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

张晓舟 | 牛逼闪闪的红星

吾国文化仍然是秀才遇着兵的文化,说得萌一些,乃是秀才和兵一家亲的文化。   小小竹筏向东流,从李双江到李天一,从潘冬子到圣斗士,不管如何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牛逼闪闪的红星,依旧在祖国的夜空上,冲你我挤眉弄眼。   假如来一个由清一色官二代组成的红歌合唱团,我一定会哭着喊着买票去看。我们都知道李双江儿子的车上有把玩具冲锋枪,但媒体没有深挖更多的娱乐花边,比如我就很想知道:李天一的梦幻宝马车上都有什么唱片?他在开车的时候听的是什么音乐,该不会是老爹的红歌吧?我并不想去谴责一个十五岁的小屁孩,请原谅我的狭隘,我只想请他为《时尚先生》的宝马车迷推荐十大心水唱片而已。   塑造李天一的,究竟是老爹的红歌,还是老爹的级别?这个问题问得也不对,没有红歌,哪来级别?在和平年代,唱红歌也是可以当将军的,将军自然会为祖国文艺战线站好岗,但是且慢,李将军怎么让卫兵跑到医院病房站岗去了?纳税人出钱给你养卫兵,是为了保护革命艺术家和祖国文艺战线免遭阶级敌人和帝国主义侵犯,而不是让你以公营私,掺合你儿子的私事。   吾国有好几十个部队歌舞团,二炮文工团,战友歌舞团,总政,海政,空政,以及李双江所在的军艺,还有话剧团,还有各大军区的歌舞团……堪称百团大战,裁军也裁不到他们头上。不知每年得花掉多少纳税人的钱,这么多人民币又能浇灌出几首人民爱听的红歌?借着革命年代几首红歌通吃到现在,您老人家除了“级别”还有什么可炫耀的?牛逼闪闪的红星,早已从天上落到阁下的肩章上。而大慷纳税人之慨也就罢了,凭什么还要纳税人陪你唱堂会?该送进红歌收容站红歌集中营的应该是李天一们 。   大约1980年左右,所有小屁孩都唱小小竹筏向东流的年代,我曾经跟着大人去看过一回人民歌唱家们的晚会。到底都有谁唱了如今实在记不得,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文化宫工作的叔叔讲的后台故事:说是在后台休息室,德艺双馨的歌唱家们充分发扬不浪费的革命精神,忙着瓜分几条进口香烟,夸张到猴急猴急地将整条香烟搁到膝盖上,一把掰成两半!此情此景让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顿时烟消云散,原来人民歌唱家也是人啊,他们不光要带领人民歌颂党和祖国,还要带领人民一块抽烟致富。   那是李天一们的第一桶金,是他们的革命前世。   当时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已经开始毒害大陆人民,李谷一的“黄色歌曲”(《乡恋》之类)也甚嚣尘上,相比之下,军旅歌唱家那时候根正苗红,正好主流和市场通吃,上天吃皇粮,下海捞外快,那才是红歌的黄金时代。   彼时那边厢,邓丽君倒也时常去“劳军”,凤飞飞更是时常一身军装,不过她们也没劳着劳着就劳成将军,始终还是个只能唱靡靡之音的苦命歌伶。高明骏赵传等人也唱过征兵歌,可也没有就此混成军队歌唱家,服过兵役后还是得乖乖去唱片公司混。陈志升原本是军队仪仗队吹管的,曾数次接受蒋经国检阅,可也没本事继续吹下去,只好退役走人,改名陈升,伪造履历混进流行乐坛,此人后来对军队文艺生涯念念不忘,成立了一个“新宝岛康乐队”在歌坛捣糨糊(“康乐队”就是部队里的小歌舞团)。