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

2010 Web开发大趋势

由Web Directions会议和Scroll Magazine联合举办的2010年度“Web开发大趋势” 调查近日发表了结果。与上一次(2008年进行)相比, jQuery, CSS3, 和 HTML5 等技术稳步上升,而桌面式应用框架则仍然未受青睐。DZone发表报告,对其中重要的调查项目进行了分析。

操作系统与浏览器

虽然Windows在整个市场处于统治地位,但Mac OS X 却是Web开发者和设计人员中的最爱。有大约50%的受访者使用各种版本的Mac,41%使用Windows。而2008年,Windows还略微领先Mac。

浏览器方面与此类似,显然,Web技术人员最喜欢的浏览器是Firefox 3.6 (37.8%),Safari和Chrome分别以20%和17%紧随其后。IE和Opera同病相怜,都只有2%的份额!要知道,在所有终端用户那里的统计数字,IE浏览器的份额仍然有50%以上。

在浏览器渲染引擎方面,Firefox的Gecko以54%占据第一,但Safari和Chrome的Webkit从两年前的25%增长到46.6%。呈现两强相争的态势。

大部分受访者还没有开始为移动设备优化自己的网站,但在已经开始针对移动浏览器的技术人员中,29%表示所用的浏览器是iPhone上的Mobile Safari,Android只有3.8%。

当然,测试浏览器的份额还是IE系占优,但Safari, Chrome和Firefox的比例也很高。而且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标准支持是决定他们选择主要浏览器的首要因素。HTML5和CSS3支持非常重要。性能和稳定性也是关键因素。而对浏览器开发者工具插件的重要性则反应不一。

标记语言

大部分开发人员主要用HTML,HTML与XHMTL兼用的略有增长。由于两者均在HTML5中得到支持,预计HTML将占据一定优势。HTML5的应用仍然不广泛,但从来不用的人已经降低到65%。最常用的HTML5 API是地理位置和客户端存储。

元素和属性使用情况如下:

此外,有三分之一的人说自己用过微格式,而只有5%使用RDFa。SVG应用很少,只有25%。

CSS

大多数受访者都遵循Web标准开发,然后再想办法解决IE的问题。由于IE9也将全面支持Web标准,这种做法显然将得到丰厚回报。

CSS选择器方面,80%以上的人说使用类选择器如p.classname {},HTML元素选择器如p {},ID选择器如p#idname {},后代选择器如p a {}。与2008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CSS3和实验性CSS使用增加,已经超过50%。最常用的属性是border-radius。

JavaScript, Ajax和DOM

JavaScript的主要用途如下:



与2008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除了复杂应用交互之外,JavaScript的应用比例总体稍有降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jQuery的兴起。从两年前的63%上升到了78%。

RIA

早有分析认为,HTML5和CSS3未必与Flash或者Silverlight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此次调查为这一点提供了依据。两年来,Flash和Silverlight增加了5%,59%的人使用 used Flash content while 42% embedded YouTube, which now can use HTML5 video in some cases (Flash binary is the default).

Here were the methods most used for including HTML5 media content in a site:

后端技术

服务器端比例如下,不出所料,PHP占据绝对优势。



框架方面,不用或者自制框架居多,使用现成框架的里面RoR、Django、Zend位列前三甲。



云平台应用

云计算资源的应用情况是本次调查最令人好奇的一项。有22%的人回答已经依赖云资源。而在资源分类方面,16%的人表示使用的是在线存储,10%使用IaaS,7%使用PaaS。

