的思想学术和经济命脉都加以垄断,形成汉宣帝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纲领即有别于秦政的“柔性专制”。作用巨大,影响深远,至今中国仍然未能走出其阴影,——如以“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参见吕思勉、翦伯赞、徐复观、朱绍侯、高敏、刘泽华、晁福林等)          四,儒道法释之思想和意识形态:          春秋战国时代,天命衰落,人文兴起,诸子百家尤其是儒道法,为中国后来二千年的传统社会奠定了思想和观念性文化的框架,虽宗旨有别,对现实社会的态度亦有别,但从哲学上言,儒道皆欲究天人之际,共同的基本旨趣则是顺天应人——道家推崇天道,儒家将天道化为仁道,都有重视经验、直觉和讲道理的特点;法家则更重工具理性。          历史地看,儒家后来被独尊,在于它从家庭血亲情感出发,讲仁义(孝悌忠信),对“尊尊亲亲”的礼制起的维护作用最大。以今观之,儒道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天下”和“道”(天道、仁道、王道)的观念,讲的是天下的道理,也是所有人的道理,而非哪一家、哪一国的道理,可统称“天下主义”。后来明末清初的顾黄王、近代的康梁、孙中山章太炎等对此都有继承和新的解说。时称显学的墨家则在助秦吞并六国的战争后融入秦的官僚体制。          自西汉传入的佛教经玄奘和慧能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从此,儒释道在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世界三足鼎立,从总体上反映了传统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矛盾:公天下与家天下、统治者的无限威权与被统治者的无权利、政治统一和分裂、农耕与工商、传统家庭家族与成员个体、世人“居家”与“出家”的二元化的生存景观,以及基于家国共同体的儒学的问题——人文儒学与政治儒学。          (参见钱穆、熊十力、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蔡尚思、何兹全、余英时、何炳棣、李泽厚、金观涛等)          五,从南宋至满清灭亡,中国二千年帝制终结:          原则上,积弱之南宋灭亡于金,表明中国农耕文明己呈颓势,这从南宋之后,金辽元明清五代除了明,皆为处于部落阶段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即可看出。至有明一朝,废除宰相,君主专制真正成为君主朝纲独断,官僚系统作用大降,同时也就进一步为后宫、阉党等趁机干政,为祸不断提供了条件,更清楚地表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及其政治模式的衰败,为帝制终结埋下伏笔。          满清不仅家天下,且由于其处于部落后期,内部为主奴关系,将中国历史上薄弱的君臣相对关系彻底消除,汉臣以成为皇帝的奴才为荣。实为政治和文化上最专制之王朝,如无外部和社会下层的巨大压力,几无君主立宪之可能。从慈禧(或军机大臣刚毅)“宁予友邦,不予家奴”之说中亦不难看出,满清统治者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放下身段与过去的奴才们“虚君共和”。          认为中国皇权专制政体会在满清手里过渡到君主立宪政体,而将此一可能消除并导致后来中国秩序大乱,归咎于康梁等人的“激进”,道理是不充分的。          (参见章太炎、梁启超、邓广铭、吴?i、陈旭鹿、沟口雄三、黄仁宇、商鸿逵等)。          六,西学东渐,列强入侵,西方文明对中国形成“压迫”与“示范”双重效应:          中国先后爆发近代三大运动——洋务、戊戌与五四,全面触及传统文化的器物、制度和观念几个层面。          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和政治成为两个最为活跃和关键的领域,文化运动较政治活动更具基础和长远意义,政治活动较文化运动更具主导和时效作用,并且通过诉诸武力掌控局面,远较其他选项更具现实可能性。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大意义与辛亥革命。          在国内外矛盾和压力下,激进主义由思想文化而政治经济,中共的“新民民主义”的实践效应。中西之争及激进主义反应导致的一系列悖论——如“话语”、“观念”和“思潮”甚至体制形式先行,与社会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落差;阿Q这一形象则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普遍心理;可称之为“悖论中国”。          这一悖论也突出地表现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的民国以及后来的各种事变中。总体上,中国不得不从“天朝上国”向现代国家艰难转变。          (参见陈独秀、费正清、梁漱溟、蒋廷黼、李泽厚、黄宗智、章开沅、马克??、桑兵、罗志田、郑师渠等)          七,从传统“家国”到冷战时代之半现代“党国”:          在苏俄的巨大影响和支持下,中共通过发动工农打败“国军”赢得政权,取代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被两大阵营所撕裂,冷战格局及其思维主导中国内部、海峡两岸,中国从传统“家国”步入“党国”阶段,文化激进主义与政治极端主义互为表里。两岸之间意志较量,情感用事,而理性被边缘化。          大陆既与西方对着干(后来又与苏联),亦与传统对着干;最后陷入“十年浩劫”,传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中的家长制集权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经济政治濒临崩溃边缘。不得不改革开放,重新融入世界现代文明之主流,采取的基本方式与东亚的开明威权政治并无实质区别。          (参见胡适、唐德刚、柏杨、顾准、王元化、金耀基、列文森、柯文(Paul A.cohen)、杜赞奇(Prasenjit Duara)、金观涛、高华等)。          八,全球化趋势下大陆市场取向、台湾多党政治:          冷战以苏东剧变终结,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走向全球化。在此大背景、大气候下,邓小平推动中国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五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国社会出现分化和多元态势,同时受到许多深层结构和体制问题的严重困扰。          