陈升的共匪密友左小祖咒及其乐手李延亮李九君通通都当过兵,他敢不敢组一个“新中国文工团”啥的?   林强就更过分,九十年代初他本来如日中天向前走,地位相当于今日周杰伦,但他胆敢高唱《当兵好》讽刺国民党万恶的征兵制度,以这样的朋克姿态,不单与政治世界,也与娱乐世界一刀两断。不过《当兵好》居然也通过了审查,颇说明当时台湾在政治世界与娱乐世界之间,已经有缝隙被撬成窟窿。   这边厢,政治世界与娱乐世界之间,当然也有一些缝隙被不断撬出来,并且豁口越来越大。而同时,政治世界与娱乐世界也良性循环无缝切换。比如宋祖英和周杰伦的鸟巢那个“英伦组合”演唱会在两岸文化史上便极具象征意义,大陆主旋律加台湾流行,符号混搭天下通杀。时代文化精神分裂?不,金钱就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金钱似乎足以治愈一切文化分裂症状,金钱似乎俨然成为两岸的普世价值。   宋祖英之后,还有谭晶,有汤灿……而以周鹏的资质,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晋升军旅歌后,但她摇身一变变成萨顶顶,蒙古啊西藏啊萨满啊梵文在电子音乐的搅拌下捣成一锅world music的浆糊,俨然成为世界音乐的中国代言人。有趣的是,萨顶顶依旧魂牵梦萦周鹏,八一那天她在微博上豪情万丈地庆祝建军节,这不能不说是情真意切的,只不过更有趣的是在网友一番诧异质疑之后她又删除了这条建军节表忠心的微博。萨顶顶是歌坛转型成功的典范,虽然我不喜欢她的音乐,但也得承认她的基本唱功和她的制作团队是多少达到国际流行指标的,不管如何做作,萨顶顶仍然堪称国内独一无二的音乐符号,但这个符号的独特性有赖于她与周鹏的一刀两断。怎知她骨子里,依旧是一个文艺女兵,依旧有一颗军旅歌后的红心?军旅歌手,快女评委,世界音乐东方妖姬,萨顶顶身上完美地杂拌了当今中国的三种文化:国家主旋律文化,流行文化,精心包装的仿古伪东方文化。一张靓丽的面孔,一把靓丽的声嗓,一颗空洞的心-———可以塞进各色玩意儿,但万物生,东方红,再怎么打扮得五颜六色,背后依旧是遮天蔽日的一块红布。 萨顶顶的符号意义,恰恰是暴露吾国当代文化的分裂。但这远远不是最有趣的分裂。   最有趣的是红黄大战——红歌汹涌,黄歌泛滥,吾国文化似乎从来没如此分裂如此虚伪。红与黄剑拔弩张山崩地裂,一一射中我们空洞的心。   这是在网上可以看到视频的“山歌十三香”:《一炮打你到天亮》,《风流小姨子》,《村姑戏帅哥》,《老表戏村姑》,《我家老婆万人迷》,《矮郎坑富婆》,《久闻小妹一枝花》,《自古美女爱英雄》《世上只有钞票亲》,《做梦讨老婆》,《火烧眉毛在眼前》,《晚上丢哥在花山》,《面对小妹不爱羞》。   2007年夏天在乌鲁木齐一个公园,我和吴吞一起观摩了一个来自西安的走穴歌舞团的演出。从头到尾主持人和演员全靠各种露骨的色情笑话来串场和活跃气氛,骚贱之至。但他们也会突然唱起红歌,最搞笑的是晚会最后,全体演员深情款款齐唱《同一首歌》,一副感谢国家感谢政府的庄严操性!——而刚刚男主持人还拿着一个巨大的塑料香蕉在开女演员“钩子”(屁股)的玩笑。   红歌滚滚,大概这个走穴歌舞团后来会紧跟形势,最后高唱亚克西什么的吧。   汪曾祺有一短文《螃蟹》,文末写:“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   请允许我信手拈来,用以形容这个红黄斑驳的河蟹社会。   (一个多月前旧文)  

