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hina周刊 | 相比西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趋向低龄化发展
“由于市场的扩大和富裕水平提高,现在的年轻人对未来非常有自信。首先,市场扩大是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在过去 30 年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财富的积累非常显著。另一方面,现在的消费主体实际上是 25-40 岁左右的青年人,在这一点上和欧美有所不同。” 刘戈——高级品牌商店在中国的开业速度,是一种爆发式的成长。 中国人在出国旅行时购入的消费品数量是难以统计的。据统计,现在在法国的消费87%为包和鞋子。为何在数年之间奢侈品消费的增长速度如此迅猛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产阶级的增加。在此之前,大多数奢侈品只有一部分的富裕阶层能够支付。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有许多白领也加入了其中。 根据安永经济顾问的数据表示,有一亿七千五百万人可能成为奢侈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且由于他们的支持,各种奢侈品商店的开业速度直线上升。例如,在2年间,lv在西安和乌鲁木齐等22个城市新开了27间店铺。这数年间增加了20间店铺的欧米茄手表,其中有14间位于中国。这是一种爆发式的成长,且势头迅猛。在以前,奢侈品多为“made in China”,也就是由中国生产。而现在转变为“made for China”,意为为中国生产。 赵忠秀——三年之后,中国将跃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 奢侈品商店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的发展可以用“三段跳”来形容。原先中国大体在第4、5位的位置上,在2004年前后成为了第三位。第一位为日本,占市场约30%,美国位居第二。06年日本依然位居第一位,占比重为35%。中国占25%位居第二。美国占13%,欧洲整体占16%。根据最近发表的数据可知,中国上升为第二位,以27.5%的比重接近日本。且有报告表示五年之后中国将上升为第一位。我个人对此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也就是说三年之后中国就会成为第一。 赵忠秀——由于市场的扩大和富裕水平提高,现在的年轻人对未来非常有自信。首先,市场扩大是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在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财富的积累非常显著。另一方面,现在的消费主体实际上是25-4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这一点上和欧美有所不同。这一部分人,在社会财富所有者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这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又与年长者和前几代的年轻人有所不同。过去提倡的是勤俭持家是一种美德,支出应当与收入相适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 30岁以上的青年人恰好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对于过去的物质贫困时代并没有太多的经验。由于国家的发展,机会迅速增多,他们对未来非常有信心。这个消费群体的月收入大致在5000元至50000的范围内,为了显示自身的成功,“月光族”应运而生。这也确实成了一个问题。 刘戈——中国接过了日本的接力棒 我认为中国应该是接过了日本的接力棒。日本经济在70年代进入了高速成长的阶段,奢侈品的需求急速增长。当时,世界奢侈品行业状态低迷,由于日本人的收入迅速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增长的成就感而大量购入奢侈品,由此当时瑞士钟表行业迎来了再度复兴。这种复兴在06年达到顶峰,日本为世界奢侈品发展作出的贡献超过40%。之后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路,日本虽然迎来了奢侈品消费的高度成长时代,但现在每年只以超过10%的速度低速增长。日本的消费低下与中国的消费上升,位置的调整大概马上就会到来,这也是必然的过程。 赵忠秀——奢侈品是稀缺性和艺术性融合 中国和日本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70、8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很简单的就能挣到钱,因此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尤其是当时的年轻女性,工作8个月获得大量的财富之后,就到国外去旅行并在目的地购买手提包。这也成为了现在中国年轻人的特征,而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所谓奢侈品,首先是稀缺的。其次,是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是一种艺术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奢侈品是艺术和历史、文化融合的产物。 朱明侠——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在持续低龄化发展 和西方相比,我国的消费者正在趋向低龄化。我们首先应当重视的是社会的机能,其次才是消费的产品。也就是在诱导消费的场合,应当引导消费者对奢侈品进行理性消费。就西方而言,他们对奢侈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另外,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必须要通过了解国际高级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反省中国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以及企业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产品品质。也许有一天,我们生产的产品也能进入国际奢侈品的行列也未可知。 刘戈——中国企业家在尝试,这个过程是有希望的。 也许建立国际化的品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一部分的中国企业家正在实际地、通过尝试加入中国元素,将中国丰富的历史积蓄融入产品之中,尝试着建立一种奢侈品的品牌。这个过程才是有希望的。 (原文载于译言网。译者:真山。原文链接: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05261/293454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