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曾飚 | 英国的社会剥夺指数

2011年08月15日 02:05:56   FT中文发表了我的《英国骚乱的深层社会经济原因》。       今天,我注意到 第一财经的分析 ,也采用了社会剥夺指数。这套指数是我最近两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之一,自己是在这次分析伦敦骚乱中,顺手在自己的媒体副业中一用。希望国内也因此对这个指数有所注意。       这个指数差点因为没有政府财政问题,被砍掉。但是现阶段,中国生成自己的这套指数,在技术上有一些障碍,但是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今年我预计会发表一篇文章,应用这套数据来分析英国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敬请关注,欢迎讨论。       在中国,手头没有资料可供分享,读者可以用搜索引擎找一找。 上一篇: 挪威悲剧,多元文化下的杀机   下一篇: 总理驾到 阅读数(649)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曾飚 | 总理驾到

2011年08月19日 23:08:00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在香港的7天免签证停留,我在16日在深圳夜里两点入睡,17日的早晨5点起床,拖着近总重量80斤的行李,出宾馆,过罗湖,进闸口,转地铁,终于到达了香港。        安保和特殊的日子          与我前后脚到达香港的,还有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先生,巧的是,他住的宾馆就在我开会地点隔壁。当天自己报告开场白,我开玩笑说,第一次参加这次学术会议,是极大的荣幸,而与中国副总理同一天抵港是巨大的不便。大家恍然大悟,对今天的气氛,表示同意和理解。       其实,我在进入香港后,在城铁的电视里看到了李克强副总理到访香港报道,却并不知道接下来可能与自己的联系。而自己当时所纠结的是,终于忍受不了一个人携带超过自己体重60%的行李,它们分成三个不同的行李类型:背包、手提包和行李箱。       在早晨8点的香港地铁里转车,如果行动缓慢,常有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最终我毅然走进了香港地面三十度的高温,找了一辆标志性的香港红色的士。       我喜欢香港的红色的士,宽敞,皮座感觉很舒服,手感很好,但是我猜想应该不是什么意大利真皮。如果是纽约出租车标志是黄色,伦敦是黑色,香港的这种红,也是一种身份标志,应该有着当年英国殖民地留下的英国红的基因,也过渡到今天五星红旗的鲜艳。       车过海底隧道之后,慢慢进入湾仔。眼前的警察突然增加起来,行车速度慢了许多,视野之内,很多健硕的穿着西装的男士在走动,仔细看的话,耳背后都有一条白线,应该是便衣保安。       有趣的是,出租车司机的名字也叫保安,他指着君悦酒店附近一个在查看地图的中年妇女说,那也是保安,一般人不可能在这里停留的。我觉得不至于,那位女士,看起来是一个旅行者,也许司机也有道理,她需要一个同行的孩子或者同伴,也许更加让人确信一点。     交通管制,在湾仔最繁华地段道路两旁,都是香港人所说的“铁马”栅栏,目力所及,基本上五步一警察。在君悦酒店与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那段路,不能够停车搭客,我只能快速地下车,飞速地拎起三个行李,要进入会展中心。警察很客气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开会。于是他让我在旁边等等。那边已经站了几个人。       过了一会,警察过来说,可以走了。我拖着行李就往会展中心走。会展中心很大,我走的是正门。于是效果出现了。一个穿着拖鞋和七分裤,背着旅行包,提这一个旅行包,拖着旅行箱的小个子眼镜男,背后突然跟着二十多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女,有面色凝重,有气质肃穆,也有惊讶于我的行李和行头的眼神。很快,我进入了正门,正试图带领着大家迈上台阶,走上二楼。看着又宽又大的楼梯台阶,我犹豫了。       一个健硕西装男问我干什么,我说开会,他让我去右边看看,显然他一眼看出来我不属于他们当时现场的活动。       依然是隔离绳带,客气询问。我问有没有行李寄存,回答说原来有,今天特殊情况。我问没有打印服务,回答说原来有,今天暂停一下。好吧,我都自己来搞定吧。       我报到完毕之后,把自己行李放置在报到柜台的边上,开始准备自己的报告。幸亏,这场报告,我之前准备过一些,效果还不错。        你们的总理     因为缺乏睡眠,我又在香港没有预定酒店。对报告满意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我几乎一下午都在寻找电源插头和酒店信息中度过。