阅读更多

BBC | 大家谈中国:声援看望陈光诚行动

陈光诚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双目失明的山东维权人士陈光诚先生,自学法律,因协助村民维权和反抗暴力一胎化政策而坐牢四年多,罪名竟然是破坏公共财产和扰乱交通。盲人如何触犯这种罪行,简直匪夷所思。 陈先生自去年九月刑满出狱至今,一年下来,他和他的家人一直被软禁在家,六岁女儿更曾被禁止上学。山东临沂地方当局派出十人以上,日夜轮班,把守家宅和村口,在房屋前后装上摄录机,全面屏蔽手机信号。陈先生和妻子袁伟静更遭受政府雇用的打手狠狠殴打,事件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从各地前往东师古村看望的人士(包括珍珠、高兴波、刘萍等网友和公民),以及许多外国记者,也多次遭受身份来历不明者无故拦截、殴打、抢劫、遣返,但是公安至今竟然没有抓捕施暴者。以刘萍为例,当她和其它网友从孟良崮步行到东师古村路上时,发现「路两边都有行人,五六十米就有一个;我们被暴力殴打的时候, 有一个穿西装的,夹了个公文包,他在指挥着;我们在奔逃途中,网友已经在发微博,视频还没作好,微博就被封了」。此外,一名以私人身份与网友共同前往看望陈光诚的河南记者石玉,也遭受一群不明身份人士殴打、劫掠和恐吓,后因政治压力,主动离职。 由此可见,区区一个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这种能耐。由始至终,这恐怕是整个中共党国体制所精心策划的一场有组织、有预谋、无良知、无人性的非法残民勾当。在温影帝的身影背后,中共再度把自己的黑帮本质公然向全世界展露,自取其辱,毫无廉耻。 更有趣的是,这次就连中共中央机关报《环球时报》中文版相关编辑部门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良知,公开发表署名「单仁平」的奇异评论,指出「我们认为临沂市的有关部门应当向外界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各种议论找到与事实一致的方向」;「外界怀疑陈光诚事件的处理过程达不到严格的法律及人权标准,这种怀疑不能说毫无基础」;「陈光诚的思想意识跳出了基层农村环境,对每一个自己认为违法的现象采取不妥协态度,他与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冲突是必然的。这会带来一定的个人人生曲折,但通常来说,他未必就总是遭遇失败。在陈光诚选择维权的早前几年,他曾成功地推动当局修改了多项不合理政策」;但为了回应中共主旋律,评论文章于是把早已套好的结论硬梆梆地写出来:「中国有些地方的基层人权毫无疑问没有达到理想标准,因此呼吁大家「不应将陈光诚事件意识形态化」。 中共对一位盲人和多位公民做出了这么荒谬和错误的大事,却避重就轻,恭请大家以国家大局为重,分明企图涣散焦点;之后再套大家一顶大帽子,说中共没有「意识形态化」,只有大家在「意识形态化」而已;如果大家到现在还是清醒的话,中共就会搬出服从党的领导作为更全面的暴力威胁。这款三部曲套话,尽管司空见惯,如今重温,不但可笑,更觉可悲! 还是作家章诒和女士说得好:「我们大家都很怀疑,一个临沂县委县府,它敢这么干吗?非常希望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特别是周永康同志出来讲一讲,临沂怎么了?我们对陈光诚没有什么。其实,我们看他不看他,去不去临沂,都不是太要紧。最主要的是,让陈光诚看病,让孩子去上学,停止殴打,无非是人道主义的最底线,无非是这样的要求。做到了这样子,我觉得大家都可以不去看嘛,对不对?我们就是把陈光诚当人待就完了嘛。这个是很容易做到的。」 一位被中共政权消磨了大半生的老人家,发出如此正直而卑微的请求,虽然唤不起中共当权者的觉悟,但却足以唤醒国内外捍卫自由、人权、法治的人们的良知。笔者诚挚期盼读者能够以「莫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身体力行,呼朋唤友,分头行动,众志成城,在! 能力和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投身这场屡败屡战、无畏无惧的「全球看望陈光诚行动」,提出三大清晰诉求:恢复陈光诚和家人的百分百自由、依法查处施暴者和幕后指挥者的刑责、保障公民自由而和平的看望权利和人身自由。这不是所谓「突击运动式的改善」,而是中国公民的一场和平、理性、非暴力和长期抗争行动,亲身实践中国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更是中国公民社会结聚壮大的良机。 《 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 按键 tougao@bbc.co.uk