所用云平台厂商一项,Amazon和Google位列前两位。

感谢 weir2009 投递这篇新闻

新闻来源:csdn


已有 7 人发表留言,猛击->>这里<<-参与讨论

JavaEye推荐

阅读更多

中国/美国: 美国正在考虑资助一个亲法轮功团体

法轮功在香港的一次示威活动

法新社/Philippe Lopez

美国国务院昨天表示,美国正在考虑资助在海外的亲法轮功团体“全球网络自由联盟”(GIFC),这个团体成立于2001年,主要由流亡海外的中国法轮功成员组成,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提供可以在世界各地避免互联网审查的软件,尤其向中国等实行网路过滤和封锁的国家的网络用户提供“自由门”和“无疆界浏览”等软件,让这些国家的网民可以阅读被政府防火墙过滤的内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昨天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相关报道。据他表示,“全球网络自由联盟”已经向美国提交了一份资助申请计划,但是美国“还没有就此作出最后决定”。

《华盛顿邮报》昨天在一篇报道中引述该组织创始人之一周世宇的话说,美国最近为这个与法轮功有关的组织提供了150万美元,并说美国国务院官员证实了这笔拨款。

克劳利指出,《华盛顿邮报》这篇文章说“全球网络自由联盟”得到美国资助“言之过早”,但他证实美国政府的确“正在讨论”这件事。

自今年初谷歌为维护互联网自由放弃中国市场以来,中国互联网自由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早些时候,针对谷歌与中国政府爆发的争端,曾经强硬表示,要采取措施反对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但据《华盛顿邮报》透露,是否资助“全球网络自由联盟”,美国政府内部尚存在分歧。

据“全球网络自由联盟”在它的网站上自我介绍,该组织是多个团体结成的联盟,专门开发反互联网审查软件,向“处在暴政国家的网民”提供绕过网路审查的技术。

美国可能资助“全球网络自由联盟”的消息,立刻引起北京的不安。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王保东表示,中国反对美国国务院给有法轮功背景的“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提供经费。

王保东并指“全球网络自由联盟”是一个“反华组织”。他说,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是由法轮功成员经营的,一直致力于编造谎言抹黑中国,旨在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和中美关系。王保东表示,中国强烈反对美国向这样一个反华组织提供任何协助。

另外,中美新一轮人权对话,按计划于今明两天在华盛顿举行。这是从2008年5月以来,在中断两年之后,中美之间第一次恢复人权对话。本周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证实,中方将由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率团出席;双方将就人权领域进展、多边人权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人权问题交换意见。而美方上个月曾表示,对话的内容将包括互联网自由以及律师的作用,等等。预料中方可能会借这次中美人权对话会,提出反对美国资助有法轮功背景的“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的问题。

关键词 : 中国人权美国


阅读更多

中国/日本: 中日经济合作出现新动向

日本外相

Ảnh 路透社

日本政府在与中国合作开发东海春晓油气田的问题上,似乎愿意作出让步,以争取尽快签署合作开发协定。预计,日本外相冈田克于本周六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时,有可能向中国外长杨洁篪表明日方立场。

日本政府周二敲定在与中国合作开发东海春晓油气田的争议上让步,同意中国出资大部分的方针,以争取尽快缔结合作开发协定。预计本周六出席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时,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可能向中国外长杨洁篪表明。

另一方面,日本经济界最大组织-经济团体连合会访华团周三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中,温家宝要求日本经济界向中国提供环保节能技术,显示中国已看准日本政局不安的现实,越过日本政府与民间直接交往才有长远的实质意义。双方达成明年起经团连每年访华、与中国定期对话的共识。

访华团透露,中方要求网络技术与修建核电、水力发电技术、环保都市结构技术、汽车电池技术和充电设备等。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新兴战略产业”到2012年生产总额将达到2.8万亿人民币,急需环保、节能对策,是日本的商机。不过经团连针对日本企业遭遇的中国政策限制等,要求中方放宽企业进口零部件的汇款和网络自由、进一步公开政策讯息、保护知识产权等。

经团连这次是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这是05年来首次,也是罕见地应中国邀请单独访华。

关键词 : 中国日本经济


阅读更多

写于《田喜》结束 【视频】

本片杀青之际
适逢长期以来致力于艾滋病防治与教育事业的
万延海先生被迫离开中国
背井离乡
愿中国的NGO能有大白天下的一天
特以此片与万延海先生以及所有致力于
中国民间公益事务的仁人志士
遥相共勉 ……