终于在晚上6点钟时候,我找到了一个住的地方。     当时现场有会议第一天的接待,我一对渴睡的眼神,只要稍微一杯葡萄酒,可能就让自己栽倒地毯上昏睡过去,无力说话,无心交际,我收拾起来行李,就出了会展中心。     香港的夜晚,还是被一种热气围绕着。铁马栅栏还是拦在人行道和马路边上,出租车不能够停留。又累又困的我,注意到警察还是很多,我走到一位协警的面前,问我可以在这边拦车吗?       她说不行,要去马路对面。我说,我真的太累,东西很重,走到那边很累。我说,为什么这么麻烦?她说,“你们的总理来了”。       总理驾到,我已经知道。我却感兴趣的是,她说是“你们的”。由于这个称呼给我带来的思维的新发现,支持着自己走到了马路对面去,拦下一辆车。       这次,司机不叫保安,说话大声,气质奔放,因为我不会说广东话,他被迫鼓起勇气和我说普通话。他说今天是一个大人物(high profile)来,一辆出租车突然插到他的前面,他立马标出一句F字头英文来问候,不到一分钟之内,他居然说了两句英文。       我说这个大人物是副总理,大嗓门的司机说,他是不是下届政府总理的热门?我猜想也许这个司机还是读马经赌马的爱好者。我说我们大陆就一道门,他没反应,或者没听懂。       车调头时候,我突然看到大概20名警察又聚在一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于是说起今天安保,他说现在香港和大陆有点像了,出动很多警察,以前英国佬没有这样。这让我想起伦敦镇压骚乱,增派的16000名警察,从视觉上说,也许就是要达到今天上午的湾仔警察密度。       晚上,躺在地板上,在昏睡过去之前,我想了想白天地事情。也许不同的生活真的有点改变自己内心一些微妙的情感方式,比如看到警察聚在一起超过五个人,我就有点不舒服。     我突然感到自己有点小气。假如没有管制,也许出租车可以直接把我送到会议中心门口,我就可以安然下车。晚上离开的时候,我只要在路边拦一辆出租,而不是要穿着西服,在超过三十度的香港酷暑下,走出一身汗,去打一辆出租车。       和阿Q一样,我突然有点脾气,同样是人,为什么一个人,这么多人保护同行,而我,除了打车的司机叫保安,其他都得自己干。为了香港的繁荣和前途,我对暂时的不方便为什么不能够忍一下呢?       除此之外,我突然有一个小小问题,在脑子里萌生。自己这样的不方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大陆居民,进入香港需要签证,也就是港澳通行证。关于这个签证,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也许以后再讲。所以我采取了免签证的7天,为了争取最大限度利用这个短暂停留,我采取了早起进入香港的做法,赔上自己的睡眠、早餐和与朋友可能的聚会。     那么,总理驾到,他和他的随从需要这个签证吗?我知道,这纯属小报记者式的好奇。 上一篇: 英国的社会剥夺指数   下一篇: 橡皮子弹和装甲车在哪里? 阅读数(1620) 评论数( 2 ) 2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曾飚 | 橡皮子弹和装甲车在哪里?

2011年08月26日 03:44:59 英国骚乱局势趋于平稳,但是在平息伦敦骚乱的过程中,是否采用橡皮子弹、装甲车,甚至军队,引起了争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国人似乎关注很少。在某海外华文论坛,居住在当地的中国人,也提问,为什么不使用更加严厉的手段,比如我们国人熟悉的橡皮子弹。     在英国本地,一贯左倾的BBC在头两天的报道中,使用“抗议者”这样的词汇来描述骚乱的参与者,受到了一些听众的抗议。     有趣的是保守阵营的论调。《泰晤士报》在8月 10日的社论,相当强硬,呼吁使用子弹和水炮来对付骚轮者。所谓社论,并非黑体大字,而是报纸第二页三篇短文之一。鉴于《泰晤士报》的保守立场,可以把这种呼声看作是英国统治阶层立场。在当天的一篇分析评论中,一位英国防暴专家,有过参与对付北爱地区骚乱的经验,认为使用上述霹雳手段,对付这场骚乱,应该在技术和效用是必须的。     同属右翼的《每日电讯报》则比较委婉地讨论使用这种手段的必要性。内政部女部长特里莎• 梅,是最早提前结束假期,回国参与此次平乱的政府部长,她在回答外界质疑的时候,强调了英国的形象问题,认为当这些手段在伦敦街头出现的时候,不符合英国给世人的形象。     我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想法,但是在一贯的英国政治话语表述中,提到了这个议题,往往表示这也是一个可能的措施。英国作为警察制度的发源地,威严但友善的英国警察,已经是与一个和大本钟一样的符号,在英国二战前,有一部老电影,曾经很细腻地刻画了,戴着高帽的英国警察,如何忙碌的一天,传达出的信息是警察的友善和乐于助人,与伦敦居民的鱼水情。     在英国,针对骚轮,可以动用的手段从普通警察,一直可以顺着防暴警察、橡皮子弹、水炮、装甲车、宵禁,甚至军队这样的单子一路下来。在此次平乱过程中,英国政府还是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主要是增加警力,在人员优势上来控制局面。