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何清涟:还未真正落幕的战争 ― 几个有关韩战的问题

中国卷入这场战争的正当性至少受到两方面质疑:一是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二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正当性受到质疑     中国对朝鲜战争有个独特的称呼,即“抗美援朝”。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官方研究,都强调当时中国亟想将注意力放在攻占台湾和国内建设上,无意卷入这场战争。标准诠释是: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教科书上这种说教,就是今天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普遍认识。     但从 90 年代以来,由于美苏不断解密韩战的资料,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其中一些关键资料证明中国官方对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之解释为谎言。事实是, 1949 年金日成奔走于莫斯科和北平之间要求合伙发动“解放”南韩的战争。在金日成的再三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林彪所部中国籍朝鲜族的三个精锐师在 1949 和 1950 年初调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供金日成调遣,成为金日成进攻韩国的主力部队。 有了苏中支持,金日成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了入侵南韩的战争,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攻下韩国首都汉城,世界为之震惊。     2003 年时值韩战停战协定签订 50 周年纪念,北大历史系教授许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是金日成打响了第一枪,首先挑起了战争。战争更深远的背景是:斯大林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就失去了雅尔塔体系中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中国收回了旅顺口和大连港。而斯大林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海口,以便与美国和日本对峙……。现在中国人知道了,其实我们是在帮朝鲜人 作战,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是在帮斯大林作战,这样一来,抗美援朝的历史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战斗友谊”被北韩否定 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尴尬还在于,被中共宣传成 “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的抗美援朝还被受援者北韩所否定。 2009 年,一篇署名 王锦思的文章“朝鲜韩国如何宣传中国抗美援朝”在网上广为流传。该文提到,北 韩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宣传,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率领朝鲜军队赶走美国人,中国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未被承认。尽管北韩出版的《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书提到了志愿军,但书里记载金日成对彭德怀如此说 : “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人民军与志愿军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好与中国官方版本完全颠倒。作者还提到一个细节:三八线以北、朝鲜一侧板门店一千多平米的停战签字会场,本是中国志愿军连夜建造的。但如今陈列室里数以百计的图片中,竟然找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任何身影――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擅长篡改历史的中共算是棋逢对手。   重新评价韩战的动力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有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韩战的爆发,确实是当时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政治冲突的结果,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世人对历史的评价往往立足于现实需要。 60 年过去,苏中两国当年力图在亚洲建造共产主义卫星国这一壮举的伟大意义,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的政治压迫与严重侵犯人权,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崩解之后已随风而逝。从现实考量,战争的结果实在令仍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比较尴尬:战后受到美国支持的韩国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成为经济率先起飞的东亚四小龙之一。而用志愿军鲜血换来的北韩政权则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北韩核问题如今又成为国际社会的安全隐患。 美国《外交政策》最新一期选出 “23 名全球最腐败独裁者”,其中,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名列榜首。基于这一国际政治的现实, 60 年前开启的韩战确实还未结束。对于中国来说,忘记这场战争并不容易,这不仅是因为一些贫病交加的志愿军老兵在要求落实优抚政策,更是由于北韩丑恶的现实让国人希望重新评价韩战,美国之音中文网做了一项有关韩战的调查,竟有 71 % 的投票者(此结果为 6 月 24 日显示)反对中国当时参与这场战争。 (原载 BBC ·点评中国, 2010 年 6 月 25 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0/06/100624_korea_war_heqinglian.shtml )