阅读更多

北斗 | <玉衡>谈谈周云蓬的诗歌

联系到周云蓬的诗歌,让我们想起一种诗歌的传统,譬如杜甫,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将这些素材化为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歌。在如今价值观匮乏,物欲横流,诗歌仅仅沦为个人抒情的产物,严格的以自我构建诗歌的存在的情境之中,这是一种很遗失已久和愈加高贵的传统。     谈谈周云蓬的诗歌   文/应小野(石家庄铁道大学)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人民文学诗歌奖颁给了盲人歌手周云蓬,获奖作品是他的《不会说话的爱情》,颁奖词写得很精彩: “这首《不会说话的爱情》融合着人间的烟火与沧桑,又有脱尘出俗的清新与天真,对汉语精髓有着新鲜的理解与把握。作为一个盲人,这个世界对周云蓬来说虽然模糊不清,但他却纵意驰骋、行走无疆。”——周云蓬的授奖词 又有评论: “他的诗歌创作达到非常高的文学纯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恢复了诗歌具有音乐的部分功能。——《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助理邱华栋 首先是很恭喜周获得人民文学诗歌奖,虽然他本人觉得这样一个主旋律和主流的奖项到他的头上令他感到一些意外,我觉得他获奖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诗歌奖,他不仅写诗,还把写得那些诗歌唱出来。所以,作为诗歌奖,或许找不出来第二个还比他更合适的人了。《不会说话的爱情》是一首非常干净和绚丽的音乐,嗓音干净,呈现出来的色彩却很绚丽,其情景容易让人想起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爱情生活,同样有趣得是,周云蓬是一个盲人,亚当和夏娃也看不见,但是关于爱情,尘世的诠释却到了一种纯粹和纯净的极致。 窃以为,诗歌和诗是不一样的。诗歌必须拥有阅读的乐感,在传统意义上对诗歌这个题材的基本特征的概括是凝练性,跳跃性和节奏韵律性。(而且传统意义上诗歌和诗这两个名词是没有区别的,诗歌又称作诗,在这里为了探讨乐感对于诗歌和诗的重要性,做区别对待),然而现代的诗歌中却越来越缺乏节奏和韵律性,所以,我们可以假设认为现代的诗歌走向诗化。有一种说法说,好的文学作品应当是可以朗读出来而不是去阅读的,这也是证明了文学体裁特别是诗歌,具有韵律和乐感的重要性。所以评论中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恢复了诗歌具有音乐的部分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我觉得,最能体现这个特征得就是其翻唱的《杜甫三章》,虽然其中的诗并不是他所写,是杜甫的三篇诗歌,但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再加工,以艺术的方式重现了古人吟诗于酒肆,田园,楼亭等的场景,十分动人。 在M.H.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判传统》中,将对诗歌的文学批评分为四种渐进的学说: “最初是模仿诗人,他们只是些举起自然之镜的微不足道的角色;继而是实用诗人,他的天赋不论怎样,最终必须看他迎合公众趣味的能力大小来论其高低;最后是卡莱尔的诗人,他是英雄,是上帝的选民,由于他具有造化之神力,所以他必须写作,又因他受人尊崇,所以是其读者的虔诚和情趣的衡量尺度。” 这四种学说断然不是绝对的依次递进的,只是作为主流学说出现的次序而已。按照这四种学说的分类,我倾向于把周云蓬的诗歌放在第一类里面——模仿诗人。既是诗歌是对表象世界的一种反映。