从目前进展来看,还是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仔骚乱进入第四个晚上,伦敦警察数量增加到 16000人,基本上稳定了局势。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出了通缉令,使得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控制。     橡皮子弹装甲车论的登场,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令人感到一丝担忧。第一,如果把英国不同媒体视为不同政治力量的传声筒,这种提前发布的强硬论调,无疑显示了英国社会上层阶级的恐惧,要将底层社会的反抗,很快地镇压下去,并且显示强大的威慑。这也意味着手段越严,内心越脆弱。这种粗暴地对待方式,显示了英国这两个处在社会阶层两端的阶层,实际上极度缺乏沟通。   相比之下,受灾地区的居民举起了笤帚,来收拾骚乱后的现场。他们是英国社会的中产阶级,是善良的受气包,坚定的社会稳压器。很遗憾,他们在此次骚乱中,让世人听到的声音不多。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虽然英国缺乏一个中宣部来把握舆论导向问题,但是中产阶级的观点,在一场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中缺席。这令笔者更加担忧英国在不同阶级的沟通上面,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近年来,英国在讨论“破碎的不列颠”( Broken Britain),现在可能就是一个后果,破碎的结局,就是碎片之间缺乏粘合和互动。     第二,在此次骚乱中,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参与打砸抢的华人几乎没有,有趣的是BBC 的中文部发布的新闻主题之一,就是是否有华人商家在此次骚乱中受损。实际上,这种华人受损最极端的图景,就是伦敦的唐人街在西区,也是英国的富人区的前门,一旦唐人街遭殃,损及英国最听话的少数民族的利益,那么事态可能已经十分严重。那个时候,按照英国目前媒体的强硬调子,装甲车已经开道特拉法加广场伺候。所以,伦敦乱不乱,可以唐人街是否遭殃,为一个最简单的指标。     此外,在发生骚乱的地区,是多民族混杂之所,也有很多华人居住在此处。不过这次骚乱者的目标,首先是商铺,而不是个人,这是此次骚乱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点,表明他们更多表现的是对社会不满,而不是针对特定族群;其次,被袭击的商铺都是英国一些品牌店,一些小铺子更多是门面,比如玻璃窗户、大门受损,最有趣的是,据说在一处被抢劫地点,三家卖服装、电子用品商场被洗劫,而今挨着的英国书店 Waterstone无人问津,显然不是抢劫者尊敬知识,而是根本就不读书。     简而言之,在世人的眼里,这场伦敦骚乱,让这座城市颜面扫地,即使时候在鼓吹英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素质之高,警察处理之循规蹈矩,政府反应之慢,不如让媒体留一点版面,去思考不列颠社会怎么了,难道真是破碎了吗?假如这个社会已经彻底无法沟通,失去了整合的信心,即使让子弹和装甲车来拯救,维持稳定,也是软弱无力的。   上一篇: 总理驾到   下一篇: 上海与动车之旅 阅读数(6019)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曾飚 | 上海与动车之旅

2011年08月27日 14:58:22 从8月第二周开始,我在中国。在英国,常常去一些论坛,看到海外生活和回国见闻帖,有趣的是,在国外之时,常常抱怨国内的腐败和二奶,借以安慰自己,也提醒家人;百分之九十的回国见闻帖,拍的都是菜盘子和高楼。因此,以示品味,我把自己主要目的之一,定位为坐一下动车。     路过香港     飞机在迪拜转机,我昏昏沉沉地用英镑找来蒂纳尔,吃了一段不知道是鸡肉还是牛肉的汉堡,看了一部日本喜剧和一部印度政治电影,外加一部《钢的琴》,就要到香港了。     我的座位旁边是一对年轻中英伴侣,中国女生似乎身体不舒服,一直裹着毛毯休息。一路上我绷紧嘴巴,除了对电视屏幕发笑,对服务员说谢谢,基本上把自己缩在报纸和电影围成的空间里。在觉得累的时候,说话很伤元气,现在的我,逐渐学会了什么时候沉默。如果睡眠和沉默一样,能够控制自如,我会觉得自己身心会更加健康。     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服务员提醒我要填写入境申请表。于是,向那位醒了的女生,借一支笔,接着就攀谈开了。     女生说自己是香港人,住在油麻地,在伦敦做律师;男朋友是英国人,在伦敦一家中学教书,两人一起回家探亲。她问我是不是在英国读书?     我说自己不是学生,有时候做点媒体,示意她看看我手头的一堆报纸。她有点诧异,拉上她男友加入,说他男友最爱看报纸,学历史,喜欢《卫报》;她比较忙,喜欢看《金融时报》。