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龍的傳人》唱的不是辛亥革命,但此時此刻,用它來提括彼時彼刻,卻是再合適不過。百年前的武昌,以及之前、之後的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麽?百年來眾說紛紜,當局者不清,旁觀者更不明。但歷史不容許不清不明,同時正因為它的不清不明,更需要每一個研究者穿越百年迷霧,廓清、袪魅、還原。百年彈指,殷鑒不遠,讓我們聽聽,歷史會告訴我們些什麽……大勢所趨:自發剪辮漸成風潮因為派出了留學生、駐外使節,國際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在這種接觸當中,辮子就成了一個累贅,甚至是一個恥辱,負面影響很多。男人留這麽長的辮子,不僅極不衛生,也給體育和軍事訓練帶來很大麻煩。這都跟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發生沖突,所以辮子不能不剪。 南都:傅老師,你的新書《《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上冊中有一篇《剪辮》長文,其實辮子是清朝入關時為國人規定的結辮式發型,自此開始了剃發、留辮運動,以及中國男人二百多年的Q字發型史。清政府下臺之際,辮子早已成為外國人的笑柄,而剪辮子風潮也風雲湧起。民國後,留辮這種官定的強制習俗在隨後的十余年時間裏才被徹底改變。請你談談,留辮與去辮之間,發生了什麽事情?當時剪辮風潮最初是如何盛起? 傅國湧:我用九個方面來談剪辮子。第一是《辮子、辮子》,講外國人對辮子的嘲弄。第二是《假辮子,真辮子》,在中國當時的環境下,即使剪了辮子,有很多人需要縫一個假辮子,回家才把假辮子拿下來。第三是講《辮子與腦袋》,有的時候沒有辮子是要被殺頭的,。第四講《剪辮令》,南方各地新獨立的政府下了剪辮令,北方清政府其實也下了剪辮令。第五是講《剪辮與革命》,當武昌起義以後,有些地方把剪辮當作革命的一個標誌。第六個就是南方獨立的一些新政府為了推行剪辮開始強迫剪辮,農村也不例外。第七是《外國人看剪辮子》,尤其是英國人比較文明,他看到強迫剪辮,很有看法,認為這是人權問題,因為本人不願意,非要剪掉,他們都在那裏哭天搶地。第八是講剪辮與兵變的問題,為了剪辮,有的地方就起了兵變,包括廣西,像北京後來發生的兵變也很可能與剪辮有關,其他地方也有。第九部分是講《剪還是不剪》,是指上流社會的官員,在面臨社會變動的時候,辮子是剪還是留。有些人還是繼續留,有些人半推半就,最後剪了,有些人是毅然地剪了,有些人早剪,有些人晚剪,剪或不剪,這就是官員對變動時代的政治選擇,是他們的一種態度和立場。 其實,當時南北雙方在兩件事情上有著最大的共識,一是剪辮,二是改歷,把農歷改成陽歷。這兩件事情都是在清朝垮臺前完成的。剪辮並不是在中華民國創立以後,由革命黨人創立的民國政府所推動,不是革命黨人為了革命需要而推動,南北雙方具有相當的共識。況且,清末許多王公大臣就提出了,他們也願意剪辮子,因為經過兩三百年以後,人們意識到辮子太累贅,太落伍,如果要跟世界交往,就顯示出了劣勢,比如,1872年容閎帶往美國留學的幼童都拖著辮子,不能剪辮是朝廷的嚴令之一,美國小孩常常跟在他們後面喊“中國女孩子”,甚至侮辱為“豬尾巴”。一些幼童就把辮子盤在頭頂用帽子使勁壓住,生怕美國人看見。只有極個別幼童違反規定剪掉了,因為留辮子不衛生,參加體育活動不方便。但政府出於種種考慮一直拖著,沒有頒布措施。 南都:滿族人對頭發很註意,辮子象征著什麽呢? 傅國湧:從1644年算起,漢人一共留了267年的辮子。滿洲人入關時就要求漢人學他們的樣子,他們是馬上的少數民族,打獵的,一直是這樣下來的,辮子帶有他們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遊獵民族留這個辮子有他的作用。漢人沒有留辮子傳統,但清朝強迫留辮,留辮表示忠於滿族,若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就要殺頭,所以這樣才確立下來,後來是因為滿人統治幾百年,留辮子變成了一個常態,不留辮子反而成了異端,這其實意味著漢族對滿族統治的一種承認,一種屈服或者說臣服。 南都:現存史料中,有記載最早剪辮子的人及其年代嗎? 傅國湧:沒有。現在知道得比較早的是,19世紀70年代到美國留學的幼童,有幾個比較早就剪了辮子。到了20世紀以後就開始比較普遍了,1902年以後大規模留學日本的許多青年剪掉了辮子。 南都:在革命前夕,剪辮潮流如何? 傅國湧:從1902年開始,到1905年以後科舉廢了,剪辮子的人慢慢多起來,1911年辛亥前就有很多人剪掉辮子。 進入二十世紀,剪辮子的呼聲逐漸高漲。1903年1月15日《大公報》搞了“剪辮易服說”的征文比賽,討論能不能剪辮子。有很多人發表文章,提出可以剪,因為這就像改革一樣的,就像從冷兵器到兵器,以前用弓箭,現在用槍。 1902年後,剪辮在兩個人群裏面流行了,一個是學生,一個是新軍裏的士兵。慈禧出殯時,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拍下當時的照片,騎在馬上的新軍士兵,腦後光禿禿,看不到後面的辮子,裏面有幾種可能性。第一是沒有真正剪光,剪了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還有一點小辮子盤到頭上,由於他們的帽子很淺,如果是很粗大的辮子盤到頭上是看得出的,會把帽子頂起來的。這些實證,可以看到辮子在當時的情況。 留學生中很少留辮子,因為他要穿西裝,留辮子不太合適。當然也有部分留日學生不敢剪,拖著又怕笑話,也是盤到頭頂,帶上學生制帽,被魯迅稱為“富士山”。不僅在留學生,新式學堂的學生也出現剪辮的風氣。有一些學生在學堂裏面剪了辮子。1903年,國內的報紙《大公報》報道,江南新學國民以及留學生多剪去辮子。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國公學讀書時,學生基本都剪去辮子,胡適回憶錄就提到在上海公學時,他見到一些激烈的同學強迫有辮子的同學剪去。所以剪辮子這件事情在當時的中國,特別是在這些年輕人當中,或者國外留學的人裏面已經很普遍了。整個朝廷裏面,也有大部分人主張剪辮子。為民國初年遍及全國的剪辮高潮做了鋪墊。 南都:當時清朝有哪些大臣提出要剪辮子?
阅读更多