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现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和提出这个 学说的希腊哲学时期诗歌甚至艺术的地位并不相容,更加准确得来说,在周云蓬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见证到一些对现实生活的见证和反馈,他试图着通过这些手段去记录一些事物。当然,这种记录的方式并不等同于一种彻底对现实生活的复制和描绘,记录必须是建立在以诗人的内心意志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在中国从八九十年代的当代诗歌史开始,去尝试记录的诗人是很少的,作为一种诗人身上自觉的义务,是很难能可贵的。 周云蓬在其《民谣是什么》一文中写到:   民谣是你骑自行车寻找你的儿子。 他被人贩子拐走了。 你辞了工作,身上带着所有的银行卡, 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找呀找, 见了墙就贴寻人启事, 吃饭的时候问饭店老板,睡觉的时候, 问旅店服务生。 你对儿童小孩幼儿牧童放牛娃童工等词格外敏感, 仿佛每个词后面都隐藏着通往你儿子的道路。 等你走到了陆地的尽头, 前面是大海,你在海边的小镇上,贴了最后一张寻人启事, 就坐在路旁喝啤酒,一瓶一瓶又一瓶, 空啤酒瓶跟你走过的城市一样的多, 最后喝得大海都立起来了, 这时有个小姐走过来, 她问: 先生需要吗? 你说:多少钱? 她说: 屋里哇啦。 好。   考虑到在周云蓬的语境之内,民谣和诗歌是具有同等的效用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一部分他的诗歌观,对于现实生活的社会关怀精神是构建他诗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歌(同样也是诗歌)《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现代社会中的元素,并且对人类物质发展和精神不协调所遭受困境的一种思考,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出其诗歌观的现实主义精神。 但是,周云蓬的诗歌语句同样是浪漫主义的。既是用浪漫主义的诗句作为载体去承载现实主义的关怀精神。华兹华斯说: “诗人绝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大众而写诗”“我的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价值的目的” 这虽然是较为刻薄的,然而联系到周云蓬的诗歌,让我们想起一种诗歌的传统,譬如杜甫,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将这些素材化为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歌。在如今价值观匮乏,物欲横流,诗歌仅仅沦为个人抒情的产物,严格的以自我构建诗歌的存在的情境之中,这是一种很遗失已久和愈加高贵的传统。当然,必须再次重复强调的是,诗歌不能脱离个人的感受,并且我倾向于认为诗歌是发自于个人的,我们仅仅是讨论诗歌发挥的作用时产生对其的效用批判。正如雪莱所说: “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之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诗人的听众好像为了一个听得见却看不见的音乐家的绝妙声音而颠倒的人” 我想,周云蓬就是那一只夜莺,并且的的确确时刻栖息在黑暗之中,我们去凝听,同时不做声。     (采编:应鹏华;责编:麦静)     您还可能想阅读…… <天权>里面 <天璇>北斗七星 七座村庄 <天权>现代诗两首(二):第二天日出 <天权>现代诗两首:劈死农夫的闪电 诗,一直在