我说我们的趣味大概是左中右,我最近比较喜欢《每日电讯报》,文章的话,爱看《旁观者》的评论分析。     因为去香港关系,她又是香港人,就问她看什么香港报纸?她说香港报业不行,没什么深度。我说也许《信报》还不错;她说OK了。我问她们对英文《南华早报》观感如何,她男友觉得《南华早报》也一般。我说他们信息源似乎挺丰富,来料快。作为一名老外,他表示同意。     在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段愉快的谈话,算是旅途的一种享受。而最让我们有共鸣的居然是在英国看报纸。星期六或者星期天的下午,事情都搞得差不多,地也吸了,玩具也收拾了,人也睡着了,然后酽酽地沏上一杯奶茶(我口重,一般放两个茶包,糖两勺),耳边有此起彼伏的鸟叫声,满眼是窗外的绿茵,把周末报纸的薄膜撕开,从头看到尾,消磨一段时光,真的是无比的惬意。     很快,我知道这样的闲适就要消失了。就好像《黑客帝国》中墨菲斯所说,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上海高楼下     一个人在香港机场,等着第二天上午的8点多的航班。我原来想省一省,相信自己可以扛到天亮,然后上飞机走人。但是,我在机场喝粥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后脑发麻,这是我极度劳累的征兆,赶紧要了一份冰红豆沙,打算用食道来帮助后脑冰镇一下。还是感觉不妙,于是我赶紧找了一个机场里面收费的贵宾室,洗澡,上网和睡觉。     这样的休憩,确实必要,但也无法阻挡时差给自己带来的疲劳。飞机到浦东,朋友开车来接我,一切与我两年前离开的时候一样,远远望去,高楼林立,我们似乎要开进山里去。     晚上,约了以前留英的朋友吃饭,在一家上海的老字号,经营本帮菜,本帮菜就是上海宁波一带的菜系,大概十七八年前上海的流行。对我来说,那是温州菜的儿童珍藏版,因为上海菜的浓油赤酱,是幼时母亲偶尔做。     五点半的饭局到了6:37,还只有我一个人在座。对面两桌,也各有一男一女在把守着,也在看手机傻笑等人。我因为时差关系,打着瞌睡,吃着菜,迷迷糊糊痴痴地等。如果还没有来人,我打算就我们仨凑一座也可以。     最后终于来了,昔日的酒徒都不喝酒了,因为开车。这令我肃然起敬,于是自己喝完了一瓶黄酒以庆祝他们的新生,“中国人就是要管”,难道成龙大哥说对了?一位胖的更厉害的朋友夸我说,没怎么变化啊,一点都不像个海归。     饭后散去,我去新天地,会另外一个朋友。新天地的隔壁就是中共一大会址。革命和消费才是夜生活的真谛。相比之下,把自己灌醉,让警察或者救护车拖走的英国夜生活,算得了什么呢?     酒吧巨贵,一杯冰红茶和一杯冰咖啡,要了100多块人民币,感觉自己很无辜,为什么要到这里让上海新天地的消费来革自己的命。说话间,常常有中年阿姨过来,“要不要一起玩玩伐?”我和朋友都腼腆地低下了头,轻轻地说“不用”。     随后我发现,避免被邀请的关键,就是不要四处看,转动目光频率不宜太高,或者在任何人身上停留的目光不要超过两秒。于是,我的目光在朋友那张至今留有青春痘的脸和杯子之间流连。这样的感觉太压抑了,我们俩仿佛被周围人绑架了一样,不能四处看。于是最后,两个加起来超过60岁的两个男人,就去一家冰激凌店,这次我只要了一杯矿泉水。     晚上回到旅店,昏沉沉睡去,心里想着明天中午的动车。睡得极沉,却被更沉的雷给惊醒,耳边是听到雨水冲楼顶往下浇的声音,就好像浴室里有人把花洒开到最大在洗澡。雷一个紧似一个,我吓得往门的方向挪了挪,却没有醒。这声音,雷和雨,其实都是我童年时候的声音,而这害怕,也是和过去一样,只不过这么多年,没有听到和感觉而已。     至此,我确信自己已经回国了。     开往温州的动车       虽然不久前开往温州的动车发生了重大事故,但笔者看到动车依然火爆     差点睡过了头,但我还是赶上了开往温州的动车。     我突然有一种感觉,觉得回国是一种增进对世事的理解,必须的。我们的票是座票,但是都坐在卧铺里。所有的卧铺原本上四个床位,全部成了6人座包厢,没有任何的改装,只不过上铺不能够使用,只能放行李,下铺坐人。这样不费成本的改变,居然没有任何人反对,而由此提高了使用率,增加了客容量。在人满为患的车厢里,我看到动车依然火爆,而且价格确实实惠。     这算是中国人的智慧吗?     车速依然很快,而两边的绿化,让我有些吃惊,几乎是满眼的绿汪汪。以前我对江南农村印象极深,我记忆中,过去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一旦过了山东德州,就出现了大块大块的黄,而过了南京,江南的绿,与黑瓦白墙的民居,会令我心情一下子软了下来。     而我从上海到温州的动车上,看到的绿,让我感到浙江的希望,车进入台州之后,山水也不是一个绿字可以形容,而是绿的发黑,山势雄奇,显出一股浙南山水绿色掩盖下的另一种彪悍。每每这种彪悍,常常会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神伤。     我算是一个山民的后代,却从来没有去过父辈生活过的山里。对于山,我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总想走进去。