 

收藏到:Del.icio.us

阅读更多

四一: 汶川地震两周年:灾区已成“陌生人”

(网媒约稿,最后能否发出来不知道)
宋石男

 

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灾区民生至为重要的两项——住房与就业,均传来利好消息。

 

5月,全国网络媒体“重返灾区看民生”集中采访团在四川都江堰灾区的集中安置点看到,新建安置房风格统一,基础设施建设颇为完备,环境优美堪比城郊的高档别墅区。据接待方称,预计到今年9月30日前,城镇重建住房将全面达到入住条件。

 

此前的3月,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会透露,今年四川地震灾区农村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达705万人,占灾区劳动力总数的64.1%,灾区转移输出比重和劳务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四川灾区群众已基本实现“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我们相信政府的力量,我们从不怀疑灾区重建的光明。然而,除了能够从官媒中不断看到“形势喜人”的灾区样板以及“可信度极高”的各种统计数据外,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灾区重建的方方面面,诸如住房重建中的公私利益纠葛、垮塌校舍重建的质量保证、失地受灾农民的出路、地震伤残人员的长期救济、地震孤儿、再生妈妈、灾区治安、灾区心理援助之尴尬、灾区对口援建之摩擦、灾区挂职干部、善款去向及重建项目资金使用公示、NGO组织进退无据等等问题,随着2008年5月12日的渐渐远去,相关报道尤其是有公信力的媒体独立报道而非官方邀请访问报道,正在与日递减。今天,若问我们对上述问题究竟知道些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只有“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当然,中央政府对灾区重建项目的审计力度及透明度仍值得赞扬。汶川地震发生后,审计署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截至今年4月,根据审计建议,有关单位共改善2500多个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改进200多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节约资金和挽回损失12个多亿,收回被挤占挪用或违规安排资金3亿多元,22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透明度固然值得称许,但透明度下显出的一丝晦暗仍令人不安。在最新公布的跟踪审计通报中,彭州市白鹿小学教学楼成为焦点。其78个基础承台中,有34个轴线偏移超出国家规范要求,主体结构混凝土存在露筋、疏松和框架柱尺寸偏小等问题。我们应当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垮塌校舍质量问题沸腾一时,但2009年5月,四川方面公布的结论更像是天佑中华:在汶川地震中,没有发现主要因为建筑质量问题而倒塌的校舍。在地震中遇难的数千名孩子,至今仍未被公布名单也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千名孩子,在官方结论中乃是死于天灾,无涉人祸。围绕地震垮塌校舍质量问题而展开执著调查的一位成都公民,更因此身陷囹圄。

 

不过这一切似已激不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四川地震灾区正在成为“陌生人”。成为“陌生人”,首先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是那么的多灾多难,马不停蹄地多灾多难,普通个体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始终关注两年前的一起灾难,哪怕是丧生近9万人的特大灾难。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说,如果中国出了场毁灭其国内一切的大地震,一个欧洲人听到消息后或会哀悼,但第二天就会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作为同胞,我们不可能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就对之漠不关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当相关的新闻报道热潮渐渐消退,当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灾民日益遥远,我们是否还能一直保持对他们的关怀,而不将之视作“陌生人”呢?鲁迅曾说,“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这话在今天依旧有效。

 

其次是政府有意无意地将灾区变成“我的灾区,是我的灾区”,而不是像益达广告词那样耿直,“你的益达,是你的益达”。如一位NGO观察者所言,“政府在重建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决定性角色,灾区人民的感激之声四处可闻。地震发生之初,民间组织与志愿者的参与让惊恐无助的灾民感到温暖,分担了政府的压力。在转入重建之后,‘维稳’被提到核心议程,外来机构和人员被视为潜在不安定诱因之一。政府所试图拥有的绝对控制力,又令灾区的社会重建面临新的挑战。”NGO及志愿者在灾区常被有关方面视为不受欢迎的人群,有业内人士甚至将2010年称作NGO在四川地震灾区的“退出元年”。一个做地震残疾孩子项目的NGO在去年拜访残联时,竟被告知:“残疾孩子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了。”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的一份文件,被评为一至四级残疾的受伤在校青少年能够得到许多帮扶政策,其中包括2009年度的全年医疗费用。不过,该NGO人员发现,在地震中已经受伤、但没能评上残疾等级的青少年数量更多,有的是被评残标准的数量指标卡住,有的因为信息不畅错过了申报机会,还有一部分孩子或家长因种种原因不愿参加评残。后来,该NGO的主要资助对象就锁定了他们。