与大陆改革开放相伴随,台湾在蒋经国手上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现代民主政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秦之后二千余年的专制政体,迈出了从“党国”向真正“民国”转变的关键一步,市民社会开始确立,其功绩将和邓一样载入中国现代史册。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从农耕文明主导转向工商文明主导的过程,也是建立现代公民社会、法治社会的过程。客观上只能是西方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为主,中国传统文明为辅。在文化形态上表现为大陆型文化与海洋型文化的互动。          (参见汤因比、池田大作、殷海光、雷震、柏杨、龙应台、吴敬琏、杜维明、杨奎松等)。          九,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          从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的面世、到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博客、微博等书写和发布形式,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它不仅推动了知识的普及,打破了信息的官方封锁,在信息方面使中国与世界得以同步,更是为各种利益的诉求、观念的表达、交流和思想的论辩提供了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意味着在官方传媒之外,形成了一个半体制外的公共空间,靠封闭、垄断而得以维系、延续了几千年的愚民政策行将终结;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和公民社会的建设由此获得重要的技术条件和推动力。它也充当着人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机制,呼唤着人民的自由结社和民间组织的出现。                    结语:          直接而言,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变始于1840年,但其实这一转变在沃勒斯坦所说的西方形成“世界体系”的16世纪己经确定。中国近代以来的变化根本上系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压迫与“示范”这双重作用,此压力与示范既导致中国与西方的民族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之争,亦大大激化了中国自身的矛盾,并终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西文化与经济的二元对立,向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变化。          尽管官方为了维护现行体制和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仍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中国实际的体制和作法,没有超出“新民主主义”,至今也还是要完成中山先生的“民族、民生、民权”——即民主主义的任务。称“社会主义”又不得不给出“初级阶段”的说法,造成思想理论的种种混乱,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之大趋势,应在“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作一选择。          目前为止,作为理解和指导中国社会的学术总体上属于西方的社会科学,我们所做的不过是选择、变通或变形而已,真正的思想理论创新仍然有待中国人对中西古今资源的充分消化和近代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入总结。至于有人以所谓政治儒学指导中国政治建设云云,根本无法落实于制度层面,只能起到某种观念的意义。          中西思想观念在今天之中国,既相反相成,又相通交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文文化方面,且不能拒绝西方现代人文精神。值得注意的倒是,中国世俗文化遭遇西方现代世俗文化之后,变得更为庸俗、粗鄙,严重侵蚀国民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妨害社会合理的分化和理性化。在文化问题上,威权政治和党化意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负面的。          这进一步证明,中国的问题,直接在“政治”,间接在“文化”;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者必须相互分化,而又良性互动,中国才能成功实现转型。          在此大背景下,考虑中国思想理论的“主体性”问题,如不能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取与西方思想理论“对着干”的态度,其能否成立,不难判断;而以为中国没有自己的“特点”或“特色”,中国与西方没有民族利益之争,也是幼稚之见。          ——英国不同于美国、欧洲大陆不同于英美,皆有特点或特色;中国文化的特色当更显著,尤其是影响政治运作方式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而言,但并不能决定社会根本制度。          中国近代以来现实的政治与经济举措,几乎无不具有过渡性和暂时性,决不可因一时有效而将其固化,这方面教训实在多多。在中国当代社会形态与思想理论上,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只有“更世界”才能“更中国”,即中国传统文化真精神——如天下主义、仁爱思想、王道理念、和而不同、差异互动——只有借助与西方和世界文化的对话、碰撞与交融,才能刮垢磨光、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文中所列“参见”学者,仅为笔者读书所及之部分学者,并非刻意罗列,更无关其在史学界和思想史界之地位)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教授         进入专题: 中国历史 大趋势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思想库 > 学者文库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066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