我能够感觉到,山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外表的沉默,内心的彪悍,却也能够感到这两种气质,似乎都不适合喧嚣的都市生活,在城里,你要学会卖自己,懂得讨价还价,知道取悦于人。     车到温州,又是雷雨交加,我猜想那个温州人都会记住的夜晚也是如此的景象。在到站停车之时,早已经是满天神佛都在发威,闪电如地图上的河流,布满黑紫色的夜空,山与山孤零零地散落在南方平原之上,似乎被雷电吓住,伏在那里,彼此失去了联系。     停靠的动车,如搁浅的海豚,准备再次游往海的深处。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走下高高的大理石站台台阶,没有电梯,没有指示的标记,一切都是巍峨高大,新建的车站内外,到处水流如注,接我的车子,在高速路上被水所包围,天上的,地上的。     回到家里,亲戚朋友看到我说,哈哈笑道,贵人到,动静大。我差点问,那上次算哪个贵人到?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2011/08/110825_zengbiao_highspeedtrain.shtml 上一篇: 橡皮子弹和装甲车在哪里?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609)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王小山 | 刘备@建安五年

刘备@建安五年 (原计划刊登在《独唱团》第三期,后来,流产了) 一 建安五年,曹操破徐州城。 张飞上芒砀山做山贼,关羽带刘备一对老婆投曹操,刘备单骑逃到平原,在袁绍门下做客卿。 平原是国际都市,众所周知,每座大城都是灾难,国际都市是一般大城十倍,至少是十个灾难。袁绍对他所建立的城市十分头痛,城市污染他不在乎,反正他宅子每天都有一百多人用巨扇更新空气;交通堵塞问题也不大,每次他出行都提前一个时辰清理路线,管制交通;至于房价,确实贵了些,但他琢磨,等打败曹操后再提振民生,也不迟,老百姓会理解的,现在不理解,将来也会。 让他头疼的,是市民不守法纪,社区之间争斗不断,搞得整个城市乌烟瘴气。 袁绍听取田丰、郭图、沮授和审配等人意见,将平原城设计得像个“囧”字,左上角是袁绍的宅邸,右上角是行政区,枢密院、各大部、信访处等都集中于此,以袁绍智慧,还想不到将信访处设在城外以达清净之目的。下面小“口”字是贵族区,“口”字周边则住着其他各色人等,开小店的、卖羊肉串的、打铁铸件的、招摇撞骗的,无所不有。 所谓社区之间矛盾,就来自口内口外。 最初是子弟们之间较量,口内的看不起口外的,“切,一群穷光蛋。”口外的看不起口内的,“擦,一帮懒猪。”有口角就有手脚,孩子们动起手来不要命,口内的看上去个个雄壮,但都是虚胖,便吃了不少亏。少爷们吃亏后,回家找家长,口内的父母们也虚胖,但他们手里有兵,一时便抓了很多口外的。口外的便游行造反,偏偏口内的又离不开口外的,否则连牛奶都没人送,袁绍不偏不倚,下令放人。人放了后,口外的对袁绍交口称赞,扬眉吐气不少,见了口内的又打……又抓……又放,循环往复,没有了局,袁绍的头更疼了。 这种争斗管理不利,市民渐渐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也衍生了很多问题,非法建筑越来越多,无证商贩也难以管教。 袁绍多疑寡断,否则八年后也不会败在曹操手里,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 刘备来了。 二 刘备是个开心果,罕见的,受到所有人欢迎,“刘备来了”一度是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四个字,人们把刘备比作及时雨,外号就叫“及时雨刘玄德”。后来刘备进成都时,法正用“刘备来了”激励部属;早些时候孙权面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在战与降之间犹疑不定时,周瑜也用“刘备来了”为他打气;更早一点,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兄弟在隆中相互议论,何时能出山成就一番事业时,诸葛亮对哥哥弟弟说自己早已散布出山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人来请时,有人敲门,诸葛亮开门纳客,回头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刘备来了。” 但最早,刘备去投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来了”,大喜,来不及穿鞋,赤脚到门前相迎,泣下。 袁绍最大事,调和街区矛盾,成了刘备主要任务。 后来到成都做了蜀汉皇帝后,刘备写了一本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蜀汉人手一册,在书中,刘备回忆了那段开心岁月。 刘备回忆,接到袁绍任务时,他问自己两个问题,当然不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是“我现在最需要什么?