阅读更多

何清涟( @HeQinglian ):寻找Twitter只是一种精神出走

在专制国家,Twitter、Facebook等让人们有了新的合作工具,成为抗议和组织动员的“引擎”,为重构社会秩序创造了活动平台。 中国新疆7·5事件过程中,“饭否”这一微博也曾使事件的传播功能突然放大。伊朗大选经验更是勾起了中国政府无限忧愁。有此内外“经验”,中国政府对这些社交网站在非民主国家的新用途倍加警惕,并将其与美国“推行颜色革命的阴谋”联系起来。新华社旗下的《环球时报》发表“白宫奇怪指示:社交网站帮伊朗反对派搞串联”一文,认为伊朗成为美国“新颠覆手段试验场”,Twitter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在他国策动颜色革命的新工具。而Twitter这一被西方社会视为社交工具的网络产品,被一些不甘被防火墙圈堵的中国人用来讨论社会政治问题这一现象,以及它曾在伊朗大选中起过的作用,使部分观察者赋予它在西方世界并不具有的政治功能,Twitter Politics、twitter revolution等词成为英文世界的新词汇。 中国政府担心推特革命缘于网络恐惧症 Twitter成为部分中国网友的栖息之地,完全是中国政府日益严苛的政治审查导致的精神出走。西方世界有关twitter revolution之说,是因为他们以为网上的言论压力在中国能够轻易地转化为现实压力, 而中国政府的担忧则是缘于其近年来患上的网络恐惧症。 我这一看法是基于以下事实: 1、中国网民尽管达到3.84亿人,上网普及率达到28.9%,但其中对政治话题感兴趣的可能最多不超过5%,能够突破GFW到境外上网的人数就更少。这样一来至少形成了两种区隔:一是上网人群与非上网人群在信息上的区隔;二是国内网民与突破GFW人群的信息区隔。这种区隔直接影响到这些人群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判断。 2、web1.0与web2.0的信息区隔。在web1.0时代,新浪新闻、新华网、人民网以及其他新闻门户类的网站多通过人工编辑,从大量信息中挑选出符合中国政府尺度的新闻置于首页或子栏目首页中。网民们阅读的新闻,实际上是过滤后的新闻,网民接受的信息是受网站控制的。只要控制了一个人接受的信息,也就很容易控制他的思想及其判断。现在进入web2.0时代,特点是由用户贡献内容(User Gives Content),即网站的全部信息不是由编辑提供的,而是由用户提供的。目前,已经熟悉如何在web1.0掌控互联网的中国政府已将控制重点转移至web2.0。 3、网络对不同观点人群产生分化作用。这点在web1.0时代已初露征兆,如人民网强国论坛、乌有之乡这类人群聚合有很强的同质性,几乎对任何不同意见都持极端排斥态度。web2.0在用户提供内容的基础上,其用户偏好聚合的服务更加强了这种趋势。一般来说,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的粘性。而在一个异质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不容易了解,在处理社会问题上很难达到共识。 4、网友对事物的辨析能力与生活经验的相关性。通过twitter讨论,我发现一个现象:由于中国信息源受到控制,网友对自己能够体验的事物具有较强是非判断力,比如邓玉娇事件与官员贪腐等。但一谈到离他们生活较远的事务,如美国的政治经济、美中关系等,中共多年的宣传就成了不少人认知的出发点。以美国与波多黎各的关系而言,过去20年来的各项民调显示,多数民众已从维持“国协地位”转向为争取成为美国第51州。该地2008年6月的民意调查显示,有将近7成的人希望成为美国的第51州,支持独立的不到2成。但直到2009年8月,中国还有人发表“波多黎各不当美国第51州”,向国内读者传达了完全错误的信息。 在一个禁止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的思想形塑不是依靠教育,而是依靠个人化色彩相当浓的阅读经验及个人经验。因此中国人对于自己生活经验之外的事物尤其是有关民主自由的价值判断很难形成共识。互联网虽然能够成为交流工具,但通过这种交流改变长期遭受意识形态毒化教育的人群几十年形成的思想惯性,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渴望信息自由与渴望政治自由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这距离是需要依靠启蒙来完成的。中国目前缺乏的正是上世纪80年代那种启蒙。 我的结论是:现阶段,中国网民作为虚拟世界的“压力集团”,虽然在若干具体利益问题上具有温和表达不满和不服从的特征,但并非政治组织,不会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所谓核心利益(即执政地位)产生颠覆性影响。Twitter等微博的兴盛,只是极少部分希望逃离GFW监控的中国人,在寻找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言论平台。 本文不代表BBC 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阅读更多

中国/社会: 校园凶杀案报道及其背景

雷州校园血案中受伤的一名大学生在医院疗伤。

图片来源:路透社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词条】林昭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