阅读更多

聯合新聞網 | 《北京觀察》三三成趣

中國的節日甚多,與11月11日的光棍節相較,11月8日這個記者節要乏味得多,再說過也過了,不必再提。但今年這第12屆記者節,過得比往屆都生動,不能不分甘回味。 要說這屆記者節過得生動,關鍵是上中下都有官府贈興,先說上,是上面來說說的中央級機構,選擇這一天來宣布把時事雜誌「京華周刊」給停了,令該刊的記者編輯真的過了一個難忘的節,而一本「中國的TIMES」,就此夢碎。 再說中,故事也多,其中一個是出故事的雲南,其中共省委部門選擇這天宣布把雲南電視台頻道總監李瀛撤職,原因是其在中共省委換屆期間,「利用互聯網誹謗領導幹部」。 再說下,也是在記者節這天,陝西華商報的小女記者,在臨潼區火車站小學房屋漏水問題時,遭到拆遷辦的毆打、搶相機、搶手機、刪除圖片、被禁錮一個多小時的粗暴待遇。剛當一年記者,小女孩氣得昏天黑地。 上中下常會三三成趣,特別是在這記者節。還有一個三,是三節對照。記者節與護士節、教師節一起,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這個時候想想,護士與教師,這兩年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都提高了點,比記者活得輕鬆了些,起碼過節不像記者過得如此五花八門。 有人說,當初設立這三個行業節日,是因三個職業都需要具備奉獻精神,拯救別人。其中記者是拯救真相,護士是拯救生命,教師則是拯救靈魂。但當此記者節之際,有人深入剖解那個記者的記者二字,發現那記字偏旁易變,當偏旁是言字,則是記錄真相的人;當偏旁變成人字,伎者就是唱「主旋律」頌歌的人;當偏旁變成女字,妓者就要賣身了。

阅读更多

闲话宋祖英与苍井空同台

罗军 高唱主旋律的宋祖英与演A片高潮不断的苍井空同台亮相,助阵某新公司成立,这是比赵薇穿日本旗帜装更炫眼的大事件。 2011年11月3日上午,杨澜老公吴征新公司成立,宋祖英和苍井空公开站台亮相,一左一右紧密相依,特别吸引眼球。 宋祖英和苍井空 这两个人很有趣,一个可以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的样本,一个可以说是扫黄必须铲除的对象。这也是引我闲话一番的原因。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叫宋祖英和一个卖淫的发廊小姐亲亲热热站一起,她会吗?就是天上人间的头牌小姐,相当于李师师,陈圆圆那样的大牌,她也会坚持“原则”,不给她们任何同台的机会。她怎么可能为黄色人物张目呢!如果她和色情女们亲亲热热状,全国媒体马上会炒成一锅粥,说啥的都有,包括说她不利于扫黄,可能还要被领导约谈处分。 而苍井空,其实是一个比卖淫小姐更小姐的人,小姐们是偷偷卖,她是公开卖,拍成A片,兴奋全人类。以我们官方的标准,论罪恶,她比小姐们更甚;论毒害,她比小姐们更毒;论该不该抓,她比小姐们更该抓。但是,很遗憾,苍井空一边拍A片,一边到中国来商业活动,如入无人之境,警察都仿佛睡午觉休息去了,只有大量粉丝前呼后拥。 或许,她是一个日本人,超出了被抓的范围。 另有一些人给她正名,说她不是卖淫,是搞艺术的,是色情明星,明星就是正派的啦。 其实都是干的脱裤子赚钱的勾当。 韩信耻于与樊哙为伍。以宋祖英的身份,名气,贤淑,也不可能与苍井空同台的,为什么偏偏同台了呢,有可能是被经纪人“卖”了。事先她不知道会与苍井空同台,如果知道,她就会不去,不会与苍井空一左一右并肩而立。只能是凤姐、芙蓉姐姐那种档次的人才与苍井空匹配。 但也有可能是宋祖英不介意了,赚钱第一,和谁同台无所谓;也或者她思想开明,不认为苍井空是什么三俗人物,与之同台并不跌份。 如果宋祖英真这么开明,那倒是好事,至少可以对国民性观念启蒙,改变国人对色情和色情人物的认识。那么,我则希望宋祖英不要给日本女优沾光的机会,再有这样的商业活动,应将国内天上人间,或者路边发廊的小姐请来同台,给她们惊艳亮相的机会。小姐们生存不易,如有这样的商业活动赚钱,或许一次就可以让她们终生受用,转型成为新舒淇。如果是这样,那是尽了多大的仁义啊。 宋祖英会给扫黄对象们这样的机会吗? 宋祖英是党员,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副军级,少将待遇,相当于蔡锷一类将军级别的人,而苍井空绝不是小凤仙,两人突然和谐地站在一起,还真出人意外。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