要通过什么手段才能达到目的?” 他给自己确立一个短期目标,就是学会微笑,用笑脸征服所有人;中期目标,将不同街区团结在一起;远期目标……还用说吗? 官不打笑脸人,何况老百姓。要想让人觉得可亲可近,自然要先给人以好感——刘备学会了微笑,无论见到谁都笑。一切技巧都不是天生的,要经过一定练习。为了学习微笑技巧,刘备甚至买了无数面镜子,挂在自己经常经过的各个地方,随时校正表情。 微笑第一要领是嘴角需要上翘,刘备是个严肃的人,天生一副忧国忧民面孔,好像微博和推特上的自由知识分子,要做到嘴角随时上翘不是容易事。 如你所知,刘备一生最大本事是哭,他的哭声能使人肝肠寸断。但经过练习,刘备最过人之处,是能将哭和笑转变得不留痕迹。他哭,能让听的人怀疑自己的亲人刚刚遭遇了不幸,但当你正自怨自艾,跟着他流泪,却会发现他脸上已经变成了笑容。盯着刘备的脸,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刘备招募了一批十六到十八岁女孩子,口内的口外的都有。口外的要求高小学历,口内的高中;刘备对口外的,许以出名;对口内的,许以签约。这样,他组成了“美女微笑团”,准备用她们治理城市。 刘备训练美女时,下了不少工夫,课程包括礼仪仪表训练、微笑训练、形体训练,站姿、坐姿、俯身姿——要和坐着经营的摊贩说话,必须俯下身子,表达礼貌态度。规矩不少,比如微笑时只能露六颗牙齿,俯身时胸部裸露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当然,为了防止意外,也教了些女子防身术,还配备了辣椒水。 袁绍颇为不解,问刘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为从前,袁绍使用五大三粗的兵士,带队的是颜良文丑,都拿口内少爷和口外屁民没有办法,他不相信什么美女微笑团会起到作用。 刘备一向很听领导话,马上将美女微笑团改成了美女城市管理队,简称美城管队,并且在袁绍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美城管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美丽城市的管理队伍,一种是美丽的城市管理队伍——后世人们接受了刘备城管队概念,但没有了美,效果甚至还不如刘备在平原。 闲言少叙,刘备出发了,每天带着美女们在口外转悠——口内不用管,理论上,口内不准口外的进入,所以井井有条。口内的人需要什么物件,大都是派仆人到口外购买,偶尔有送货上门的口外人,到了口内也不敢嚣张——每次看到无证商贩,刘备都严禁美女们动手,只是围一个圈子,看着对方微笑。 最初,没见过世面的口外人,忽然发现几十只美女围着自己,惊慌失措,落荒而逃。刘备大为得意,觉得自己办法实在高杆。但久而久之,大家习惯了,除了被围着没法做生意外,其他还不错,至少养眼,就没什么人在意了,脸皮厚的,还跟美女对视,甚至嬉皮笑脸。 刘备是好人,刘备不打人,比颜良文丑好多了。既然不打人,也就没人怕——屁民一向如此,非止汉末。更有甚者,许多年轻人本来有执照,在刘备带队检查时,硬是不拿出来,至少等美女和自己互相看累了才懒洋洋把执照晃一晃,刘备毫无办法。 颜良文丑本来就对刘备看不大上,开始有了怨言,请求袁绍恢复老办法,被袁绍拒绝,袁绍要再给刘备一次机会。 三 概括刘备前半生,可以用大侠郭靖四师傅南怀仁的锦囊:打不过,逃。刘备投靠卢植、投靠公孙瓒、投靠曹操、投靠陶谦、投靠袁绍、投靠刘表,有的时候是带着兄弟妻儿老小,有的时候是单身一人。动荡生活使刘备养成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习惯。不能不说这是好习惯,有这样习惯的人生活感觉会好些。我有一个朋友,漂到北京发展,一年搬了六次家,每次都兴高采烈地像是过年,要是我,可愁死了。 美城管队管理无效,刘备非常郁闷,下了班便在街上闲逛,末了躲进口外最大酒馆里,买上一个酩酊大醉。酒馆里聚集了平原城各色人等,连口内的人都会跑到这里来。 刘备颇受口外人欢迎,因为他提供了不少美女给大家看,但口内人对他很不感冒,这让刘备感到尴尬,因为一般来说,口内人都穿着长衫坐着慢慢喝,而口外人则在柜台边上站着喝,刘备就成了惟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刘备一直如此,在武将中,文采过人;在文官中,武艺超群。 偶尔,喝多几杯后,会有口外人对刘备说:“玄德兄,讲个故事吧。”要知道,平原虽然是国际化大都市,但平原口外人出门旅游习惯还没形成,见识不够,动不动就缠着东洋西洋过来做买卖的人,要求讲个故事。 刘备本来没心情讲故事,但被求得多了,也不得不应付几次,于是开讲,他先讲自己的爱情故事: “在徐州的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就长成我这样的,又这么矮,基本上不用考虑徐州姑娘了,没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就发展别的城市,我看上了一个小沛女孩,姓甘,据听说还是小沛之花(笑)。