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好书

孤岛客 | 雨只落在我熟悉的地方

闪读|12-73 ★ 《窗里窗外》,林青霞著 。读完那段连用16个逗号的文字,董老师的感觉是“不滞不塞”。不过,“有三处逗号应改成句号”。“再读,有点犹疑了,不改了,生怕改了坏了那朵浮云那弯流水。”“文章其实只分好坏,不分哀乐,真要林青霞受苦受难才写得出惊世巨作我情愿她不写”……(p25董桥序) ★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蒂姆-伯顿著 。全是碎片,全是由阴郁疯狂人性组成的碎片。而当如许碎片会师一处,拼出的,竟是一团巨大天真。天真不堪一击。不过,有了它,天可以忽然黑忽然亮(林夕),雨可以只落在我熟悉的地方(冷冰川),牡蛎男孩也可以人模狗样(P157)出去逛逛……逛逛,就逛逛。 ★ 《七日谈》,刀尔登著。 作家称这本勉强算故事而非小说,可读它时,总有无数现实经验翩翩伴随。宣称与事实间留着一片蓝呢,在那儿,无数只价值的饿鹰不断向下俯冲、俯冲,而当你觉得它肯定会叼走一只意义的胖灰兔时,饿鹰已滑翔开去,不知所终……不确定的意义才要命,不胶着的思辩才毒辣。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玩过之后我还是那个路人甲

闪读|12-72 ★ 《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连美恩著 。沙发客游记。阅读感受须视经验光通量多寡而定。也不一定。尽管作者已努力还原游历中种种无聊惊悚脆弱狂喜,可书中几乎每个字都仍极易诱发幻觉。“在别人的沙发上我找回了自己”……这句话被写到封面上。这是个故作歧义的句子。也对。人生本就歧义密布。 ★ 《声入人心》,周震宇著 。这是本写给声音控们念的书,我看纯属围观。就好像闲得蛋疼,把大蒜瓣种鱼缸里,并观察红绿灯们是否忽然有了年三十儿的喜乐。“好声音带来好运道”——这句子被写到了封面上,夸饰得有点儿一厢情愿。不过,作者对声音的精讲既专业,也令人莞尔:破锣嗓不宜主持春晚,但却适合劝服,情人或天真者的撒娇立现功效是因为他们一律使用了鼻腔共鸣……声音确如另一个世界,在那儿,还有好多平原好多峡谷人迹罕至。 ★ 《阴性阅读阳性写作》,黄昱宁著 。在“色情是语言的魔术”一篇里,有段黄老师和小白老师的对谈,貌似什么都没说,又貌似什么都说了。小白将自己“好色”一书的文风形容为“天真的矫揉造作”,又传神,又空旷。说来语言或文章不过玩具,“玩过之后我还是那个‘路人甲’。”(小白语,P193)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不再传奇了就没有故事了

闪读|12-71 ★ 《进城走了十八年》,十年砍柴著 。这是本向后看的书,几年前朱幼棣写的《后望书》也向后看,不同是,砍柴的后望更私人,更琐碎,更柔软。它同时也是一则故乡蒸发亲历记,一部加长版《鹿港小镇》:“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有喜有伤。 ★ 《故事效应》,杨照著 。本雅明说,故事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与本精准定义故事的兴趣接近却不同,杨照热衷于用故事示范故事。读到末段那天都10月底了,短句“不再传奇了就没有故事了”忽就撞进眼,直接被错乱成苹果悼文中的一句……哦,远方的经历当然跟谁都没关系,可它是亲身的啊亲。 ★ 《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著 。睡前读这本小册子也适宜,也不适宜。吴先生文字烤烟似的淡香可以暖枕,可他笔下故人旧事的重新扭结则忽就混合出呛鼻的人生焦油……读《遗书》《秘密》很容易把人读垮,而读《寂寞》,则让人再次明白,跟那些唱诵在歌词里的“寂寞”比,说不出的寂寞才是寂寞。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贝壳并不怎么能说明曾经生活在其中的软体动物

闪读|11-65 ■ 《燃灯者》赵越胜著。 请作者签名留念拿的是简体版,内心些微遗憾——毕竟这个简版里没收那篇挚情灼灼的长文。回家,翻开扉页细看赵老师签名,手机忽响,回头拿放在书架4层手机,没想,一眼见书架上立着本《燃灯者》牛津版……它是我的?是朋友送还是老婆从香港给我带回来的?神啊! ■ 《米沃什词典》切斯瓦夫-米沃什著。 “传记就像贝壳。贝壳并不怎么能说明曾经生活在其中的软体动物。即使联系到根据我的文学工作写成的传记,我依然觉得好像我把一个空壳扔在了身后……传记的价值只在于它们能够使人多多少少地重构传主曾经生活过的时代。”(P55~56) ■ 《水泥花园》麦克尤恩著。 读前听闻传言无数,歌词大意是这是麦师小说中的重口味。刚读完前4章,感觉译笔细腻周到口吻乖戾冷漠,合叙述者身份却并不重口。莫非为了得以出版,译者有意将川菜译成淮扬菜?晚上估计可开读第五章……杰克过完生日,妈妈已好久没起床了。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至少那个快乐的淡出有戏了

闪读|11-64 ■《是名画总会被偷的》,多尔尼克著。 扉页上印着瓦兰达名言:“站在钢丝上的才是生活,其他一切都是候场。”瓦兰达是高空杂技演员,高空作业时,他从来不系安全带。1970年一次高空表演,由于风速过大,瓦兰达从37米处坠落丧生……牛叉之人都上了钢丝,可他们的牛叉人品不是在候场时攒下的吗? ■《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傅光明 郑实采写。 读它时脑子里一再闪回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最后5分钟……不同是,最后被召集到一起的陈述者增至50余位。每位都在用自己的话说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可却一再南辕北辙。这时,最狡黠的读者最终也很难成为胖子波洛。唉,究竟是谁将那块砸碎老舍尊严的石块儿推下了神庙? ■《你的剧本逊毙了》,埃克斯著。 假如念高中时就读到这本书,我的剧本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漏洞百出……这虚拟虚得有点飘,可谁的人生不是没彩排自导自演?当然,还是要感谢作者。尽管谁都可以蹂躏我们的创意,尽管下半场赢不回上半场的完败,可有了这本编剧教程,至少那个快乐的“淡出”有戏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