 

当然,除了政府的主观排斥之外,目前国内NGO客观上效率、能力较低,也是其在灾区进退无据的突出原因。汶川地震初期,西班牙的一个NGO,只用2-3个人就能组织提供当地15万灾民的日常用水,而一个拥有100多位志愿者的国内NGO,只服务2万人,仍乱作一团。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论说,“汶川地震加速了公益产品短缺时代的到来。”

 

最后,地震灾区民间一手信息发布的不畅通也是“灾区陌生化”的重要原因。目前,基于种种因素,去灾区独立采访的媒体相对较少,被邀请采访的媒体又常常只是 “观光式”采访,很少发布有价值信息。而处在政府救济之下的灾民,随着媒体关注度的降低、地方政府对外界媒体及民间组织主动访问的拒绝或不欢迎,其披露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减少。不止如此,随着“和谐令”的严格执行,灾民或许还缺少披露信息的动力与勇气,如今在网络上很难找到灾民自行发布的生存状况帖子,可为一证。然而,据CNNIC报告,截止2009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13;据中国民政部报告,汶川地震累计受灾人数超过 4500万人。在灾区人口中,农村网民比例虽应远低于中国平均数,总数至少也有几十万人。为何我们却很难看到灾区的农村网民,以个体的、自发的行为,发帖披露自己的幸福生活呢?一个小事例也许能为此添个注脚。建筑师刘家琨为汶川地震罹难普通女孩胡慧姗建纪念馆,当时网络关注度极高,现在已经闭馆,就连孩子的母亲,以及刘家琨,都不太能进去。据说有关方面的理由是“影响不好,尤其是影响失去孩子的母亲们的情绪”。

 

契诃夫在形容一块土壤的肥沃时说:你把一根车辕种下去,来年春天就会长出一架马车来。马尔克斯借书中人之口夸耀一只做工精巧的鸟笼时说:甚至根本不必在里面放上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可是,在中国,即使这土壤并不肥沃,来年春天也会被宣告长出了一架马车;即使这鸟笼并不精巧,一旦挂在树上,它同样也会叫起来。那些被看见的灾区的祥和、欢乐,那些别墅洋房般的重建样板,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如果汶川地震只是再一次证明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巨大优越性;如果我们从汶川地震中得到的经验,只是“多难兴邦”乃至“多难兴党”;如果我们从汶川地震中得到的教训,只是更得心应手地运用威权手段,提防“公民社会”;如果慈善救济的社会动员,仅是依靠意识形态的豪情煽动;如果灾后重建的社会组织,仅是诉诸全面控制的行政手段;如果灾区生活已被雕刻成工艺品摆放出售,影帝的微笑与黑板上的粉笔字一样不朽;那么不止现在的汶川地震灾区会变成“陌生人”,两年后的玉树地震灾区,同样可能如此。今天手举广告牌似的捐款牌的人们,甚至用不到两年,只要两月就会彻底将玉树遗忘,就像他们现在遗忘汶川一样。

 

汶川地震两周年,我们对灾区的一切知道得太少,却又忘却了太多。“没有反思的眼泪只是水”,但人们在泪迹风干之后,只能继续奔忙在各自的路上,深刻的集体反思,纵非天方夜谈,至少是奢谈。充斥我们躯内的,只是不无内疚的陌生感、苟延残喘的正义感,还有难以抑制的无力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