你说我那时是弱势群体,我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做不了,最后想出了一招我能做的事:写信。第一封我写了身高七尺五寸体重六十六公斤,老家是沛县,父母是干什么的,家有几个兄弟。这简直就是一份简历,没办法,那时的我没什么只有这些,就给她投了简历。她没有理我。我就开始写第二封信,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我就介绍了一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暴笑),我未来会怎么怎么做。还是没回音。我就写了第三封,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我不要求你做什么,我只要求你让我默默的喜欢你就好了(全场暴笑)。你知道小沛的女生“纯”哪(“纯”音很重,全场笑),三封信就感动了她,她回信给我。我就约她看皮影,看的什么皮影我不记得了,总之不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就是黛玉葬花之类的。之后我们散步,我对她说,要不你嫁给我吧(全场惊讶)。她很惊讶说刘备你是认真的?我说是,她说好我嫁给你(更惊讶)。就这样,第一次约会,她就嫁给了我……” 讲到这里,底下有人起哄,“玄德兄,讲讲洞房花烛吧。”刘备沉下脸,走出酒馆,只留下两个字:“三苏。”刘备是个预言家,他说“三苏”,意思是警告酒馆里的人,要像后世苏老泉和他两个儿子学习,高雅一些。平原人听不懂,就简单地理解成“三俗”,以为刘备是在责备他们,都默然无语。 心情不好,刘备就到河边坐着,看看落日。河边看落日的,基本是少年情侣,很少有一个人看落日的,刘备又成了超过三十岁而喜欢看落日惟一的人。 看着落日,刘备也会想起自己的两个老婆,她们是不是也在落日的余晖下,思念着他呢? 四、 下次,再讲故事,刘备不讲爱情,开始讲自己最得意经历: “我要离开许昌的时候,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比尔,据听说很煽情(台下笑),我也给朝廷每个大臣都发了一份,因为我是郑玄郑康成先生学生,写字很快,就COPY很多份(暴笑)。好多官员都哭了,信中我记得有这么一段:在许昌几年里,我不敢说我是最勤奋的官员,但我敢说朝廷里没有比我更勤奋的官员(台下一片钦佩和笑声),两句一个意思哈。很快比尔打电话给我:备(特深情),你一定要走吗?我说:比尔,我一定要走。你真的不可以留下吗,我可以给你任何位置,随便你选(任何位置但不包括比尔的那个位置哈(全场暴笑))。我离开家乡太久了,我得回去参加家乡的建设。那好吧。随后比尔立即召开董事会会议——哦,不,朝廷特别会议,会上全体一致同意授予刘备豫州牧称号,所以我叫刘豫州,懂吗(暴笑)?” “但是,比尔是什么意思?”有人听了半天,还是不明白,问刘备。 “什么比尔?”刘备反问。 “你说的比尔,你给他写信那个。” “你知道我是皇叔吗?”刘备说,“皇叔的意思,就是,皇上的叔叔,懂不懂?” “我懂,”那人说,“但,这和比尔有什么关系?” 刘备只好解释:“我是皇叔,皇上就是我侄儿,对吧?” “对。”周围的人异口同声。 “我们做官员的,得管皇上叫陛下,对吧?” “对。” “陛下是我侄儿,简称陛儿,我说的是陛儿,你们怎么能听成比尔呢?比尔,比你?有什么好比的,难道你很有钱?世界首富吗?” “哦。”所有人恍然大悟。 刘备趁机喊口号:“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所有人跟着一起喊。 刘备又喊:“紧紧团结在陛下周围,跟着袁州牧奋勇前进。” 所有人跟着喊:““紧紧团结在陛下周围,跟着袁州牧奋勇前进。” “打到曹操!” “打倒曹操!” 刘备很高兴,终于又成了众人中心;听故事的也高兴,因为听到了八卦,开阔了眼界;酒馆老板也很高兴,因为大家不停喊口号,口干舌燥,他多卖了很多酒;袁绍也高兴,因为越来越多人要听刘备讲故事,不出去捣乱了,社会治安好了很多,更不要说刘备带大家喊口号时,把他和皇上并列在一起了,天老大,地老二,皇上老三,他袁绍,老四。 五、 “上回书说到,我在成都花了四百四十亿俩银子,在鲨鱼嘴建设了一大块庄园,刘璋高兴得不成样子;我又花了三百亿两银子和刘璋刘瑁两兄弟建了一大块娱乐园……” 刘备苦心经营的美城管队没起到预期作用,反倒用无中生有的故事给平原城带来了宁静。这让刘备很兴奋,他扩大了讲故事的规模,盖了一所剧院,每天可以在台上讲了。 即使经历丰富如刘备,讲得多了,也开始捉襟见肘,只得编来编去,甚至说自己在郑玄教书的西太湖区被尊称为博士,简称西太博士…… 由于吹得太过离谱,听众渐渐不耐烦起来,刘备又绞尽脑汁,想出很多主意,比如成立了一家娱乐中心,这下,他那些消耗不了的美城管队成员真的可以和他签约了,唱歌跳舞,个个成了平原城的明星,甚至有国外城市前来邀请她们去演出;举办超级男生快乐女生比赛,让年轻人有奔头;主办新概念写作大赛,让有才华的人有用武之地,并且给获奖者配最好的马车,以便他们日后成为优秀车手;成立平原精武会,聘请颜良文丑为总教头,教授青年武艺,顺便缓和与二人的关系——就此,袁绍提出,应该向罗马帝国学习,洋为中用,不分主义,抓住耗子都是好猫。于是,建立大型斗兽场,让年轻人在里面较量,一方面出售门票贴补政府财政不足,另一方面,将这些青年培养成日后与曹操对决时的大好炮灰。 建立斗兽场——实际上是斗人场,需要很大一片土地,平原建设多年,空余土地不多,只好拆了一些民房。 为此,袁绍特意颁布了一部拆迁补偿办法,即使这样,依然有些刁民漫天要价,搞得执行人刘备非常不爽,直接带着拆迁队强行动工。几个刁民哭哭啼啼不肯让开,刘备说:“你今天不拆,明天不知道怎么死的,我又不是没拆过”。 其实刘备没拆过,但他不是爱讲故事吗?讲着讲着自己就信了。有些刁民用西洋石油把自己点着了,从房子上跳下来,有当场摔死的,也有摔得半死不活的,刘备也顾不了许多了,因为领导的命令最重要,完不成任务,袁绍那里无法交代。 “拆了民房,建斗兽场,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是为了大家好嘛。”刘备对围观群众说,“这样搞对抗,就是法盲,绝对没有好下场。”围观群众听了刘备的话,再看看他带来的拆迁队和兵,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袁绍高屋建瓴地指出,斗兽场一定要建,即使赔钱,即使死一些人也要建,定期的大型娱乐也一定要搞,要让人民HIGH起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在意我们增加税收啦,不公布税款用途啦一类的小事了。 “事实上,”袁绍说,“凯撒皇帝建立斗兽场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国民HIGH起来,免得注意到他悄悄解散元老院。” “罗马人真蠢,还建立什么元老院,建了拆,拆了建,费事,”刘备附和袁绍,“要我说,还是咱们大汉朝制度最好,决策迅速,动员力强,如臂使指,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所有优势做大事嘛。” “说得好。”袁绍夸奖刘备,“我看朝中那些公卿,见识没一个比得上玄德。” “主公过奖。”刘备表示谦虚。 袁绍又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绍耳。” 刘备惊出一身冷汗。 六、 “镜子镜子告诉我,我是不是有危险?”刘备对着镜子说,镜子说:“精满则溢,凡事勿太过。” 刘备笑容有些僵,为多嘴后悔,就像在新浪微博上,我话太多被人骂之后那样难过。 平时,刘备有个好习惯,“吾日三省乎吾身”,前两“省”是“我是不是不够出色?我是不是太出色了?”不够出色便受穷,太出色会被嫉恨,所以才有了第三“省”:“我到底要不要出色?” 和曾子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省不同,刘备认为,在乱世里,曾子的三省完全是扯淡,为人谋而忠,全帮衬了别人,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与朋友交而信,则是没有谋略;传而习之?别开玩笑了,那些有学问的人,哪个能成为帝王?在这几点上,刘备可以说是后世成功学的开山鼻祖,只不过后世人们对帝王的欲求少能实现,只好转求CEO或者董事长。 成为帝王,是刘备少年时理想,但是,老理想遇到新问题,到底要不要再出色一点?刘备没有答案,而且出不出色已经不重要,他看得出来袁绍已经动了杀机,只好再逃。 众所周知,刘备最后和张飞、关羽、简雍、孙乾等汇合,在古城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其间周折,见罗贯中《三国演义》。 七、 北方的曹操和袁绍对自己恨之入骨,刘备很清楚,只能往南方发展。他看中了荆州,荆州沃野千里,实乃大好基业。刘表统治荆州,就像一个五岁的孩子拿着块肥肉在狼群里散步,刘备当然要成为狼群中出爪最快那头。 想投靠刘表,第一步,是要尽可能壮大自己——没人会重视一个毫无实力的投靠者。 古城县户口共有两万多人,刘备居然征兵两千有余。汉朝末年,官府征说一般是九抽其一,但刘备制订了新的税收政策,古城县的居民缴说额达到了三分之一。关于古城当时的生活情况,汉末道士左慈笔记小说《诡异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余至古城,一妪路乞,余问:“缘何民生如是之艰?”妪曰:“刘备簠簋不饬。”曰:“备乃皇叔,领豫州牧,何不能治一县?汝诈也。”妪泣曰:“吾安敢诈,其非无治县之能,无治县之心也。” 古城一位歌手唱到:“刘备刘使君他超有钱啊,他的帝王梦跟我有个蛋关系啊,古城的GDP蹭蹭地往上涨啊,能给我换来几包尿不湿吗?”立刻被张飞抓去砍了脑袋。 奇怪的是,《古城县志》记载,古城人抱怨,但没有人偷税漏税,相反大家还争先恐后地多缴税款。刘备自己也很奇怪,难道古城县人都是天生的贱种?派孙乾到民间暗访,想了解一下这里奇怪民风。 几天后,孙乾回到府里,说:“古城人知道我们心思不在这里,多缴税是想早点打发我们走啊,当然是越早越好。” 第二天,刘备带领他的人马离开了古城,又一次走上了奔逃之路,这一次,是他最光彩的奔逃,由此我们知道,刘备这个人,多少还是有点羞耻心的。 (本文部分文字取自拙著《亲爱的死鬼》,以及罗贯中、鲁迅等前辈著作,以及唐骏博士演讲录,以及西太平洋博士禹晋永部分“事迹”,特此注明。)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